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复康加味方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虚气滞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2-13 06:36臧海洋马继达邢国庆顾庆华葛桂萍杨晓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腺体胃炎差异

臧海洋, 马继达, 邢国庆, 顾庆华, 葛桂萍, 杨晓慧

(1.南通市中医院,江苏南通 226001;2.新沂市中医院,江苏新沂 221400)

隆起糜烂性胃炎(erosive gastritis protuberans,EGP)又称疣状胃炎、痘疹状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胃镜下见胃窦黏膜单个或多个带脐窝的痘疹状隆起,或伴糜烂,其次可见胃体具有特征性胃黏膜病变。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相关研究[1]认为,隆起糜烂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自身免疫、遗传、胃泌素与胃酸增多及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多予常规内科治疗及内镜下微创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症状不易缓解,隆起易再发,日久病情易恶化,存在癌变风险等[2]。因此,改善症状,消除隆起是治疗该病的主要目标。基于此,本研究运用自拟胃复康加味方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虚气滞型)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新沂市中医院门诊诊治的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虚气滞型)患者,共62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前告知患者研究目的、方法及存在风险,患者及家属详细了解情况后均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始实施本研究。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3]中隆起糜烂性胃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4]中的相关分型标准,中医证型为脾虚气滞型。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隆起糜烂性胃炎诊断标准,并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确诊;②中医证型为脾虚气滞型;③年龄在20~65岁之间;④能积极配合治疗,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65岁的患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有消化道溃疡、胃癌等疾病患者;④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⑤依从性差,不能按时用药和配合相关检查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一般治疗 所有患者均要求规律饮食、调畅情志、劳逸结合,忌贪凉饮冷、辛辣刺激、肥甘厚腻和难消化的食物。

1.5.2 抗Hp四联治疗 2组患者均给予Hp阳性者标准抗Hp四联治疗,连续治疗14 d。

1.5.3 对照组 在标准抗Hp四联治疗基础上,给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动力等常规对症治疗。①奥美拉唑肠溶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086;规格:20 mg×14粒/盒),口服,每次20 mg,每天2次,于早晚各服用1次。②多潘立酮(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10003),口服,每次10 mg,每日3次,于餐前30 min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4 治疗组 在标准抗Hp四联治疗基础上,给予胃复康加味方治疗。胃复康加味方(为笔者经验方,是在胃复康方[5]基础上加味而成,主要由白术、枳实、党参、茯苓、山药、延胡索、川楝子、蒲黄、五灵脂、鸡内金、炙甘草、浙贝母、夏枯草、三棱等中药组成,并由本院中药房统一制成口服煎剂,每袋150 mL),口服,每日1剂(相当于2袋药汁),分早晚2次于餐前30 min服用,每次各1袋。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6.1 黏膜活检 治疗前胃镜下于隆起糜烂处钳取胃黏膜组织2块;治疗后无效者于原部位钳取组织2块,消失者于胃窦大弯钳取组织2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改善情况。

1.6.2 血清学指标检测 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R)、胃泌素17(G-17)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GⅠ、PGⅡ、PGR、G-17水平的变化情况。

1.6.3 幽门螺杆菌(Hp)检测 治疗前后行14C呼气试验,检测患者的Hp情况。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p阳性率的变化情况。

1.7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拟定。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见痘疣状隆起消失,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但未消失,胃镜下见痘疣状隆起低平、缩小,脐样凹陷处糜烂消失,胃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减轻,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为轻度;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胃镜下痘疣状隆起存在,脐样凹陷处糜烂好转,胃黏膜充血、水肿好转,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为中度;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时有加重,胃镜下见痘疣状隆起如前,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如前。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8 统计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治疗组32例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5.94±13.05)岁;病程(5.61±3.18)年。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0±14.98)岁;病程(4.92±2.93)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1结果显示: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29/32),对照组为73.33%(22/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EGP [例(%)]

2.32组患者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比较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Hp阳性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Hp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Hp阳性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Hp-posi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EG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例(%)]

