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丽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2021 年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加大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2022 年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办好涉农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可见,研究涉农职业院校如何通过人才培养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要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涉农职业院校作为人才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能够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求为目标,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本研究以乡村振兴与涉农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为逻辑起点,探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涉农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多维困局,并提出相应的破解之法。
乡村振兴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职业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功能体现[1]。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的骨干力量,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败的关键。而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涉农职业院校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通过培养优秀涉农人才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不断转型升级,各地都在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高质量、多类别人才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这种需求为涉农职业院校教育“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根本动力。涉农职业院校承担着农业人才培养的重任,要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为乡村振兴培养所需的多元化人才[2]。乡村振兴所激发出来的市场潜力吸引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尤其是吸引更多涉农人才扎根乡村。涉农职业院校培养的农业类人才能够与乡村发展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即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涉农职业院校招生注入了活力,同时也拓宽了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出口。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寄语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中提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涉农职业院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多措并举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的农业专精人才。一是外部“输血”功能,提供人才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仅靠农村自身难以满足,必须依托涉农院校的智库支撑和技术保障,为其输送一批符合要求的农业专业人才。二是内部“造血”功能,夯实人才基础。涉农院校在为乡村振兴进行人才“输血”的同时,也要通过构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立留才长效机制等多种措施加强“造血”能力,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干得好、留得住”的人才队伍。
乡村“空心化”“空巢化”问题严峻,农村人才匮乏仍然是一块短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脚步。涉农职业院校培育优秀农业类人才,着力补齐人才缺失这块短板,这既是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需要,也是高校职能与使命的重要体现。当前涉农职业院校在助力乡村振兴上依然存在多方面难题。
涉农职业院校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应面向基层,根植和服务广大农村地区。然而过去农村产业基础弱、配套设施差等刻板印象,对“绿色农业”“农业旅游”“农业综合体”等新概念的认识也较为模糊,导致社会大众对涉农活动存在一定的误解和矮化倾向,认为农村就是社会底层,农民是“泥腿子”。受这种“鄙农”与“轻农”偏见的影响,农科专业学生往往希望转为非农专业或者是不从事农科专业相关工作。一方面,从专业冷热角度看,一些学生认为农业类专业较为低端,较为冷门。很多家长也认为接受一定的教育后仍然留在农村工作是一种教育投资浪费,工作辛苦且不体面,短期内看不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回报。这类学生往往没有专业认同感,要么希望转专业,要么学农不爱农。另一方面,从专业就业角度看,农业类招聘高端岗位少,工资待遇达不到学生预期,同时涉农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很多涉农专业毕业生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而选择转行。这种鄙农思想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从源头上影响乡村振兴人才的汇聚。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对人才需求与涉农职业院校人才供给的矛盾逐渐凸显。一是人才培养总量不足,供不应求现象严重。随着农村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劳动力市场对农业基层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数量规模就是一个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要素。而当前涉农院校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难以紧跟和满足农业市场发展需求。另外,由于受专业性质、职业发展前景、就业形势、薪资待遇等因素影响,学生报考农业类专业意愿低,涉农专业招生普遍存在生源较少现象。部分高校通过扩大非农专业招生,缩小农业类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来吸引更多的生源。一些学校甚至更改了学校名称,脱了“农”衣,仅保留为数不多的农业类专业。二是人才培养质量上,同质化倾向明显,实际供需易造成错位。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一批多元化人才来推进发展,而一些涉农职业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较为单一的模式在培养质量和规格上趋于一致,滞后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容易导致涉农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销不对路”的问题。
涉农学科本身属于一种实践性和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应深化实践教育和耕读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当前涉农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不足,导致培养出的涉农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队伍与需求还有差距。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涉农学科由于其人才培养特点,需要开展实践教育等培养环节,需要专业设备的支持和耗费大量的实验材料,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实验设施、实验材料的短缺,从而影响到实践教学活动这一环节的正常开展。二是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当前涉农学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存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而轻视实践课程的现象[3]。同时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存在滞后性,与农业生产实践脱节。三是校企合作有待加强。涉农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对接不够深入,无法保障正常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校企合作有效模式需要创新。
