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管理策略的探讨

2022-02-13 21:44蓝艳华
关键词:科技期刊国际化管理

蓝艳华

(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 &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甘蔗糖业》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306)

2013 年六部门共同组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旨在提升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和整体学术水平。2019 年7 月24 日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这是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9 年9 月18 日七部门联合启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是迄今为止我国在科技期刊领域实施的力度最大、资金最多、范围最广的专项[1]。当前我国科技期刊亟需提高学术水平、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如何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即使并非所有的科技期刊都要国际化,难道就不需要国际化的办刊理念和管理策略?就不需要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商业化出版体系和经营管理模式?目前有关科技期刊国际化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国际化的现状分析、内容建设上的探索和实践等方面,涉及探讨国际化管理策略的论文尚少见。本文从管理理论和国外实践分析,探讨我国科技期刊在出版工作中应用国际化管理策略,为促进我国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作参考。

一、科技期刊国际化管理策略的概念

科技期刊是展示科技成果的重要传播和交流平台,引领科研方向、凝聚科技力量、汇集创新成果,在知识传播、学术评价、科技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受众面窄、发行量小、市场竞争“先天不足”[2]。科技期刊国际化是一个立体的、全面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抢占国际市场,而且还包括管理体系、资本市场、国际员工、文化建设等发展要素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看齐,主要体现在刊载内容、语言、作者、读者、稿源、审稿、编委会、检索收录、出版发行等方面的国际化[3]。管理策略是确定相关目标,制定愿景,为未来的经营制定战略管理,监测和激励团队工作,协调并整合生产、营销和财务职能,高效率地配置组织现有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管理人员要负责解决经营管理模式中的所有问题[4]。跨国出版集团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来自于其内部先进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我国科技期刊需注意加强与国外业界在经营管理、编辑培训、编委会建设、海外发行和宣传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学习并借鉴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模式、经验、方法和工具。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管理策略旨在实现有效提升学术质量、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目标。

二、科技期刊国际化质量管理策略

哈佛大学关于“成功的国际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表明:成功的国际化企业,90%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95%拥有可靠的全球化流程(卓越管理和管理创新),88%拥有良好的外界关系(政府、社会、用户、媒体、投资人、关联企业)[5]。随着我国科学技术领域与国际的交流合作日趋增多和深入,我国科技期刊只有打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有效的全球化出版管理流程和良好的外界关系(与作者、读者、编委等)才能获得成功。通过创新出版内容管理、流程管理和形式管理来实施全方位的国际化质量管理策略,及时推送我国优秀的科研成果,以便快速、广泛地被同行认可。

(一)创新出版内容管理

1.做好选题策划管理

将国内外最优秀的学术成果吸引过来首发,是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一环,也是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关键。《自然》曾发布一项针对2 万名科学家的调查,发表科研成果时所关心的3 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期刊的声誉、选题方向及影响因子[6]。我国科技期刊应积极主动与爱思唯尔(Elsevie)、施普林格(Springer)等国际著名出版集团合作,策划有深度的国际化选题,创新主题内容,如在中国选题增加相应的国外素材,力求做到在所属学科领域内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依靠创新内容晋升世界一流。通过关注国际上的学科前沿和科研热点,挖潜热点、追踪作者,以学术鉴赏力、前瞻判断力助推选题策划的创新,进行组稿约稿。通过参加或协办国际会议,结交并邀请特邀嘉宾或主题演讲专家做客座主编,共同策划专题特刊。

2.做好多元栏目管理

通过对多元栏目的管理,增强科技期刊的可读性。我国科技期刊的发行量逐年呈下降趋势,除传播方式改变的影响外,可读性不强、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科技期刊具有小众化和专业化的自身特殊性和内在规律性,办刊风格长期以来较严肃和呆板,认为刊登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科技期刊唯一的使命。传统的出刊模式多从出版者的喜好、价值判断来选取稿件,很少思考传播效果和读者需求,但受众的阅读需求并不仅仅局限于了解本专业的学术成果,也需要及时了解科技政策、事件、人物和人文等相关内容。

