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苗苗
(中北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价值内涵,将其与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教育工作相结合,对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并自觉传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和提升,旨在培育学生积极乐观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变化,达成以文育人、协同育人的要求。
中国人的心理资本形成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历史文化演变最终积淀而成的行为模式、性格特征、情感模式等一系列心理表现的综合,与其他国家有着鲜明的差异性。中国人心理建构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外显部分,二是内隐部分。外显部分是个人在现实社会发展中受环境、经济、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影响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内隐部分是基于中华文化传承所获得的集体潜意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不易发觉,但是会自然而然地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心理与行为表现带有明显的文化特性。每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都在接受各种文化信息的影响,并在文化信息输出、输入过程中使自身心理与文化相融合。[1]所以,中国人的心理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在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演变中发展起来,从中国人的哲学传统、思想特点和思维习惯来看,显现出集体化意识,带有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和文化认同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无数起起落落最终达到的一种稳定的文化形态,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显现出中华民族坚韧的品格。从古至今,中国人固有的文化模式和思想观念是对天命和自然规律的信仰,由此,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征,凸显了大自然的神圣地位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弱小。人们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生活,必然会潜移默化受到文化特征的影响,从而影响人的心理、思维,并形成固定的心理范式和思维方式,在无意识中显现民族的印记。[2]具体来说,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是注重和谐思想,集中表现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自然的联系,基于各种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联系;二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以“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接受外部事物,并站在本民族文化立场,实现文化交融和多元发展;三是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开启经世致用之学,通过修身实现在社会发展中的自我价值,并在树立理想追求和崇高信仰、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落实社会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发展根基,可以为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提供培育条件。但是实际上教师教学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并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因对文化资源缺乏有效利用,大学生心理资本也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与培育,降低了心理育人成效,具体可以从以下层面展开分析。
心理资本是个人在个体成长以及在现实社会自我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在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这四个维度。基于积极心理学研究理论观点,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需要加大教师教育工作投入力度和对个体积极、正向发展的重视,利用自身专业教育能力、专业素养,推动个体内在修养和心理资源的积极发展。但是由于高校对通过以文化人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且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力量薄弱,加之学校专业化心理教师队伍不完善、师资水平不均衡、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工作方式受限等客观影响因素,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始终停滞不前,难以利用专业心理师资力量对大学生显现出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疏导,对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素质也有所忽视。[3]
高校师生对于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自信心、提高其坚韧的品质、开发和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等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意识是行动的先决条件,意识不足,必然无法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文化基础和精神内涵来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提升水平。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或课外实践活动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未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衔接,而是更多出现在专业课程教学或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中,导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多局限在专业课学习的视角,而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很难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联系在一起,导致心理育人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运用。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接班人,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基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观点,多数大学生处于同一性,即角色混乱期的后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在物质生活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政策实施、文化多元融合、多种信息载体等更新下,享受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发展成果,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了新的选择可能性,但与此同时,大学生也面临着巨大的成长压力和各项挑战。尤其是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面对独立生活,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他们处于心理、生理的加速变化的阶段,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给予了他们三四年的适应时间,在此期间,他们可以抓住发展机遇,调节心理预期,提升心理资本能力。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要面对的压力更大,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差异也让他们的自尊心、情感、情绪、心理素质更加脆弱,内心与外在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甚至部分性格比较偏执的学生容易陷入“死胡同”,走向极端。此外,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新媒体平台迅速崛起,自媒体文化盛行,文化传播内容良莠不齐,大学生因思想认知不成熟、缺乏生活经历、鉴别能力薄弱,易受到各种亚文化的冲击,若缺乏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容易出现抗压能力差、无病呻吟、“空心病”等心理问题。
