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勇,覃 哲
广西财经学院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提出的重大论断。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论断,此后他多次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这也成为今后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民族工作敏感而复杂,在推动各族人民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离不开正确的方向,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引领。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百年历史征程中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播好红色文化,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国内对于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研究偏重于理论建构,主要为红色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价值、作用等研究。例如,李维军等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维度阐释了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耦合逻辑[2]。黄焕汉等认为红色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地区的“五个认同”“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是民族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财富和动力源泉[3]。张静等认为民族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独特而丰富,利用好民族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推进民族团结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另一方面,部分成果多为政策建议,主要集中在红色文化资源如何有效作用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例如,罗朝晖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关键在于塑造认同,红色文化能够增强高校大学生的“五个认同”,进而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5]。张蕾认为广西的高校应该立足本土、培育机制、整合资源、创新方式,利用好本地的红色资源,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6]。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但很少涉及红色文化传播活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问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目标下,研究红色文化传播活动如何发挥好作用,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7]。而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自始至终都由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其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得到了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可。红色文化承接过往,昭示未来,红色文化在华夏大地的传播能够全方位深层次强化各民族的“五个认同”。
爱国是实现对祖国认同的前提。红色文化有着鲜明的爱国主义底色,是激励各族人民不畏艰险、攻坚克难、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怕流血牺牲,最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共同缔造新中国并走上民族复兴伟大道路。红色文化蕴含着对伟大祖国的真挚情感,蕴含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蕴含着“有国才有家”“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这些爱国情感在新时代的传播,必将鼓舞各族人民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转化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来,转化到自觉维护祖国统一、主权独立、国家富强的奋斗中去,进而强化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交往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自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后[8],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理念就被各族人民广泛接受。红色文化的传播,能够向社会展示在争取国家独立解放的道路上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辱、守望相助的奋斗事迹,可以展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走向富裕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传播,有利于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和谐相处,进而提升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9]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五十六个民族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着亲如一家的民族共同体,最主要的是基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精神感召。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在吸取中华文化精髓的同时又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反映了百年来的时代主题,是中华文化中能体现时代性的组成部分。红色文化的传播,既能让公众体悟到中华文化历史沉淀中的传统智慧和精神追求,又能够领会到当前所倡导的时代主张与核心价值观念。这对于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自觉抵制西方错误思想文化侵蚀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在“五个认同”中,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居于核心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红色文化所展现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走向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蕴含着党的正确政治判断力、政治领导力和政治执行力[10]。