宋瑞洁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竞争日趋激烈,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为应对这一系列危机与挑战,欧盟面向未来重新规划了欧洲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图景。2021年,欧盟理事会(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通过了《欧洲教育领域及其他地区教育和培训合作战略框架(2021—2030年)》(Council Resolution on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European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wards the European Education Area and beyond 2021-2030)等文件,强调了赋予高等教育发展新使命的重要性。2022年1月,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正式推出《欧洲大学战略》(European Strategy for Universities)、《关于跨国高等教育合作的理事会建议提案》(Proposal for a Council Recommendation on Building Bridges for Еあесtіvе Еuroреаn Ніghеr Еduсаtіon Сooреrаtіon)等高等教育一揽子计划。[1]2022年4月,欧盟理事会讨论通过了《欧洲大学战略》,标志着欧盟开始着手推进这一战略计划。立足于过去20年的成就,这一战略赋予了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使命和任务,也预示着欧盟在促进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因此,本文将基于《欧洲大学战略》文本,分析与梳理欧盟推进欧洲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更新的动因、战略定位和主要举措,以期对其转型发展走向有深刻认识。
欧盟推进欧洲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更新不仅是出于对疫情后经济全面复苏的回应,而且也源于其长期以来推进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需求。此外,其目的还在于进一步解决欧盟高等教育体系自身面临的多重挑战。
尽管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内部市场建设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近年来受英国脱欧乱局、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等因素影响,欧盟经济增速再次减缓。与此同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度冲击欧洲经济,使欧盟经济出现历史性衰退。2020年,欧盟国内生产总值下降6.1%,经济同比下滑6.2%,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其他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了大幅缩水。[2]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历史性经济衰退,自欧债危机后连续6年下降的欧盟失业率又出现上升势头,同时在满足市场劳动力技能需求方面也不尽如人意。2020年,欧盟27国失业率为7.1%,较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25岁以下年轻人失业率为16.8%,上升1.8个百分点。[3]当前,欧洲仍有8000万工人无法满足雇主在技能和创新方面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疫情后欧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市场和技术的深刻结构性变革。[4]
为尽早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欧盟及其成员国均出台了大规模的纾困和复苏计划,同时高度重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促进就业和技能培训方面的关键作用。在欧盟层面加快财政一体化步伐,首次以共同债务的方式推出“下一代欧盟”复苏计划,成立75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支持各成员国经济复苏及其结构转型,辅之以放松财政纪律、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等刺激措施,有望弥补金融危机后的政策缺位。[5]在国家层面启动国家援助临时框架,成员国可向受疫情影响的公司提供直接赠款、国家担保、贷款贴息、资本重组和次级债务等多种国家援助。在促进就业方面,欧盟委员会为成员国提供高达1000亿欧元的贷款以支持和稳定就业形势;同时,为进一步满足公民应对新形势下的技能需求,欧盟发布了《欧洲新技能议程》(New Skills Agenda for Europe)、《欧洲技能议程:促进可持续竞争力、社会公平和抗逆力》(The European Skills Agenda fo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Social Fairness and Resilience)等文件,动员各国及其高等教育机构支持终身学习、专业技能提升与再培训。
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给欧盟的未来增添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挑战。