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以此作为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载体。一是加大校园文化传播平台的建设力度,发挥校园资源优势,以平台功能让全校师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营造和谐、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环境,以文化环境和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行为。同时,学校可以建立优秀学生评选机制,挖掘并展示身边榜样的积极特质,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认识到榜样离自身并不遥远,从榜样身上感受到希望,以其为目标,学习其优秀品质,并落实到自己实践中。[4]二是进行心理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心理文化育人工作落实,全面提升团队素质。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育人队伍的质量决定着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成效。所以,教师需要积极改进工作思路,创新和优化工作方式与方法,将心理资本开发培育工作与日常生活教育工作相结合,以身作则,在与学生交流和相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积极的心理品质、人格魅力传递给学生,成为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成长的榜样。三是发挥教师的心理资本作用。李霞等学者研究指出,发挥教师的心理资本作用,以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和育人经验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需要考虑到校园文化、学习氛围和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影响性,其中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心理资本的重要因素,而心理资本又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考试成绩、技能水平等多方面产生影响。由此可见,通过校园文化、教师的心理资本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基于校园文化润泽师生的心灵,以文化育人,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奠定其良好的心理资本底色。
课程实践活动是培养和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方式,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落实。一是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发挥积极心理品质的主阵地作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活动,立足于当下,紧跟新时代中国发展速度、中国力量、大国担当等故事与热点话题,将其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5]比如,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不懈努力所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利用贴近大学生生活的中国故事,弘扬抗疫精神,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向学生展现中国人民的气魄、品质、智慧等,将这些正能量的故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特点的教育方式,要选择符合大学生接受方式和心理预期的实践方式,将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学习材料呈现出来。因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还要为学生提供适合个体独立发展和人格所需养分的环境。因此,教师要采用“授人以渔”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学习环境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得到锻炼。如借助短视频形式讲述中国故事,让学生理解和传递中国声音,培养其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心。二是利用好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活动内容、活动场所、活动方式等方面做好设计与规划。比如,以醒狮文化为例,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前,需要先做好第一课堂教学,因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第一课堂知识的实践与补充。为此,学校教师应在第一课堂中让学生对醒狮文化有基本的认识,在掌握了文化内容基础上,再利用校园活动舞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所以选择醒狮文化作为活动内容,是因为舞狮是一项强度较大的运动,学生在参与中不亚于跑了一两千米,一场狮舞下来,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让学生精神得到熏陶,亲身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美。
以《论语》为例,学生可以从电子版或者纸质版《论语》中学习其精神指导思想和行为方法论,以此提高自身对抗挫折的能力,缓解心理不安全感。《论语·为政》中“君子不器”,其意思为君子要胸怀天下,不能如器皿一般,仅仅作用于某一方面,其强调的是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此外,《论语·卫灵公》中强调“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是面对生活的困难要有忍耐之心,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强调人面对生活环境、社会关系、自我发展等人生课题时,要有承受挫折的气度和能力。《论语》中包含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思想内涵,对大学生当下学习和生活都具有指导意义。从当下的环境来看,大学生常常会以一种“佛系”的心态和在“无奈”的环境下去被动适应竞争,面对内心期待、憧憬以及现实环境的压力时易导致内心与外在的冲突矛盾,由此,产生失败、迷惘、彷徨、不知所措等心理状态。所以,学生应主动寻找能够自我调节、自我强化的方式,借助书籍的力量,了解中华民族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在历史更迭和时代发展中依然有着浸润心灵的作用。大学生要做的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下,抓住机遇的同时,勇于正视人生的挫折,以更开阔的心胸适应整个社会环境。还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为贵”“和谐”“不知礼,无以立”等人际交往指导原则,约束和规范自身言行,使自身言行、自我修养与周围环境以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一致,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使其具备适应社会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工作面临着学校和教师对于心理育人的重视不足、教学实践方式有限、信息化背景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等困境,影响了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工作的落实。为此,需要精心组织和规划,挖掘丰富的教育养料,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从校园文化与师资队伍建设、运用课程思政和第二课堂实践方式以及借助文化书籍,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与学生心理健康培育相结合等方面努力,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