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姣,张 艳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人际信任是在人际交往中,个体认为他人的言语、承诺及书面陈述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1]。人际信任是关于人性态度的思考与见解,与个体是否能够健康稳定发展有很大的联系[2]。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形成是外在条件、个体成长经历与内在认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其中,父母教养方式、校园环境、良好师生关系、良好同伴关系[4]、个人控制感及生活满意度是影响人际信任水平的主要因素[5]。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每项活动的自信程度,本质是个体通过先前成长经历而不断内化的产物,丰富的实践经历往往能够培养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信任水平既是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合格人才的培养要求。但以往的人际信任研究多以中学生、艺体生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信任关系的研究中,结论也并不一致。本研究以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信任的关系,以期进一步丰富研究成果。
采用随机取样方法,抽取河南省某高校在读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30 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07份(90%),回收水平符合研究需要。被试中男生126 人(60.87%),女生81 人(39.13%);大一学生83 人(40.1%),大二学生46人(22.22%),大三学生41 人(19.81%),大四学生37 人(17.87%);城镇生源78人(37.68%),农村生源129人(62.32%);文史专业学生84 人(40.58%),理工专业学生123 人(59.42%)。
(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该量表于2001 年由王才康等修订[6],用来测量个体在应对不同环境或新事物挑战时的一种总体性信心。该量表是自评式单维度量表,共有10 个项目,采用4 级评分,1 分代表完全不正确,4 分代表完全正确,即在量表中分数越高,则表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程度越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 为0.87,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为r=0.82(n=401,p<0.001),信效度良好,在国内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2)《人际信任量表》(ITS)。该量表于1967 年由Rotter 编制[7]。主要用于测量不同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水平。该量表共有25 个项目,采用5 级计分,1 分代表完全同意,5 分代表完全不同意。量表分值上限为125,中间值为75,下限值为25。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是0.68。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主要包括基本描述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操作。
通过对数据的描述统计可知:总体上看,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4.57±4.30)。而人际信任高分组(81~125分)的大学生有47人,仅占比23%,中间组(70~80 分)和低分组(25~69分)的大学生分别有101 人(49%)和59 人(28%)。这些数据表明,人际信任偏低的大学生近三成,可见信任危机、应对新事物和困境的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依然存在,也势必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性别差异检验:男生的自我效能感(t=3.175,p<0.01)和人际互动时的信任水平(t=2.258,p<0.05)均高于女生。这与男生性别角色中坚强、韧性、有担当的人格特质有关,也说明女生在社会关系中的人际敏感度及不安全感要高于男生。
(2)年级差异检验:大二学生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F=10.455,p<0.001),说明二年级大学生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并对未来规划充满希望,信心十足。但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差异并不显著,只是大二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略高于其他年级,这也说明与自我效能感相比,大学生对人际互动中的关系拥有较为稳定的评价和认识,且不易发生改变。
(3)专业类型差异检验:理工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t=-3.866,p<0.001)和人际信任(t=-4.068,p<0.001)得分均显著高于文史专业大学生。理工科的专业性质赋予大学生协同合作、关注事物本身等独特的思维及人格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对他人的信任。
(4)家庭居住地差异检验:居住城市的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t=2.201,p<0.05)和人际信任水平(t=5.136,p<0.001)均高于居住乡镇的大学生,这可能是受到城市教育文化环境和家庭教养模式的影响。居住城市的大学生的自信心更好,而农村居住的大学生在城市求学、环境适应及人际互动中面临各种问题,这也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信任水平。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P<0.001),说明自我效能感越高,人际信任水平越高(见表1)。
表1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
由结果可见,对自己满怀信心的大学生通常对不同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境都能保持乐观的态度,能够换位思考,与他人和谐相处,拥有更高的人际交往质量。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在面对一定难度的挑战时坚信自己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战胜生活中的困难,这种自我效能感也同样会体现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调适,本研究的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人际信任水平一般要低于男生的研究结果与邹兵[8]和王才康[9]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这说明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人际信任的问题十余年间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改善。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男女生性别差异的客观因素,女大学生更为注重个人在同伴中的形象及他人的评价,在社会交往中会表现出更多的患得患失,乃至自卑感;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受家庭教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会更为关注自我的人身安全,所以在人际互动中会表现出更强的警觉性和敏感性,这使得她们很难在短时间内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尽管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让农村的生活生存环境大有改善,但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相比,其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人际信任度表现依然不足。城市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中,由家庭和社会提供的教育资源更为丰富,他们会拥有更多参与各种赛事和公益服务等实践锻炼机会,眼界更加开阔,这些经验都有益于对自身进行积极评价,并获得较好的自我认同。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也表明丰富的实践锻炼经历能够培养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而尽管农村生源大学生因经济困难造成的心理自卑状况已有了极大改变,但因教育资源不平衡带来的社会比较中的能力不足仍是现实存在,使得他们与城市大学生在合作学习的交流中、校园活动的竞争中、人际互动的吸引力及就业机会的争取中往往处于弱势或劣势,从而导致了低效能感和人际信任问题,进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信任具有显著正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与蒋艳等人的研究一致[10]。但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人际信任一旦建立和形成,就不容易改变,而自我效能感是可以通过诸多举措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和改善的,因而通过教育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进而使改善人际信任水平成为可能,但显然在实践中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及工作实践的关注度还不足。如合作学习中,往往那些自我效能感强、学习能力好的学生成为了主导,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因为没有足够的机会或经常被否定,就会在合作中随波逐流。再如,学生的活动虽然多样,但大多为竞争性活动或作为观众的参与性活动,能在活动中体现锻炼自我效能感的机会不多。因为无法更多地展示自我才能,无趣和无价值感的懒散的状态又很难获得他人的尊重与理解,影响了师生、生生间人际互动中的相互信任,形成了恶性循环。
2014 年6 月,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 年)》,从政策的角度对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推进尚需社会共建。各地区各部门还应该尽快构建完备的社会信任制度,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社会行为,营造遵纪守法、互相信任的诚信氛围;应加大诚信道德榜样宣传,把诚信之风内化到日常生活与个人言行中;可以设置更多社会公益岗位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机会,使大学生在服务社会、锻炼能力的同时增强自信心,获得价值感。
(1)聚焦女大学生和农村生源大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女大学生和农村生源大学生群体的自信心团体训练。同时,在校、院、班级活动或课堂教学中多运用一些需要人际互动并强调个体贡献度的工作模式,以更好地提升女大学生及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信任水平。
(2)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力度。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水平仍有待提高。因而要高度重视该工作,并应提供充足的资金和专业的师资配备,邀请专家进行心理讲学等,增强工作的专业性。并鼓励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开发校本心理课程,将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信任作为内容之一,通过课程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并调节自己的状态。
(3)丰富社团建设和增加实践岗位。如启动学生干部轮换制,让更多的学生增加干部体验,增强信心、锻炼能力和提升人际互动技巧;又如增加社团种类,使有小众兴趣的同学也能有组织归属感,并在社团活动中得到来自朋辈的支持,在增强自信的同时也弱化了孤独感,并在人际互动中培养更好的人际信任。
受知识局限或病耻感等原因的影响,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仍存有偏见和不信任,这就导致他们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很少去做心理咨询,以购物、睡觉、回家、运动等方式宣泄缓解。首先,大学生要了解并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咨询,能够在遇到困境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其次,大学生要在家长、教师、同学、朋友这些群体中建立一些稳定的社会关系,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在自身遭遇困境时能得到助力。但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也要有意识地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勇于在他人面前展现自我,拓宽自己的交际范围和影响力,丰富个人成长经历,对自身能力给予充分肯定,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相互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