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职业技术院校迁建项目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2022-02-14 10:25:15陈姝秀
建筑与装饰 2022年23期
关键词:行道树绿化带绿化

陈姝秀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引言

城市道路绿化就是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出行和生活环境。在设计时,对周边居住区、广场、绿地及特殊用地进行着重考虑,丰富城市道路周边场所景观,完善城市道路绿地系统。同时,在绿化规划设计中,需要改变旧观念,加强生态意识。着重考虑植物的地域性、适宜性;材料的环保性;设施的便捷性;景观的整体性等等,并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中提炼出无限的、稳定的、循环的价值[2]。

1 项目介绍

1.1 项目背景

2012年11月,广州市委确定广州教育城落户增城。广州市教育局根据广州市职业院校的总体情况及各院校意愿,6所高职院校、12所中职学校和6所技工院校共24所院校及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将迁入广州教育城,同时预留2所“3+2”五年制学校和2所高职合作办学学校的用地。广州教育城一期、二期各控规10km2。同时还提出在规划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低丘缓坡、山林田园、河流水库等自然生态条件,充分体现低碳、智慧和“花城、绿城、水城”理念,配套规划建设好各校公用共享平台、交通路网、商业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把广州教育城打造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山水田园型教育城。

1.2 项目概况

广州职业技术院校迁建项目需新建主干路7条,次干路15条,支路6条,道路总长约41.939km(其中主干路14.343km,次干路23.303km,支路4.293km)。

1.3 现状概况

广州职业技术院校迁建项目选址现状以耕地、村庄和山体用地为主,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北部有白水山、西侧西福河自北向南贯穿教育城南北,区内有大山塘、小山塘等等水体,大小水系纵横交错。区内主要有凤岗村、秀山村、朱村等几个小规模的自然村庄。目前以农业为主,有少量工业厂房;人口密度较小,人文与自然环境保存较好,建筑楼层多为2~4层民宅,尚无大型建筑物。河涌、水塘、田野、小桥、流水、人家共同勾画出独具岭南水乡特色的自然风光。

1.4 地域特色

项目地处广东省广州市的东部地区,位于增城市东部的朱村街道北侧,气候特点为亚热带气候,降雨量达1921mm,夏天持续时间长,所以有:“三冬无雪,四季常花”之说。而正因这个气候类型,成为植物茂盛,四季繁花的基础。

2 设计原则

2.1 整体协调原则

将城市与自然环境视为一个共生共存的整体,才可以充分体现城市当中自然的作用与意义。道路绿化作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廊道应使景观整体统一。在总体统一的前提下,根据道路所处周边具体环境的不同,分别创造相应路段的绿地景观特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形成统一且多变的绿色景观走廊。

2.2 多样性原则

绿化带种植观赏价值高、有地区景观特色的乔木,充分体现城市的景观风貌。同一地段的绿化采用统一的景观风格,同一地段上的各类绿地,在植物配置上相互配合,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进行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草、乔灌花的结合,丰富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美。植物配置讲究层次美、季相美,植物景观与街景结合,形成优美的城市景观。

2.3 以人为本原则

绿化景观设计中突出以人为本,以绿为主的设计思想,要适应人的行为习惯与审美习惯,充分考虑行车速度和视觉特点,考虑车行与人行的时空关系及其过程中人的心理、视觉对景观变换的要求,创造符合行人视觉、行为规律的绿地景观,保证交通便利、游憩舒适、观感愉悦。

2.4 适地适树的原则

道路植物的立地条件环境污染相对严重,受各种生长条件制约,车辆行驶频繁,因此,应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强健的植物。植物种类应着重选择耐污染、管理容易且花、色、形具美的乡土树种,以这些树种为植物骨架,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2.5 安全性原则

道路植物景观的营造不得妨碍交通、建筑及管线设施的安全运行,不得遮挡交通标志和行车视线,行道树分枝高度符合规范,并与地上地下管线保持足够距离。

3 道路绿化设计

设计考虑利用原有的绿化,合理设计地形营造一种既有高低起伏,变化纷呈的园林设计,结合原有的周边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建筑,展现岭南水乡的独特风貌,反映教育城的朝气蓬勃的新景象,弘扬岭南的文化。整体的绿化共享带的特色体检,自然山体与城市景观两两相望,通过道路走向营造多条视线通廊,体现岭南风味“寄情山水”的城市特色,打造广州教育城的绿化景观核心。“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理念,合理的配置植物,突出了层次结构,提高生态效益。

3.1 主干路绿化设计

主干路共有7条,宽50m,主要主干路为敬学路、尚礼大道、致用路、大成路等。

3.1.1 敬学路。敬学路宽50m,长约5.7km。绿化范围包括4m路侧绿化带和行道树绿化种植。考虑到主干路一的重要性,在植物配置上会选择自然式配置为宜,使用开花常绿植物,营造出五彩缤纷的气氛。4m路侧绿化带上层使用凤凰木、大腹木棉作为基调树种,下层考虑海绵城市的要求搭配各种耐水湿开花色叶地被,如:肾蕨、美人蕉、金叶菖蒲等,营造高低、浓淡、疏密和各种形体的变化,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在路口及重要节点位置以组团形式种植植物丰富节点景观。行道树则选择常绿乔木秋枫和仁面。

