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公众价值观代际转型趋势分析

2022-02-14 04:40
关键词:价值观念转型发展

王 頔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公众价值观念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分化过程,重点表现为价值观念代际差异化增强。新中国建国70 年的现代化历程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和模式的伟大探索,更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价值观念作为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指南和标尺,是评价人的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梳理和把握公众价值观念变迁的动力、机制和特征,有利于明确价值观教育的前进方向。

我国学者对价值观念变迁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中在引起价值变迁的动力要素研究,如有学者通过梳理社会变迁理论的研究脉络,指出利益问题是现实中影响人们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1];建国以来价值观念变迁主要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作为诱发价值观念变迁的核心要素[2]。二是集中在研究价值观念变迁的历史演进和基本态势,如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节点,发生了从革命理想主义价值观向抽象功利主义价值观,以及从抽象功利主义价值观念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型[3]。三是研究价值观念变迁在社会转型中的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如认为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最大特点是理性化和世俗化,主张价值观念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四是集中在价值观念变迁和转型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研究,如提出价值观念转型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强调实现资本价值观向社会主义价值观转型是社会价值评价体系的转型,唯有做好价值观转型的建设工作,才能有效化解资本对社会异化的风险[4]。还有学者研究价值观念对社会各类主体行为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强调要把价值观变迁放在社会转型的环境下整体认识[5]。

通过文献分析可知,目前学界对价值观转型的研究多停留在以历史演进和社会转型为视角的定性研究层面,需要拓展以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价值观代际转型研究,以便于更加细致和充分地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价值观念转型的趋势与特征。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建国以来价值观念代际转型趋势进行分析,结合人民利益诉求变化特征,把握社会变迁与发展的脉络,兼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嵌入:社会价值观念转型与代际价值观的关联

关于价值观念变迁的动力,国内外学者借助不同理论视角提出众多观点。丹尼尔·贝尔认为社会的价值和道德传统是不能以观念来人为地加以设计的,它的原始源泉是支撑社会的宗教观念:它较为直接的来源是产生于工作领域的报偿制度和动机习惯[6]。英格尔斯认为价值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可器”的过程,强调人在社会和物质的环境中的改变。当社会从传统的乡村、农业耕作、氏族部落逐渐转到城市生活、工业职业和国家公民的过程中,个人特性的稳定性必然随着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而发生剧烈的变化[7]。马克思认为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受着生产者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8]。恩格斯曾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9]。阿尔蒙德认为公民文化之所以能够从传统社会被培育是人们深度卷入民主制度国家,积极参与民主进程社会实践的结果[10]。英格尔哈特在其著作《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一书中提出代际价值观转型理论认为,社会经济水平变化对个体需求层次排序的影响,导致个体价值排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代际价值观念体系的整体变化。社会经济水平直接决定人们的匮乏感。我国学者李德顺认为价值观念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中形成,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与主体的需要和目的有关,但同时存在“主体客体化”过程,即主体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进而直接改变主体认识[11]。学者们的共识在于,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环境改变,以及个体对环境改变行为的参与对价值观念的改变有显著影响,考察公众的价值观念变迁动力和特征需从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中寻找。

中国社会在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维度的持续改革和快速转型。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路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通过国家政治权力对社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生产内容进行的调整和管控。改革开放以后,权力、资本和劳动三者的关系,构成了支撑发展的最基本的三维结构[12],资本、劳动和权力要素根据不同的运行逻辑发挥功能,从不同方面重塑了公众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

二、路径:建国以来公共利益诉求变迁历程与价值观代际转型

价值观念的本质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于作为客体的不同事物的特定评价体系,以此作为衡量标准来认识和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的大小。价值观念体系的结构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事物客观价值的主观认识,同样的事物或者行为方式在不同代人的认知观念中不同,甚至有截然相反的价值评判。

