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十分钟”对“沉浸式”教学氛围营造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再思考

2022-02-14 22:07刘砚群
文教资料 2022年19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情感活动

刘砚群

(长江大学 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课堂教学,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媒介形式飞速发展并深入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形式的大背景下,面临着来自课程本身(主要是理论课时的有限性和内容的庞大丰富性之间的矛盾)和外界诸多因素的层层挑战。面对“00后”受教育群体和新文科建设的新形势,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能保证教学内容的按时完成,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因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时间断代性、思想与情感、艺术与审美等鲜明特质而与其他课程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有年代感的、偏重感性体悟与审美知觉的学习方式更需要一种相对“澄静”的心理去达成一种“沉浸式”的情感体验。基于此种教学思想,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尝试和优化“沉浸式”教学体验和建构“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探索,基于“课前十分钟”活动对营造“沉浸式”教学良好氛围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一、澄怀观道,静照忘求:“课前十分钟”的提出

“课前十分钟”,一般而言指的是以四十五分钟为单位的传统理论课时主讲教师正式开讲前的十分钟,因为一般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两个理论课时连上,所以课前十分钟也可以理解为每次课的前十分钟。十分钟只是一个基本的时间概念,只要活动的展开不影响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师可以因时制宜地自主把握活动的时间和节奏。

“课前十分钟”是对课前时间有效、合理的利用。按照高校的师生日常行为规范准则,每一次课,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求提前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根据整体的习惯和行为统计,一般从学生进班到教师正式开讲,中间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课前十分钟”正是基于这个时间段的活动安排。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进班后的这十分钟,真正能按照教师的预期进行课前准备的同学十分有限,绝大多数人仍停留在个我的“小宇宙”中,对于一些自律性较差的同学而言,甚至连课堂都可以成为课余生活的延伸。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媒介形式飞速发展,对大学日常教学产生的深远影响,不仅是带来教学方式如慕课等在线或融合在线教学模式的改变与丰富,更重要的是,电子信息技术和媒介融合传播给大学生带来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甚至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曾经因为阶段升学尤其是高考备考的学习压力不能或不可能获得的休闲娱乐演变成在大学期间唾手可得的补偿性的沉湎或放纵;世俗社会娱乐至上的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渗透;读图式快速获取信息的方式造成阅读耐心的缺乏;等等。“数字化生存”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互联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人的生活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络生存”:网上资讯、网上影院、网上购物、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网上学习……科技改变生活,同时也使人的生活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挑战。

根据对笔者所在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年级基于古代文学课程学生的“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的随机调查综合统计发现,新生代的大学生群体普遍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接受能力,喜欢推陈出新、反对因循守旧,标榜个性、兴趣广泛、富有青春活力和强烈的反叛意识。同时他们也不否认自身的缺陷。而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课程(含专业课和公选课)选课学生的“大学生手机等电子设备使用情况”的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在课前十分钟里,未开展活动前仍用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流连在虚拟网络世界的总占比高达88%,也就是近九成的学生在做与即将开始的课堂无关的事,其中游戏的占23%、追剧的占14%、购物的占17%、各种社交平台占43%,体现出明显的娱乐休闲性质。[1]

在对中国古代文学具体作品的理解认知方面,由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其价值判断、情感体认及其艺术表现和审美追求都和现代人的生活、情感、审美存有巨大的差异。因此,对古代文学的学习需要一个文化情感转换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进入学习时营造一种相对澄静的情感氛围,摒除外界的喧嚣与纷扰,专心致志,以“澄怀观道”“静照忘求”之法潜入文学作品的情感世界。

“澄怀观道”本来是六朝时在玄学影响下人们通过山水品悟哲理的一种生活雅趣和哲理思辨方法,出自晋宋时期大画家宗炳之口。宗炳认为“山水以形媚道”[2],但“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3]。“澄怀观道”也好,“澄怀味象”也好,实际上都是一种接受外物的心理情景。宗炳认为山川等自然景物实际上是与道相通的,“澄怀观道”就是要让自己的心境、情感意念变得非常宁静清澄,没有任何烦绪杂念,在这样的状态下去体会山水之中所蕴藏的自然之道,把握规律与艺术审美。“澄怀观道”体现了中国山水审美的艺术精神,即王维式“调理性情”“静赏自然”。[4]

