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生态文明理论自信,助力生态文明实践发展
——第五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2-02-14 05:35李全喜
鄱阳湖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思想

⊙李全喜

2022 年11 月12—13 日,第五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邮电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40 余所高校200 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坚定生态文明理论自信,助力生态文明实践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基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思想基础,是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自信的重要前提。

河海大学王常冉博士探讨了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的历史叙事问题。他认为,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缘起于驳斥李嘉图地租理论的“土地收益增长率递减”预设,从19 世纪40—60 年代初的技术乐观主义立场,呈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农业生产力的解放;经由1865 年吸收李比希《农业化学》第7 版中的土壤科学新观点,认识到农业生产力发展存在自然限制;发展到1867 年之后批判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陈胜锦生探讨了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的出场语境与丰富内涵。他认为,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哲学体系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自然哲学体系的“双重批判与超越”,资本逻辑下的“异化劳动”与“人的无机身体”的相遇相交,弊病丛生的资本主义社会如何达成“人与自然的真正复活”,这三个方面分别构成了《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思想出场的思想语境、实践语境和时代语境。《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内涵体现在人与自然相异化的二重表现样态、人与自然相异化产生的深层次机理、人与自然相异化的扬弃路径三个方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金秋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的辩证互动性与历史性,为人们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谐共生作为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内生性地存在于人类建设现代化道路的追求之中。

信阳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鲁桐君研究了马克思“生态人”生存范式生成机理。他认为,马克思的“生态人”思想是在人化自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异化劳动及资本主义运行规律,运用历史辩证法阐述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凝结而成的。这种思想是在确认自然具有先在性的前提下,肯定人的主体创造价值,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具体的对象性活动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战略定位与传统文化底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这与西方现代化呈现的“人与自然紧张对抗”形成了鲜明对比。着力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生态文明特色,挖掘中国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因素,是当前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不能忽视的领域。

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解析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定位问题。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突出表征或本质追求,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推进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核心理念原则与实践规范要求,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思维与能力上的现代化提升。

福州大学陶火生教授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包含着可持续的原则高度、强国目标的战略高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高度三个基本维度,认为应该站在这三个高度谋划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耿步健教授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基因。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本身就是中国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文化基因,其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科学丰富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和“取用有节”的可持续发展观等生态智慧方面,具有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倡导知足知止的资源利用方式等特点。

南开大学任铃副教授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升华和实践进展,开拓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道路。

湖北工业大学魏忠明教授解析了庄子的天人观及其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当代启示。他认为,在新时代,伴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提出与成熟、实施与深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度反思也必将不断地向前推进,而庄子的天人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一定的参考,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概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时代性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作出了巨大的原创性贡献。其中有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世界观方法论原创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认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除了具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外,还具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身的世界观方法论。

东南大学陈爱华教授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生态伦理方法论问题进行了交流。她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方法论,其中包括:生态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创新的历史性方法;全面认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方法;生态环境治理的全球性视野与系统性方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思维方法;保护生态环境的底线思维方法;等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雨辰教授探讨了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构建的方法论问题。他认为,构建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前提是立足于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的思想为指导,吸收中西生态思潮的积极成果,在解决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矛盾的基础上实现研究范式和研究主题转换。作为地区维度与全球维度、实然维度与应然维度有机统一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必须超越后现代研究范式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范式,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坚持环境正义的价值取向,把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利益矛盾关系的“社会建设”作为理论主题,把提升人民群众的民生作为理论的价值归宿,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体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植根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有着显著的中国生态文明话语风格。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体系,是当前学界需要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北京林业大学林震教授认为,十分有必要构建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他在探讨知识、知识体系与文化和文明的关系基础上,从中国特色与共同价值关系的角度探讨“自主”的内涵,就生态文明的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了学术分享。

东华理工大学华启和教授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形象塑造的话语表达问题进行了交流。他认为,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围绕党是什么、怎么干、干成了什么以及还要如何干形成了丰富的话语表达,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形象。满足人民的生态需求、增强人民的生态福祉,是“中国共产党是什么”的话语表达;坚持党的领导、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怎么干”的话语表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干成了什么”的话语表达;建设美丽中国、构建清洁美丽世界,是“中国共产党还要如何干”的话语表达。

