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喜
(广州工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0850)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任务,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足于课堂教学主阵地,将思政理论和各个学科相融合,最大程度发挥协同效应[1]。该文立足于高校体育课,深入挖掘各类思政元素,打造体育课程思政,旨在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切实推进体育教学改革。
当前国内学界针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且不同学者对于其内涵既有共识,又有差异。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课程思政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促使学生坚定个人信念,朝着理想目标不断发展。体育作为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对于体育学科而言,蔡元培曾经强调了其重要性,即“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新时代背景下,体育课程更要担负起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对学生的要求也应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二是要求学生具备崇高的品德修养,爱自己,爱祖国。
要想保障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应明确其内容、思想及元素。第一,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体育课程的设计要充分把握与课程思政内涵与元素的联系性,达到二者的高度匹配。从形式上来看,体育课程自身的特色非常鲜明,虽然大家提倡要将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课程之中,但如果单纯无形地融入,则会影响到教育效果。因此,要适当地体现课程思政相关教育形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该课程所带来的教育思想。第二,注重教学模式的稳定性,虽然体育教学看似极具灵活性,但课程目标依然十分明确。同样的,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是经过教育大纲审定的,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教育时,也需要保证其基本思想教育走向以及基本内容的固定性,教师要对此充分进行把握,避免教育方向偏移。第三,在两种课程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匹配度,从教育方式、内容特点中寻求较高的契合点,最大程度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避免课程串讲痕迹明显。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教育中的目的就是将纯理论的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实践化,以此达到更好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师要明确这两种差异明显的课程结合的根本原因与意义,避免出现说教类现象[2]。
对于体育教学而言,理论知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整合课内外资源,充分发挥体育知识的教育功能,不断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文化知识储备。有学者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依赖知识和价值的融合,而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这一点。课程思政的提出与落实,为其和各学科的融合与发展提出了创造性建议。尤其是体育教学本身就需要教师口授身教,要求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反思、感悟和进步。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不仅要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要求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实现自我价值。可见,将课程思政和体育教学进行融合,能够将传统体育课程的知识引领逐步转变为个人发展需求的价值引领。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在全国所有高校中全面推进,要不断强化高校师生的课程思政理念,并将其付诸在实践中。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者,依据学生发展需求,设计不同的体育活动,要求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进而达到掌握的目的。这一现象不仅形成了教师一肩挑的局面,还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无法产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为此,课程思政视角下构建体育课堂,从前期的教学设计到中期的活动实施,再到后期的考核评价,教师都应该从课程本身出发,灵活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共建。只有达到了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互相信任、协调到位,才能实现多元的联合行动,才能确保体育思政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严谨、细致、科学、高效[3]。
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有着同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需将体育知识、技能等和价值观念、理想等融入起来,进行整体优化,实现多层次的深度融合。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单一地嵌入相关思政元素,可能无法最大化发挥其教育功能,教师应从整体上进行全局规划。依据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的这一原则,教师可以从顶层进行优化设计,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制定阶段性的实施目标。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重新塑造体育课程的整体形态。
千百年来,我国从以往的东亚病夫,逐步成长发展为现今的世界强国。为深入发展体育强国梦,探索其和中国梦的辩证关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的体育知识,为学生讲解国民健康素质情况;另一方面,还要介绍中国梦的战略方针,促使学生积极承担肩上的义务与职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用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方法,把握思政体育的内涵,以此来批驳西方的不当言论,巩固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历经几代体育人的拼搏奋斗,终于成为如今的体育大国。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不俗的名次,向世人一次次证明了中国人的坚韧和力量。教师在思政体育教学中,就可以讲解女排精神、乒乓球外交等传奇故事,不断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引导学生以众多体育健儿为榜样,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多年来,民族传统体育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不仅具有一定的健身性、竞技性特征,还融合了浓厚的民族性和文化性。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来自于民间,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将民族传统体育和高校体育课程相结合,不仅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所以,教师要积极挖掘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体育,如武术、舞龙舞狮等,切实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4]。
首先,高校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从宏观上进行分析和考察,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高校实际情况,优化体育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工作,面向全校师生制订教育方案,并不断调整和完善,为体育教学改革夯实基础。从制度层面切入,制定指导意见,细化各项规章条例,从而为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参考依据。其次,高校可以建立党政协同、多部门联合的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思路,由党组织牵头,组建专门的体育教学小组,从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和功能切入,对体育思政课程展开系统化的设计,并统筹制定实施纲领、应急方案、保障措施等,确保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推进。最后,为了全面落实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针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进程进行监督,并及时指出问题,制订整改方案。
对于体育课程思政的构建而言,教师专业素养不高,课程思政理论储备不足,教学经验欠缺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高校课程思政的开展成效。一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是运动员出身,他们的运动技能较强,专业知识充足,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可能会过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运动水平,忽视思政理论的教授。与此同时,国内大部分高校当前依然缺乏对思政资源植入体育课程的创新,而是更多地将课程思政和语文等文化学科融合,忽视了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所以高校要积极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并结合教学需求,加大教育理论的培训,促使每位教师的政治素养过硬、专业水平更强、人文情怀更高。
