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融入对策研究*

2022-02-14 04:21:46严秋琴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3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小学生情感

严秋琴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培丰中心小学 福建龙岩 364110)

引言

情感教育模式是一种契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之一,它能够针对学生的情况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同时还要重视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念的建设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及时地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从而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效率,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情感教育概述分析

情感教育,从字面上进行解读,及时运用真实的情感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学生的思想活动、行为特点以及阶段特点,参考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实际生活情况,对他们进行关爱和教育,并且用关切的情感和恰当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地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面对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小学生们,教师针对他们的教育要谨慎小心,一旦出现教育方法使用不当的现象,很容易对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而通过将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融入,运用情感熏陶的方式让教师慢慢地走入到他们的内心之中,拉近教师与学生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师和他们的关系,从而极大地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让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有序提升,同时和教师一起打造有效教学[1]。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的价值

1.有利于健全学生人格

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其情感教育水平与我国发展前途密切相关,高质量的小学生群体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高效发展。为此,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全、独立人格,成为我国小学教育阶段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我们要重视对情感教育的融入,通过丰富的语文知识内容,对小学生的道德素养、综合品质展开磨炼,使其获得更全面发展。通过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通过丰富的文学名著、名言警句对小学生的思维、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其完善自己的人格,促使他们形成更高水平的审美情趣、道德品质。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完善小学生人格,使其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凸显出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意义[2]。

2.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实际上,教师若是单纯开展情感教育,很难激发小学生兴趣。同时,部分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时,会采用较为传统的授课模式,即利用言语说教的方式对小学生展开理论灌输,从而导致情感教育内容与小学生生活脱节,难以引发他们思想层面的共鸣,不利于小学生形成较为主动、积极的学习热情。长此以往,小学生很可能会对情感教育产生反感心理,影响育人实效。小学语文课程有很强的生活化气息,尤其在语文教学中,这一特点更为明显。教师若能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课堂,便可让小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思想境界,使其更好地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同向同行,激发小学生兴趣。

3.有利于形成正确观念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涉及了地理、自然、历史、科学等诸多方面,所选文章经过了诸多教育专家、学者的筛选与考证,极具思想性、艺术性,是非常好的情感教育载体。在授课时,教师要积极发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元素,并以此为基准,对小学生开展情感教育融入,促使其面对问题时能更为理性地思考、分析,从而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同时,在一些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章中,小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在无形中强化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促使其爱国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

4.有利于树立远大理想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可以看成是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其中蕴含了非常深厚的哲思,尤其在一些经典段落、语句上,这一特点更为明显。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小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优质思想、理念展开思考,从而引发其与作者的情感共鸣,通过一个个故事中的人物事迹、情节,让小学生反思自身缺点与不足,从而将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作为自己的精神目标,逐渐树立一个远大理想。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状态

小学生的年纪较小,性格活泼好动,又精力旺盛,喜欢有趣的事物,对于任何事情都会感到好奇,这是他们成长特点,这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他们在课堂中无法长时间地保持高度学习的状态,通常都是课堂开始的前段能够安心听讲,后段就已经无法在进入学习中了,打打闹闹是孩子们的天性,同时这也就意味着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2.教学模式陈旧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和精神世界建设的重要阶段,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经过调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他们进行知识灌输,形成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记录的“一言堂”模式,这对于他们学习语文知识来说,是非常错误的,不仅无法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还可能对语文教学形成阻碍。

3.评价方式不科学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心智正处于成长阶段,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教育必须要谨慎,一旦教师采取不恰当的方式,可能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成长留下阴影,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学业。

四、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对策和路径

1.构建情境,助力情感教育融入

周边的情境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孟子的母亲为了能够让孟子安心学习,曾经三迁居所,只为找到一个适合孟子学习成长的环境。可见周边的情境对于人的影响之大。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纪很小,思想方面不成熟,情感非常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并且很多小学生的认识水平比较低,看待问题的角度比较片面,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学科产生排斥,甚至厌恶的心理。这些消极的、不良的情感使得他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无法提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甚至会对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造成阻碍。针对此,教师可以立足于实际情况,从环境方面进行介入,创设科学的情境[3]。

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任务,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从色彩、光影、声音等多个角度,给学生们呈现出生动、绚烂、形象等情境画面,来帮助他们消减那些不良情感,让他们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之中,

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网络上寻找大量的关于庐山瀑布的视频、图片等教学素材,将这些素材制作成PPT,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PPT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在学生面前展示出来,通过视觉、听觉等角度,给他们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感官刺激,帮助他们提升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同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为情感教育的顺利融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2.深挖教材,助力情感教育融入

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元素,其中有的是描述对于祖国的热爱,有的是描写真挚的友情,还有一些描写的是浓厚的故乡情。教师可以针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运用,以这些情感作为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载体,从而完成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词的讲解,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可以通过运用故事情景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们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将作者李白在写这首诗的背景以及相关的小故事讲给学生们听,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但是,文章中大多数情感元素隐藏得非常深,教师需要针对这些文章进行深度的挖掘,同时将它的意义地展现给学生们。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虽然课文中对于相关的战斗情节没有详细的描述,但是其中蕴含强烈的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相关的资料和素材,根据这些素材制作成微课,通过校园官网、公众号以及微博等渠道向学生进行展示,帮助他们增强爱国之情。

再如,在学习《慈母情深》时,文章将母亲对于子女这种无私、强烈的母爱通过文字的形式,生动地表达出来,让学生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和母亲在生活中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和文章中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

3.丰富教学方式,助力情感教育融入

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情感教育,同时这也符合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将学生们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确保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这是情感教育的基础。针对此,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同时,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在前面机械讲解,学生在下面麻木记忆的“一言堂”教学局面,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在学生们全身心地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基础上,让他们的情感充分与教学过程进行融合,提升教学效率,做到有效学习[4]。

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们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文章学习,通过让他们全部参与其中并且开展课本剧表演的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唤醒他们的情感,让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

又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构建问题式情境教学模式,向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文章需要选择用这样的题目?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为什么圆明园会被毁灭?通过这种提问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合作小组的方式,让他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辅助者的身份。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让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科学评价,助力情感教育融入

教学评价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步骤,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教学评价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它的教学评价往往是总结性的,针对学生的某一个学习结果或者行为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在这种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主体地位,也就导致这样的教学评价充满了片面性和垄断性,无法充分发挥出对于学生的促进作用。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情特点,进行完整的、全面的教学评价。

首先,教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使他们提升语文素养,帮助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其次,教师要针对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对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的同时,也要对学习结果进行关注和评价,针对他们的问题,教师要采取鼓励式教育,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评价模式,让学生和教师相互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通过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提升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不足及时地进行改正,同时也能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结语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学,对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提升。在新课改的旗帜下,为了更好地符合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也为了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教学价值,教师应该从构建情境、深挖教材、丰富教学方式以及科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同时还能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为未来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小学生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我是小学生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