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思维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诗歌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从形式、内容,还是语言上分析,都是培养小学生联想思维的重要阵地。朱绍禹先生指出:语文学科,是语言的学科,同时也是思维的学科。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联想思维及其重要性
成尚荣教授强调:“思维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中关键能力的核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也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阶段,其思维方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质的变化阶段。联想思维作为形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活动,创设出新事物、新特征的思维方法。具体而言,“联想思维”=“记忆力”+“想象力”。联想的“想”代表“记忆力”,它可以将记忆库中的各种元素提取出来;联想的“联”则是一种“想象力”,通过“联”接记忆库中的各种元素,形成“联想”。联想思维是想象力发展的基础,是形象思维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创新思维的本质是二元联想,也就是在两个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事物间建立起联系的过程。丰富的联想思维是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培养创造性、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基础,是小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诗歌教学是培养联想思维的沃土
诗歌,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在文学、文化以及人文价值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诗歌以其语言上的朗朗上口、内容上的童真童趣等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此外,因其凝练含蓄、情深隽永的语言和丰富、深刻的思想意蕴等特质,在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上有重大意义。诗歌本身的这些特点和特質决定了诗歌教学是联想思维训练的沃土。
第一,从形式上看,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的儿童诗歌,短小精悍是其共同特点。如一首家喻户晓的骆宾王的《鹅》,用短短的18个字就勾勒出了一幅生趣盎然的白鹅浮水图。诗歌形式上的这一特点,正与儿童的认知规律相吻合。学龄前儿童的言语发展是以口头语为主的,书面言语的学习是从小学开始的,因此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也就更有利于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来培养其联想思维。
第二,从内容上看,诗歌本身就产生于联想与想象之中。尤其是小学教材中所选取的诗歌描写的大都是在儿童眼中充满魅力的新奇事物,题材广泛,并且诗歌中大胆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看似天马行空的事物组合成一篇篇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花儿会微笑,鸟儿会舞蹈,就连小小的雨滴也可以美美地睡在绿叶上。如在《彩色的梦》中,彩色的铅笔化身为大森林的精灵,她滑着轻快的舞步,从碧绿的草坪、鲜红的野花、湛蓝的天空跳到了葱葱郁郁的大森林。在这里,彩色的铅笔好似一个轻盈的舞者,用她曼妙的舞姿描绘出了一副生机盎然的图画。这首诗歌用儿童所特有的语言,描写出了小朋友用彩色铅笔在白纸上画画时的丰富联想与想象,这正是联想思维活跃的最好体现。
第三,从语言上看,诗歌的语言一般是高度凝练的、跳跃的。诗人经常会运用白描、省略、抽象、象征等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样也就出现了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问题——思想深奥、理解困难。如《寻隐者不遇》这首问答诗中,诗人采用寓问于答的写作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学生想要理解这首诗,就必须在诗歌和自身间架起一座联想与想象的桥梁:诗人问了什么?童子又是如何回答的?通过大胆的联想与想象对诗句所描绘的景象进行再创造。因为不同的学生其思维方式与联想背景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联想方向也就不尽相同,这样通过联想就形成了其头脑中独一无二、无可代替的经验,完成了对诗歌多元解读。在此过程中,联想思维自然而然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总之,诗歌中那些别致新颖的文字以及视觉意象可以训练孩子们的联想思维,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这个新奇的世界。
三、小学诗歌文本中丰富多彩的联想思维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但其联系存在多样性:有“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秧”的直接联系,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间接联系,也有“无风不起浪”因果联系和“时势造英雄”的偶然和必然联系。具有不同联系的事物经过人脑的反应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包括儿歌、古诗词、儿童诗)文本中蕴含着的丰富联想思维,为联想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素材。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相似联想。相似联想产生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者共同性。这里的相似特征内容极为丰富,可以是外部特征、可以是内部本质,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特征。如由满月想到月饼,由太阳想到热情,由一棵挺拔的松树想到站岗的哨兵,这些都是相似联想,它是联想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小小的船》为例,这首小诗只有短短四行,它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诗的前两行,作者抓住月儿和小船的相似点,通过联想,将弯弯的月儿比作两头尖尖的小船;后两行进一步展开联想,辽阔的天空变成了浩瀚的大海,“我”乘坐着这艘月亮船翱翔于星空。短短的一首小诗,作者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象,抓住事物间的相似点,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新奇独特的联想,写出了夜空的美丽。
不仅现代诗歌中比喻随处可见,古诗词中的比喻更是精妙绝伦。“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中苏轼将“晴方好”“雨亦奇”的“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中刘禹锡奇思妙想,将洞庭湖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比作“白银盘”;将洞庭湖中的君山巧妙地比作“青螺”。还有王观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好似钩”等等。这一首首诗歌,因为诗人的一个个比喻,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思维,去体会这些比喻的妙处。
第二,接近联想。接近联想可以分为时间联想和空间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想到空间或者时间上与之相接近的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如从现在联想到过去或者未来,再如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
