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鸽 张莉
(宝鸡市康复医院,陕西宝鸡,721004)
精神分裂症是目前临床较常见的一种以高复发率为特征的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药物治疗是治疗与预防复发的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段,所以患者服药依从性对其预后效果和转归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1]。随着精神药物学的发展,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裂症患者对药物维持治疗依从性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但是临床工作中依然存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门诊维持治疗中普遍存在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2]。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门诊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了找寻最佳的适当干预措施。
此次研究对门诊438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调查,先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用简单抽样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门诊复诊的45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入选标准:此次研究所有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意识状态清晰,不存在显著的精神障碍,可以进行有效的洽谈;
排除标准:排除伴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缓者、严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意识障碍及躯体疾病患者。在开展调查前需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并告知其需保持高度配合性。此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50 份,有效调查问卷438份,有效率97.33%。438 例患者中,男性212 例,女性226 例;年龄12-80 岁,平均年龄(39.85±13.25)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58 例,初中以上225 例,小学以下55 例;婚姻情况:已婚254 例,未婚184 例;病龄1 个月-46年,病程中位数7年。
1.2 方法调查方法:选用本院自设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调查问卷,对入组的患者及其家属逐一展开调查。
调查表的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社会学资料、治疗药物、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反应等内容。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不良反应进行评定,这一量表最先由WHO 设计,分病情程度、疗效总评和疗效指数3 项,这是用来对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估。自知力的评定包括患者是否意识到自己患有精神疾病、对精神症状有无认识以及是否要求对疾病进行治疗等内容,依照全部、部分和无3 个等级展开评分。调查是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精神科护士完成的。
服药依从性评定标准:依从性指的是对治疗及治疗行为遵从的程度,通过面谈的方式依照如下标准进行评定:(1)完全依从:患者主动接受药物治疗,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切记按时复诊;(2)部分依从:患者经常会有不遵照医嘱的行为,或经常自行停药减药;(3)不依从:长期拒绝服药或不遵从医嘱按时服药。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运用X2 检验、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1 服药依从性等级分布
完全依从的患者共178 例,占比40.64%;部分依从190例,占比43.38%;不依从的患者70 例,占比15.98%。
2.2 患者一般资料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及婚姻状态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同性别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这其中年龄小、未婚、文化程度低以及病程相对较短的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对较差。如下表1。
表1 一般资料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n(%)
2.3 家庭因素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
不同患者家庭经济情况、家庭干预及家庭成员对疾病认识的了解程度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比较,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总的来说,当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好、家庭成员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干预及家庭成员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时,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相对较高。
表2 家庭因素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n(%)
2.4 患者病情、治疗药物及不良反应对依从性的影响
不同患者自知力、药物不良反应程度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经过统计学分析,均P<0.05。除此之外,对CGI 疾病的严重程度评分与依从性进行相关分析,表明病情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越明显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越差。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结果显示,单一用药336 例,占比76.71%,合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者102 例,占比23.29%。在单一用药的患者中,使用新型的抗精神药物者共有156 例,占比46.43%,其中主要是维思通、喹硫平、阿立哌唑、再普乐等;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共有180 例,占比53.57%,主要是舒必利、氯氮平、奋乃静、氯丙嗪、氟哌啶醇等。服用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与服用传统的抗精神病药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这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服药依从性较好。如下表3。
表3 患者自知力、不良反应及药物类别对依从性的影响n(%)
3.1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待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在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以往国外有关研究[3]结果显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的患者各占1/3。但最近几年,一项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球依从性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欧洲有66%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最近忘记服药,有64%的患者存在自行停止服药或用药过量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最近十几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的情况并未得到显著改善[4]。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部分依从及不依从者占比59.36%,这与相关研究[5]的结果基本一致。所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这对于降低复发率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3.2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因素分析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门诊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病程、自知力、病情严重程度、药物及其不良反应、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家庭干预情况等等,这与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大部分学者认为年龄小、文化程度低、对疾病防治知识了解相对较困难,病情越加严重,自知力越差,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多使用传统的药物维持治疗及不良反应显著,这通常是患者不坚持服药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单亲家庭家庭成员缺失,所以患者缺乏来自家庭成员的照料和干预,这可能是造成依从性较差的原因。
3.3 对策加强个性化护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需要依照患者的不同年龄、文化、家庭状况与经济条件,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以及服药过程中的不同心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因此可以强化患者个性化的服药依从性教育,并且为其提供相应的社区照料与社会支持等来强化其服药依从性[6]-[7]。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注重治疗药物的选择,从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这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8]。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方式,但是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病情是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之一[9]。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有过度镇静和抗胆碱能效果,这加重了药物损害患者认知功能的负面作用,造成患者精神活动迟钝,减弱了患者正常生活的能力,通常患者会感到痛苦从而自作主张减少药量、停药或拒药,这导致病情的复发和加剧。随着精神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因为其副作用相比较少,这逐渐成为临床首选的第一线药物。以往相关研究表明,新型的抗精神病药对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一定要尽可能选择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医护人员需要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用药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搭配用药,对于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适与躯体症状,都应该充分考虑是否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关,以此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10]。注重家庭干预:患者的康复,离不开家庭成员的支持与帮助。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关爱与支持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调查显示,良好的家庭经济情况、适当地家庭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专家分析[11]-[12],家庭干预不但可以督促患者用药,最关键的是可以强化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及照料者的健康教育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照料者对相关知识的缺乏,尤其是对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预防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13]-[15]。例如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等等方式,采取多样的方式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
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病程、自知力、病情严重程度、药物及其不良反应、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其家庭干预情况。所以,强化个性化心理干预,重视治疗药物的选择,强化对患者及其家属和照料者的健康教育,开展适当的家庭干预,这对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