南开大学叶冬娜副教授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将国家治理导向合乎生态伦理的方向。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遵循生态理性,按照生态伦理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准则来治理国家,通过良好的国家治理即生态善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培鑫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权的三重逻辑。他认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权是生态政治学科论域下的核心论题。作为一个动态性的综合力量系统,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权的提升是一个由内而外、内外兼修的进程,需要考虑知识生产、话语建构与价值升华的三重逻辑。知识生产、话语建构与价值升华构成了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权的规范性框架,其中知识生产是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权的合法性来源,话语建构是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权的竞争力来源,价值提升是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权的感召力来源。

五、挖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

新时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具有显著的世界意义。深入挖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正在成为学界新的学术增长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海红教授认为,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了绿色发展方案。以绿色发展促进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生产力要素结构的生态转型,实现人类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是中国绿色发展方案本质要求的内在根据。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以获取物质资料方式为内核,以技术范式、生产结构和社会形态为圆圈形成同心环形结构。中国绿色发展方案通过形塑绿色技术范式、生态生产结构和生态文明社会来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兰州理工大学刘海霞教授认为,当前全球生态治理仍然面临着环境治理理念亟需加强、诸多主体利益冲突和全球生态治理法制合法性与权威性不足等困境。面对这些困境,中国提出了培塑全人类共同价值、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建立普遍认同的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和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治理新方案,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了中国智慧。

北京科技大学周鑫副教授探讨了习近平关于全球生态治理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原创性贡献,认为习近平关于全球生态治理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集中体现在其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案中。习近平强调中国将始终坚持民主、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共商、共建和共享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开展全球生态治理的积极方案。这些原则和方案所蕴含的原创性贡献,将进一步引领全球生态治理,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独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刘宜卓探讨了“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特征、重点面向与中国方案问题。他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赋予了绿色发展内涵;未来应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基本遵循,深化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为全球绿色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王众威认为,立足国内绿色发展实践,中国积极面向国际社会传播绿色发展理念,提供美丽中国发展方案,兑现中国绿色发展承诺,彰显大国责任担当,携手国际合作应对共同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杨旭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系统思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统筹城乡区域陆海关系的空间环境正义,洞悉全球生态危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生性向度,并为破解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程丽琴介绍了海外对中国生态文明战略的认知情况。她认为,自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以来,海外学者们积极评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生态文明是融贯了古今生态智慧的全新文明范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支撑的绿色发展模式,将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重要的实践方案;但也有一些西方论者在价值层面将生态文明战略“意识形态化”。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宁春娟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海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

六、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党的领导的本质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离不开党的领导。

南京理工大学郑丽颖副教授从理念、制度和战略三个层面梳理了新时代10 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变革与重大成就,认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之所以能够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福建师范大学蔡华杰教授诠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坚持党的领导的命题。他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党的领导,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关键内容,形成了包括本质意涵、政治逻辑和实现方式所构成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体系样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这一内容的理论表达。从党的质的规定性出发,其本质意涵是:中国共产党以体现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路线、方针、政策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追随,率领、引导、组织并通过示范等方式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致力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实现建成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逻辑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确保环境保护历史主动地位和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坚定立场,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北京邮电大学李全喜教授探讨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中党的领导问题。他认为,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强化党的领导功能,不仅能够确保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序发展,而且还能够使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彰显党的使命宗旨。他从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与组织领导等方面,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中党的领导问题进行了分析。

河北科技大学崔赞梅副教授认为,习近平正定工作时期的生态实践切实践行了党的宗旨。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期已开始了对中国农村的理性思考,他怀着对土地、对人民的深厚情谊,本着“为人民做实事”的赤子之心,遵循中央政策,依据正定实际,开拓了正定县域生态实践,如“半城郊型”经济、“大农业”、生态旅游经济、树文明环保新风等。

七、关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问题

任何重大现实问题都隐含了重大理论问题,任何重大理论问题都是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理性关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些重大实践问题,正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热点之一是关于“双碳”目标视域下生态治理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贵州财经大学李潇潇等课题组成员研究了碳达峰目标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碳强度预测及减排潜力问题,课题组基于ARIMABP 神经网络模型并在碳达峰目标下预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碳强度,同时运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共同前沿理论及MNMCPI 对减排潜力进行深入探讨。他们认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事业,是中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务必依托区位优势,充分发掘资源、技术潜力,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巩固强化科技创新在减排降碳中的支撑作用,促进推广先进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重庆文理学院张苏强博士检视、反思了碳中和远景下中国生态治理范式,认为碳中和目标驱动下中国生态治理范式应从经济、能源、交通、消费社会和气候治理等方面着手。