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领导核心,对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实施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方向、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水平。以新中国成立(1949 年)、改革开放(1978 年)和新时代(2012年)作为三个重要历史节点,可将我国社会发展和转型划分为工业化建设时期(工业欠发达时期)、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和产业转型时期(发达工业社会)。社会历史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政治发展理念等要素在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特征,其中双重急速转型的社会形态和快速持续增长的社会财富使不同代人对物质感受的差异增大:50/60年代人曾经历战争饥荒,物质匮乏感强烈,加之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生活的全面控制和渗透,人们的价值观念深受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控制;70/80 年代人经历改革开放,国家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为经济建设,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程度加深,进入快速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时期。改革开放在推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关系调整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在物质匮乏时期形成的价值评价标准体系:艰苦奋斗的禁欲主义受到金钱至上的享乐主义的冲击,在计划经济时期养成的被动服从观念被市场经济时期主动拼搏、积极竞争观念所取代,现代市场经济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法制观念深入人心,科学主义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巩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科学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等;90/00 后人群生长在国家快速全面融入全球化、快速发展城镇化和传统工业化向现代工业化转型升级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步伐放缓,进入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从“温饱”“小康”向“美好生活”升级,对精神文化、生态环境质量、权力、尊严、选择权等非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要求强烈。个体发展的物质受限程度降低,选择更多,自主性更强,自我实现追求更强烈,个体化水平更高。

(1)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1949-1978):传统主义宰制下满足生存发展利益诉求的曲折探索。建国初期,面对战争后萧条凋敝的国民经济和紧张复杂的国际局势,求生存、谋发展是国家和民众共同的心声。匮乏的物质基础、落后的生产力使得民众的需求结构呈现物质主义特征,极度重视对人身安全和物质基础的保障及对经济增长的追求,这是由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复杂、物质生产水平低下,以及工业军事力量薄弱的现实决定的。

为快速建立社会主义生产体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在1953 年完成对工业、农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方式对生产资料进行统分统配,以国营和国有企业为抓手,在城市建立单位制度,在农村建立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制度,用国家权力代替市场和社会的职能,建立起自上而下、由党和国家统一领导的生产组织,以快速恢复和发展生产。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显著改善。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在后期出现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人们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平质量低下,生活消费品匮乏。

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发展受到意识形态的强大干预,政治立场、阶级属性等意识形态问题“正确”与否成为衡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物质资料不断增长是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关键,但对个人发展而言,过硬的政治身份则是获取物质资料和发展机会的前提。20 世纪60~70 年代,对民众政治身份的绝对化界定和阶级斗争扩大化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探索限制了经济建设有序开展,一度打断了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步伐。

(2)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物质主义裹挟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改革的重点在于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让资本、劳动等多种生产要素快速流动有机结合,提高生产力发展速率。对生产关系的改革包括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等生产资料承包到农户,解放和调动农民生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鼓励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济主体在市场中的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市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市场价值规律逐渐代替国家行政命令开始对生产资料进行有效配置,自由、平等、等价交换的思想观念伴随市场经济交换方式的出现重新回归到人们的价值体系中。

改革开放对于社会转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现代化发展阶段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以资本增殖为特征的商业逻辑对日常生活世界和政治体系的价值嵌入,以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为代表的价值观念开始侵蚀传统价值体系,对个人成就的衡量标准不再主要以传统宗法的约束和社会道德的推崇为依据,而是转向以财富积累能力大小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和实现小康是改革开放后民生问题的最大核心。该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价值诉求。伴随人们的经济收入和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小康社会成为人们渴求和向往的生活状态和奋斗目标,人们的生活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物质利益虽仍是现实生活的基础,但其稀缺程度开始下降,以阅读、旅行、社交为特征的非物质利益需求比重上升,人们的利益诉求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3)全面深化改革时期(2012 至今):后物质主义引领下对美好生活和全面小康的不懈追求。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为了缓解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缓解生产力过剩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党和国家在引导产业结构转型的同时,实施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精准扶贫等系列举措的同时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同时,重视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对民生事业水平的继续提升,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该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社会生产由“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工业比重出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产品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从业者的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不同于工业化大机器生产时期的价值观念,多采用小规模的柔性组织管理,针对市场需求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和复合型的消费体验,增强人民幸福感,提高生活品质。

人们的生活需求层次不断升级,生存型需求向发展型、享受型需求升级,对于以社会权利、生态环境为代表的非物质性需求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内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开始出现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个别特征,人们的需求层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层次升级,对精神需求的追求从教育价值向娱乐、消费价值转型,精神需求的性质和结构发生改变,在文化上表现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特征,民众开始追求最大化的主观幸福感,淡化了对权威的强调。由于价值观念世俗化倾向加深,理想信念逐渐弱化,工具理性超越价值理性成为衡量事物价值的主要标准,对政治权威、意识形态、科技等宏大叙事的严肃话题的关注兴趣降低,对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日常事务和现实问题关注度高。