“静照忘求”意与此相通,出自王羲之的诗:“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5]意思是要在深沉静默的观照中,忘记存在于尘世间的一切欲求,达到心内的平和与安宁。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他想要通过“静照”的方式来达到的那种无欲无求的境界,这样才能使书法艺术臻于极致。

无论是宗炳的“澄怀观道”,还是王羲之的“静照忘求”,说的其实都是一种“空灵”的思想境界,其核心又与老子的“涤除玄鉴”、庄子的“虚静”思想一脉相通或者以此为依据的。上述把握外界的情感体悟经验,给我们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以深刻的启示:人只有涤除外界的纷扰、内心的喧嚣,在“澄怀”“静照”的“虚静”状态下,才能和外界直通,达到心领神会,了然契合。“课前十分钟”活动,并不是说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达到一个哲学或美学的高度,而是通过形式多样的主动参与,让学生从课前各自沉湎的事情尤其是网络虚拟情景中摆脱出来,以一种“在场”的专心(澄怀、静照)去融入课程的学习(观道)。

二、博观约取,百花齐放:“课前十分钟”的实施

(一)激发

“课前十分钟”活动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就是将学生“求放心”于各种休闲或娱乐性质的网络或手机端运用平台以及其他与课程无关的事务,把大家的注意力从课程之外的纷扰中转移出来,虚空其情(“澄怀”),营造一种文学的或文化的心理情感环境,为更好地进入课堂做好准备。基于此出发点和目的,“课前十分钟”活动开展的前提是必须要求全员参与,即主持汇报的人务必要提前认真准备,而聆听汇报的人尤其要用心,可以在汇报结束之后进行互动讨论,发表看法。为了起到约束和激励的作用,可以适时采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教学运用App(小程序)灵活参与教学,如发起选人、抢答、主题讨论、投票等进行时间短、结果显示快的活动,这种快节奏的参与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参与感,使他们专注于活动本身而无暇顾及其他。同时可以采用平时成绩加分或提供糖果等小礼物的形式对于积极参与的同学予以激励。这些举措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同时也会激励一批“想而不敢”、心怀犹豫的同学来参与。而对于一小部分采取“事不关己”态度的同学,可以采用汇报人由App端的选人功能来决定,这种具有不确定性的选人环节因“被迫性”而刺激,每个人都有成为汇报主持的可能,这对参与不积极主动的同学来说当然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课前十分钟”活动形成常态后,其规则对全员产生约束力。由于基本时间限定,为保证汇报的精练和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单个汇报的时间一般限定在五分钟左右,最长必须控制在八分钟之内。这样每次活动可以保证有一两次的主题参与,而在活动的进行中,不知不觉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氛围。

(二)引导

“课前十分钟”,鼓励学生自发走上讲台,目的在于“求放心”,其汇报的具体形式可以自由选择不做限定,可以是独自发言,也可以是组团汇报,而汇报的内容只要没有思想立场问题可以结合个人的喜好、关注的领域进行选题,百花齐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出现过特长风采展示、家乡风俗和旅游推介、读书心得分享、诗文歌赋吟诵、历史趣闻拾零、打工奇遇、影视评介等不同类别、各具风采的主题。为了达到不同知识的融汇、能力的提高,主题汇报一般要求制作PPT(幻灯片)用多媒体辅助,或采取自己更擅长、更喜欢的其他辅助形式,如歌、舞、器乐表演等。汇报结束后,除了互动环节,教师还要针对汇报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足,予以简要点评。形式上的注意事项,如PPT制作的规范性和审美性、演讲的肢体动作、板书书写的规范,甚至是着装搭配的和谐等。而内容上则主要是正面引导,思想深化。如家乡推介就可以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鼓励大家发现家乡的特点,凝练成“大创”项目,尝试调查研究;风采展示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一定要培养至少一种专业之外的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建立健康快乐的生活观;读书分享鼓励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健全健康人格;团体展现提醒大家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分歧,凝聚团队合力;等等。在不同主题和形式的汇报中,不同成员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在“课前十分钟”的活动舞台得到汇聚,客观上形成了一个“知识共同体”。学生们把古代文学课前的这十分钟称之为无主题变奏的“文艺复兴”。可见,这一举措确实获得了学生的认同。