2.4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变化比较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的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等胃黏膜组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等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对照组均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异型增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2组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变化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gastric mucosal tissue chang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EG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例(%)]

2.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表4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PGR、G-1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R、G-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PGⅠ、PGR、G-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血清PGⅡ水平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serolo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EG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4 2组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serolo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EG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③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3 讨论

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满疼痛、嗳气、反酸、烧心等不适,属中医“胃痛”“嘈杂”等范畴,多因脾胃虚弱,饮食失调,情志不畅等所致。笔者认为,脾、胃、肝失调是脾胃病病变的基础[5],本病病位在胃腑,与肝脾密切相关,脾胃亏虚是发病之根本,肝气郁滞为发病关键,痰、气、瘀互结,形成有形的病理产物,阻于胃腑而发为本病。国医大师李佃贵言:“本病病位在胃,由脾胃虚弱,浊毒内留,致胃黏膜受损而发”[7]。

基于以上认识,运用胃复康加味方(胃复康方加浙贝母、夏枯草、三棱)治疗本病,疗效满意。既往研究表明,胃复康方治疗急慢性胃炎疗效显著[8-9]。胃复康方由白术、枳实、党参、茯苓、山药、延胡索、川楝子、蒲黄、五灵脂、鸡内金、芍药、炙甘草等中药组成。方中枳实、白术源于《脾胃论》之“枳术丸”,具有健脾益气、理气消痞功效;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与蒲黄、五灵脂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四君子汤”和“失笑散”,具有补益中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芍药、甘草源于《伤寒论》的“芍药甘草汤”,具有养阴缓急止痛的功效;川楝子、延胡索源于《太平圣惠方》之“金铃子散”,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的功效;山药、鸡内金源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经典药对,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和胃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消胀的功效[10-11]。加味药三棱、浙贝母、夏枯草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积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言:“三棱气味俱淡,……为化瘀血之要药。以治男子痃癖,女子癥瘕,……一切血凝气滞之症。若与参、术、芪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调血和血。”张雄认为,浙贝母能化痰散结,夏枯草善利气解毒,二药相配辛能散结,苦能降泄,协同增效,浙贝母、夏枯草合用则消散顽痰之力强而无伤胃之弊[12]。故本方是集补益脾胃、理气消瘀、化痰散结、杀菌防癌之功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为一体的治疗胃病良方。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29/32),对照组为73.33%(22/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胃复康加味方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虚气滞型)患者疗效确切。在Hp阳性率方面,治疗组治疗后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组织学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在异型增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有关。张华玉等[13]研究认为Hp感染是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即由于Hp感染诱导黏膜炎症-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病理反应,因此,根除Hp为治疗本病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提示,胃复康加味方能明显增强西药对Hp的根除率,进而起到抑制Hp对黏膜的破坏,促进黏膜的修复,逆转肠上皮化生,消除黏膜隆起的作用。

胃蛋白酶原(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主要可分为PGⅠ和PGⅡ,PGⅠ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PGⅡ除由上述细胞分泌外,其他腺体黏液颈细胞也可产生[14]。当胃黏膜遭受破坏时,血清PGⅠ腺体减少,分泌水平下降[15]。G-17主要分布在胃窦黏膜腺体,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胃窦腺体受损引起胃窦G细胞减少,导致血液循环中的G-17水平减少[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的PGⅠ、PGR、G-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提示本方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虚气滞型)患者疗效显著。综合既往研究[5,8-9,16]结果表明,本方能改善患者胃局部微循环、抗炎、抗氧化,提高胃内pH值,恢复胃肠道激素水平。

综上所述,胃复康加味方对于脾虚气滞型隆起糜烂性胃炎有显著疗效,具有根除Hp、修复胃黏膜、消除黏膜隆起、恢复腺体分泌功能的作用。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少、检测指标有限,故确切的结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腺体胃炎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基于深度学习的腺体病理图像分割
春蚕吐丝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四问”慢性胃炎
胃黏膜活检病理与临床的探讨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