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有创血压监测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2-15 08:28熊健妃
今日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持续性危重收缩压

熊健妃

(柳城县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000)

机械通气是治疗改善危重症患者呼吸状况主要方式,在挽救患者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1]。因患者病情危重,还需时刻监测其血压情况,以密切评估病情指导治疗。无创血压测量是临床常用的血压测量方式,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可因体位、袖带位置和弹性及传感器质量对血压所测值造成影响,且无法实时进行监测[2-3]。有研究表示[4],有创血压监测操作方式简单,便于实时观察患者病情,主要指经周围动脉置管直接测量动脉压力的一种方式,本文将250 例接受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持续性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将纳入250例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5 例,对照组男性51 例,女性74 例,年龄40~90 岁,平均(65.30±1.17)岁,疾病类型:脑血管疾病36 例,多发伤14 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9例,心衰22 例,重症肺炎14 例,脓毒症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30 例,观察组男性52 例,女性73 例,年龄40~90 岁,平均(65.33±1.12)岁,疾病类型:脑血管疾病39 例,多发伤12 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7 例,心衰24 例,重症肺炎15 例,脓毒症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28 例,纳入两组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无创动脉压监测;研究组实施持续性有创血压监测。操作方式:操作前利用改良的ALLEN 评估患者左侧尺动脉侧支循环是否最佳,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桡动脉搏动最为明显处进行消毒,范围8cmx8cm,随后右手持穿刺针在距搏动明显处与皮肤呈30~40°角进针,见回血后呈搏动状态放平穿刺针,将导管送入所需长度,按压导管前端,退出针心、迅速接通已装备好的三通及测压装置,以便连续监测动脉血压,随后应用肝素稀释液冲洗、固定,检测血压数据在心电监护仪上显示。每日进行换药且严密对局部情况进行观察,并注意有无出血、血栓、感染,以及缺血性损伤等。

1.3 观察指标主要针对患者血压情况观察,并给予相应治疗,依据临床疗效标准,显效指心率、血压等指标均达到理想水平,症状改善;有效指血压、心率等相关指标改善,但并无达到理想范围,症状有所缓解;无效:血压及心率等相关指标无明显改善,或存在加重现象。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χ±s)表示,t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高出6.4%(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2.2 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均较高(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χ ±s),mmHg]

3 讨论

随无创血压监测在临床使用较为广泛,且并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但测量具有间歇性,无法实时将体内血压变化有效反应出。而机械通气急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需实时进行观察,以防病情突变,导致其死亡[5]。有创血压监测则能持续观察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松紧度影响,并可准确直观、随时取、准确反映患者血压状态。由研究表示,在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中能及时准确观察到血压变化,同时可快速监测机械通气患者血气分析,不但减少了反复穿刺的麻烦,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6]。

本文中针对250 例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实施持续性有创血压监测与无创监测,结果显示,观察组血压监测高于对照组,且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也高于对照组。虽均能测得舒张压和收缩压以及平均动脉压,但部分患者收缩压实际差异较大,这为危重患者首次判断是否存在休克及用药策略提供了有力依据[7]。同时,在给予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持续性有创血压检测时要密切对患者并发症进行观察,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穿刺时动作需轻柔,避免反复穿刺,提高以此穿刺成功率,掌握压力波形分析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穿刺处是否具有炎性反应及末梢循环情况,此外,保持监测血压系统、冲洗系统的通畅,其均和护理人员的精湛技术、精心护理、扎实的理论知识相关[8-9]。

综上所述,持续性有创血压监测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数值更为确切,且能实时反映血压变化指导治疗,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持续性危重收缩压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