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部署要求,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把学习教育的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转化为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生动实践,获得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坚持统筹谋划、“五化”实施,着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纵深开展
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摆上突出位置,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纵深开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高质高效。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委宣传部。各地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以上率下、层层推动、一抓到底,为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省委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省上下迅速行动,真正把党中央部署要求落到实处。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先后主持召开全省党史学习教育部署会、中央宣讲团宣讲会、领导小组会、全省作风建设推进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会和省委常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读书班等一系列会议,以“头雁”效应建构示范模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升温、形成热潮。
二是运用“五化”方式,推动落细落实。“清单化”厘清任务目标,列出17个重点任务、49项具体内容、145个实施举措和步骤,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具体措施、时序要求,确保“规定动作”做扎实、“自选动作”做出彩。“图表化”明确4个重要时间节点和3个阶段重点任务,细化议事决策、督促指导、目标管理等工作流程,实现“挂图作战、对表推进、销号管理”。“手册化”明确措施方法,制定“总体工作手册”和综合协调组、工作简报组、新闻宣传组、实践活动组、巡回指导组6个“工作手册”,形成“1+5”手册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模板化”规范标准要求,先后印发吉学组文件19个、吉学办文件15个,工作提示11个,工作简报240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机制化”确保常态长效,从工作保障、争先创优、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章立制,推动全省党史学习教育整体推进、上下同步、同质发展。
三是树立问题导向,强化指导督导。成立20个巡回指导组,开展常态化、不间断督促指导,紧盯面向基层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现象,坚决整治“填表式”“留痕式”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清理规范基层事项,全面落实减负目标。省级层面通过随机抽查、巡听旁听、电话调研等方式开展3轮400余次巡回指导工作,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二指导组9次来吉指导工作,有力推动了吉林省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二、坚持深学细悟、笃信笃行,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一是“关键少数”带头学。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带头以视频形式讲专题党课,带头进机关、到社区、入农村,先后赴长春新区、白山、四平、长白山等地基层单位和厅局宣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10余场。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年召开学习会17次,围绕“四个时期”党的历史,举办为期60天的集中研讨和自学相结合的读书班,示范带动各地各部门开展中心组学习、读书班1600余次。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39名省级现职领导同志、11个市(州)党政班子成员、115个省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来到所在党支部,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交流学习体会、检视自身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明确整改措施,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融入实践,更好凝聚起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奋进力量。
二是全面覆盖广泛学。高标准开展中央宣讲团宣讲工作,党史学习教育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和网络平台推送方式覆盖全省各市(州)、县(市、区),并深入四平战役纪念馆、吉林大学进行互动宣讲,直接受众0.98万人,报告会视频点击量超过10万次。高层次组织省委宣讲团宣讲工作,组建36人的党史学习教育省委宣讲团、18人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赴全省各地、企业和学校开展集中宣讲近90场,直接受众近10万人次,实现60个县(市、区)全覆盖。高效率开展“七讲七进”基层宣讲,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推动全会精神进机关;专家学者深入讲,推动全会精神进校园;理论志愿者巡回讲,推动全会精神进社区;基层干部贴近讲,推动全会精神进农村;典型人物示范讲,推动全会精神进企业;红色传人鲜活讲,推动全会精神进军营;全媒记者互动讲,推动全会精神进网络。全省组建各类宣讲队伍1.3万人、组织开展专题培训4000余人次,组织遴选杨靖宇之孙马继志、马駿孙女马丽颖、陈翰章外甥鄢成等开展红色传人讲红色故事、朝汉双语宣讲等特色宣讲活动23.6万场次,受众近247万人次。
三是理论阐释深入学。深入挖掘吉林丰富的党史资源、红色资源,着力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形成以学促研、以研深学的浓厚氛围。组织召开吉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其中3篇论文入选全国研讨会征文,入选论文数排名全国第一。组织召开吉林省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研究推动贯彻落实举措。中宣部重大实践经验总结课题“新时代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顺利结项,《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档案丛刊》被列为全国历史学界年度重大成果。省社科基金设立建党百年专项9项、其他党史项目18项,设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马工程”专项课题13项、包括“三地三摇篮”研究丛书课题6项,带动全省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省社科院报送研究报告160篇,113篇研究报告获得批示、采纳和采用,其中4篇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
四是网络平台“云上学”。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新时代e支部”、吉林省干部网络培训学院等网络教育资源,采取学课程、读文章、答试题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自学党的创新理论。全网共推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相关稿件4360余篇,总阅读量6000万次。全媒体理论宣传栏目“好好学习”制播《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专题节目96期,其中“精神图谱”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庆祝建党百年重点节目。“学习强国”吉林学习平台开设“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专栏43个,发稿约2.99万条,点击量超5000万次,累计阅读量超过1亿人次。突出抓好可视化产品创作生产,组织制作纪录片《百年红星耀吉林》,组织创作电视剧《父亲的战争》、广播剧《高地》等,出版《庆祝建党100周年吉林文学丛书》和长篇报告文学《两万干部进东北》等,用优质文艺作品传播党史、照亮现实。“学习强国”乡村大喇叭播报覆盖人口近200万人。
三、坚持活化资源、创新模式,着力建强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平台
立足红色根脉,坚持守正创新,活化“三地三摇篮”资源,建好红色基因库、用活历史教科书、筑牢实践主阵地,推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学习实践良性互动、党员群众血脉相融,为党员干部弘扬革命传统、践行初心使命提供平台支持。