红色文化的传播,可以持续不断地向各族人民讲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塑造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良好形象,提升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让各族人民更加坚定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形成的重要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全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正是有了这条道路,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跨越。红色文化包含着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各族人民深入理解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才能凝聚各民族,团结各民族,促进各民族发展。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的时候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11]。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在通过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也需要围绕“有形、有感、有效”这三个标准来开展传播教育工作。
“形”就是形体、形态、形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形”指的是“实体”和“样子”。根据学者的分类,各种革命遗迹遗址、革命文物、革命纪念馆所、各时期的红色文化作品均属于红色文化的物质形式[12],它们都是开展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抓手。在传播中做到“有形”,就要求我们为红色文化提供良好的载体和依托物。
1.做好红色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做到“有址可去”
红色遗迹遗址、各类革命纪念馆是开展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要提升这些不可移动的红色物质资源的传播与教育功能,首先要做好各地的红色遗迹遗址资源的保护力度,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中,要与地方的旅游规划、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推出红色旅游线路,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尽可能地提高接待能力,为公众的参观、瞻仰、纪念提供条件。
在民族地区以及革命老区,很多遗迹遗址与民族团结精神高度相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资利用的红色文化资源。如广西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遗址遗迹、内蒙古的乌兰夫纪念馆、宁夏的将台堡革命旧址、西藏的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楼旧址等,都是兼具红色文化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功能的场所。相关部门要将民族团结教育与红色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找到两者传播教育的结合点。
2.做好红色文物展陈,做到“有物可看”
革命文物也是重要的红色文化传播载体。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展陈技术,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同时,转变展陈理念,借助当前AR、VR、“互联网+革命文物”等新型方式,将文物的风貌和背后所蕴藏的故事立体式、全景式、延伸式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可以设置诸如民族团结小故事或小游戏等交互元素与展示内容相勾连,使其传播载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提炼与民族团结内容相关的视觉符号,将其融入日常空间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区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方面”[11]。因此,需要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的部门和专业人士参与,做好这些视觉符号的设计与传播工作。这些城市的景观,不但能够提高民族团结的社会氛围,也将会提升当地的精神气质和地方形象。
3.构建红色故事库,做到“有史可讲”
积极收集和整理红色故事素材,建设可供各种场景使用的故事库,是红色文化传播中“有史可讲”的重要保证。在百年历史长河中,可讲的故事浩如烟海。那么,如何挖掘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离不开”论述为我们故事库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思路,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三个离不开”论述高度概括和凝练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百色起义中有关左右江地区各族群众共同发动起义的故事、韦拔群等少数民族革命领导人的故事、抗日战争中回族英雄马本斋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川藏铁路和青藏铁路修筑的“两路精神”等故事都可以成为“三个离不开”论述指导下的典型事例。红色文化传播者还可以进一步开设人物故事库、历史事件故事库、文物故事库、遗迹遗址故事库等类别,进行整理收集和制作,用于不同的传播场景。
4.做好主题学习活动,让红色文化“有事可做”
红色文化传播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若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传播和教育功能,传播活动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性、社会协调性、规模性和广泛性[13]。因此,各种主题学习宣传活动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首先,各地可将红色文化传播与国家重要节庆、重要民族传统节日、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纪念日等结合起来,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其次,也可以将红色文化传播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等红色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在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中汲取民族团结的“基因密码”,扩大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兄弟情谊。最后,可以与学校、机关等单位的日常学习活动相结合,组织主题教育活动,挖掘和传播身边的体现民族团结教育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感”就是情感、感受、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11]。红色文化信息不仅要能看得见摸得着,更要求各族群众能够参与传播过程,要在接触信息时有所感悟,在传播的过程中能激发起积极的心理体验,即在接触信息后要有“参与感和获得感”。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传播设计,结合恰当的组织引导,将红色信息作用到受众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之中。
