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将入相 社稷之臣

2022-02-13 11:42罗琳仝晰纲
前线 2022年1期
关键词:吕蒙孙权关羽

罗琳 仝晰纲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将入相,统摄吴国军政十多年,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深谋远虑、正言直谏闻名,忠诚恳至,深得孙权器重,《三国志》称其为“社稷之臣”。

儒生脱尘  书生都督

陆逊出身于江东大族,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从祖父陆康为庐江太守,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陆逊10岁丧父,跟随其从祖父陆康在庐江任所读书。当时,陆逊是一位温文尔雅的书生,和陆康的儿子陆绩、外甥顾绍均以博览群书闻名。赤壁之战后,刘备使关羽镇守荆州,既威胁到孙吴的边境安全,又阻碍其向西发展。于是驻守陆口(今属湖北嘉鱼)的东吴大将吕蒙与孙权密谋夺取荆州。

为了蒙蔽刘备,吕蒙假装称病返回吴都建业。陆逊前去拜见,对吕蒙说:“蜀国大将关羽与您的辖区相连,您怎么能离开辖区返回都城呢?如果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情,真让人忧虑啊。”吕蒙说:“你所言极是,但我确实身患疾病啊。”陆逊说:“关羽骁勇过人,意骄志逸。他把心思都放在向北进取上,对我们吴国没有更大的野心,今闻知您回都养疾,必然放松戒备,如出其不意,可以将其擒拿。您见到我主,可以商量一个擒拿关羽的计划。”吕蒙不便把机密泄露给年轻的书生陆逊,便假意推脱,对他的建议未置可否。

后来,吕蒙见到孙权。孙权说:“你来都养病,谁可替代你?”吕蒙认为陆逊思虑久远,可堪大任。孙权召见陆逊,拜为偏将军右部督,以代替吕蒙。陆逊到任后,主动向关羽修书,表示敬慕之意。关羽见陆逊言辞谦和,又是一介书生,对其放松了警惕。陆逊将关羽的状况及时汇报给孙权,孙权暗中集结力量,准备攻蜀。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一月,孙权命令吕蒙、陆逊分道攻取荆州。吕蒙率军攻打公安、江陵,陆逊则率兵长驱直入,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兵夷陵,据守峡口,堵住了关羽的退路。由于准备充分,加之吕蒙和陆逊配合默契,很快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关羽慌忙从樊城撤军,退守麦城(今属湖北当阳)。在吴军的强势攻击下,关羽从麦城突围,被吴国将士俘获斩杀。

陆逊在吴蜀争夺荆州之战中,充分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孙吴政权中崭露头角。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不顾诸葛亮等大臣劝谏,率军进犯吴国西部边境,从巫峡至夷陵,安营扎寨,步步推进。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诸将皆受其节制,率5万人相拒。

诸将主张正面迎击刘备,陆逊则以为不可。他说:“刘备举军东下,锐气正盛,且乘高守险,难以攻取。即便一时攻克,也难以全面取胜。诸将应各守阵地,静观其变。如果在平原旷野,我们可大举进攻,而今山路崎岖,难以大规模进军,所以不可贸然进攻。”诸将认为陆逊是一介书生,畏惧刘备,都对他心怀不满。

当时,吴将孙桓被刘备围困在夷道,向陆逊求救,陆逊未允。诸将说,孙桓是公族,明知其被困为何不救?陆逊认为孙桓深得士卒爱戴,粮草充足,没有危险,如果营救会破坏整个战略布局。只要按计劃行事,其围可自解。果不其然,孙桓很快便突围出来。孙桓见到陆逊说,当初我对你见死不救心生怨气,现在看来,你是正确的。

陆逊认为,夷陵是国家要害之地,如丢失则荆州就失去了屏障,因此要格外重视。而此时刘备欲正面与陆逊交战的计划失败后,便弃舟上岸沿山路前进。由于路窄,行军的队伍蜿蜒数十里。由于兵力分散,只好分别安营扎寨。当陆逊见到刘备兵力分散于山路时,下令诸将进击。诸将认为,进攻刘备应在战事刚起的时候,如今他已安营扎寨,可以固守,此时进攻,很难取胜。陆逊则认为,刘备出兵已久,兵疲意沮,且兵士都扎营在狭窄的山路上,难以首尾相救。诸将若同时进攻,必可破敌。

于是,陆逊使诸将进攻刘备,火烧连营,一举击败刘备。刘备趁夜色逃至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全被吴军缴获。刘备仅以身免,惭愧自问:“我被一位年轻的书生折辱,这难道是天意?”

知无不言  正言直谏

刘备病逝后,儿子刘禅继位,诸葛亮秉政。为了抗击曹操,诸葛亮采取与孙吴联合的策略。一遇具体军政往来,孙权辄令陆逊与诸葛亮交涉,并刻孙权印,放在陆逊的衙所,以便宜用事。即便是孙权写给刘禅、诸葛亮的书信,也都请陆逊过目,听取他的意见。陆逊知无不言,正言直谏。

黄龙元年(公元229年),陆逊拜上大将军。孙权东巡建业,留太子、皇子及尚书九官在宫中,由陆逊辅佐,并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宜。当时,建昌侯孙虑喜欢斗鸭,在堂前做斗鸭栏,训练斗鸭。陆逊非常严肃地说:“君侯作为公族,本应研读经典以充实自己,为何热心于斗鸭呢?玩物丧志,不可不戒。”孙虑听后,马上将斗鸭栏毁折。