在对公众的利益需求关注度调查中显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民生事务的关注度最高,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注度次之,对政治建设的关注度最低。另外,伴随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重组,不同利益群体和职业人群的需求结构和利益诉求的侧重点存在差异,高收入群体注重政治权利,中等收入群体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低收入者要求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等,虽然民众的需求结构存在群体性差异,但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

三、新时代价值观代际转型趋势分析

为考察中国社会工业化进程中民众价值观念的代际变化趋势及特征,笔者以“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调查”为内容开展调研,共发放问卷6 100 份,覆盖全国31 个省级行政区,回收有效问卷5 958 份,有效率为97.67%。调查将人群按照十年一代人的标准分为五个年代,调查对象覆盖1950~2000 年出生的五个年代人群,调查对象出生年代结构见图1,通过分析不同年代人群对特定观点的价值判断和认同程度(对特定观点认同度的统计分为“赞同”“不赞同”“说不清”三类,为使结论明晰,制图过程中隐去“说不清”选项,只保留“赞同”和“不赞同”两类),从政治、经济、社会、人生和科学五个方面分析价值观念的代际转型趋势,得出以下结论:

图1 调查对象年龄分布

图2 宁愿牺牲经济发展速度,换取蓝天白云

(1)生态价值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同代人对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程度的价值判断存在差异。70~80 年代及以前人群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胜过提升经济发展速度,80~90 年代及90~00 年代人群对提升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视程度略高于生态环境保护。

价值观代际差异的存在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第一,不同代人成长环境不同导致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在不同代人价值排序中的位置不同。70~80年代及以前人群完整经历过中国社会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对改革开放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工业化急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破坏等问题,人们生态环境恶化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消极影响感受深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90 年代以来,党和国家针对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发展理念、政策措施、法律制度方面实施系列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取得显著成就。2008 年至2018 年,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水资源质量明显改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趋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数量和比重不断上升,节能减排万元GDP 能耗呈下降趋势,2018 年下降到了0.540 万吨标煤/万元,比2008 年下降了51.7%[14]。21 世纪90 年代以来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好转,导致80~90、90~00 年代人群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略有下降。第二,90~00 年代人群生长在物质丰裕时代,其生活质量建立在高水平物质基础之上,经济高速发展和科技革命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弥补了其对自然环境需求的缺失,加之经济发展速度与就业等基本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对于处于就业、择业、创业关键时期的年轻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远不如经济快速增长对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影响作用大。

(2)经济价值观:对待金钱日趋理性,劳动对致富的回报不确定性上升。伴随时代的发展,金钱至上观念的统治效力和影响力在逐渐下降,金钱不再是人们决定和衡量生活质量的唯一尺度。在对“挣钱最重要,只要有钱就会获得一切”观点的认同度调查中发现,认同度随时代发展、受访者年龄减小不断下降,90~00 年代受访者的认同度最低,仅为11.4%。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人们的物质匮乏感,需求层次提升,非物质类需求如精神文化、政治权利、社会交往、自我实现等方面的满足需求日益上升,非物质利益诉求的满足无法单纯依靠以金钱为媒介的消费行为,金钱对人们多元化、层次化的利益诉求满足效能不断降低。

人们对于劳动与致富关系的认识发生变化,“诚实劳动”与“致富”之间的正向相关性下降,对“只要诚实劳动,就一定能致富”观点的赞同程度随时代发展快速降低,不赞同程度逐渐上升。分析原因如下:首先,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逐渐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让人们有更多方式获得致富途径,除劳动要素外,资本、技术、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人们通过非劳动方式获得收益的方式多元化,非劳动性收益的比重上升。利益获得方式的多元化降低了“劳动”与“致富”的相关性。其次,改革过程中政策性调整对于利益格局变化影响作用大,利益获得和利益受损的不确定性上升。拆迁补偿、征地赔款等政策性补偿会导致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群财富收益的快速积累,另外,改革红利释放在提高社会生产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间接提高劳动者收入,直接给居民生活带来实惠。第三,劳动伴随其对财富积累的贡献度和转化度的差异而不断分化,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的边缘劳动方式逐渐被人工智能代替,从事管理、技术岗位的核心劳动力的竞争力强,对生产贡献率高,收入水平高。劳动的内容、类型、稀缺程度等直接关系到回报率的高低。