3.1.2 尚礼大道。尚礼大道宽50m,长约4.0km。绿化范围包括1.5m路侧绿化带、4m中央绿化带和行道树绿化种植。尚礼大道是主要的行车道之一,在着重丰富绿化效果的同时考虑到区分道路的可识别性,4m中央绿化带以开红花的宫粉紫荆和开黄花的黄花风铃木作为基调树种,再配以各类开花常绿灌木地被作为衬托,例如:大叶龙船花、花叶假连翘、紫花翠芦莉等,同时辅以龟背行微地形突出绿化地被效果,呈现出活泼、热闹、充满生机的景象。1.5m路侧绿化带上层乔木种植宫粉紫荆与黄花风铃木,与中央绿化带相呼应,下层下凹式绿化带种植矮生翠芦莉、美人蕉、台湾草等。行道树则选择常绿乔木仁面和扁桃。

3.2 次干路绿化设计

次干路共有15条,宽30m,主要次干路为博约路、力行路、达问路、尚仁大道等,绿化设计内容主要为两侧有1.5m的绿化分隔带。

3.2.1 博约路、达问路、力行路等。设计主要考虑功能要求兼景观设计,同时结合海绵城市的要求,上层种植耐水湿且树型优美的树种,例如:铁冬青、火焰木、麻楝等,开花时花挂满树冠,灿烂夺目,非常美观,为道路增色不少。下层考虑海绵城市的要求,采用耐水湿开花地被与鹅卵石相结合,主要地被为:矮生翠芦莉、美人蕉、金叶菖蒲、小蚌兰、马尼拉草等,最大地发挥分隔带的功能作用和绿化效果,让人们感受到景观变化所带来的视觉享受。

3.2.2 尚仁大道。尚仁大道环山景观结合尚仁大道的现有地形地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将教育城当地的文化、人文、风俗等景观贯通全线,以“生态、亲水、自然”为理念,利用现有的资源为本设计的设计切入元素和观景休闲构架,并以此作为沟通、休闲功能区的媒介和桥梁。

尚仁大道位于小磜上山塘处,现状为缓坡,为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山塘风景,通过园路及三个小平台沿级而下,到达山塘驳岸处的亲水平台,该景观节点依山傍水,给人以最佳的身心享受。小磜上山塘中段位置,现状为一临水平台,在设计中也充分考虑到现状的自然优势。用花池将节点与道路分隔开,从入口进入即为一开阔的休闲平台,平台旁边设有一景墙,使得景观更加丰富。小磜上山塘南端位置,在设计中也充分考虑到现状的自然优势及现有的挡土墙,在靠近马路一侧设置一较大的观景平台,然后通过园路走到另一平台,平台上设有景观花架,供游人休息,在靠近山塘驳岸处设有一亲水平台,通过两条园路将上下两块平台连接,园路中间才有跌级花池的形式。

3.3 支路绿化设计

支路共有7条,路宽度是20m,主要是连同教育城中的生活区等,绿化设计内容主要是行道树绿化设计,为了营造生活区的宁静和舒适的环境,行道树选用开花或常绿且具有广州特色的植物作为行道树,如:白兰、仁面、杧果、宫粉紫荆、麻楝等,既可以观花又有花香可闻,是岭南良好的行道树。

4 景观植物栽植专项设计

景观栽植根据不同区段的功能特点组织布置。因地制宜,赋予道路多姿多彩的容貌,选择四季常绿与色相丰富的树种相搭配,以乡土树种为主,也可适当引种一些景观效果好、适应性强的外来园林绿化,以丰富道路绿化景观的树种。

4.1 功能要求

①遮阴功能要求:尽量选择冠大荫浓、树形美观的乔木树种,满足道路遮荫的要求。②美化功能要求:使用各类色彩艳丽的花木和彩叶地被形成形式丰富、独具特色的道路景观。③特色功能要求:根据片区特质与道路特性采用主干树种尤其注重对不同路段的表征树种运用。④生态功能要求:遵守道路设计规范,如防眩光、禁行要求等并兼顾防尘、降噪等需求。整体的绿化共享带的特色体检,自然山体与城市景观两两相望,通过道路走向营造多条视线通廊,体现岭南风味“寄情山水”的城市特色,打造广州教育城的绿化景观核心。

4.2 种植地位

①行道树。作为行道树,应能适应当地生长环境、易成活、生长健壮;树型优美、冠大荫浓;管理粗放,耐修剪、抗性强;树龄长、无刺无臭。行道树布置原则为既要充分利用人行道的宽度保证尽量多的绿量,还有方便行人,不妨碍市政设施,满足与各种管线的距离规范。②机非分隔带。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绿带端头植物应保证行车有足够的安全视线;形式上简洁、大气、明快;根据道路设计时速来确定标准段长度。③中央绿化带。通过多方位的植物配搭,形成独特的景观绿化天际线,起点到终点依次设置精品段、过渡段、标准主段等,具有高低、浓淡、疏密和各种形体的变化,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④交通岛。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以能够增强导向作用为主,在行车视距范围内采用通透式配置模式。以自然生态种植为主,并减少修剪量及后期维护费用。在岛内铺砌边种植几棵荫浓且定杆点高的乔木,给在岛上停留等候红绿灯的群众以荫蔽,用丰富的植物色带点缀,草花、低矮灌木自然搭配以增加路口的人性化氛围。

5 结束语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道路绿化搞好了,不仅美化街景,而且还有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3]、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等作用,同时也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州职业技术院校迁建道路绿地规划设计项目,通过对场地气候分析及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总体设计,给出了切合实际的道路绿化设计方案。期望通过本文对道路绿化规划设计的阐述,为工程建设中的道路绿化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行道树绿化带绿化
生态园林景观绿化带设计方法分析
花卉(2024年6期)2024-04-30 05:40:14
行道树是景也是民生
行道树
风景
安徽文学(2018年6期)2018-06-08 03:44:32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25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30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8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漫说古代行道树
甘肃林业(2016年2期)2016-11-07 08:56:03
沙湖立交绿化
锋绘(2016年1期)2016-05-13 09: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