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仙 杨 阳
(贵州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近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一举措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现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1]。这一讲话充分指明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价值导向、生活幸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校园文化作为育人工作的有力载体,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的必要途径。而劳动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育目的、育人结构等层面的高度契合,也为这一融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推进“五育并举”落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劳动教育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劳动育人功能,以传递劳动知识、传授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品质和树立劳动观念等为教育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诚实劳动、尊重劳动,进而提升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价值和功能。学校作为培育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场域,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应不断凸显劳动因素的育人价值,构建校园劳动教育的文化生态,从而真正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劳动精神培养的深度融合。[2]
多年来,学术界围绕校园文化衍生出了多个概念界定,在此基础上研究成果显著。毋庸置疑,在高等教育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今天,作为高等教育特色之一的校园文化在学生素质的综合性培养和学生人格的健全性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是一种涵盖教职工及全体学生在内的群体文化,具有营造氛围、整合资源、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功能,具体内涵包括精神文化、物质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诸多层面。校园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文章提及的主要是先进的校园文化。当前,校园文化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的发挥,致力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文化育人的价值体现。校园文化活动是自发的、自觉的,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广大师生的思想言行产生深刻影响。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对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功能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校园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例如高校的立校传统、校风校纪、教风学风、历史底蕴、课堂教学、校园环境、行为规范等,都属于校园文化。而在如此丰富和全面的校园文化中,劳动教育的实践平台的多样性、实践主体的多样性、实践对象的多样性都得以充分地实现。在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以多种模式、多个维度、多条路径共同培育,融合发展。由此,重视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深化扩展前者在后者之间的作用,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融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时代精神,有助于拓展校园文化的时代内涵,二者相辅相成,不可互缺,共同致力于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根本任务的完成。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学生通过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知识素养等方面,劳动教育通过精神陶冶和思想渲染,促使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以此作为方法论在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通过对传统劳动教育模式的分析,可以发现劳动教育现状总体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高校劳动教育形式固化且缺乏量化考核的标准,既缺少能使大学生自觉接受劳动教育的吸引力,也无法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将隐性的劳动教育内容渗透到不同类型的校园活动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比如,开设专家讲座、设置劳动政策宣传专栏、观看劳动系列纪录片、评选校园劳动模范人物等,能够在校园内形成辛勤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
劳动知识的习得不仅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来实现,还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去感知。单是依靠教师课堂灌输的劳动知识,学生很难自觉消化,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这就需要依托校园文化这个育人平台,深入挖掘校园内的劳动教育资源。比如,注重开展带有劳动特色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劳动主题的文艺汇演,拓宽学校网络资源的载体渠道学习劳动知识与技能、传唱劳动类的相关歌曲,组织暑期“三下乡”志愿调研活动等。通过提升高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奉献情怀,通过文化活动磨炼意志、砥砺品格,进而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成长为为人民服务的骨干力量。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培养出的高校人才应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注入青春力量、贡献人生价值。近年来,劳动教育逐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各高校积极探索与创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近年来,部分高校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错误地理解为优越的校园环境和高质量的设施设备,把重心放在修建漂亮校园建筑、购置昂贵设备仪器等方面,而弱化了对物质环境所应承载的劳动精神的塑造和提炼。诚然,每所高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核心)和办学特色(表现形态),它们都是在滚滚岁月中艰苦奋斗、锐意改革的真实写照。如果高校只注重物质环境建设而不注重劳动精神的提炼,那么校园中的学生就很难具备崇尚劳动的价值认同、热爱劳动的情感认同和诚实劳动的道德认同,即便再优越的物质文化环境也会虚有其表,从而限制了校园物质文化作用的发挥。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互动性、整体性的特点,健康正向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丰富校园生活。目前,高校各级学生组织开展了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部分文化活动泛娱乐化思想过重,忽略了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在此过程中,加强劳动教育的导向性不够突出。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多样性平台,但现实却助长了学生的攀比心理以及功利主义思想。因此,高校在开展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应以劳动为原则导向,重塑校园文化活动,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建构以劳动教育主题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活动机制,开展主题明确、具有劳动价值导向的系列文化活动,以科学劳动理论为价值支撑,切实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导向性。
