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心 常存敬畏

2022-02-15 12:31
党员干部之友 2022年2期
关键词:杨震敬畏干部

□ 王 杰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

鹿 毅/图

德国大思想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敬畏之心源自人的信仰,只有当人的心里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会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才能维持着社会道德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什么是敬畏之心?

“敬”是尊敬、恭敬;“畏”是畏惧、佩服。而敬畏是“敬畏相连,敬中有畏,畏中有敬”,是人在面对权威、崇高或庄严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民族,敬畏心的存在非常重要。在中国历史上,敬畏观念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说过,君子要有“三畏”,第一要敬畏天命,“天命”是上天的意志、自然的规律,万事万物的运行都需要遵循它,不可不敬畏;第二要敬畏大人,对父母、长辈、道德高尚等位高有德之人,不可不敬畏;第三是敬畏圣人之言,圣人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圣人之言充满了哲理和智慧,不可不敬畏。一个人有了这些敬畏,生活就会有所规范,思想就会有一个中心。在此基础上活着,生活才会有目标、有方向,人生才会有价值、有意义,心中才会油然而生事业感、成就感。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敬畏心,就会恣意妄为、胡作非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敬畏之心是中国思想史上连绵不断的传统,历代学者都十分重视。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敬只是一个畏字”“敬不是万事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耳”。这些话的主要意思是说,君子应该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敬畏之心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遇到事情时心思专一、有所畏惧、谨慎不放纵。和朱熹同时代的大学者吕祖谦认为:“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天下之事往往成功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敬畏之中,败亡于疏忽大意、骄傲自满、放纵怠惰之中。明代著名改革家张居正说:“志成于惧,而荒于怠。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这个“惧”,就是对人生、命运及规律的敬畏之义。对万事万物有所“惧”,是实现人生志向的基本前提,有“惧”,就会深思熟虑,就能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有“惧”,就会谨小慎微、谨言慎行,就不至于落到身败名裂、身陷囹圄的地步。

古代官员是如何坚守敬畏之心的?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它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敬畏观念传承不息,对于古代官员廉洁自律产生了重要作用。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杨震却金”的故事,就是典型例子。杨震是汉代大儒,一次他在赴任东莱太守的途中,路经昌邑县,县令王密为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特备黄金十斤,于更深夜静时送来,并表示:“现在已是晚上,不会有人知道。”杨震坚决回绝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被后代人所传颂,成为历代官员学习的楷模,它昭示的正是敬畏的力量。清代乾隆时期,河南巡抚叶存仁离任时,下属们执意送行话别,在晚间设宴相送,并赠送了一批礼品。叶存仁当即写诗一首:“明月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将礼物全部送还。“不畏人知畏己知”,这是清廉为官的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了古代一些官员对道德权力的敬畏,对自律慎独的追求,至今仍有警示和借鉴意义。

古代帝王是如何强调敬畏之心的?

敬畏思想不仅为从政的官员们所重视,就连位居权力最高端的帝王同样受其约束。唐太宗李世民被誉为唐朝最杰出的帝王,在其统治的23年间,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怕”字当头。他曾对大臣说,人们都认为当天子应该什么都不怕,我却是凡事都常怀畏惧。李世民畏惧什么呢?他说:“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意思是我每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心怀敬畏,上敬畏皇天,下敬畏百姓,尽管这样,还恐怕不能让上天和老百姓满意。正因为李世民能够深怀畏惧之心,时时提醒自己,居安思危,励精图治,才创造出了“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非常重视敬畏思想。在一次会议上,他问大臣什么人最快活,大臣们各自给出答案,有的说当君王最快活,有的说做大臣最快活,有的说当百姓最快活,种种不一,朱元璋都不置可否。当一个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最快活”时,朱元璋对此大为赞赏、深表赞同。清代康熙皇帝对敬畏思想也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曾说:“人主势位崇高,何求不得?但须有一段敬畏之意,自然不至差错。便有差错,也会省改。”这是说,即使帝王的地位已经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也应该心怀敬畏之心,才能不至于犯错误,即使偶然有差错,也能够自查更改。

共产党人是如何重视敬畏之心的?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领导干部的敬畏观念。周恩来总理常告诫领导者要始终保持一种“总觉得自己对革命有所欠缺,总觉得工作做得不好,不能满意”的心理状态。邓小平同志1957 年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就指出:“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陈毅元帅写过一首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彭德怀同志有“三怕”:怕言过其实,怕出名,怕老百姓骂娘。任弼时同志也有“三怕”:怕工作少,怕麻烦别人,怕花钱多。这些都是敬畏之心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法律的约束。”2015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指出:“要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作为履行公职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肩上的重任和使命,秉持一颗敬畏之心,对党组织、对法律、对纪律有所敬畏,讲规矩、守纪律,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自查。

应当如何培养敬畏之心?

在现代一些人的观念中,社会就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丛林”,每一个人都自认为是生活中的主角,学生可以质问老师,患者可以恐吓医生,下属可以不服上级,官员可以图点私利,商人可以投机取巧……究其原因,或许正是缺少了万事万物共生的基础——敬畏之心。如果每个人都恣意妄为,对自然、法律、道德、良知缺乏敬畏之心,最终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对于敬畏心的培养,领导干部应该作出表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影响着社会风气。官德纯则民风正,官德毁则民风降,官德就像一座风向标,可以折射出社会道德风尚、官场政治生态环境的好坏,可以引领党风、政风、社风,家风、民风。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在常怀做人的“敬畏之心”外,还要有更高的标准,就是应有为政者的“敬畏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坚持对组织、对人民、对法纪的“三畏”,正是对为政者敬畏之心的诠释。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一系列严格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更要保持敬畏之心,积极传承和发扬古人的敬畏文化,才能够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构筑现代化国家的精神文明。

猜你喜欢
杨震敬畏干部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学习三个敬畏,践行当代民航精神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敬畏“签字权”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