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灿 邓星华 刘芸 张和峰
(1.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体育部 广东广州 510640;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3.武昌理工学院 湖北武汉 430223)
城市植根于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价值信念、伦理道德、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文化土壤之上,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因文化而年轻,也因文化而厚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社会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健康和谐的生存方式。相关研究表明,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内涵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构建一个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文化因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对文化传播的规律、方法和途径进行创新[1]。面对城市人口呈爆炸式增长的情况,为了缓解资源供给的紧张,可以发展城市体育,借助体育理念的作用,让身体文化的社会价值合理化,缓解城市资源紧张,并消除市民精神困惑。在2019年,我国31个省总共举办了1800多次马拉松比赛,相关研究表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身体观念的变化直接推动了马拉松的发展[2]。然而在当前举办的马拉松活动中,依旧存在同质化、文化内涵缺失、利益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坚持在共建、共治和共享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自身的特色,打造马拉松文化,提高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品位,改善他们的身体素质,加强文化自信,将城市建设和马拉松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关于城市马拉松和城市形象构建之间的关系,大量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非常多的优秀成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要求发挥城市物理场域的职能,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强赛事宣传力度,号召全体居民积极参与,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3]。第二,从体育比赛和城市的角度来看,马拉松活动会影响到城市文化发展、群众对马拉松比赛的认知、群众健身理念、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等多方面[4]。第三,从体育比赛和城市文化的角度来看,要以马拉松为主题创新项目文化,从而推动马拉松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共同进步[5]。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城市马拉松赛的定位、机制、群众基础、文化、传播等均有一定的探索,同时也对马拉松赛与城市形象构建和提升有一定的思考,但城市的地域及文化差异决定了马拉松赛事的发展起点与维度。另外,由于文化差异,我国并不能完全照搬国外马拉松活动的成功经验,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特色灵活调整。该文从文化资本的视角来探讨城市马拉松赛事与城市形象的构建,旨在探索城市马拉松赛事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象构建的新思路和新策略,以期为城市形象的提升与传播提供来自体育领域的研究素材。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概念的基础上,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了文化资本的概念。在布尔迪厄看来,不同阶级所拥有资本总量的多少,决定了其发展的首要任务。其中,资本总量指的是实际上可以使用的所有资源和权力,包括经济、文化、符号、社会4 个层面,并且相互之间能够灵活转换,经济资本是另外3 个资本的基础。另外,要想通过其他资本来获得商品或某种服务,首先要将其转换成经济资本。资本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积累的,它能通过同等的,或者更广的形式去获取利润,同时还能维持自身的再生产能力,所以最为客观的事物资本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不管是什么样的事物,并不一定有相同的可能性或者不可能性[6]。资本有再生产的能力,在特定领域发挥着自身的价值,布尔迪厄在经济资本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资本,能有效弥补社会解释方面单一的经济资本存在的不足。布尔迪厄指出文化资本的存在形式有3 种。第一,身体化的形态。与人自身相联系,为个人所拥有,常常是习得而来,它更像是一个人的能力。比如,跑者的受教育水平、生活习惯、运动能力、籍贯等。第二,客体化形式。主要表现是文化物品、商品,涉及两方面:一是物质性,即经济资本的表现;二是非物质性,思想、文化等无法用经济资本来表达的意向。在城市马拉松比赛中,奖牌、纪念品、运动周边产品等都属于物质性的产品。第三,制度化的形态。这种文化资本表现为体制的、制度的安排。在该制度下能实现文化资本与其他资本之间的转换,市场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其价值的大小,如学校教育。
以多元文化并存的城市,以马拉松赛事为载体的文化资本表现形式主要为具有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城市规模特色的马拉松赛事等级、跑者身份、赛事理念、城市制度、城市生态环境、市民行为、城市文化符号、价值观念等独特而丰富的城市文化资源。因此,在发展城市马拉松和打造城市形象时,需重视文化资本的积累、创新与投资,才能使文化资本更具稳定性和独特性。