目前,部分高校直接将校园文化等同于学生文化,强化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而同处于校园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久而久之,逐渐在高校中形成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仅仅是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责,往往把它归到学生管理部门、共青团、学生会和青协这些学生组织。然而学生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结构等因素的限制,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都会有所欠缺。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逐渐淡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活圈”,其主导作用的发挥落不到实处,因此阻碍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文化。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掘校园精神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使其成为劳动教育的思想引领。例如挖掘校史、校训、校歌中的有效资源来助力育人目标的达成。第一,高校校史具有“留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对科学、真实、系统的校史进行追溯,了解在学校创建、发展、壮大的历程中的典型人物和富有感染力的故事,通过舞台话剧展示,绘画、诗歌、演讲等方式还原历史,让学生体悟劳动创造历史的道理。第二,高校应阐发校训的“标尺”作用。校训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着极强的指导作用,高校应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校训标牌,同时将新时代“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内涵注入校园横幅标语中,结合校训标牌创新展出形式,使每一个师生经常性地看到它,受其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慢慢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尺度。第三,提高校歌的传唱度。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音乐表现方式,歌词中蕴含着办学者的愿景、厚望,又传达出受教育者的追求和求学心声,能够让学生联想到学校发展历程中的艰辛岁月,也能激起一代代学子拼搏奋斗的信心。融入劳动思想的校歌更能振奋人心,提升思想境界,从而在传唱的过程中无形地加强了劳动教育。例如贵州财经大学将办学精神及校训校史有机融合进校歌中,形成以“笃行鼎新”为基础,以“务实勤恳”为底色,以“儒魂商才”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在校歌中阐释和传承校园文化,增强了校园精神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建设的必要内容,其建设的重要性及蕴含的育人价值必须得到重视。[3]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与学生接触沟通较为频繁,这也就决定了其在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第一,高校应明确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学校怎样发展,培养怎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最终都得依靠教师来实现。教师是校园文化中最稳定的建设者和文化传播者,相关部门的教职工应做好学校劳动育人工作的顶层设计,出台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办法,明确和细化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式、考核评价等,设立劳动周、劳动月,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建立劳动安全保障制度。[4]第二,加强教师劳动文化素质。高校要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教师科研和培训活动,把握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联,不断探索和创新指导劳动实践的方法,从而整体提高劳动教育教师的知识水平。同时,高校要在校园宣传引导上下功夫,重视模范教师的引导作用,对于优秀教师崇尚劳动、勤于劳动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第三,选拔优秀教师从事学生工作。各级学生部门需要劳动觉悟高且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中,教师可为学生工作提供活动前指导,活动中督导,活动后实时反馈,还可以将劳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校园活动中,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方法,从而推动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在校园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人,每个人的价值意识都会对校园文化的价值走向有着直接影响。为此,创新以劳动教育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现在“知”与“行”两个方面。第一,在“知”的方面,高校要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活动方式,组织系统训练,让学生明白劳动育人的价值。如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劳动主题班会教育、劳动技能知识竞赛等,引导大学生增强诚实劳动的意识。第二,在“行”的方面,依托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首先,根据学校的客观情况,在校园宣传栏、创业园区、食堂、教学楼走廊等重点场合对劳动模范的突出事迹进行展示,使劳动精神浸润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其次, 开展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双方协同育人方案。高校与优秀企业达成合作意愿,引导毕业班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在职场环境中感知劳动创造价值的真谛,学习企业优秀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劳动的高尚品质,发挥校企联动的实际价值,让学生从劳动感知走向完整实践。再次,高校应深入研究劳动教育同校园文化建设融合育人机制。对于校园文化,学校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将其转变为有效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因此学校需在原有校园文化中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更多“切面”,即可为学生创造经历劳动、接受教育、创新文化的机会。[5]比如,通过成立劳动理论宣讲团、举办“青年榜样说”系列栏目、暑期“三下乡”实地调研、大学生劳动观课题研究等实践推进劳动教育的细化研究。最后,要充分发挥党员及共青团员的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模范作用,党组织要发挥自身纪律性和组织性,让优秀党员及团员在校园文化生活中争作表率,带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感受劳动的魅力。
校园文化建设见证着校园物质文化的持续发展,同时也承载着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承。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需要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拓宽校园文化的广度,挖掘其深度,将劳动教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彰显文化育人办学特色的定位,并不断赋予校园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