(三)限定

“课前十分钟”活动究其根本是为古代文学课程课堂教学服务的,活动内容撒得过宽未免有宽泛的嫌疑,把握不当甚至对课程的展开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已全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了“课前十分钟”活动的参与定势和常态后,对于参与的主题,逐渐调整为“先松后紧,渐次靠近”教学相关内容的原则。也就是在单位学期内,当活动进行到三四周成常态的时候,就将活动内容限定在本学期的课程教学内容相关部分,尤其突出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和重要思潮相关内容的知识消化和文化拓展,侧重于识记部分学生知识储备的检测、文学作品的融媒介多样化呈现。这样既可以巩固学期的教学内容的落实,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学生个人实际深入相关领域文化内容的拓展,而分享活动又能以点带面,形成共同的提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一诗”“一曲”“一画”“一剧”的特色活动,就较好地实现了“沉浸式”教学氛围的营造。

“一诗”指的是基于具体古代文学作品的异态改编,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实现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刻把握与转化,无论是以诗改诗、以文改诗,或者以诗改文、以文改文,此活动的目标重在训练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情感的表达能力、艺术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该活动的上述方案可以贯穿古代文学教学的全过程,当然还可以根据古代文学不同阶段的学习进行专门的文体训练,比如先秦两汉文学可以偏重作品的异态改编,尤其表现为对《诗经》《古诗十九首》作品的还原和丰富,学生会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到了魏晋六朝文学阶段,可以以经典篇目为范本增加古文、骈文和古诗创作的内容,比如仿《五柳先生传》写文言自传,仿《与朱元思书》写山水散文,学习对句或创作骈文等;而到了隋唐文学,可以增加新诗的创作训练,在训练中品味诗法,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回到古代,或者让某个自己喜欢的诗人来到现代,与古人对话,亦庄亦谐。这样的活动鲜活有趣、有弹性的空间、有普遍的适用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完成这样的任务感觉新鲜,也能激发创作激情。总之,“一诗”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于丰富的学习内容而采取的形式多样的创作方式走进作家作品的活动总称,是教学过程中基于文本细读和专业知识拓展最能够实现教学核心素养和价值目标的有效行为。

“一画”是就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韵文作品所表达的情景的画境呈现。中国古典文学最突出的美就是具有诗情画意,而表情最传统的手法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画的方式去呈现文学作品的情感意境,是根据文本以古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逆向去还原作家的思想情感,把诗人表达情感的语言转化为线条和色彩去呈现。这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细读文本,体会作家的情感思想,揣摩其人格精神,而重构其情景。在完成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很多文学之外的诸如服饰、审美、建筑、习惯等一些具体的文化细节,这就需要在课外进行深入的拓展。“一曲”就是诗词作品的有声转换,如朗诵或吟唱,偏重古诗吟唱,用自己的曲调去表现具体作品的情感呈现,这种表现可以是随感式的“行吟”,也可以是“旧瓶装新酒”,依据自己喜欢的旋律用加工改造过的词去和曲子(可以和“一诗”相互融合进行)。“一画”“一曲”并不强调技法上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更多注重情感体验的感受与呈现。不难发现,在上述活动的准备和完成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基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把握、解构与重构,所以,从选题到完成的整个过程,基本都要和古人的情感发生交流,用反复的实践体验作品内涵,自然就达成了对作品本身的“沉浸式”理解把握。

“一剧”指的是对文学作品的情景剧创编演。这项活动与“一画”“一曲”的完成过程具有相似性,但更突出了知识的融合意识、团队合作机制和协同意识。“一剧”的活动实践除了基于作品本身及相关要素的深入了解外,还要求学生对戏剧的创作、审美、表演等外延知识有基本的涉及。“一剧”在一定媒介手段下可以转变成微视频,这种形式的转换将另文专门总结,兹不赘述。

上述活动在内容上紧贴教学内容,在形式上实现了不同知识与媒介的融合。虽然所涉及的跨学科内容并不以专业性为考量,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必须对相应学科的相关知识有相对深入的了解和拓展,比如绘画的创作与审美、音乐和戏剧的基本常识的了解等。这样,在形式多样的活动参与中,客观效果上达成了“学习共同体”和“知识共同体”两个“共同体”的形成。

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课前十分钟”活动,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又巩固了授课课程内容,拓展了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拓展、运用与深度融合。作为活动形式之一的背诵赏析作品环节,可有效地对学习内容里的识记部分做日常的检测。经过不同年级的实践,事实证明这一措施对古代文学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效果良好。