城市马拉松文化资本的传承与融合是马拉松运动和城市变迁中各种复杂因素交往互动演变和发展的结果。城市马拉松文化资本建立在多元文化并存、城市理念、市民价值观及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上,并蕴含于多民族地域性的社会结构之中,以跑者的情感认同和制度为保障。同时,城市马拉松运动在整体上重新整饬着城市社会价值观、城市理念、城市存在的意义、城市空间符号的文化属性、市民的行为礼仪、市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市民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及市民与生态环境和谐的共生竞争关系,这个过程表现的内在驱动力,有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向动因,也是文化资本视角下体育强国国家战略中的城市与体育建设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的过程。
广州又叫花城和羊城,既拥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又融合了众多现代化元素,属于国际化大都市。在科尔尼全球城市排名中位列第61,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线城市,集商贸、交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广州在2012年创办了马拉松赛事,每年11 月都会举办比赛,活动全长42.195km,整个赛道沿珠江走向,途经“老四区”等标志性建筑,有着广州的岭南特色,同时还有当地的潮流风尚。广州马拉松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群众对体育的兴趣,来引导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在2020 年疫情期间,有2 万名参与者的全程马拉松赛也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全程马拉松赛事,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广州发展过程中的包容特征也逐步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存、多民族混居互嵌、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社区群体生活空间。城市马拉松这一广受大众认同的城市运动在跑者、跑团、现实与虚拟社会中交融与互动,且逐步形成以跑者为中心的文化元素,这类文化元素不再单一存在,随着跑者群体间不断吸收和借鉴着“他者”的文化元素,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格局。新时代,实现城市马拉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的文化资本网络中探索积累城市形象元素,凝聚城市精神特质,增强城市辨识度、影响力和辐射力。
2.2.1 身体化的形式
布尔迪厄构建的文化资本理论框架强调,在基本状态下,文化资本和身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且文化资本是在具体状态下积累的,通过文化、修养、教育等形式事先假定的一种具体化过程[6]。马拉松运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蕴含着坚持奋斗、努力进取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身体观的变迁,马拉松运动的兴起成为必然。马拉松文化资本承载模式大致分为跑者自身素养、跑者习惯、跑者之间沟通的语言文字等方式。地域语言文字是城市马拉松独有的符号资源和文化资本,跑者依自身素养所彰显的能力亦是一种文化资本,语言文字不仅用来交流思想,也用来交流感情。在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区的运动员在交流过程中,能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知识,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构成城市马拉松场域内个体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文化资本结构。
2.2.2 客体化的形式
客体化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文化物品或商品,是文化资本在物体上呈现的外在属性[7],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式。在广州马拉松赛事中,文化资本主要包括活动周边商品、人文景观、赛道设计等方面。从客体化文化方面来看,岭南特色的建筑最具代表性,设计的赛道中蕴含了浓厚的岭南风貌,还有大量与马拉松活动有关的周边物品。随着城市马拉松活动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城市建筑和周边商品的特色化建设,避免和其他城市出现雷同的情况。经过千年的沉淀,广州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再加上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座城市便拥有了独一无二的审美观,当地居民更是有着独特的价值理念。在城市形象的构建中,地方政府要有意识地引导企业以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符号为元素,打造地域特色的城市马拉松文化,让马拉松文化成为城市文化、文明及精神的载体以及城市体育文化振兴的标志。
2.2.3 制度化的形式
制度化即制度和体制上的表现,广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具有非常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多年来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理念。广州在发展马拉松活动时,必须要坚持共建、共治和共享的理念,围绕全体居民,结合自身特色打造自身的马拉松品牌。民俗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形式,是群众性行为,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会建立情感,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7]。城市马拉松跑者往往来自不同的地域,跑者的日常实践往往依赖于居住地附近的或有组织的跑团活动的开展,并在政府制度下组织的马拉松赛事中得到升华,这种集体行动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具有仪式感的社会行为,在仪式互动与交往中,也激发了跑者群体的情感融合、身体认同、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并形成了基于认同的内源性社会秩序。马拉松运动员参赛的共同行为,形成了对共同文化符号的关注,进一步形成了文化共同体,团体成员有着共同的价值、情感追求,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