1.巧选故事素材,在感性事实中点亮理性精神
故事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优秀红色故事既要吸引受众注意又要实现导向价值,因此在挖掘和整理的时候,故事素材的选择非常关键。可以给受众带来感悟的新闻故事首先应是具象而非抽象的感性事实,同时又要带有理性色彩,让人容易体悟到其中所包含的精神意蕴、价值追求和道德美感。
此外,在红色故事的编写制作中,尽量避免“高大全”刻板模式,避免太过宏大的叙事框架,多从人伦、善恶、真情等角度进行叙事,寻找地方性的叙事特征。这样能够更好地激活受众的共情思维,提升传播的效果。
2.巧用经典文本,在朗读中获取情感共鸣
在红色文化资源中,各种书信、诗歌、书稿、誓词、档案等红色文本相当丰富,文本中蕴含着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利用好这些文本,就能唤起各族人民的道德感、使命感,感受到当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可借鉴电视节目《见字如面》等的形式,多举办诸如“民族团结经典作品朗读大赛”等活动,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朗读小组”等组织,给公众提供更多深入接触经典红色文本的机会,让更多人在朗读、揣摩、思考中,了解红色文化背后的故事,感受革命先烈们坚定的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以及各族同胞之间的深厚情谊。在这些朗读活动中,再辅以恰当的价值引领,就能够让公众获得强烈的思想共鸣和良好的审美体验,深切感悟到文本蕴含的精神实质、价值认同与道德感。
3.活用再现场景,在沉浸状态中升级体验
良好的场景氛围能够对信息接收者的情绪情感产生强烈的触发作用。在红色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地,可对空间资源进行改造,利用模型、雕塑、AR等手段,复原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场景。同时多设计一些“场景重现”的公众参与环节,让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场景氛围,通过“穿越时空”的方式和英雄先烈对话,引导公众了解当时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动人细节,通过“重造体验”,实现增进感悟的宣传目的和教育功能。
4.多用实践教育,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变化
红色文化的传播不能满足于公众单纯地接触红色信息,而应该不断地利用乡村振兴、民族文化传承等实践形式,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红色教育的实践中来,让公众在真正的生活与实践中感受祖国的强盛、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团结所带来的变化,在创建活动中感悟红色精神和民族团结的实质。一方面,在拥有红色文化资源的地区,可以通过诸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等,提高公众的参与面以及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示范作用引导公众感悟生活的变化,同时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相结合,通过向参与红色文化传播实践的人物学习,通过身边人的事迹来感受体悟民族团结、党的政策给自己带来的深切变化,提升红色教育的“获得感”。
传播效果研究是传播学科研究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说来,传播效果指的是受众在接受带有传播目标的传播行为后引起的心理、态度及行为的变化[14]。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传播受众的认知、心理态度和行动层面的变化,不断调整传播活动,保证红色传播活动的成效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和民族凝聚力的提升上有所体现。
1.巧用新增信息,切实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
认知环节是红色文化传播效果产生的基础,认知是人接受、储存、加工和理解各种信息的过程。认知环节上要获得良好的效果,首先需要在信息接触阶段让新信息与受众已有知识经验发生作用,激发起受众对未知信息的认知兴趣,才能够启动后续储存、加工、理解环节,让受众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科学的认知。因此,在开展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新增信息与公众原有的知识经验的结合地带,让受众调动自己的认知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内在的知识经验与外在的环境结合起来,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出台了很多新政策,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政策和成就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制作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源头活水。我们可以从普通公众特别是民族地区公众日常生活细微变化入手,依托“五史宣传教育”等传播资源,不断挖掘和传播新的“红色故事”,让公众感知新政策给自己、给民族、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变化,激发他们了解新的民族政策、国家历史和民族历史的兴趣,进而对国家的民族政策、发展成就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发自内心认同“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好的、是管用的,是必须始终坚持的”。例如,媒体融合作品《说“彝”解字:这间“房”有丝也有粮》将“彝”字进行巧妙拆分,把宏大主题融入彝族同胞的生活场景中,串联起两代领导人对一个民族的关怀,展示了几十年来彝族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该作品既蕴含了浓厚的文化信息,又体现了民族政策对彝族地区产生的新变化,作品刊播后,立即被各大网络平台转载,全网点击超千万次,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2.巧用情绪体验,切实坚定民族团结的信念
心理态度变化是指受众在接收信息后引发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上的变化,它是传播效果中将外来的理念内化为自己价值观念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情绪情感是态度变化的核心要素。
公众在接受红色文化信息时,会对红色文化传播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进行审视,受众的情绪情感可能出现波动,进而影响到自身观念和认同的选择。这时,传播的心理技巧就变得很关键,我们的传播策略必须要考虑到受众的情绪体验。在进行红色文化传播的时候,信息来源的权威性高、传播的故事真实亲切、使用的案例人物质朴可爱、主题活动参与性强且特色鲜明等,都有可能让受众获得正向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了传播者所希望的群体认同和价值认同。反之,如果传播的案例真实性有瑕疵,故事生硬无趣,主题传播活动流于形式,这就有可能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传播效果与传播者意愿背道而驰。