三、彰才增智,激荡奋发:“课前十分钟”的效果

“课前十分钟”活动的缘起,是针对数字时代学生对手机的过分依赖造成课程进入前的学习情感准备性不足的现实问题。“课前十分钟”活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澄怀”,实现心理上情感体认和价值判断的文化情感转换,营造“沉浸式”的教学氛围。不同阶段、形式多样的“课前十分钟”活动,积极有效地消解了深受网络影响的大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隔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对古代文学学习的“距离”感。课前的预热活动,既可以“求放心”,又可为课堂“起兴”,为课堂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大家更好地进入课堂,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同学们提供展示青春风采的窗口、交流学习感悟的平台、勾连课堂内外的纽带和增进了解、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

(一)“在场”感

作为传统课堂教学主体,学生必须在进入课堂前有明确的在场意识,就是你真切地“在这里”,不仅身体在场,更重要的是心理在场。这是相对于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产品极大丰富、资讯大爆炸、社交虚拟、娱乐多元化等带来的群体性对网络过分依赖甚至沉迷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学生的深刻影响就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改变。生活中对网络和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的过分依赖,社会上普遍性的娱乐至上的风气,中学阶段因为升学压力造成娱乐空白导致进入大学后的报复性游戏补偿心理,这些都成为学生进入课堂学习自律的挑战。基于上述这些主要因素,大学生对学习时间的占有能力普遍减低,尤其表现为自主阅读能力的减弱,特别是对阅读的群体性耐心鲜并不足能从中获得快感,更不用说从中获得心灵的充实与慰藉。而与之相替代的则是充满诱惑、无法抗拒、不自觉沉浸其中的游戏、娱乐与休闲。“课前十分钟”,用一种即刻参与的方式,让学生从习惯的“埋头”中“抬头”,从漫不经心地“刷屏”消遣转化成对身边人的注视与倾听,发现心灵的距离其实就在是否听说之间。用一只眼睛反省自己,用一只眼睛来欣赏世界,其实现实生活比虚拟世界要美好。从学生的心理上说,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渴望被欣赏或被赞美,渴望成功,“课前十分钟”就是给大家一个机缘,不论台上台下,你我在此,就能发现你我;给自己一点勇气,其实很容易证明,你比想象中的还要优秀。“在场”感,是学生进入课堂前完成一种心理仪式。[6]

(二)彰才增智

在“课前十分钟”这种自由、开放、自觉、自主的活动宗旨引导下,被调动起来的学生参与热情日渐高涨,并形成一个课前活动的习惯。就古代文学的课堂而言,已经形成一个活动传统,这个传统包括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也包括前文所及的“诗”“画”“曲”“剧”等活动内容。学生在参与中彰显个性,在参与中展现自我,在参与中分享收获。那些由诗文诵读扩展到读书心得分享、民俗览胜、驴友攻略、新书推介、特长展示、学科采风、史海撷英、网游斗胜诀等多元化主题竞相纷出,拓展到了很多领域。融知识于趣味,并学习于生活,勾连课内外,连接中西方,传统与现代兼收,文化与艺术并蓄,令人目不暇接,眼界大开。“课前十分钟”活动融合了不同学生的关注偏好、知识视野、学术领域、兴趣热点,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过程中,启发激励形成良性互补,彰才增智的同时客观上促成了两个“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和知识共同体的形成。

(三)熔铸品格

“课前十分钟”的魅力,在于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自主地探寻问题、搜集资料并寻找解决方案,或发现自身兴趣点,充分准备后在有限的时间内分享,达成个体展示与群体关注,在此基础上产生正面促进或影响。“课前十分钟”客观上形成一种百舸争流的局面,善于学习者自然能从他人身上学到闪光之处、特色特长,能拓宽视野、拓展能力、增加识见,从而给自己以成长、提升的动力。一次好的活动的开展其功或许有限,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众多的汇聚就会带来质的改变。“课前十分钟”熔铸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习惯、气质和涵养。在这一立场上,又实现了古代文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和文学使命,即包括树立健康人格、培育审美心胸、涵养人文气质的人文品格的培育。[7]专业的知识,或会遗忘,但培养出的人生态度和素养,却让人终身受益。在活动中结合具体主题融入的思政内容,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发现有价值的选题,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新研究与实践,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这都成为“课前十分钟”产生的积极效果。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情感活动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