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艳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畜牧兽医局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日照 262300
羊螨虫病是由于疥螨、痒螨2 种螨虫寄生于羊的皮肤或组织内所导致,此病各品种羊只均易发生,感染率最高的是绵羊。通常羊感染此病后14~28 d 便会呈现出发病症状。秋冬两季该病发生率最高,且具有散发性特征,同时也有群发趋势。为有效防控羊螨虫病,降低养殖场损失,需要结合该病的流行特征,根据病羊的临床症状,参照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疾病,并且羊养殖过程中需要做好疾病预防与对症治疗,以防止羊螨虫病由散发演变为群发。
诱发羊螨虫病的病原有2 种,一是疥螨,主要寄生于山羊体表;二是痒螨,多寄生于绵羊体表。螨虫虫体为黄白色,呈圆形,形似龟状,肚腹较平但背面隆起,背上布满细小横纹生有尖锐突起,并有圆锥形鳞片覆于其上[1]。虫体上生有刚毛,且腹面处有4 对粗壮短足。螨虫是一种卵生虫,先由虫卵发育成幼虫,而后再依次进化为若虫、成虫。螨虫在宿主体内寄生时间的长短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如温度、湿度或光照强度不同时,寄生时间也不一致。通常情况下,螨虫一般可在宿主体表寄生21~35 d[2]。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秋末春初、冬季发生率更高,夏季发病率较低[3]。羊螨虫病不受年龄、品种及性别影响,所有羊只均易感,但螨虫属于专一种属性寄生虫,不会与其他动物患有的螨虫病交叉感染。羊螨虫病主要会通过病羊、带虫器具传播,被虫体污染的工作服、手套等均会成为羊螨虫病的传播载体。传播方式有直接与间接接触2 种方式。健康羊与病羊直接接触后会直接感染该病,同时也可通过羊舍饲养器具、被污染的草地等间接被感染。
羊螨虫病感染之初,病羊患病区域毛根部有黄色皮屑产生,瘙痒持续加重后,病羊会利用后肢抓患处或用患处摩擦围墙或桩柱,若治疗不及时,患处会形成水泡与结节,而后会逐渐成为脓包,进而形成痂皮。加重后痂皮厚度会增加至2 cm 左右,并转为棕褐色。羊体表若寄生的是疥螨,其头部会出现明显症状,即患处表面逐渐干涸,形似石灰[4]。
羊螨虫病加重后,病羊患病区域的皮肤将逐渐角化增厚、失去弹性、开裂或产生褶皱,汗腺及毛囊受损后,病羊患处的被毛会逐渐脱落。剧烈瘙痒下,病羊情绪烦躁、到处啃咬,进食量会下降,难以正常休息,肠胃功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冬季时节,被毛脱落后病羊体热散失速度加快,会更加畏冷,体重会快速下降,并会出现生长发育停滞现象。若未及时治疗,还可能诱发肺炎、细菌败血症等其他疾病,病情加重后会逐步死亡[5]。
由于患病区域与健康区域交界处寄生虫体最多,因而皮肤镜检时应在此处获取病料。首先,剪除病羊患处及周边区域的被毛,利用酒精灯炙烤凸刃小刀,而后将刀刃垂直于皮肤表面,进行皮屑刮取,刮至皮肤略微呈现出血状态即可[6]。而后将收集的病料放置于载皮片上,滴几滴浓度为50%的甘油水,再加载盖玻片,轻轻按压以使病料均匀分布,而后利用低倍显微镜进行检查,见到黄白色、类龟样、有突起、有横纹、有刚毛且覆有圆锥形鳞片的虫体,则可确诊病羊感染螨虫病。
利用显微镜观察痂皮时,收集病料后装入试管,再将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其中,而后对试管做加热处理,试管内液体沸腾且痂皮完全溶解后静置20 min 左右,吸取试管底部沉渣,放置于载玻片上,再利用低倍显微镜检查,若见到螨虫虫体或虫卵,则可判定感染羊螨虫病。
1)紧急处理疑似或确诊病例。养羊场出现疑似病例后应第一时间隔离,并全面消毒疑似病羊待过的圈舍,集中清理草垫并无公害处理羊只粪便,全面清理与消毒饲喂器具,并严格消毒羊舍内的墙面、地面以及栏杆各处,消毒药剂可应用敌百虫溶液[7]。应于7 d 后再次进行消毒,且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全身消毒或换上工作服后才可进入圈舍。与病羊接触后的羊只需立即给予预防治疗,选用阿维菌素作为预防药剂,以降低健康羊只患病风险。
2)做好引种后隔离监测。养羊场应尽可能采用自繁自养方式,尽量不从其他养殖场引进种羊,若必须引进,则应详细了解引进羊场是否有羊螨虫病发病史,并于引进后将种羊隔离于单独的羊舍饲养,观察1 周后未出现羊螨虫病症状,还应采取药浴措施,经过消毒、驱虫、免疫接种后才可混群饲养,接种疫苗时应采用羊三联苗。
3)加强养殖管理。日常饲养过程中,需要结合圈舍空间大小,根据羊只品种、生长特征及需求等因素合理设定饲养密度,防止羊只之间出现直接性身体接触而感染羊螨虫病。同时,养羊场要做好羊舍内部通风、除湿,及时清洁圈舍内的粪污,冬春两季应提高垫草更换频率,每日保证羊只有充足运动时间,并接受一定时长的日光照射。应着重检查出现病羊的圈舍,执行严格的清洁、消毒管理措施,尽可能为治愈后病羊更换圈舍。
