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

2022-02-13 21:54冒国兵
关键词:材料科学增材安徽

赵 禹,冒国兵

(安徽工程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研究生作为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培养质量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因此,各高校应不断探索研究生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指研究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产生学术观点或者学术成果的能力[1]。研究生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建构知识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提升转化能力等,与研究生个体差异有较大关系[2]。目前,高校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培养方案落后、创新实践环节薄弱、协同创新平台不完善、考核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因此高校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安徽工程大学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高校。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了先进陶瓷材料及其应用、金属材料及其增材制造、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3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因此,以研究方向“金属材料及其增材制造”为例,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便对其他专业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1 修订培养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首先高校应依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然后院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组织专业人员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完善[3]。安徽工程大学根据教育部和安徽省有关文件精神,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根据学校有关要求,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际,制定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以及具体的落实情况方案。

2 优化课程体系

研究生课程体系应根据教学大纲及研究方向,从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两个方面,构建一套目标明确、应用性强、覆盖面广的课程体系,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为此,院系应设置种类丰富的课程,如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学位课程、非学位选修课程等,让研究生自主选择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4个层次,涵盖思政、外语、材料科学基本理论、材料工程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根据先进陶瓷材料及其应用、金属材料及其增材制造、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3个研究领域和方向构建多个课程模块,加强交叉课程衔接。同时开设材料学科与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前沿、行业发展前沿讲座、外聘专家学术报告、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等,构建完整的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3 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以培养创新实践人才为中心,从基础能力集成和专业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两个阶段,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5],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加强学术交流

构建国内外、校内外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6]。安徽工程大学增材制造研究院先后举办了首届、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增材制造产业高层论坛,先后组织研究生参加了增材制造相关国内外学术会议,参观安徽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让研究生了解围绕增材制造产业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3.2 参加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能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激情、创新兴趣和创新思维[7]。以“金属材料及其增材制造”为例,导师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家级或省级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并将科技竞赛获奖作为导师的工作成绩。如2021年,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4项;在安徽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获省级奖项5项。

3.3 参加科研项目

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不仅可以为研究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且能够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导师可以指导研究生针对性参加科研项目、工程项目和创新项目[7]。在研究生参与项目过程中,教师应加强项目选题方面的指导,以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全过程、系统化指导,以培养创新思维;突出项目结题指导,以培养创新能力。

4 建立完善保障机制

4.1 共建学科资源平台

高校与其他兄弟院校、企业和研究所合作,共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学科实践平台,从师资队伍、项目建设以实现资源互补[8]。安徽工程大学近年来逐渐加大研究生学术科研平台建设力度,积极开拓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安徽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再制造材料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学科建设平台;拥有“安徽工程大学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工程大学增材制造研究院”2个校级科研平台,合作共建“安徽鼎恒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机械与材料工程”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和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校外基地。这些科研平台及实践基地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4.2 建立导师团队

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学校和院系分别从教学成果、学术水平、社会服务、在研经费等方面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建设研究生导师团队,并且在政策和经费方面予以支持[3]。导师团队建设时应优化教师结构、明晰团队成员责权分工,建立导师团队与研究生的定期交流制度[9]。“金属材料及其增材制造”研究方向导师团队现有硕士生导师20余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获安徽省级科学技术奖3人,皖江学者、安徽省杰出青年1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近3年来,研发团队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75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1件。导师团队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整体素质高,这为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4.3 构建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9]。安徽工程大学建立了学校、二级学院二级考核管理模式,学校负责制度建设、检查、落实和宏观调控,二级学院负责执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成立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中期考核制度,以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过程控制。同时对课程学习、项目参与、学术交流、学科竞赛、论文发表、毕业论文答辩等进行质量把控,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4.4 奖励资助机制

有效的奖励资助机制可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6]。安徽工程大学在评定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时,均向创新成果突出的学生倾斜。此外,为了进一步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科研创新,学校制定了研究生“三助”管理办法,设置助研岗位,每岗每月500元。设立了研究生实践与创新基金,每年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项左右,资助中理工类为3 000元/项,人文类为2 000元/项。材料学院设置“材华奖学金”,每年资助2名研究生,每人10 000元。以上资助在评定过程中,均对参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5 结 语

研究生作为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创新能力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际,分别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为其他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材料科学增材安徽
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材增材制造技术研究
浪漫的材料
我校省级高水平应用特色学科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激光增材制造仿真过程分析
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一种增材与减材复合制造机研究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