在社会发展方面,随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欧盟及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同时,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知识迭代更新的速度,并将进一步重塑社会、劳动力市场和人类的未来。尽管欧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早,但近年来欧盟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美国、中国等经济体,促进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后续力不足。2019年,欧盟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77%,但欧洲数字企业的占比不到全球数字企业总市值的4%。[6]在民主政治方面,近年来,欧债危机、难民危机、恐怖主义和民粹主义威胁以及英国脱欧等暴露了欧盟内部机制缺陷和凝聚力不足的问题[7],欧洲联合进程中“多样统一”的欧洲认同面临挑战[8],社会不平等问题不断加剧[9]。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与民粹主义和极端主义抬头产生叠加效应,致使欧洲民主价值观受到较大威胁。总体上人们参与民主进程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对政客的信任度较低。[10]在国际竞争力方面,随着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加剧,加之英国脱欧带来的诸多影响,欧盟整体实力和全球地位进一步下降,危机感急剧上升;[11]而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也大幅削减了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既有优势。[12]
在此背景下,欧盟提出引领欧洲有效应对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与全球地位提升等需求的“优先事项” ,以疫后经济复苏为契机,重塑欧盟经济结构和未来发展模式。围绕六大优先事项,欧盟着眼于增强经济韧性和竞争力,将绿色和数字“双转型”确定为发展主轴,重视欧洲民主进程和生活方式以及全球地位提升,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法案和新举措,以提振经济增长潜力、促进欧盟内部趋同发展。[13]同时,欧盟充分意识到任何发展战略的落实都高度依赖于人才、技能和创新的发展。为此,欧盟先后颁布了旨在满足经济发展新形势、社会绿色与数字化转型、欧洲核心价值观培养、欧洲民主进程推进以及国际竞争力提升等需求的一系列措施。
以技能提升和人才培养为例,在促进社会绿色转型方面,欧盟尤为强调加大绿色技术研发与创新,并在《203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Biodiversity Strategy 2030)、《欧洲绿色协议》(The European Green Deal)等文件中倡导可持续发展教育,并提出绿色发展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欧洲能力框架与支持培养绿色转型技能的一系列具体行动。在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方面,欧盟于2016年提出《欧洲新技能议程》,着重强调数字技能对促进欧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推出《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Digital Education Action Plan 2021-2027)与数字能力框架(Digital Competence Framework)等,进一步促进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支持欧盟民众使用数字技术和提升数字技能。
然而,由于欧盟各成员国间发展水平和实践模式差异较大,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欧盟推进六大优先事项的实际情况逐渐背离其理想目标。欧盟深知高等教育在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地位。因此,为了有效满足欧盟发展的六大优先事项需求,尤其是人才培养、技能提升和科研创新方面的需求,欧盟将着手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并于2021年2月在《欧洲教育领域及其他地区教育和培训合作战略框架(2021—2030年)》决议中,将制定高等教育转型议程确定为高等教育优先领域的一项具体行动。
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系统优化是助力欧洲实现其绿色与数字化转型、增强欧洲地区稳定与发展、巩固乃至提升其全球竞争力和话语权的基本前提。因此,欧盟积极推进战略更新也是为了解决欧洲高等教育系统自身面临的困境。
首先,资金缺乏是当前欧洲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之一。当前,有一半以上的高等教育系统面临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投资不足的压力,同时各地区和机构经费增长速度差异较大。[14]以2019年为例,欧盟27个成员国对高等教育的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8%,其中意大利仅为0.3%,而丹麦和芬兰分别为1.6%和1.7%。[15]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高等教育收入锐减,进一步增加了对数字化工具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同时也放大了所谓的“欧洲资金长期短缺”的问题[16],暴露了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和区域差距。