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可以从如下几点着手:其一,体育教师首先要提高学习自主性,了解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养;其二,体育教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观点和方法来回答问题;其三,教师应在将思政元素融入体育课程时,进行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在师德师风建设、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培育等方面,都要有意识地融入思政元素,最终朝着纵向和横向方向发展,构建由内到外的统一的课程思政体系;其四,在教学环境方面,高校应发挥环境的无声教育功能,联合其他部门,形成各类思政课的宏观格局,通过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消除信息壁垒,畅通信息传输渠道,进而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构建并驾齐驱的教育态势[5];其五,高校内部应建立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研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在该平台上发表经验和感想,提出问题与疑惑,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构建“传帮带”小组,促使教师互相学习他人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并能拓展思政教育的适用空间,结合教学改革情况不断优化整合。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应梳理各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可见,思政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精神素质的基本要求,还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挖掘思政元素不仅是体育课程的首要任务,也是其他学科教学和价值引领的结合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提取社会主义和谐的基因范式,或者在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挖掘坚持不懈等意志品质,又或在技能季赛中提取平等、诚信等核心价值观元素,在技能训练中发展学生的专注力等。诸如此类,促使思政元素在润物无声中不断发挥育人价值,持续打造高质量的体育课程思政水平,并将各类社会公德等以生动形象的元素呈现出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人文情怀。
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还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按照学生的职业素养等挖掘思政元素。职业素养主要是指学生步入社会后,在岗位工作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职业素养不仅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特征,更是规范和约束学生言行举止的一大准则。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能促使其在岗位上积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高校体育教学可以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爱岗敬业、工匠精神、诚实守信等元素,聚焦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从职业素养的角度切入,有针对性地整合思政教学资源[6]。
首先,高校体育教师以专项教学为切入点,提取思政教育元素并加以分析和比较,深入把握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结合当前党和国家对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具体方针和要求,把握其本质和规律。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并在多次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完善,结合不同的对比方法,在多元化的活动中实现思想政治引领,从根本上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思政性,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其次,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展开学习。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课程真正还给学生。不断激发学生自主性,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灵活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为终身学习做好铺垫。以学生自我探索为主要模式,避免将答案直接告知学生。不断优化师生互动质量,与学生构建互相信赖的关系。在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师生理想、生活等方面的价值共鸣。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思政教育中倡导的价值理念和社会发展的本质关系,结合体育对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展开正面讲解,进而达到浅入深出的效果[7]。
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优秀文化中的一环,教师还应发挥这些资源的价值,将其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进行实践创新。民族传统体育富含多样的民族文化内涵,凝聚了多年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精神素养,包含浓厚的文化底蕴,是新时代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文化资源之一。当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缺失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一大困境。有调查显示,我国只有50 所学校以武术套路、散打等民族体育课程为主。即便是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种类和开展频率少之又少。再加上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学生了解程度的不足,课程教学的效果也不佳。为此,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材资源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大重点,教师可以将健身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融入课堂中,还可以开设传统射箭、摔跤等项目。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激发学习欲望,从而在教师的引领下,逐步掌握动作,提高动作的规范性,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构建是一项持续性的、系统化的工作,教师不仅要立足于顶层进行优化设计,还应将目光放长远,结合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制定长期和阶段性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健全监管方式,完善监管制度,针对体育课程思政活动的开展过程和开展成效,做出细致有效的评价。由此,进一步辅助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高校可以构建专门的监管小组,在监管机制的制定中把握思政教育常规要求,结合体育教学动态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构建完善的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情况评价标准。适当拓展考核维度,制定层次化的考核目标,确保将监管工作置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进程中。发动其他教师和学生的力量,邀请他们一起参与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的监督活动,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监管,始终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大步迈进。针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监管人员要及时指出并纠正,不能存有私心。学校应提升监管人员的职业素养,确保其在工作中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发挥自己的职能和权利,以及时弥补和完善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推动高校教育质量的飞速提升。
课程思政和各个学科的深度融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加快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必然之路。高校体育教师应深刻意识到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并结合现实需求进一步领悟和把握,挖掘更多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中,并通过丰富教学手段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做好教学评价考核工作,制定激励机制,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最终构建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思政体系,推动学生成为全方位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