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拟人、象征、托物言志等大多属于这种联想。
以“月”这一意象为例,自然界中月亮是不断变化的,月明月阴、月圆月缺,这正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因此诗人笔下的月亮不再是“月”本身,它被高度的人格化,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月是凄恻孤寂的感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月是魂牵梦绕的思乡;“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月是睹物思人的牵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中的月是往事如梦的追忆。此外还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柳”,“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的“松”和“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山、云”都是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
再以李白脍炙人口的《峨眉山月歌》为例,这首28字的绝句从“峨眉山月”写起,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可以说这首诗在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诗中的“山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是思乡念友的象征,作者通过“山月”这一意象充分发挥空间联想,将“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这一广阔的空间连为一体。还有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诗歌的前三句写了作者看到的:竹林外三两枝初放的桃花、水中嬉戏的鸭子、长势旺盛的蒌蒿和破土而出的芦芽儿;最后一句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联想……“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正是因为时间上的相近引发的联想:春暖花开之时正是河豚逆流而上之时。这与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异曲同工之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着重挖掘这些诗词中所蕴涵的接近联想,引导学生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第三,对比联想。对比联想与相似联想可以类比为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关系,即由一种事物想到与它特质截然相反或相对的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既可以是由表层特征的大联想到小、黑联想到白,也可以由深层特质的幸福联想到苦难、忧患联想到安乐。进一步探究到诗歌创作中,就是我们常用到的反衬手法。
以王维的《鸟鸣涧》为例,此诗描绘了山间春夜中宁静幽美的景色,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更反衬出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此外,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都是以动衬静的代表作。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展现出了瀑布奔涌而下、气势磅礴的动态之美,而“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则化动为静,以静衬动,倾泻的瀑布仿佛一条巨幅白练挂在山间,写出了瀑布冲天之下的动态美。
运用对比联想创作的诗句很多,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反衬这一手法,启发、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歌大意的基础,揣摩语言,展开联想与想象,在赏析诗歌中体会对比联想的精妙。
第四,因果联想。客观事物之间具有一种因果关系,人们由因想到果,或者由果想到因的心理过程就是因果联想。诗歌中的因果联想更是俯拾皆是。李白的《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果;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是因,“花落知多少”是果;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是果,“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因;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是果,“只缘身在最高层”是因。
关于杜甫的《春夜喜雨》曾有这样一道诗歌赏析题:诗歌的题目是《春夜喜雨》,可最后两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写的却是早晨的景象。问:“春夜”与“晓看”矛盾吗?这首诗歌是不是不切题?如果要完成这道诗歌鉴赏,就需要探究诗歌中的因果联想。杜甫对春夜之雨,怎一个“喜”字了得。诗人是怎样把这种喜爱之情表达出来的呢?他联想到了一场春雨之后,第二天一早,成都城里一定会开满鲜花,而且鲜花上还沾着雨滴呢!有了这两句,“喜”字就有了着落。第二天的花团锦簇,正是第一天好雨“润物细无声”的结果啊!由因及果,自然美妙,富有哲理。通过体悟诗歌的内在联系、因果逻辑,是强化学生联想思维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第五,跳跃联想。跳跃联想是指超越思维的时间、空间跨度,大跨度、发散性、快节奏的组织材料,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间建立的联想。
有人曾经说过:诗人的思维有如儿童,诗人的思维都淡化了逻辑性,而是一种跳跃性。正是由于诗人创作时的这种跳跃联想,诗歌中语言的跳跃、情感的跳跃、行文的跳跃,使诗歌中会经常出现突然中断而后产生空白。这些空白正如“此时无声胜有声”体现出了作者的独具匠心。正如“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里”这两句中,牧童是如何捕蝉的?诗人没有写;“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我”是如何问童子的?诗人也没有写。这就需要我们进入诗歌的世界,展开联想去认真挖掘和体味,用自己的“天马行空”去进行艺术的补白。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自由流淌,跳跃联想还体现在诗人的行文中。有时他们会打破常规的语法规律,“想他人之未想,写他人之未写”。如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中的“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这句诗中没有一个动词或形容词作谓语,直接将景物罗列,组合成全名词性的句子。从常规上看,这个句子是不完整的。但就是这种跳跃的思维,这种“白描”的手法活灵活现地勾勒出了一位逍遥的“秋江独钓者”。类似的诗句还有很多,“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等等。在跳跃联想的帮助下,可以引导学生读懂诗人跳出窠臼、求异表达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强化联想思维的深刻性。
总之,通过以上具体实例的列举、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中无论是类似联想、接近联想,抑或是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跳跃联想都是有迹可循的。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中蕴含了丰富的联想思维资源,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依托。
综上所述,诗歌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从形式、内容还是语言上分析,都是培养小学生联想思维的重要阵地。
(李莉,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