4)科学制定与实施消毒制度。养殖场应定期消毒处理羊舍、饲喂器具,切断羊螨虫病的传播途径。可利用10%~20%的生石灰乳进行喷洒消毒,地面、墙面以及消毒器具则可利用浓度为2%的氢氧化钠刷洗消毒,1~2 h 后用清水将药剂残留清洗干净,之后再做1 次喷洒消毒,所选药剂应为0.3%与0.5%的过氧乙酸[8]。消杀螨虫时,可准备2~3 种消毒药物轮换使用,如3%来苏尔、0.5%敌百虫均可,如此可有效防止螨虫出现抗药性而降低消杀效果。消毒过程中要细致、全面,不留死角,通过全面净化消除病原微生物。
5)定期实施体外驱虫。养羊场应于每年春季、秋季分别对整个羊群进行体外驱虫处理,并全面消除养殖场所内的寄生虫。放牧区域应尽可能选在高地势区域,并应选择晴朗天气通过药浴驱除寄生于羊群体表的螨虫,药浴驱虫前3~4 h 不可放牧,且要为羊只提供充足饮水,以免羊在药浴过程中因口渴误饮浴液而引发中毒现象。药浴过程中要控制好药剂浓度,调控好浴液温度,通过有效驱虫降低羊患螨虫病的几率。
1)药浴疗法。若养殖场规模较大,存在普遍发病现象时,应采取药浴方法杀灭寄生于羊只体表皮肤的虫卵。药浴药剂可选用0.025%~0.050%的辛硫磷乳油水溶液,结合应用0.05%的马拉硫磷水溶液,或是选用林丹乳油水溶液配制浴液,其浓度应控制在0.025%~0.040%[9]。除此之外,还可利用石硫合剂作为浴液,将生石灰、硫黄粉分别取3、5 kg 混合后加水搅拌,调成糊状后再添加60 kg 水,煮沸后加入温水20 kg,混合均匀即可。药浴应每1 周1 次,共3~4 次即可有效杀灭虫卵。药浴前应先选取小群羊做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后再全群推广,药浴温度应高于30 ℃,但不能太高,药浴时病羊应全身浸泡于浴液中。低于3 月龄的羔羊不可进行药浴,母羊药浴后需彻底清除其乳房周边药液,防止羔羊吸食乳汁时误食残留药浴液导致中毒。
2)药物涂刷疗法。养羊场存在少量患有螨虫病的病羊或冬季温度较低药浴治疗不便时,可采取涂药法治疗,选用新灭癞灵、螨净、新星癣特灵作为治疗药物。涂药应在温度适宜的室内进行,先清除病羊患处附着的污染物及结出的痂皮,并剪除患病区域及其周边的被毛,利用温热肥皂水擦拭患处,2 d后再用温水冲洗患处,并将变软的痂皮去除,待皮肤完全干燥后方可将药物涂抹于患处。涂药时,应利用小刷子蘸取药液,将之涂擦于所有患病区域,涂药频率应为2 d 1 次。还可利用中药方剂作为涂抹治疗药剂,如辣椒烟叶合剂,配制方法是取辣椒0.5 kg、烟叶1.5 kg 混合,再将1.5~2.5 L 水加入其中,煎煮至药量为0.5~1.0 L 时过滤药渣,蘸取药液涂抹病羊患处,每日涂药1 次,持续涂药1 周即可[10]。每次涂药前均需要进行药液加热,药温达到65 ℃后才可使用。
3)口服及注射疗法。患有羊螨虫病的病羊可口服虫克星、芬苯达唑或阿力佳等以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为主要成分的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物,可对螨虫起到良好的驱杀效果。若养殖场患羊螨虫病的病羊较多,也可注射阿维菌素注射液,采用颈部皮下分点注射法,根据羊只体重确定注射剂量,每千克体重注射量应为0.20~0.25 mg[11]。羔羊注射此药时,注射方法不变,但要酌情减少用药量,一般每千克体重注射量应降至0.15 mg。除此之外,还可利用伊维菌素作为注射药剂,每千克体重注射剂量为0.2 mg,仍要采用皮下注射方法,不可应用肌注或静脉注射给药方法,否则会导致病羊肌肉受损。通常情况下,螨虫虫卵孵化成虫体需8 d 左右,因而应于8 d 时再针对病羊进行1 次皮下注射,以确保病羊体内寄生的虫体可完全消除。
羊螨虫病是一种羊养殖中发病率较高的寄生虫类疾病,养羊场需要明确螨虫病所产生的危害,根据羊螨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症状表现,及时辨识出患有螨虫病的病羊,应在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隔离,而后针对性采取患处皮肤镜检及痂皮镜检确诊病情。在此基础上,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原则,通过做好引种后隔离监测、加强养殖管理、科学制定与实施消毒制度、定期实施体外驱虫等措施防治病情,并应结合发病羊只的数量、发病季节等因素科学选取药浴疗法、药物涂刷疗法、口服及注射疗法进行对症施治,同时还要把控好治疗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从而确保羊螨虫病的科学预防与有效控制,防止因大面积扩散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