3.1.1 国家战略下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主体性实践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颁布,是2022年的一项推动全民健身、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新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社会经济格局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全民健身的多元功能与价值得到充分彰显[8]。从社会资本构建认同的角度来看,拓展公民的体育文化消费是建立市民城市社会认同的有效途径[9-10]。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是市民“惯习”形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城市马拉松在社会市场运行过程中,通常也会受到“惯习”和“场域”等因素的影响。在城市规划和现实生态环境所形成的不同体育实践“场域”建设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供给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主体实践,恰恰是对当前城市发展的现实困境作出了回应。
在进行城市治理、文化传承、和谐社会、塑造城市形象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将体育主体实践落实到以人民为中心。在城市形象构建中,要充分利用制度文化对城市管理的积极影响。广州这一有着千年历史的老城,总是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活跃在全国一线城市之列,城市体育发展早已通过全市335335 个体育场地,依托766 家体育社会组织开展“羊城运动汇”、市长杯、体育节等体育赛事,服务全市11 个区的市民,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体育发展制度。自从广州2013 年建立以“名城、和谐、健康”为主题的2013 马拉松赛以来,广州马拉松始终秉承着“和谐文明,务实创新,团结奋进,开放包容,热情友爱”的广州马拉松精神。广州马拉松赛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都市文化元素,它以包容的心态满足了不同地区的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传递着南粤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居民的生活方式起到规范作用,展现城市和市民的活力。随着城市与体育的协调发展,城市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将得到加强,并逐渐成为城市管理、居民幸福的凝固剂。
3.1.2 马拉松跑者社会网络与城市体育命运共同体
随着新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速,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北上深广人口分别达到2189 万、2487 万、1744万、1868万人,北上深广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分别达到42%、33.9%、28.9%、27.3%。城市社会形成了以家庭和亲属关系为圆心向外扩展的同源文化网,以及兴趣、工作、原籍、教育程度等不同的社会关系文化网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的结构。各种关系与组织中的象征与规范包含着参与者所承认并受其约束的是非标准。在城市马拉松跑者社会网络中,跑团内部受其约束的规范,开展长期的交往交流并呈现出合作的多元性与包容性,同时也扩展成为集体的需求和利益。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马拉松文化传播加剧,城市马拉松的关注度也在显著提高,2020 年广州举办了疫情以来全世界最大规模的马拉松赛事,有学者通过百度指数发现,2020年广州马拉松的关注度相当于2019年的122%,这一数字也说明了市民在城市马拉松赛事选择上的热情,相信疫情后的城市马拉松也将迎来更多的市民参与。
由于城市社会的高速发展,跑团组织的沟通形式已经逐渐从线下转为线上,这种沟通已不再局限于时间与空间,而是呈现出城市马拉松所独有的多元包容与多维度并存的状态。城市马拉松实践正形成一种以城市为场域,线上线下跑团为活动中心,群体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所构成的社会大群体。这一社会群体在整体城市文化的感染下,在具体实践中诠释着城市与马拉松运动自身的精神,构成了城市行为文化的基本规范,有效凝聚了跑者之间的城市文化认同共识。
城市文化的发展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独特性。由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这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以转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可开发、可利用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视角下城市马拉松与城市形象构建,其本质是一种城市新文化行为主义的塑造,核心是对城市形象的资源从文化元素层面进行整合,并构建一个符合大众社会的推广传播模式。把城市的特有文化,转化为文化资本、经济资本,提升和创新城市的价值形象,积累城市的无形资产,进而使城市具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力。以广州数千年历史的岭南文化为依托,马拉松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形象的中介,满足了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的愿景,也满足了市民的多样化需要,达到了二者的均衡。广州在建筑风格、风俗惯习等各方面都具有特色。广州的马拉松贯穿广州四个城区,沿途呈现着地标建筑和传统的历史文化名胜景点,在马拉松比赛中,既有传统的狮子文化,也有现代的企业文化。岭南文化的集中展示,既能拓展城市的影响力,又能促进城市与体育的融合,让其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成为市民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动跑者群体的城市文化认同,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换,从而激发了城市形象的内在动力和城市发展之间的耦合。
