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娟
摘 要:小学音乐社团的组建与发展是进一步落实有关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的有力体现。目前在小学音乐社团教学实践,特别是西洋管乐队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对小学音乐社团教学活动中,管乐队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解决。
关键词:小学音乐社团;乐队教学;问题;路径
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准练习的不稳定性
在乐队教学排练开始时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是校音。校音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件乐器的音高近乎达到一致的音准水平。在相同的音准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完成排练乐曲的整体性、统一性以及融合性。
在日常的乐队教学排练中,虽然保持着校音为标准音A(442HZ)的基本步骤,但在音准方面还存在较为不稳定的现象。客观原因可能由于天气变化、乐器零件更换等造成。主观原因则是因为乐队学生的练习方法、演奏水平等自身问题所造成。
(二)音头、音尾不统一性
在日常的乐队教学排练中,时常出现音头、音尾出入不统一的现象。乐队作为一个整体在需要集体演奏的乐段中不需要有个别乐器的声音“冒出头”,即没有按照指挥的手势、指令在同一时间演奏出声。这样音头、音尾出入不统一的现象是作为乐队集体演奏不严谨的表现。或是在排练过程中,乐队个别学生没有完全集中注意力去识别指挥起拍、收拍等手势而进行的演奏。尤其是吹管乐声部在乐曲演奏中会有大量的独奏、重奏片段,在此情况下,高度集中注意力,随时做好准备吹奏的狀态以及学会识别指挥起拍、收拍等手势,是乐队演奏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能力。
(三)独奏进入的不准确性
在日常的乐队教学排练中,对于声部休止若干小节后如何准确地进入乐曲的演奏,是排练过程中小学生较为苦恼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管乐器、打击乐器声部,时常会出现几十甚至是上百小节的休止。如若单纯、死板的默数小节休止数,出错率极高且不利于演奏者对乐曲整体的理解。特别是在排练不熟悉的乐曲时,如若默数休止小节数不够准确,出现演奏进入错误位置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整个乐队排练的进度及效率,也会造成演奏者自身的心理压力。
(四)多连音合奏不细化性
在日常的乐队教学排练中,随着乐曲演奏数量及难度的增加,出现复杂节奏型或是复杂音型的概率就越大。如多乐句出现多连音音型等情况,即6连音、12连音等。针对这种复杂性多连音的合奏时,学生常常不能准确地在时值内完成演奏,即出现了演奏时值不统一、参差不齐或是合奏中乐句旋律演奏不清晰的情况。面对多乐句出现多连音的音型,学生会产生抗拒、害怕甚至是得过且过的不良心理。
(五)慢速练习的不巩固性
在日常的乐队教学排练中,乐队学生对于演奏的乐曲其熟悉程度是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此时出现的另一个现象,乐队学生对乐曲的熟悉程度越深则演奏速度越快,但这种快速度演奏却往往不在学生的演奏速度掌控范围内。即在正式的演出或比赛中,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心理的紧张等因素,导致学生无法按照练习时的速度去表演,或者以很吃力的状态快速结束乐曲演奏。
有些学生会产生疑惑,自己演奏速度已经超过曲谱要求的速度了,为何在舞台上演奏乐曲时还存在不稳定或者失误率较高的现象。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对乐曲已经足够熟悉甚至可以背谱演奏,但其中却忽略了学习巩固的重要性。导致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演奏状态处于不稳定的阶段,不能完全发挥出自己日常练习的演奏水平。所以,对于熟悉的乐曲仍然需要进行细节化、具体化的慢速练习,即“回炉”巩固的过程,方能不受外界影响较为稳定的演奏乐曲。
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长音练习稳定音准
在教学排练过程中,针对乐队学生音准练习不稳定的情况。乐队指导老师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以弦乐、木管乐、铜管乐声部为单位,进行长音叠加练习。
例如谱例为《蝙蝠序曲》中木管乐五声部的乐谱,其中第一、三、五小节均为级进关系的单音组成。其木管乐中不同乐器所吹奏的不同音高,集体合奏便形成了独具色彩的和声音效。在长音叠加练习中,吹奏类似谱例中的和声音高,有利于学生彼此聆听相互间音高的不同,以及掌握和声的概念。
(二)指挥手势统筹协调
在教学排练过程中,针对乐队学生产生演奏时音头、音尾出入不统一的现象。即没有按照指挥的手势、指令在同一时间演奏出声或演奏收声,也就是或早或晚的发声演奏。乐队作为一个集体在演奏乐曲过程中除非独奏乐段,其余不需要某一乐器有“个人主义”行为。针对这一现象,首先从乐队学生自身找原因,其中包括排练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不会识别指挥的手势动作、没有控制好乐器的演奏等。其次,通过这些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乐队排练过程中尤其是指挥手势抬起预示即将开始演奏时,应该将乐器放在准备拉奏、吹奏的位置,注意力高度集中等待指挥的手势指令。若声部间仍然存在音头进入参差不齐、不在一个重音点上的情况,则单独针对音头集中一个重音点进行多次反复训练,包括音准稳定性训练中的长音练习也是针对音头集中一个重音点演奏的有效训练方法。
(三)相互聆听准确进入
在教学排练过程中,针对以管乐器、打击乐器为主的独奏声部休止若干小节后再次进入乐曲演奏时的时间点存在不准确、进错位置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管乐器、打击乐器声部,时常会出现几十甚至是上百小节的休止记号。
除了单纯、死板的默数小节休止数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聆听其他声部的旋律进行。在自己声部休止的同时,以其他某一声部的旋律线为参照,并能及时、准确地进入到自己声部下一段的演奏位置。尤其对于管乐声部后半拍、弱起小节等情况的独奏进入,这样的融合听辨能力显得格外重要。
(四)具体乐句细节划分
首先,乐队指导老师应该统一化、规范化多连音音型的具体演奏细节划分。
其次,在以上具体乐句演奏细节划分统一、规范后,方能进行下一个速度练习的步骤,即慢速(或打分拍)练习,逐步提速练习,最后进行原速练习。最后,通过以上方法的练习,达到乐曲集体演奏过程中对曲谱的要求。
(五)慢速练习巩固乐曲
在教学排练过程中,发现大多数乐队学生对演奏乐曲的熟悉程度是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
与此同时出现的另一个现象,乐队学生对乐曲的熟悉程度越深则演奏速度越快,但这种快速度演奏却往往不在学生的演奏速度掌控范围内。一旦受到外界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演奏乐曲的速度、状态将会变得极不稳定。
此类情况,分析其原因是学生对乐曲的演奏不够熟练、缺少细化慢速练习的过程。即对乐曲的练习没有形成慢速练习至逐步提速练习至快速练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再回归到慢速练习的过程。
学生在练习乐曲时逐渐加速的过程是不断提高自己演奏水平、专业技能、机械机能的过程。而最后,回归慢速练习则是对乐曲巩固、“回炉升温”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对乐曲较为熟悉演奏的前提下,再严谨、细致、深入地剖析乐曲的音乐记号、音乐术语等,从而达到稳定、牢固、成熟的乐曲演奏水平及状态。
(责任编辑:胡甜甜)
参考文献:
[1]周琦. 中国西洋管弦乐团发展脉络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戴俊超.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