其次,高校分布不均衡,且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包容性、多样性和性别平等问题亟待解决。尽管当前欧洲拥有一个高度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欧洲南部和东部以及法国、德国部分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偏少。[17]同时,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学者、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仍然偏低[18];在一些学习和研究领域以及大学决策职位上,女性所占的比例略低于男性,性别差距依然存在[19]。
再次,科研创新能力不高,创新成果转化和利用效率有待提升。在过去20年中,欧洲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成果转化效率低、鼓励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资源缺乏、知识产权监管框架参差不齐、官僚体制僵化、校企合作紧密度低以及科研创新人才流动性不足等问题。[20]同时,高校教学计划对社会创新和创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大学以各种方式促进学生创业技能的发展,但从创业培训中受益的学生相对较少。[21]此外,研究人员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多种挑战,诸如工作条件不稳定、地域流动性不平衡、过于注重学术职业的培训、学术界与企业之间的跨部门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最后,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不灵活,治理效能低下。近年来欧洲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自由和教育治理受到威胁;[22]尽管欧洲高等教育机构的自主权总体上有所增加,但一些国家给予其高校的自主权仍然有限;[23]学生和教职员工在高等教育治理过程中的参与度并不高,尤其是学生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情况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乐观[24]。此外,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与实践往往没有充分反映学生、教师、研究人员、管理人员等群体需求的多样性,也未能有效管理、整合、监测和评估高等教育的相关数据。
高等教育在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与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地位。可以说,卓越与包容的高等教育既是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创业和就业的必要条件,也是开放、民主、公平和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5]为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巨大潜力,欧盟提出欧洲高等教育发展新愿景,并在文件中明确了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战略角色定位。
自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因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和萎靡,使欧洲经济发展陷入僵局。欧盟意识到,高等教育巨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成为其推动战略布局更新以促进欧洲经济复苏的关键要素。高等教育巨大的市场潜力主要体现在其投资回报率和经济效益上。从投资回报率来看,个人、机构和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资回报率很高。[26]高等教育投资的净公共回报率约为公共投资额的2~3倍;高等教育研究和创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则更大,每投资1欧元就会给商业部门带来13欧元的额外收入。[27]同时大量研究表明,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能够给各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018年,国际教育为澳大利亚带来高达349亿澳元的经济价值,为英国带来199亿英镑的直接经济效益。[28]因此,为尽快驱散全球疫情带来的阴霾,欧盟试图加快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进一步挖掘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以促进欧洲经济复苏。
作为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被视为社会绿色和数字化双重转型的关键参与者。一方面,高等教育为社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实质性支持和贡献。首先,高校在开展研究以应对环境和气候挑战、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最终的研究和创新成果还可以为与环境相关的政策、创新和措施奠定坚实的基础。[29]其次,能培养各年级与各学科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为促进社会绿色转型提供智力支持。最后,高等教育机构通过与当地生态系统合作建立伙伴关系以应对具体绿色转型挑战的同时,也为加强高等教育机构间,以及高等教育机构与行业和地方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合作和学习提供了机会。[30]这反过来又可以通过教育、研究和创新持续扩大绿色转型的社会影响范围,并在全球和地方层面促进绿色转型理念的渗透与落实。