国际知名科技期刊不仅刊发学术论文,还设置了非学术性栏目,例如,美国《科学》(Science)设立了“科技在线”“社论社评”“新闻人物”“政策论坛”“作者介绍”“新闻特写”“图书与艺术”等多元栏目,其总篇幅约占全刊的1/3,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要[7-8]。增加科普、新闻、人文内容不仅不会降低学术性和权威性,反而因通俗易懂和新颖活泼,能吸引到更多的读者,提高影响因子,增强影响力和公众知晓度。为此,我国科技期刊出版者需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科技期刊作为多元载体的存在功能,适当增加人文、科普、新闻、学术评论、书讯书评等多元内容。

(二)创新出版流程管理

1.实施平台优化管理

科技期刊国际化要加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我国科技期刊办刊人要结合成本效率因素、可服务性因素等,不断地对出版流程进行审视和优化并分级管理,使之简便易行高效。主要优化:第一,出版平台,对实现开放获取的新型出版平台、云出版平台进行优化管理,快速实现创新内容从研究到结果的全过程数字化发表,以便受众免费浏览下载,以提高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国内外显示度等指标;第二,出版流程,对采编系统、出版系统、发行系统等相关出版流程进行优化管理,以实现包括论文采编、预发布、即时出版等高效高质出版;第三,数据库,对全文数据库、作者库、专家库、订户库等数据库进行优化管理,以实现个性化期刊主页、互动链接、相关推送等网络化功能的便捷运行。

2.实施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就是把所有标准的工作做成标准的模板,按模板标准来做,有利于缩短出版流程,提高出版效率。我国科技期刊要实施工作标准模板的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要领是工作标准模板化。要善于利用各类已优化的行之有效的出版工作模板,并编制与国际标准一致的出版工作标准模板,包括评审内容模板、评审标准模板、编排规范模板,与审稿人通信所使用的函件模板(咨询函、邀请函、答谢函) 等,以便高效实现在线投稿、审稿、录用、排版、印刷一体化的国际化运作,使得整个流程规范优化达到高效。

(三)创新出版形式管理

1.构建媒体融合多形式出版管理

构建传统纸媒与网络新媒体等融合发展的出版形式,发挥科技期刊多元化社会功能的导向作用[9]。融合微信公众号首发、学术期刊网站数字出版、纸质出版等立体出版,这不仅丰富学术论文的传播,而且让作者在学术成果“首发权”的竞争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如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研究出版社(CSIRO)专注于农业、动植物等科学领域,出版的期刊有网络版、印刷版、光盘版等三种形式,自建网站(www.swetswise.com)并提供自1948 年来出版的所有期刊的全文服务。打造新媒体+互联网+纸媒组成的传播链条,以科普和新闻报道的形式推送科技成果,将科技成果改写成易于大众理解接受的科技新闻稿和科普稿,促使相关学术研究持续发酵,提高科学研究的关注度和受众面。例如,研讨会上专家的发言经过编辑加工后及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当微信公众号全文刊发以后,再统一放到中国知网进行网络首发,最后是纸质出版。

2.构建国内外多平台发布管理

当今人们的阅读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方便、快捷的网络版成为首选。创建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实现网络首发是快速传播的必要条件[10]。可构建一刊单独上网平台、数刊联合上网平台、依托主办单位或学科信息网上平台、以及国外网络出版平台等各种途径发布,以弥补纸版受刊期、版面、订户限制的不足。我国科技期刊要充分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平台,如利用中国科学院运营的ChinaXiv 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自然》创建针对中国的免费在线出版物(专门介绍来自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优秀论文,每月推出30~50 篇各学科领域高质量的论文,每篇约300 字的篇幅作中英文介绍),还有国外开放获取的DOAJ(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和 SOCOLAR 收录OA 期刊检索平台。

期刊国际化应完善自建网站及全文下载形式,增加检索资源及可获取程度。建立查询快速且方便的全文阅览html 格式,对所有文献都作链接,只要点击就可获得所引文献的全文和其他相关信息,这样更受读者欢迎;可将面向机构的有偿服务与面向个人的开放获取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实现多语种同步对照出版,争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拥有最广泛的读者。

