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拉
明明下着雨,却还有太阳。在漳州这几日,时雨时晴的天气,走着走着,在路上的人也习惯了。开始接受阴晴不定的气候。雨有雨的秀,晴有晴的美,带着秀美的心情,每天都是好天。
这一日走到平和,走进坂仔已是晚上,雨还在下,气候稍寒,名叫林语花溪的酒店,很贴心地给每个房间的客人准备了一个大柚子和幾小包安美枕头饼。安美枕头饼包装上印着“平和特产·来自家乡的特色小点”。
平和不是我家乡,可是那么温馨的字眼,给夜里带着雨丝住进酒店的客人温暖亲切。晚餐吃太饱,亦无夜宵习惯,全日步行爬山看土楼,睡眼朦胧看着柚子和枕头饼,躺在床上尚未入眠,已知今夜有好梦。
醒来到大厅寻早餐,不见备好的餐点,却见墙上“林语堂世界文学小镇”大型广告板,写着“3000亩巅峰钜献”。板上画出未来美景,桌上还有青绿山水高楼大厦模型。听说自2011年起,就开始以平和文化和台湾山地文化作为园区设计主题。除了建五星级酒店,还有林语堂学术文化园、克拉克瓷文化园、白芽奇兰茶文化园、台湾山地部落文化园等温泉主题文化博览园。林语堂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闻名于世,现在他的出生地借他名字,打造文化旅游的品牌。
清早赶吃早餐,为了准时抵达林语堂文学馆出席“百家媒体聚焦花样漳州,闲适平和”开镜仪式。匆匆吃个包子和白煮蛋,把柚子和枕头饼带着离开酒店。行程一直向前走,每天晚上换一个酒店,却不是浪迹天涯的孤独。不像林语堂,从十岁离开家乡,在世界各地读书和讲学,后来没有再回来过。当初从平和走出去,他一定没想到,有一天竟然有五星级酒店还有以他名字的文化园出现在家乡坂仔镇上。
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出生在福建省漳州平和县坂仔镇宝南村一个基督教会的牧师楼,当时谁都不知道就在这个基督教的牧师家庭里,一个世界文化大师出生了。
1971年,已经76岁的林语堂,抑制不住对故乡的思念写下“我是漳州府平和县人,是一个十足的乡下人。我的家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四周都是高山……我经常思念起自己儿时常去的河边,听河水流荡的声音,仰望高山,看山顶云彩的变幻。”《我的家乡》一文就贴在林语堂文学馆的客厅。
客厅里起码超过一百人。为“百家媒体聚焦花样漳州,闲适平和”开镜表演的男女小学生、出席开镜典礼的百家媒体摄影家和媒体人等,摩肩擦踵把客厅变小了。摆在中间的林语堂雕像看着仪式进行。我悄悄地越过人群,到二楼的展厅去参观。大略绕了一下,看见展厅分为四个部分,由国学大师季羡林题写:“山乡孩子,和乐童年”“文学大师,文化巨匠”“魂牵祖国,梦绕家乡”“誉满环球,名垂青史”。然后开始静静地慢慢地观看。上楼梯后靠左的展厅算是副厅吧,沧桑岁月在窗外不远那些红砖黑瓦的老房子露出痕迹。房子周边是水波不动的小池,仔细一看,不像湖或池,倒是下雨淹了水的一个坑吧?杂物浮在纹风不动的水上。另一窗口边,油画里的林语堂手上一根烟斗,带着众所周知的林语堂形象,眼神对着来探望他的人,穿过油画旁的窗口,大广告板是“林语堂故居文化核心区概念规划图。”画着未来漂亮的愿景和远景,同时还有文字“寻根语堂,漫步坂仔。根在哪里,语堂的魂就在哪里。”院子里那些绿色大树,浴着雨的叶子青翠饱满。
这里应是林语堂书房吧?桌子单张在书房中央,窗口边的椅子是矮矮沙发椅,似乎并非成套,看着就是配合不到。房间里角落处两个书橱,油画里的林语堂正好面对它们,橱里没多少书,书也排得有点东歪西倒,稍稍叫人失望的是其中一个书橱玻璃门破了,如参观者不守法,可随便把书拿走。书橱门却是上了锁头锁着。
墙上悬挂着林语堂当年收藏的书画,应是复制品。没真正裱好框好,很随意悬着。几幅张大千的画,包括著名的《泼墨荷花》,徐悲鸿以小楷写给语堂先生的信,于右任赠送林语堂夫妇的书法,题签“经堂博士翠凤夫人指正”。另有幅红纸写的“回家好开心。林相如。2011.10.16”。曾在漳州作家朋友杨西北博客看到,2011年福建平和县颁发林语堂文学艺术奖时,邀请了林语堂三女林相如前来,应该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手迹。
楼梯右侧才是正式展厅,墙上贴着前言和后语。站在门口,看见手握烟斗的林语堂照片对着所有来人,但他的视线却非直视。他在看展厅中间一个中年男人,手拿把略湿的伞,身体向前倾,像研究什么似地,默默地看展厅玻璃内林语堂著作。下雨天,来的人不多。
下楼来,仪式仍在进行,心里稍惋惜,叫孩子们表演的节目是念古诗,如改成朗诵林语堂的《我的故乡》,是否更理想。毕竟,我们来到了林语堂的故乡。他多次在文章里怀想“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因为我相信我仍然是用一个简朴的农家子的眼睛来观看人生。”
刚刚下车时雨较大,匆匆穿过绿树红花的院子,跑进文学馆,出来才发现林语堂故居就在同一个院子。里外两间,摆着简陋的木制餐桌椅子等。从后边的房间里爬上一个十分陡的木楼梯,小阁楼上简单的衣柜和床,还有小小的窗口,当年林语堂从这个小窗口望向不远处的青山和绿水,童年时期印象深刻的故乡山水在林语堂的文章里不断出现。回到楼下,厨房后面有一口水井。应该是没在用了。水井边是林父林至诚于1900年创办的铭新小学堂。这时一个导游带着几个游客进来,听见他说,就这张课桌,当年林语堂六岁时在这里读书的座位。十岁的林语堂离开这里前往厦门鼓浪屿升学,从此,为了追寻学问和理想,渐行渐远,足迹遍世界。
回到门口,题着“林语堂故居”的匾高高挂着,院子的围墙开满紫蓝色牵牛花,香蕉树生长在围墙内,门外有开得绚艳的红色三角梅,还有一本雕塑大书,雕刻着“我的故乡”一文,另一边是林语堂一家八口的雕像。雨仍在下,有越落越大的趋势,有人说,“快来快来,我们和林语堂一家人拍个合影吧。”旅游汽车在雨中等待我们继续下一个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