陆逊虽领兵在外,对于国家大事仍十分关心。当时,吴国严刑峻法,官民动辄得咎。陆逊上书说:“臣以为法律条文过于严苛,人们违法犯禁的就多,近年来,将吏动辄获罪,不利于社会稳定。如今天下尚未统一,当图进取,不可因小而失大。对于不慎偶尔失误者,应许其革过自新。古代圣王忘过记功,才成就了伟业。从前汉高祖刘邦不计较陈平的过失而用其奇谋,终建奇功。峻法严刑,并非帝王建功立业的前提。有罚无恕,不是怀德弘远之格局。”他的上疏对东吴抚招更多的人才归附朝廷,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权欲派军队攻取夷州,陆逊上疏说:“臣以为四海未定,应当节省民力,用以发展生产。如今连年举兵,大量青壮年弃农从军,对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破坏。对于出兵攻取夷州一事,臣反复思虑,未见其利。万里袭取,风险难以预测。士兵水土不服,易生疾疫。驱军万里入不毛之地,欲得益反受损,欲获利反被害,加之夷州地势险要,民风剽悍,即便攻取,也难以治理。如今江东百姓,刚刚能够自给自足,如果人畜和物力都用于战事,很难持续稳定的局面。农桑衣食,民之本业;干戈不止,民有饥寒。臣以为宜养育士民,休养生息,减少租赋,促进生产。如此才能富民强国,为将来的一统大业奠定基础。”孙权不听陆逊的劝止,执意征伐夷州,后来果然得不偿失。

以国为重  社稷之臣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赞陆逊为“社稷之臣”,充分肯定了他在吴国的地位。陆逊由被人轻视的布衣书生,成长为国之栋梁,除因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外,还得益于其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坚持修身立德的为人之本和家国天下的情怀 。

以国为重,敢于直谏。孙权继承其兄孙策统领东吴后,“招延俊秀,聘求名士”,21岁的陆逊入为幕僚,颇得信任。孙权曾就当时的社会治理问题向陆逊征求意见,陆逊说:“方今英雄并起,相互觀望,欲克敌取胜,非拥有众多的军队不可。而今豪强私自招纳流民,组建私人武装。甚至一些青壮年逃匿深山为盗,依据险要地势与官府作对。应当把这些流民组织起来进行训练,取身强力壮者以充实军队。”孙权采纳了陆逊的建议,并让他具体负责收编流民的工作。陆逊率部夜间潜入山中,将流民击溃,把身体强壮的流民编入军队。此举得精兵数万人,既充实了军队,又把社会上的一些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嘉禾二年(公元233年)春,辽东公孙渊向吴奉表称臣。孙权大悦,派使者携带金银珍宝赴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不料公孙渊又改变了主意,认为辽东离吴遥远,难以长期依靠,将吴国的使者拘留,投靠了曹魏。面对公孙渊的背叛,孙权大怒,欲出兵征讨。陆逊上疏说:“公孙渊凭险恃固,拘留使者,确实可恨。陛下神武,破曹操于乌林,败刘备于西陵,擒关羽于荆州。此三者为当世豪杰,皆被陛下摧其锋芒,大有荡平华夏、统一天下之势。如今却因不忍一时的气愤,而发雷霆之怒,这是臣下的不解之处。臣闻志行万里者,不中途而驻足;图四海者,不因小而失大。强寇在境,蛮夷未服,陛下越海远征,必会引起诸多问题。战事一旦开启,想停也停不下来。如果我们自身强大了,公孙渊自会归附。为什么我们为了辽东那一点小利而损害江东万安的根本呢?乞请停止出兵辽东,把精力放在应对强曹之事上,早定中原,垂耀未来。”孙权见陆逊言之有理,采纳了他的建议。

凝心聚力,共谋大业。陆逊强制把流民编入军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孙权,说陆逊此举影响了地方安宁。孙权见到陆逊后,言及迫民入伍之事,陆逊不但没有责备淳于式,反而称赞他是一个称职的地方官,并建议孙权对其重用。孙权惊讶地说:“淳于式上表谴责你,你却向我推荐他,这是为什么?”陆逊说:“他的上奏恰恰说明他关心属地百姓的生活,并没有攻击我的恶意。如果我因此再诬毁他,就会破坏大臣之间和谐共事的气氛,这种风气不可长。”孙权听后,大赞陆逊气度非常人所能及。

当初,陆逊受命节度诸将抵御刘备。诸将不是孙策的故旧就是孙氏宗族子弟,都自命不凡,从内心轻视陆逊这位年轻书生,不甘听从其调遣。陆逊按剑而起,厉声说:“我虽是一介书生,却是受命于主上。国家所以委屈诸位让我支配调遣,是我身上具备主上认可的品行,可以忍辱负重,带领诸位共图大业。诸位虽各有其职,但我们是一个整体,不可各自为政。军令如山,不可冒犯。”及击败刘备,诸将发现计谋多出自年轻的陆逊,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意。事后孙权对陆逊说:“当初诸将有的不听从你的节度,你为何不对其惩治呢?”陆逊说:“我受您信任,才担此重任。而诸将也都各怀其才,或是功臣,或是心腹,或是公族,都是国家有所依托的人。臣虽只是一介儒生,却敬慕古代圣贤善待部下的作风,只有精诚团结,才能共同为国家服务。”孙权听后大笑称善,加拜陆逊为辅国将军,改封江陵侯。

(作者简介:罗琳,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中国史研究生;仝晰纲,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 金蕾蕾

猜你喜欢
吕蒙孙权关羽
“关羽”去世
刮目相看
吕蒙自强不息
华容道
吕蒙白衣渡江
任用拆台的人
七擒孟获
任用拆台的人
关羽大意失荆州
孙权的“窥视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