三、科技期刊国际化营销管理策略

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是以内容售卖为主,办刊人员缺少经营的概念和意识;只重视编辑活动,忽略经营活动;只重视读者,不重视广告商;只维持简单出版生产,不追求扩大再生产和品牌销售;只讲究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华为公司任正非曾说:“一个企业需要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才能发愤图强;一个民族需要汲取全球性的精髓才能繁荣昌盛;一个公司需要建立全球性的商业生态系统才能生生不息”。[11]我国科技期刊需要建立全球性的出版生态系统,这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融入世界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构建以国际市场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和营销模式,是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科技期刊国际化必须明确定位、受众和市场,尤其是专业领域相近的更要细分受众、突出自身的风格和特色,找到在同类期刊的竞争优势和市场空白点。德国施普林格、荷兰爱思唯尔等国际出版集团实施全球化营销战略,《科学》《自然》等百年老刊,通过商业化运作成为具市场竞争力的世界顶尖学术期刊,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树立并提升办刊人员的营销意识、营销能力,应强化创新意识、读者意识、服务意识、品牌意识、法律意识等市场营销理念,并结合本刊的特点创新营销方法,选择并运用品牌化营销、会员制营销、网络化营销、代理制营销、个性化营销、数据库营销、全媒体营销、广告营销等有效的营销策略。

(一)跨国营销管理——建立营销即受众的市场理念

科技期刊的资源配置和市场营销逐步实现全球化,所面临的境外竞争压力也日益明显。建立营销即受众、满足消费需求的市场管理理念,从销售型向营销型转变。针对我国科技期刊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检索偏少,在国际上的地位不高、影响不大的问题,加快办刊理念和经营运作的国际化。通过利用全球化的资源和市场,主动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与国际知名出版集团建立数字出版合作关系,积极开发市场。在合作和竞争中学会营销,包括:建立以数字化产品作为主要营利产品和盈利模式的商业运作方式;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科技期刊市场营销模式,包括作者支付发表费、科研经费的直接支持、研究机构的捐赠等。

(二)广告营销管理——建立多元素整合的营销理念

创新广告营销管理,建立多元素整合的营销理念对科技期刊的发展尤为重要。我国科技期刊大多发行量有限,主要收入来源是主办单位拨款和版面费,广告收入很少甚至没有,广告经营并没有成为多数技术类期刊的主流业务。《自然》杂志广告收入占期刊总收入的55%左右,美国科技期刊广告收入占期刊总收入的64%。技术类期刊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新设备、新材料等为主要刊载内容,这决定了其经营广告业务的可行性和专业性。

1.建立刊物+网站+微信公众号的整合广告营销

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帮助刊物提升客户服务,整合三者优势资源以达到广告经营利益的共赢。把期刊微信公众号开辟为新的广告发布平台,可以通过在本刊公众平台上精心设置关键词自动回复,推出与读者关心话题相关的移动广告;或者运用选单预设相关的广告,更可以通过消息推送的方式直接投放广告图文和视频。

2.关联性事件的策划广告营销

办刊人员应根据企业宣传和营销诉求以及用户关注点进行关联性事件的策划广告营销,尽可能融合读者、作者、专家、协办单位、行业协会、政策法规等更多的关联元素,并在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广告销售的营销策略。

(三)服务营销管理——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理念

未来的竞争将是服务的竞争。营销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构建高效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团队,不断地提升服务能力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前提[12]。首先了解潜在读者群体细微的爱好倾向,利用市场调查和统计分析确定目标受众。所谓周到的服务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针对受众需求设计的,受众需要何种服务,提前一步想之所想,真正满足受众所需要的服务,创造客户价值,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的、互相信任的关系。

1.提供个性化服务

对基于学科的个性化专业数据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优化管理,创办手机微信报,向业界高端人士、技术人员、广告客户等定向发送信息,内容为收集整理的近期行业内重大新闻、相关会议活动、本刊动态等。将不同的网站内容推送给不同的广告客户,并提供包括企业新闻发布、发布产品信息、招聘信息等免费服务。

2.提供VIP 定制服务

针对VIP 客户,赠送网站商务频道和人才频道等VIP 会员资格,让广告客户真正使用和体会网站的功能,而不再是由编辑帮助发布新产品和招聘信息。这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网站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而且有利于双方更细致、更全面的了解。对于广告客户网络推广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荐适合其特点的网络宣传模式。

3.提供增值服务

为科研人员、广告客户等提供最前沿的资讯等增值服务。如与百度建立联系,增强对优秀论文的推介力度,包括推介重大、重点基金项目结题时的研究成果,对所发布的科研成果进行分类整理,使科技人员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到最新出版的相关论文。每一位受众都可以免费收到,使其成为一种增值服务。