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社会、劳动力市场和工作的未来,而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就高等教育而言,高校需要数字技术来提高自身运营的效率和灵活性,增强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跨国合作;对于毕业生来说,数字能力被视为一项基本能力,既能促进创新和创造力,又能帮助个人获取和使用知识与信息;此外,数字化被视为连接研究和教育、提供跨学科合作机会和基础设施的有效手段。在促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等教育能帮助欧洲民众发展数字技能和能力以进一步支持其职业发展,维护民主和开放的欧洲社会,同时还能支持社会机构和行业更高效、更灵活地使用数字技术。正如欧盟所强调的,只有在高等教育部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欧盟才能实现其雄心壮志,为更多的年轻人和终身学习者提供绿色与数字技能,或通过技术和创新提出可持续发展方案。[31]因此,欧盟认为非常有必要增强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能力,促进高等教育积极参与欧洲的数字化转型。
所谓“欧洲生活方式”,指欧盟成员国大约5.1亿公民在人权、平等、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安全网方面的共同价值观,包含“民主、人权、法治”等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生活体系。[32]从2016年欧盟在全球战略中提出“要强化自身民主的韧性”[33],到2019年底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专门确立的“促进欧洲生活方式”这一新职能,欧盟的目的不仅在于向全球推广自身价值观和民主观念,而且在于防范其他国家价值理念对本地区国家的影响和渗透[34]。欧洲大学既是欧洲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产物,也是欧洲生活方式的条件和基础,还是维护和传播欧洲生活方式和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代表。
从历史上看,欧洲高等教育自文艺复兴后便延续了人文主义的学习传统,自觉肩负起了促进欧洲开放和民主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从现实来看,欧洲高等教育对于促进欧洲社会包容性、多样性和性别平等有重要意义。确保人人平等而又高质量地完成高等教育和从事学术研究,是保障社会结构性公平,进而加强欧洲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35]同时,捍卫学术自由、机构自主以及学生和教职员工全面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是欧洲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也是高等教育推进民主进程的重要表现。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公民意识的活动、社会创新和研究以及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民主治理实践等,高等教育可以帮助师生了解和参与民主进程,并通过坚持科学严谨性以帮助学生加强科学信任感,为学生成长为积极的公民作好准备。[36]因此,在全球多地区陷入政治动荡、科学发展与学术自由受到挑战之际,欧盟决定将欧洲价值观和大学置于其未来发展的核心地位。
在全球政治秩序和市场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欧洲需要重新定义其全球角色。对此,欧盟于2021年12月制定了欧洲全球战略——“全球门户”(Global Gateway),旨在实现在世界上建立“一个更强大的欧洲”的战略目标。[37]对欧盟而言,教育和研究是“全球门户”投资的优先事项之一,因为高等教育发展对于建设“一个更强大的欧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能为欧洲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国际协议及多边行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能通过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挑战,深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伙伴关系,进而加强其影响力和话语权。
首先,通过生产和传播知识并与多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高等教育能汇聚世界人才与智力资源以帮助欧盟应对全球挑战。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化合作的需求不减反增便是最好的证明。其次,作为科学外交的关键参与者,高等教育能将欧洲与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进而扩大欧盟的全球影响力。[38]通过全球人才流动、与全球伙伴国家建立牢固的合作桥梁以及倡导高等教育价值观和欧洲价值观,大学逐渐成为“欧洲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等对于高等教育在维持欧盟与其战略伙伴关系、巩固全球角色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最后,大学与生俱来的使命和“卓越研究愿景”也着力强调稳固欧洲的全球领导地位,呼吁欧洲大学维护其在前沿研究和教育方面的领先地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来说,欧洲的经验确实可以为其走向国际化或区域合作提供重要参考。这种交流与学习反过来也会极大地提升欧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欧洲需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巨大潜力,以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驱动欧洲角色的重塑和影响力、领导力的有效提升。