一是学习平台凝心聚魂。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领省委常委班子深入四平市、白山市、通化市,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杨靖宇干部学院等党性教育基地,到一汽集团开展“四史”教育活动,重走红色路线、重温红色记忆,开展集体学习研讨;率领吉林省党政代表团南下学习考察,第一站到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瞻仰珍贵文物、体验鲜活场景、重温入党誓词,并召开集体学习会。省委常委班子示范引领,带动各地各部门围绕“三地三摇篮”等教育资源,组织现场观摩教学,开展向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革命英雄、杰出建设模范和杰出时代先锋学习活动。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纳入全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培训的必修课程,纳入各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开学第一课“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创新发展”超过60万师生在线学习。通化市深入实施“红色铸魂”工程,把全市130处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5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全市累计开展学习教育活动1.6万余次。
二是实践平台强基固本。以党史学习教育引领“四史”宣传教育,实施思想铸魂行动计划,“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吉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接待社会各界参观近30万人次。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面向党员干部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入党宣誓和优秀党课展播活动,面向青少年开展“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诵读红色家书、红色故事会、主题团队日等活动,面向社会开展主題道德讲堂、歌会诗会、红色快闪、红色艺术课堂、主题公益观影等活动,全面推动“四史”宣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吉林省革命老区“红色名片”金春燮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简报》专刊推介。积极开展“吉林好人·引领风尚”和各领域典型选树活动,引导干部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推进红色教育基地设施建设和修缮保护,“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由原来的3条扩展到30条,23处红色资源纳入全国红色旅游路线。举办“百名讲师、百个红色故事、百处遗址踏查、百场讲解拓展展演”等活动。长白山开发区老黑河遗址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进行近10万人次爱国主义教育。
三是传播平台氛围浓厚。开展“永远跟党走”“沿着高速看中国”等主题宣传活动,为党史学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三大央媒同日聚焦吉林,推出12个整版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11次报道吉林学党史、开新局各领域工作亮点;经济日报头版头条推出万字重头报道《吉林问粮——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记》;“保卫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网络主题活动推出相关报道3150条,总阅读量超2亿次。红色经典剧目京剧《杨靖宇》、吉剧《江姐》等党史学习教育“活教材”连续上演96场,舞剧《红旗》、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情景歌舞诗《海兰江畔稻花香》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长影集团长影乐团“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大型视听交响音乐会全国巡演活动在13个省、24个城市引发强烈反响。四平市“四战四平”专题网课播放量500余万次。
四、坚持践行宗旨、转变作风,着力激发吉林振兴发展内生动力
牢记“国之大者”,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吉林“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职责使命结合起来,同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同动员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力办实事。成立工作专班,强化统筹调度,通过五级书记推动、组织带动、社会联动、创新促动、保障拉动等工作举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全省“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效。2021年吉林省重点实施的50项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实现年度目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6%,比2017年提高10.3个百分点,是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累计完成惠民便民实事项目7.27万个,兑现“微心愿”31.1万个,评选“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案例50个。省发改委为全省95个项目中心解决立项、选址、用地等各类项目问题1040个。省财政厅有力保障全省99.3万城乡低保、特困等人员基本生活,45.5万名残疾人享受基本康复服务或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城乡低保标准提标幅度达近年来最高水平。省民政厅推动建立高校老年课堂16个,社区老年大学52家。省农业农村厅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保护性耕地扩大到2875万亩,比上一年增长55.2%,居全国第一位。省卫健委组建43个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协助18.3万名社区居民完成核酸检测、0.8万余名群众享受健康筛查、近2万余名群众接受省级专家的健康服务。
二是全员转作风。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大力培树“严新细实”优良新风。按照“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转变作风、狠抓落实”要求,明确6个方面、20项具体任务、43项推进措施,推动全省8万余个基层党组织、170余万名党员全力完成好疫情防控、防汛抗洪等急难险重任务,动员5000余名机关干部扎根农村抓党建促振兴。聚焦“庸、散、怕、浮、奢”等作风问题,推动各地各部门开展集中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对事关全局、群众反响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修订《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的实施办法》,同时,大力查办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树立“培养重作风、考察比作风、选任看作风”的鲜明导向,把作风建设要求纳入新任职和交流任职干部勤政廉政集体谈话内容。严格执行容错纠错和加强受处理处分干部关怀管理“两个办法”,制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容错纠错新“十条”,对419名干部容错纠错,对3512名受处理处分干部关爱帮扶。松原市坚持绿色发展,查干湖生态保护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工作经验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交通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较上年度同比分别下降50.7%、51.6%。
三是全面开新局。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五个合作”,聚焦“两确保一率先”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开创性成果。2021年GDP增长6.6%,其它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限上增速领跑东北板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签约项目396个,合同引资额达到7027.8亿元,增长350.5%,预计2021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3700亿元,增长超过31%;冰雪旅游、乡村旅游实现爆发式增长,国家文旅部预计吉林省2021年接待游客增长38.5%、实现旅游收入增长31%。2021年1—11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国第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超过7.5%,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在全国上升9位,上升幅度全国最快,居东北之首;新登记市场主体57.2万户,增长52%,增速居全国第三位,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00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居全国第八位;粮食总产量达到807.84亿斤,增长率居全国前十大产粮省第一位;高端人才实现进大于出,净流入1万人。
责任编辑/赵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