4.全面提升数字化出版传播服务

OA 出版已成为国际学术出版的重要方向与趋势,目前我国开放存取系统的典型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联合建设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服务网络、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等。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创新学术内容传播,扩大学术影响,包括:除自建网站实现OA 出版外,可与国内的OA 出版平台进行合作;申请加入国外知名免费开放存取机构;与国外同类期刊在OA 出版方面建立创新性合作模式。

四、科技期刊国际化人才管理策略

科技期刊编辑部在研究所或高校都不是核心业务部门,期刊出版工作及编辑的地位未得到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的足够重视,不仅缺乏政策上的适度倾斜,而且缺少人、财、物方面的投入与扶持。部分老编辑存在安于现状、官僚主义,僵化地管理业务流程而不关注业务需求。国际化的前提是对人力资源的全球化管理,增加专业化人才投入,广泛吸纳世界顶尖人才做编委和审稿人,公开选拨学术期刊领军人才,引进具有国际化丰富经验的高级编辑出版人才,大量输送有潜力的骨干到海外接受培训锻炼,使其国际竞争能力和职业化素质得到明显加强。编辑出版人才在国际化过程中开阔全球竞争视野,丰富国际业务知识,提高综合经营能力。

(一)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以职责体系为基础,以岗位绩效与薪酬体系为核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定酬,以职责与服务作为待遇评价依据。把考核作为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使出版业务工作与考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工作绩效的考核侧重在绩效的改进上,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考评侧重在长期表现上。

(二)建立职业化管理模式

职业化管理是用科学管理代替人工管理。强化职业化管理和职业操守意识是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关键。大力推行职业化的培训与实行职业化管理,充分发挥办刊人员的使命感和主观能动性,树立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合作精神为企业文化的精髓。建立导师职业化管理培训制,给每个新员工配一个老员工作为导师,取长补短、凝聚合力。导师给新员工讲文化、讲传统、讲流程,解决新员工思想问题和出版业务问题,同时对导师有严格的奖惩措施,新员工出了问题要追究导师的责任。

(三)建立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思维的办刊专业人才和具职业化管理水平的管理者是成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必要条件。建立面向国际的开放型学术编辑与出版人才选拨、引进与培养机制,打造一批在国际上知名的主编、执行主编以及编辑队伍。主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培训:

1.国际化职业培训

办刊人员大多是相关专业学位的获得者,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传播领域的专业知识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培训,在编辑人才队伍建设上需要完善知识结构,加强国际化传播策略培训学习和运营能力。定期特邀业内权威专家及知名大学的资深教授进行授课,以保证授课内容处在最新技术、业务及管理科学发展的前沿。

2.国际化语言培训

我国科技期刊目前误译、漏译、语义翻译错误、语句不通、表达晦涩的现象屡见不鲜[13]。翻译是一项复杂、细致、专业化很强的再创造,即要准确表达文献主题、规范关键词的标引用词、强化关键词的扩检和缩检功能,对译校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需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翻译水平及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正视英语在科技期刊国际化中的作用,提高编辑的英语水平是语言国际化的基础。被SCI 收录的中国期刊80%以上为英文刊,我国卓越行动计划的领军期刊英文刊占比77%,重点期刊占比62%,这说明语言国际化对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国门和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性。重视并加强国际化语言培训:提高论文题名、关键词和摘要的译校质量,包括出版语言、编辑的专业语言能力、作者-编辑-审稿人之间的通信以及与国际同行的交流能力。

3.综合性教育培训

长期以来,科技学术期刊在科普、新闻、人文等社会功能方面建设不够,编辑自身人文素养有待提高。组织优势资源进行综合性教育培训,重视并加强对编辑出版人员的科普、新闻和人文意识的培养,培养提升新闻报道和科普人文能力,在科技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弥补大众媒体的不足。

五、结语

竞争的本质是成本、质量和服务的竞争。本文从扩展国际视角、提高国际影响力及传播效率方面下功夫,坚持不懈地实施并改进管理策略,指出通过创新出版内容管理、出版流程管理、出版形式管理实施全方位的国际化质量管理;通过构建跨国营销管理、广告营销管理、服务营销管理实施全方位的国际化营销管理;通过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职业化管理模式和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来实施全面的国际化人才管理,为促进我国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作参考。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国际化管理
科技期刊的分类
聚焦港口国际化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