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网络治理能力的四个着力点

2022-02-14 06:13:32王艳
党课参考 2022年3期

〉〉〉〉〉王艳

信息化时代对领导干部提高网络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信息化推动治理现代化趋势下,领导干部面临信息化环境、信息化群体、信息化技术等挑战,需最大可能地克服“本领恐慌”,提升党务管理能力、媒介交流能力、意见表达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

提升党务管理能力

领导干部的党务管理能力,是网络治理能力的组织基石。时代发展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进党务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实现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精准管理。在培育信息素养方面,领导干部要适应新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具备相应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知识,熟悉掌握信息管理技术,这方面的能力直接影响其党务管理能力的强弱。在优化工作方式方面,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激发党员高度责任感的同时,要尽可能满足党员的政治需求和加强对党员的人文关怀,既发展党内民主,又加强政治引导。在构建信息平台方面,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党建,将党员和党组织的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录入,建立全覆盖的信息数据库并实现全国联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理论宣传教育、在线知识学习、党员群众交流、党务公开监督等事务,以丰富的网络党建形式,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提升媒介交流能力

网络空间作为领导干部开展宣传教育的新场域,它的开放性使信息获取更为便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也会发生转换,教育的环境也会随之产生深刻变化。这些都对领导干部提升媒介交流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活动要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实现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情感共鸣。一是要使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有共同的利益诉求,缺乏建立利益一致性的认知,往往较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二是要使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有真实的情感沟通,没有感情基础,很难产生心理的共鸣。三是教育主体和客体要基于平等的交流学习状态,只有构建平等的教育沟通,才能弱化现实媒介交流中主体和客体的身份确认。在开放的网络虚拟空间里,媒介交流是通过广泛分布的网络民众实现的。领导干部要善于通过网络与包括普通党员干部在内的广大网民进行沟通,以此提高使用媒介的能力。

领导干部提升媒介交流能力,要发挥媒介的宣传工具作用,要畅通信息的传播渠道,努力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工作,实现信息的互通,及时反映民意民情,培育、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领导干部要适应媒介多角色扮演的变化趋势,提升应对媒体的方式和能力水平,增强和形成在媒体的监督下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信力的意识和习惯。对网民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要及时和被教育者开展双向互动,平等交流沟通,找准双方的契合点,引发与对方的情感共鸣和价值默契,增加教育的实效性。

提升意见表达能力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的形势下,增强领导干部网络意见表达能力,是提升网络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在虚拟网络空间中,领导干部的声音要被网民听到、理解并接受,尤其是在网络活动主体话语表达方式多元化的形势下,需发挥好领导干部“意见领袖”作用。领导干部要尊重个体差异性,解决问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原则的坚定性与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坚持依法办事、阳光办事,推进政务公开,接受网民监督,以提升政府公信力。

领导干部需不断提升网络空间的意见表达能力,以实现对网民的思想引领。一是增强意见表达的解释力,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网络舆情背后的利益诉求作出正确判断,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引导网民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二是提升意见表达的亲和力,建立理性的冲突化解机制,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约束,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三是强化意见表达的组织力,加强手机信息平台建设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依法对不良信息加以管控,对错误言论进行批判澄清。四是扩大意见表达的影响力,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壮大主流声音,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

不断提升网络治理能力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当前,网络空间治理环境日益复杂化,对象日益多元化,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化。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对领导干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做好网上群众工作,已经成为领导干部提升网络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做好互联网时代的群众工作,必须依靠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里。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运用网络语言和群众开展交流,通民情知民意,回应群众关切之事,不断密切与群众之间的联系。遇到矛盾时,需强化责任意识,善于发现问题背后的本质,把握群众工作的主动权。要依靠群众智慧,学习群众经验,提高问题解决的实效性。要用好互联网的开放性,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表达组织的人文关怀,彰显组织的政治关怀,进而夯实领导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政治基础。

领导干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需求,运用开放平等的互联网思维开展群众工作。一是增强法治思维,在法律规定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开展工作。二是强化平等观念,领导干部在开展工作时,需要调整工作中的主客体关系,虚心向群众学习请教,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三是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各类党建网站,让群众认识并了解各级党委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并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改进自身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增强联系群众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