总之,社会环境、政策的变化带来的机遇及不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方式的稀缺程度等都成为是否能够致富的影响因素,行业、职业、地区、单位性质等差异都会导致收入水平的差异,财富积累的方式的多元化导致财富积累不确定性的增加。另外,商业资本市场的金融自由化导致了资本流动积累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和连锁效应不断增加,在加速利益积累的同时也加速了利益丧失。相比计划经济时期利益分配和利益获取途径单一,劳动是广大民众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现代社会中诚实劳动和致富并不完全存在必然关系,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导致劳动与致富的直接相关性不断下降。

(3)政治价值观:法制意识、权利意识增强,公共事务参与意愿低。经历过工业化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影响的一代人,在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上更倾向于参与合作,对待公共事务的民主参与意识较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法制规则意识日益形成,理性权威的地位逐渐代替传统社会中宗族关系的权威。

图5 要打赢官司就得找关系

伴随法律制度的日益完善和制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在对“要打赢官司就得要找关系”观点的赞同程度调查中,认同程度随时代发展不断下降,反对程度呈上升趋势,90~00年代人群仅有12.9%的受访者支持该观点。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以血缘、地缘等宗族关系为联络纽带的社会关系伴随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而逐渐瓦解,以市场规则和法律制度为基础建立的现代社会管理体系日益完善,促进了政治价值观中法治理念对人治观念的有效制衡。与此同时,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六成以上受访者认为“正当权益受到侵害,一定要据理力争,决不妥协”,并选择法律方式维护切身利益。

图6 正当权益受到侵害,一定要据理力争,决不妥协

图7 您对参与本社区(单位)的集体事务的协商讨论是否感兴趣

公众对社会集体事务的参与兴趣伴随时代发展呈下降趋势,70~80 年代及以前人群生存的时代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导致个体生产经营活动自主性的丧失,对集体经济体依赖程度深。个体劳动力以集体方式被整合进公有制的生产组织中去,政企合一的国营经济体制和生产经营与人身控制相结合的农业合作社的建立,集体形式的生产劳动方式内化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念,指导个体对集体事务的关注与参与。单位制的社会整合方式使集体成为个体获取社会资源和切身利益的主要途径,国家将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以企业式和单位化的方式分配给个体,人们经济来源、社会福利与保障、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利益及政治社会地位都与生产单位的性质和级别紧密联系,生产(工作)单位是人们根本利益的直接来源,对集体事务的关注与参与直接影响利益分配方式和利益获取的多少,因此,人们对集体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普遍较高。

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造就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繁荣景象,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改变促使个体的劳动生产方式多元化、劳动自由度和流动性提高,个体利益获得途径广泛、利益获取水平上升。伴随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以主动消费为主体的利益满足方式代替了物资匮乏时期的被动分配。此外,以消费为主导的灵活生产方式逐渐代替以生产为主导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后福特主义转型导致以生产单位为基础形成的共同体及共同体生活的瓦解,人们的劳动方式和价值观念逐渐分化,人们对于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逐渐下降,个体化社会特征显现。

四、结论

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我国社会经历了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转型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促使公众的需求层次逐渐升级,公众价值观念体系的排序伴随需求层次变化而发生变化,表现出传统主义向物质主义、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的发展趋势。价值观念的代际转型是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导致民众需求层次变化,造成价值观念排序的调整和价值认知的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路径的特殊性使得公众价值观念变化,受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和主导意识形态环境变化影响大,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相较于西方社会具有时间短、速度快、变化程度深和范围广的特征,国家政策对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计划性强,政策调整对社会改革效率高。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特殊性导致传统与现代、资本与劳动、市场与国家等多重逻辑共同作用于人的观念与行为,使得价值观念的代际转型过程短、变化程度剧烈,易出现价值失序和观念冲突。对于目前公众价值观念中存在的负面特征和趋势,应在深化改革社会利益结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和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价值观教育,实现价值观念代际转型的良性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转型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混血家庭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