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龙 李秋伊
(南京工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特别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以及工匠精神正是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和精神的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劳动教育元素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于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可以引导学生对劳动价值建立情感认同,深入学习践行中华民族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自觉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是培养正确劳动观的首要步骤,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指导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
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历史的同时,还孕育了内涵丰富的劳动思想,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钻燧取火等神话传说都表现出迎难而上、持之以恒和劳动创造幸福的劳动教育思想。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思想还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家训家风、脍炙人口的教育读本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及礼仪规范等途径实现,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劳动教育。至今来看,这些思想中仍有许多内容影响着新时代人们,并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的重要源泉。[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农业是先民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就是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人参加劳动。“耕读传家”就是表达了通过磨砺身心的劳动教育能够自力更生并世代传下去,如南宋祝穆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所表达的持之以恒劳动精神,与当下倡导的“工匠精神”如出一辙。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提倡知识分子以“耕读传家”为价值取向,形成了耕读文化。知识分子在耕读过程中接近劳动人民,创作了不少反映劳动人民喜怒哀乐的作品,加强了对人民的劳动教育,稳定了社会秩序。
南北朝时期著名教育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就是教育子孙自食其力是生存之本,要通过种植庄稼来吃饭,通过栽种桑麻的途径去穿衣。颜先生要求子孙身体力行,将对社会的认知了解与求学相统一。这些将读书与劳动相结合的典型案例,和当下对大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和就业实习教育并做到知行合一是一致的。[2]
中国历代传统礼仪制度中也包含很多劳动教育的内容,包括《礼记》中的《内则》《曲礼》等篇目中对人们从鸡鸣到夜里的不同时段从事劳动事项都有具体明示,久而久之并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其中还隐含着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如《内则》中的“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具体描述了早上鸡鸣时,家里所有人都要起床、洗漱、打扫卫生等,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事务,并形成生活习惯,作为一种劳动教育制度传承后代。[3]
高校可以从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文化中汲取精华,按照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来制定并实施劳动教育相关具体方案。社会组织和地方团委同样可以组织劳动教育活动,设定一定数量的劳动岗位,引导大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加,强化大学生劳动的社会价值意识。
一般而言,言传身教的劳动示范教育远远比理论说教更有效。家长必须身体力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新时代,我们同样要通过评选宣传劳动先进典型,示范引领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劳动,传承和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们要率先垂范,从家庭内务开始,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有助于孩子进入大学能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形成热爱集体劳动的好风气。[4]
劳动精神是每一位劳动者为创造美好幸福生活而在奋斗过程中秉持的基本态度、价值理念及其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主要表现在对劳动的尊崇、热爱,更表现为在实际行动中诚实且积极地劳动。劳动精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盘古开天成就天地方圆,大禹治水开启华夏文明,一部《诗经》礼赞劳动人民,“四大发明”凝聚劳动者的智慧。因此,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在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的辛勤劳动中诞生。
高校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关键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为指导,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立足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培育大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价值观,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勤俭,是中国自古以来倡导的品德和修为,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奋斗”既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历史写照,也体现着对科学规律的遵循和认知,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推动力量。“创新”则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新时代的发展,是劳动过程中要始终遵循的理念。“奉献”体现了劳动的最高境界和对劳动价值的判断。
当前部分大学生勤俭意识淡薄,存在一定程度的铺张浪费行为及不劳而获思想。因此,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刻不容缓,要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相关名言名句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中。比如“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就是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人理当参加劳动;耳熟能详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是珍视劳动成果的名言警句;“耕读传家”表达了通过磨砺身心的劳动教育能够自力更生并世代传下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首要步骤,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受到市场资本的影响、社会环境的浸染,加上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以及攀比之风等不良风气的侵袭,青少年陷入了物欲的枷锁中,成为一个又一个消费人。随着多元社会思潮的出现,安于享乐、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等不良思想在一些大学生中间蔓延,一些大学生为了个人利益,甚至走上了违法的道路。这些错误的思想及行为与错误的劳动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想参与劳动、不愿付出只想收获是当今部分大学生劳动精神缺乏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部分大学生价值目标选择出现了功利化倾向,如有部分学生将劳动价值与物质酬劳直接联系在一起,如果缺少物质的酬劳,劳动积极性就会下降。这也直接导致大学生在择业时将薪资水平作为重要参考,甚至因为某用人单位能提供更高薪资而跟已签约的单位违约,产生不诚信就业现象。大学生因为缺少正确的劳动态度,延伸到学习上,就会出现抄袭作业、迟到早退、远离集体、沉迷网络等不良行为;延伸到毕业求职时,就会出现缺乏积极的就业勇气和信心,好高骛远,出现“慢就业、懒就业”现象。