在上述战略定位和愿景的指导下,欧盟将着力点放在搭建欧洲区域高等教育跨国合作新框架,扩大高校参与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的广度与深度,以欧洲区域合作带动全球合作发展及加快高等教育治理结构调整与创新四个方面。
推进高等教育实现更深入、持久和有效的跨国合作,是加快欧洲高等教育在教育、研究、创新和社会服务等领域转型发展,积极应对欧洲和全球重大挑战的关键。《欧洲大学战略》提出要为深化欧洲高等教育跨国合作搭建有效的新框架,并针对欧洲层面的高等教育和研究国际化提出了四大旗舰计划。[39]
第一,扩大“伊拉斯谟+计划”和“欧洲大学倡议”(European Universities Initiative)的影响范围。该计划的目标是将入选计划的高校数量从41所增加到60所,整合和发展现有的教育、研究、创新和社会服务战略合作的高等教育机构联盟,并充分利用“地平线欧洲”(Horizon Europe)、“数字欧洲”(Digital Europe)以及其他项目措施,支持欧洲高等教育机构的跨国联盟和师生与研究人员的无缝流动。第二,制定欧洲高等教育机构联盟法律法规。通过探索和整合现有高等教育机构联盟的资源、活动和数据,欧盟将联合各成员国共同制定高校联盟法律法规,有效保障联合学位的授予以及跨国合作的深入、持续和灵活发展。第三,建立欧洲联合学位。《欧洲大学战略》计划从2022年开始,在“伊拉斯谟+计划”中进行欧洲联合学位的试点,并着手制定授予欧洲学位认可的标准,为跨国合作背景下参与多所高校联合课程的学生提供学历学位证书。第四,推出欧洲数字学生卡。欧盟计划向欧洲大学的国际学生和交换生提供通用的欧洲学生识别码,在促进流动学生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环保的同时,有效提升欧洲学生的跨国流动性。此外,欧盟还承诺将为高等教育和研究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该战略提出将通过“伊拉斯谟+计划”“地平线欧洲”“数字欧洲”等资金项目,为地方、区域、国家和欧洲各级的大学提供经费支持。预计在2021—2027年的规划期内投入800亿欧元以支持高校发展,并希望各成员国和高等教育部门的参与者有效利用各项政策工具,探索与国家、区域和地方资金的协同效应,以实现《欧洲大学战略》的共同愿景。
在促进社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欧盟将着力支持各成员国及高校全面开展相关实践、教学与创新工作。通过同行学习与分享成员国在可持续性发展、气候和环境知识方面的实践;支持大学通过多方合作开发绿色转型技能的短期学习课程;支持以教育促进气候联盟和欧洲气候公约大使为基础的,由学生、学者、大学、雇主和社区在气候挑战方面建立跨国伙伴关系的平台——“高等教育气候先锋”(Higher Education Climate Frontrunners);推广和监测新的“伊拉斯谟+计划”,以促进与环境和气候变化相关的行动;支持实施战略研究和创新行动计划,实现绿色能源转型和关键工业生态系统的绿色化等。
在应对数字化转型方面,欧盟将重点支持高校发展数字技能并促进自身数字化转型。《欧洲大学战略》提出,将基于《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培养学生、员工和研究人员的数字技能与能力;通过“数字欧洲”,为尖端数字技术方面的专业教育和培训计划以及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多学科课程提供支持;支持启动和推出目标明确且与现有系统兼容的欧洲平台,以促进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在欧盟层面上采取专门措施鼓励高校推动欧盟数字化转型,组织高校共同制定指导方针和原则,允许高校相互访问,实现知识和数据的无缝衔接。这些举措将为其应对欧洲地区数字化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欧盟将以“欧洲团队”的力量赢得国际合作的主动权,进一步加强其在全球层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欧盟“全球门户”战略拟于2027年前在全球范围内投资3000亿欧元,以加强欧洲供应链,促进欧盟贸易和应对气候变化,并重点关注数字化、卫生、气候、能源和运输及教育研究等领域。[40]在“全球门户”战略的基础上,欧盟将继续扩大2021—2027年新一代“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2021-2027)的全球高校参与范围与数量,同时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欧洲在全球教育、培训、青年和体育领域的流动性与合作水平。同时,受国际合作与援助的方法启发,欧盟采用“欧洲团队”的方法推动全球合作,即充分发挥欧盟及其成员国与相关利益群体的集体力量,以寻求更高效的全球合作。欧盟将致力于建立有意义的伙伴关系,在与伙伴国家的政策对话中充分利用其集体影响力,加强资源协调与整合,促进联合决策和确定优先事项,进而推进学习成果、教育公平、就业技能发展,并满足全球合作伙伴的教育总需求。
同时,《欧洲大学战略》进一步细化欧盟在全球国际合作层面的措施和行动。具体包括:开发“欧洲学习”门户(Study in Europe),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大学和机构之间在国际化方面的学习与借鉴;在互惠的基础上加强与西巴尔干、周边地区和非洲等地区的伙伴关系,更好地参与和利用校友网络。同时,敦促成员国及时向第三国学生发放签证,以促进欧洲和其他地区之间的流动性;通过伊拉斯谟世界联合硕士计划(Erasmus Mundus Joint Master)支持全球顶尖大学联盟开发和实施硕士课程以应对全球挑战;通过欧洲资格框架(European Quаlіfiсаtіons Frаmеwork)等支持对第三国资格(包括难民资格)认可的透明性和公平性。
为提升欧洲高等教育的卓越性与包容性,欧盟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快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调整与创新。