2020 年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明确提出,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干事创业,优化涉农学科专业设置,整合利用各类资源构建教育培训体系。其关于“三农”工作和涉农学科的相关论述,为涉农职业院校完善人才培养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基于此,涉农职业院校应该勇于承担使命,立足“农”字去规划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精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情怀的培育是一项铸魂育人的工程,是一个多维、长期且动态发展的过程。涉农职业院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从理论教育、实践教学、文化养成等方面着手,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涉农学生从思想上理解乡村“为谁振兴”“谁来振兴”“如何振兴”的问题,帮助农科学生坚定“学农要爱农、学农要为农”的理想信念,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把基层作为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使之成为“三农”工作的核心力量群体。一是理论教育方面,将涉“农”拓展课程列入通识必修课程。当前社会还存在“鄙农”偏见,加之涉农院校通识教育内容较少涉及“三农”知识,难以提升学生专业归属感。通过将其纳入通识教育来有效增加“三农”基础知识的储备,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农业农村的重要性,消除部分学生认为的农业农村“低人一等”的思想,改变“三农”知识呈现边缘化趋势。二是实践教学方面,涉农职业院校根据学生特点,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专业实践、竞技比赛等多样化方式,丰富劳动教育形式,淬炼学生“三农情怀”。三是文化养成方面,借助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先进事例宣传“三农”情怀。组织学生聆听爱农支农岗位上奋斗的讲演活动,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对投身农业农村事业的认同,营造“爱农”的氛围,增强人才凝聚力。
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制约需把握社会需求来对症下药,即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与时俱进,实现人才培养的精细化和科学化,保持乡村振兴人才供给的长效性。涉农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机制设置中须考虑“市场需求”这一因素,了解乡村振兴真正的人才需求,即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等。既要在大方向上根据培养目标进行无差别培养,也要以多元化需求为着力点进行分类培养。一是明确培养目标,适应产业需求。涉农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以农业现代化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构建更加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稳步推进实现培养目标的精准引导,为乡村振兴培养需要、合适、顶用“三农”专业人才,从总量上保障乡村振兴人才供给。二是优化专业结构,进行分类培养。涉农职业院校要精准对接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相应调整和优化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培养。第一,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涉农院校重视基础应用性人才培养,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和实效性。第二,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涉农院校作为农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地,须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乡村振兴。第三,乡村振兴对农业人才专业知识、技术、经营、管理、品质等综合素质要求逐渐提高。涉农职业院校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新的产业需求。
涉农职业院校结合农学类专业本身特性及社会实际需求,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实现专业知识和实践的深度融合,即既要注重“说明书式”的教学,也要注重“手把手式”的传授。一是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要重视和保证教学设施及实验器材的经费投入,为师生开展实践教学和实验环节提供一定的硬件保障。二是多措并举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首先,课程设置方面,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促进两者比重趋于合理化和科学化。其次,教学环节方面,通过合作探究、实验研究、现场调研等方式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再次,专业实习方面,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必经之路,能帮助学生快速、深入了解行业、岗位以及基本工作程序等相关信息,培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职业技能比赛是提高涉农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以赛促学、促教、促改,实现赛教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三是搭建“校农合作”平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4]。校企合作是与市场接轨,践行理实融合的理念。从广度和深度上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和创新平台,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一种“互惠双赢”模式。四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作为“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指标,建立“流动岗+固定岗”的师资管理制度等,培育一批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涉农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涉农职业院校因其人才培育的角色定位和服务“三农”的核心表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契合,这不仅是涉农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也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涉农职业院校应勇担使命,积极作为、创新施策、补齐短板,为乡村振兴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最终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具体而言,做好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涉农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对接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学生“三农”情怀,做好人才保障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地输送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