例如,2021年西藏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的故事得到媒体广泛报道,国内很多主题学习活动都对姐妹俩的事迹进行了学习,卓嘎姐妹虽然不是流量明星,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其一家几代人数十年如一日为国守边的事迹让人动容,媒体的报道真切感人,主题宣传教育材料中对姐妹俩“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精神提炼得精准到位。很多人自发到玉麦乡探访,玉麦因此还成为新兴的红色旅游胜地。这一宣传教育活动诠释了用好传播策略提升受众情绪体验对增强传播效果的重要作用。
3.巧用群体影响,切实将观念转化为行动
将认知和态度转化为行动是我们传播活动的终极目标,在这个阶段,受众要将内化了的价值观念和群体认同外化为行为表现和生活方式,只有这样,一系列传播活动才能最终获得实效。研究表明,在这个阶段,受众的人际网络、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都会对传播效果形成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家庭、社区、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社群中的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价值,不断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如在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活动中,倡导领导干部们将自己对民族团结政策深刻认知、“五个认同”理念通过人际传播方式传递给家庭成员,从而实现领导干部本人“由接受者向行动者”的成功转化;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创建中,通过先进榜样在单位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可以激励更多的普通人以更高的自觉性、自豪感和热情投入到有利于民族团结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艰巨且长期的工程,也是一个精密复杂的系统。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15],这一重要论述再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遵循路径。
红色文化传播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融入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未来的红色文化传播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中,可以向空间维度、网络维度和社交维度等方面扩展,在各族人民更充分地交往交流交融中产生深入的影响。
社区是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场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是社区民族关系纵深发展的重要体现[16]。互嵌式社区建设是我国新时代推进民族团结,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一项新举措,也是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做好基层治理的一个重要抓手。目前全国多个少数民族散居杂居地区开展了互嵌式社区建设工作,将红色文化传播活动下沉,把红色文化送到各民族公众“家门口”,做深做细做出特色将是未来红色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红色文化传播可依托社区党建等工作,既可以通过建设民族文化长廊、“民族团结同心墙”等物理空间提高公众红色文化的接触频率,潜移默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可以通过策划社区文化活动,号召社区各族群众参与到红色文化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工作中去。社区红色文化传播应重视与基层的治理事务相结合,在红色传播内容上突出民生问题的解决,消除新迁入者的不适感,强化社区“一家人”的体验,推动居民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避免居民由于民族、职业造成隔阂,着力增加社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目前,红色文化传播活动仍以“自上而下”的模式为主,传播主体主要是政府机关、高校、新闻媒体等,民间社会的自传播力量仍比较弱小。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公众通过新媒体平台为网络空间生产了海量内容产品,可以吸引公众加入红色文化传播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中来,在广阔的网络空间中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在网络平台上,可采取政府倡导、主流媒体认可、资本注资扶持等措施,在保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发挥新媒体人亲和力强、贴近群众生活等优势,鼓励他们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贡献更多更好的作品,发挥其影响力,保障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的联通。
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各种遗迹遗址、纪念场馆,红色文化线上展馆、论坛以及红色文化主题活动,都能为各族人民提供交往交流交融空间。在未来的红色文化传播中,需要组织者和传播者进一步破除地域或族群边界,设计策划多民族交流主题活动,为各族人民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供机会。一方面,可以依托“三项计划”,实现红色文化传播在物理空间上的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指2022年初由中央相关部门组织的“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三项推动各族人民交流融合的措施。可以借助研学、就业、旅游等项目,将各族群众聚集在红色文化传播的遗迹或场馆之中,让各族群众在观展学习的过程中增进相互了解。另一方面,在网络空间中,建设红色文化“云学”“云研”“云品”“云游”等项目平台,组织各族人民在线上讨论自己的红色文化研习心得,分享本民族风光与历史人文,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五个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形”“有感”“有效”标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红色文化传播指明了方向。从传播的角度上讲,“有形”是红色文化传播的起点,通过打造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物质载体,力求有效承载“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精神的内容;“有感”是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通过创新红色文化的文本形式和实践活动,优化公众的感悟体验;“有效”是传播活动的最终目的,通过运用恰当的传播技巧,提升传播效果,推动各族群众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