城市的新发展理念与城市马拉松的“和谐、文明、健康”理念和国家战略下“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的发展意志相互交融,形成互融互共的价值认同,建构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多元需求供给,互惠互利的关系。由于受人口、年龄、民族、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城市马拉松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开放性、复杂性等场域的结构特点。要推动城市马拉松运动的发展,就必须通过融入城市的本土文化来加强城市的异质性,进而构建国家认同、城市认同和城市马拉松之间的有效结合和互动,提高马拉松人群对城市文化的信心和认同。政府要加强对各个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采取多渠道的方法,强化社区的分类引导,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体育场地和服务供应系统。积极提升和优化区域文化资本要素与城市马拉松的有效融合价值,为城市马拉松群体的文化资本价值提高质量,成为城市远景目标达成过程中城市马拉松发展与城市形象构建中最重要的文化元素。除此之外,城市马拉松还能起到对城市进行文化宣传和承载城市文化资本的作用。
城市传统文化能将大众行动凝聚形成社会发展合力,是区别城市差异的基础底色,也是城市市民道德行为延伸与重塑的保障。在同一场域内的建筑文化除了自身的独特性外,也具有区域市民文化的共性,即由环境所衍生的文化共性,在形态上以地域文化圈的方式呈现。
在城市马拉松建设的过程中时,应充分发挥区域内建筑文化相辅相成的文化要素,逐渐将马拉松建设成为凝聚场域居民的文化符号,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马拉松群体,并通过规模来彰显其独特的影响力。广州既是一座古城,也是一座复杂多样的现代文化大都市,越秀古城遗址、西关的风土人情(骑楼)、天河的现代气息、黄埔的古村落等11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充分展示了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掘推动对城市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在地域文化相近的地区,既要强调差异性,又要强调存在性,从而突出地域文化的特征。在城市马拉松发展过程中,要运用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城市马拉松发展的同向性,也要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融合共生。在马拉松建设的过程中,只有把区域行为融入整个城市马拉松发展的计划之中,既要巩固城市文化的底色,又要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拓展城市马拉松规模,激发市场、政府、市民的活力,把文化资源变成文化资产,提高城市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在人口密集、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马拉松运动因受到公司的赞助、传媒的广泛传播,被赋予了时尚的内涵,并逐渐成为能够对时代价值、市民素养进行表述的文化产品。而城市飞速扩展所带来的人口聚集,不同社会阶层大众心理呈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鸿沟,使城市焦虑成为城市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逐渐向城镇集中,甚至出现农民工很难融入大城市的现象,其原因为何?一些学者认为,能力资本与文化资本的缺乏是导致他们融入城市的一个主要原因[11],而农民工为中低收入群体,也存在被选择性忽视的现象。新媒介的快速发展使得其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观众数量也在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20年,仅仅抖音体育兴趣人群就拥有三亿五千万的用户。城市马拉松作为一项运动,如何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来缓解城市社会的紧张情绪,满足不同的文化、不同人群的体育需要,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问题,其中,网络社会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激发市民参与马拉松的热度,需大力加强线上社会空间的资源整合与传播,注重马拉松知识的推广,丰富多元层次需求的服务供给,加强社会跑团的线上线下管理,重视企业跑团的策划与推广,创造基于互联网的流量价值以及线下跑众的消费性价值。全面提高跑者参与面及素质和对城市的认同感,使之形成城市形象构建的内生资源。
在城市马拉松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体育赛事体系、文化资本的积累和整合,以最大限度发挥地域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和作用。广州各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随着城市马拉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结合地方特色展开马拉松赛事,并且不同地域特色的马拉松运动的举办,为各区域行为文化形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建设基于城市马拉松的多层次、跨区域的协同发展模式,发挥城市体育在行为规范,价值认同、文化承继等方面的作用,运用制度及媒体力量促进城市新行为文化的建设,在传承城市文化的基础上推进传统文化的重塑,激活政府制度活力、市场活力和市民活力,为城市马拉松发展及城市形象的构建夯实文化资本基础。
文化资本视角下的城市马拉松与城市形象构建本质上就是马拉松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形成的文化资本与城市互动的结果,以此表达着城市的精神,规范着政府及市民的行为,改善着城市的生态空间,从而完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形象构建。城市形象构建需遵循多领域构建的逻辑,用体育的方法满足城市社会变迁所引起的多元文化需求及体育强国战略下市民的身心健康需求,不仅能构建具有时代感且有历史厚重感的城市形象,而且能促进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城市的创造力,从而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城市马拉松文化资本的积累,不是以否定现有城市市民生活方式为代价,而是积极挖掘现有城市传统文化资本与城市马拉松治理要素的融合方式,将城市文化内在发展优势转化为城市特色马拉松的治理优势,探索城市马拉松的特色发展路径,促进体育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所带来的文化资本存量,以更好地转化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以此彰显城市活力,扩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与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