热点之二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共同富裕问题的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吴宁教授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共同富裕的生态发展路径。她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必须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不仅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保障。共同富裕不仅要实现全体人民物质财富和精神生活上的全面富裕,而且要体现自然生态的富美。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共同富裕的生态发展之路是乡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正和博弈的过程,应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导向,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优化乡村生态环境的全面领导,在绿色发展理念下深入开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先富带后富,以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以高水平生态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热点之三是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意蕴问题的思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斯珉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成果,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构成其生态意义,并在“五大文明”体系中占据基础性的地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民立场意味着其生态建构的目标是呼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在生态领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热点之四是关于“两山”理念践行原则问题的思考。山东建筑大学刘海霞教授解析了黄河流域践行“两山”理念的基本原则,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要保障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践行“两山”理念。就黄河流域生态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而言,践行“两山”理念需要坚持三项基本原则:一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二是着力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三是积极探索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这三项原则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助推形成实践中的良性循环,有利于黄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螺旋式前进新格局。

八、深入认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绿色发展思想

20 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反思形成了一些绿色发展思想。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西方国家的绿色发展思想,一直以来都是学界感兴趣的问题。由于理论基础、现实背景、价值立场、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中西差异,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绝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国家的绿色发展思想。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小捷探讨了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她认为,奥康纳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指出资本主义双重矛盾及其引发的双重危机理论,这是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她通过解读奥康纳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代表文本《自然的理由》,将奧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了自然、劳动、文化三位一体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二是建立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双重危机理论,三是提出迈向生态社会主义的创新性构想。

中山大学黄飞瑜博士生探讨了威廉·莱斯(William Leiss)对马尔库塞生态批判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他认为,莱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与发展了马尔库塞的生态批判理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生态危机的归因受到马尔库塞心理分析法的影响,二是把马尔库塞虚假需要理论发展为需要理论,三是把马尔库塞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理论发展为和解理论。马尔库塞的生态批判理论影响了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助力其构建需要理论,形塑了莱斯的自然观。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郑培柳探讨了世界体系论中存在的经济不平等交换与生态不平等交换的问题。她认为,世界体系论针对世界范围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困境,主张进行长时段和大范围的研究,摈弃民族国家而采用世界体系为分析单位,剖析世界体系中“中心-外围”之间存在的不平等关系。她认为还需明确的是,生态不平等交换不仅存在于经济层面,而且存在于生态问题“中心-外围”层面。

丽水学院郑海友副教授分析了当代西方四种绿色发展思想的缺陷。他认为,生态中心主义消弭了人的主体性,未能摆脱“中心”情节,没有把握生态危机的实质根源;绿色资本主义难以克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化解生态危机的内源性矛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错置了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关系,未能抓住异化劳动导致异化消费的事实,缺乏令人信服的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主张;稳态经济学试图在资本主义框架内实现不具可能性的稳态发展,其主张的发展方式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其倡导的“零增长”思想具有不现实性与非正义性。

九、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伟大实践的推进,迫切需要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生态文明素养。基于“双碳”目标的倒逼,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已经是当前高等教育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山西大学王继创副教授基于生态文明新形态的人生价值观视角,澄明了生态人生观与现代人的价值内涵。他认为,生态文明新时代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础上的人生观生态转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革新对于人在自然中位置的认知,蕴含着尊重自然人生的理念,体现着“求真”的理性追求;超越个体性的自我存在价值评价,觉醒着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生理念,体现着“择善”的理性诠释;追求有节制的生活及内在情感的满足,诉求着后物质主义人生理念,体现着对“成为人”的理性体悟。生态文明新形态澄明的人生价值观必然要求培育具有内在生态美德之人,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提供正确合理的人生价值指引。

海南医学院邵娜娜副教授研究了新时代中国生态素质教育的基本路径。她认为,加强生态素质教育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以更新国民生态素质教育理念,丰富生态文明知识以增强国民生态素质教育效果,加强生态教育制度以完善国民生态素质教育体系,优化生态教育环境以营造国民生态素质教育氛围,创新生态教育形式以拓宽国民生态素质教育渠道。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教育变革转向注重整体有机与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视野,以多样化物种相安相促的原则定位生态化的生命需要,构筑一个普遍关怀、返璞归真的生态型和关联型社会,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华南师范大学白雪赟博士探讨了朋辈教育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认同中的内隐机制。她认为,朋辈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具有主体性、渗透性与互动性等特点,是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认同的内在驱动力,对生态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生态认知与生态情感具有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能够对生态行为产生正向引导的突出效应。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思想与“剑”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