当前部分高校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和论文成果,对劳动育人的价值和劳动精神、价值观、技能等方面的培养重视不够,劳动教育呈现碎片化,零散分布于高校教学的一些环节中。《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后,高校劳动教育涉及多个部门,但缺乏比较有效的管理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劳动教育尚没有形成成熟的运行机制,仅仅散落在一些活动环节当中,存在碎片化问题,时间上缺少连续性,内容也缺乏逻辑性,还没有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和完整体系。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大多数高校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劳动教育体系。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评价标准已经建立,而高校劳动教育标准尚未建立,接下来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育人元素,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劳动教育赋能,制定标准化的高校劳动教育方案,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主动劳动意识,提升大学生就业的充分性和满意度。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元素与当时的社会形态是相适应的,如技艺传承的封闭性、人身依附关系、有技术无科学、不利于社会流动等,在新时代劳动教育过程中不能直接照搬。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整理、继承与合理地批判利用中国古代劳动教育思想就成为一项摆在劳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为指导,结合新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目标,将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校劳动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劳动教育教师都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主体。从对高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调研结果来看,多数高校缺少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虽然一些高校也举办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论坛和讲座,但一般都是比较专业的学术报告,涉及劳动教育的意义比较有限。究其根本原因是劳动教育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高校的大部分教师以传统文化相关学术研究为主,并不具备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知识结构。因此要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必须要提高教师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分批定期给予相关教师传统文化培训的机会,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促进对其劳动精神的培育。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主动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劳动教育感染力,提升劳动教育成效。
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最终通过劳动实践来实现,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劳动实践教育相结合更有助于提升劳动实践育人的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劳动教育教师,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觉,面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细致梳理和深入发掘,推陈出新,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准服务于高校劳动教育。具体举措包括在高校劳动教育通识课教材《劳动通论》中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由于当前劳动教育使用的教材都是教育部统编教材,具有一定的“概论”和“纲要”性,也决定了其很少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所以,劳动教育理论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教案中,使得劳动教育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丰富。比如我国近现代先进劳动模范人物无穷的榜样力量使得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润物细无声传承下去,由此可以推演到在新时代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重要时间节点,表彰一批劳动先进个人,通过宣传劳动模范的典型事迹引导全体同学以先进为榜样积极参与劳动并形成示范效应。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文化专题讨论等,提升教育实效性。
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在汲取传统文化劳动教育元素的基础上,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为指导,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专题教学。同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结合所学专业背景,特别是当前工科大学生渴望成为新时代大国工匠的需求,创新教学方式,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好学校、企业、社会和家庭等各方的力量,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1. 创新性
要及时将中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糟粕去除。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积极学习并吸取优秀外来文化,特别是汲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一直保持时代性和先进性特点。比如时下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而据史料记载,我国的“工匠精神”早在4300年前就已经有所体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敬业、精益、钻研、专注、创新等内容。创新就是对事物的突破与发展。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工匠文化创新发展为新时代工匠精神,对引导当前大学生完成既定学业任务后及时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劳动岗位,积极就业并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2. 主体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注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教育必须从学习者本人出发,将大学生真正视为学习的主体,摆正其在教与学的主体地位。遵循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挖掘潜力,有效培育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高校劳动教育中,劳动理论教育课程的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和本位,整合中华传统文化中勤奋求学的教育元素,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和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任务等,充分调研了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学习需求,以提升对劳动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驱动力为抓手,实施必要的劳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和长效性。[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创新源泉。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站在中国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辩证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入挖掘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焕发新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引导大学生以系统性思维去思考劳动目标任务,走出专业壁垒,更加全面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充电,重新评估自身的价值并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高校应不断增强劳动教育,以推进就业工作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