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结束后,所有的肺癌患者都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很多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觉得病都治完了,还总去医院干什么,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其实,治疗后的规范随访是肺癌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访可以发现前期治疗中的问题,并及早发现肺癌的复发转移情况,同样有助于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随访的频率和检查项目取决于肺癌的分期、接受过的治疗和总体健康情况。总的说来,在治疗结束后最初2~3 年,患者需要每3~6 个月随访1 次,之后则可延长到每年1~2 次。
随访的重点在于检查肺癌有无复发,是否发生其他部位转移,评估迟发性身体、心理和免疫不良反应情况,并要注意是否有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因此,通常会行体检、化验、影像学和内镜等检查。
此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并发症和一般健康情况等提供生活方式建议。规律的随访有助于尽早发现肺癌的复发转移以便及早干预,有助于发现第二原发肿瘤,可以改善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并有助于肺癌患者获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更好的自身控制感。
复查计划表、复查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的指标
不同分期的肺癌患者,复查计划是不一样的。Ⅰ~Ⅲ期肺癌患者通常行手术或同步放化疗等根治为目的的治疗。治疗结束后2 年内复发风险最高,而在治疗结束后2 年,患第二原发肺癌的风险升高。因此,Ⅰ~Ⅲ期肺癌患者应在治疗后的2 年内,每6 个月进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监测随访,以发现复发。治疗2 年后,患者应每年进行影像学监测以发现新的原发性肺癌。
Ⅰ期肺癌患者的随访计划表
Ⅱ期肺癌患者的随访计划表
Ⅲ期肺癌患者的随访计划表
国内外目前尚缺乏个体化术后随访策略。而实现个体化随访的重要前提是明确个体化复发风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团队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创部位特异性的I-III 期肺癌术后复发网页版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能够分别计算胸、腹、颈、脑、骨各个部位的复发风险,指导随访过程中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选择;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术后随访时间,计算动态的条件复发概率,更加贴近临床工作实际。进一步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合作,根据该模型开发了智能预测软件应用于临床工作(网址:http://nsclc.cn/)。只需在网页上输入某个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和随访时间的信息,就能够计算得出个体化的动态的复发风险,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术后随访策略。目前该预测模型网站的访问量已经超过20 万次。
Ⅳ期肺癌已经无法治愈,患者通常进行以延长生存期、缓解症状为主的化疗、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由于晚期肺癌进展风险高,因此在治疗结束后应每3 个月进行全身检查和影像学评估,以便及早发现肿瘤进展。
Ⅳ期肺癌患者的随访计划表
1.复查应遵医嘱,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医生开具的项目进行。
2.每次复查时,携带最初的影像学和病理检查报告,同时还需携带最初和最近一次的所有病灶的影像学片子(如胸部CT 片等),以及治疗过程记录等病历。
3.描述清楚近期的症状,特别是新出现的不适症状,例如咳嗽、胸痛、疲劳、消瘦等。
4.如果有任何心理问题,也应及时向医生描述。
5.做好记录,如记好下次复查时间、注意事项、医生关照需要格外注意的症状等。若需服药,详细记录服用方法、疗程、不良反应和监测指标。
1.一般情况:肺癌患者需要定期测量体重,如果出现无明显原因短期内消瘦明显,需要及时向医生反映。
2.化验检查:部分肺癌患者会因疾病及治疗的影响而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后,也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以了解器官功能恢复情况。
①血常规检查,警惕骨髓抑制
如果报告中出现白细胞<3.0×109/L、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75×109/L,则有可能存在骨髓抑制或其他异常情况。
骨髓抑制是肺癌患者放疗或者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白细胞或者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不仅会延缓化疗的进行,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更可能导致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一旦发现有骨髓抑制的可能性,需第一时间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②肝肾功能检查,以防肝肾功能损伤
肝肾功能检查报告中,如果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红素的异常升高,以及血肌酐高于正常上限时,应警惕是否出现治疗相关的肝肾功能损伤,需要及时询问医生行进一步检查。
③肿瘤标志物数值需关注
肺癌患者需要检测肺癌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鳞癌抗原、神经烯醇化酶等,其和肿瘤病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旦出现指标突然迅速上升,应及时告知医生,及时行影像学检查除外复发转移。
3.影像学检查:肺癌患者应定期复查胸部CT、上腹部CT、骨ECT 和颅脑核磁,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和肝、肾上腺、骨、脑等部位转移。如果报告上提示病灶增大或有新发病灶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请医生阅片以明确病变性质,明确是否肿瘤复发转移。
4.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新型循环标志物,如循环肿瘤细胞、游离DNA 等,尚未被指南推荐用于肺癌的随访监测,因此没有必要私自进行检查,应遵循医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