首先,加强高校科研治理效能,提升教学创新水平。《欧洲大学战略》提出要制定系统、全面、有吸引力的学术职业框架以优化当前治理结构;通过加强高校间、高校与地方创新系统以及与工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合作,大力拓展终身学习与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此外,支持如“生活实验室”(Living Labs)一类的以学习者为重点的项目与活动,通过各种学习空间和灵活的跨学科路径培养学生以整体与跨学科的方式应对挑战的同时,支持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
其次,从制度改革入手,进一步促进欧洲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多样性、包容性和两性平等,实现真正的结构性公平。在欧盟层面,制定欧洲框架以全面概述大学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同时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STEM)领域女性研究者以及有风险的研究人员提供相应支持。在国家层面,欧盟呼吁各成员国鼓励大学通过促进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具体措施实施体制改革,制定国家支持计划以帮助难民和寻求庇护的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等。
再次,加强高校学术自由和自治能力,鼓励学生与教职员工全面参与高校治理。在保护学术自由和诚信方面,欧盟将推出新的《伊拉斯谟高等教育宪章》(Erasmus Charter for Higher Education)和《伊拉斯谟学生宪章》(Erasmus Student Charter),同时结合保护学术自由和科研自由的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出关于保护基本学术价值观的指导原则。此外,欧盟呼吁各成员国支持欧洲高等教育领域的多样性、加强和尊重高校自治、促进和保护学术自由与学术诚信。
最后,开展高等教育数据监控与治理。欧盟将于2023年设立一个欧洲高等教育观察站(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Observatory),通过比较、分析和评估高等教育机构在各个领域的表现,包括包容性、价值观、质量、流动性、绿色和数字技能、就业能力、跨国合作、技术转让,以及欧盟、各个国家和机构层面对高等教育和研究投资的情况等。同时,欧盟还将加强现有数据工具之间的协同作用以保障重点突出、以目标驱动的监测过程,整合数据平台以消除潜在的重复数据,并减轻高等教育机构的数据收集负担。
《欧洲大学战略》是欧盟委员会及27个成员国加强高等教育与研究支持力度的一项重要声明和承诺,预示着欧盟在促进欧洲高等教育与研究发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打造一个更强大、更繁荣和更加灵活的欧洲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说,该战略的出台既是欧盟对当下欧洲经济复苏诉求和重大社会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对面向未来维护欧洲区域稳定与巩固欧洲国际竞争力所提出的综合方案。
通过对该战略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解读不难发现,欧盟此次对高等教育的战略规划具有鲜明的延续性和突破性双重特性。其延续性主要体现在政策源流、制定及实施主体上。该战略是在欧盟政治经济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对已有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继承和补充,包括欧盟长期发展优先事项、博洛尼亚进程以及“欧洲大学”倡议等;同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主体上,依旧遵循欧盟层面提供政策规划,各成员国密切配合出台具体措施并有效落实的模式。其突破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该战略重新定义了高等教育的四项关键角色,从战略层面高度肯定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该战略强调将国际合作视为促进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手段,并为“无国界大学”提供了方向和动力。正如部分专家所指出的,这一战略本身传达了一项极为关键的信息,即欧洲层面的跨国合作和全球层面的国际合作齐头并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高等教育和研究的潜能。[41]最后,以欧盟集体的力量赢得国际合作的主动权,强调在“做强自己”的基础上,以区域合作带动更高效的全球合作。
当然,相关利益主体和学界对该战略的肯定与担忧并存。由于这一战略本身范围广、内容丰富,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高校联盟对其具体内容、配套措施及实施可行性持保留态度。杨·帕莫斯基(Jan Palmowski)认为,虽然文件里的很多想法已是老生常谈,但从欧盟将其摆在台面上讨论并要求成员国给予支持这一点来看,其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42]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y)虽然支持这一战略,但对其能否落实深表怀疑,“无论这些文件看起来多么雄心勃勃,它们的实现最终将取决于成员国,同时资金依然会是阻碍战略推进和落实的关键性问题。”[43]此外,欧盟部分成员国认为,该战略实施的前景并不乐观。[44]尽管当前针对《欧洲大学战略》具体内容和实施前景的评价褒贬不一,但鉴于其出台不久,而且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因素仍在增加,该战略后期实施过程中的走向及成效均需进一步跟踪与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