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工智能教学成为教育热点,受到了人们的重点关注。作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的重要延伸,机器人竞赛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对常德市武陵區机器人竞赛活动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方式,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
一、主动作为,争取重视
近几年,武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经费投入,区内新建学校全部按标准配备信息化功能室。2019年,武陵区政府投入3963万元,进行武陵区第一小学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2021年,武陵区政府投入3345万元,进行武陵区第三小学、第五小学、第六小学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同年,武陵区教育局投入340万元,就部分中小学的智慧黑板、计算机教室、VR教室和人工智能实验室进行提质建设,为武陵区校园科技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建立机制,确保常态
一是完善考核制度。武陵区教育局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切实开展信息化应用,积极参加相关活动”纳入《武陵区公办中小学绩效考评细则》,每学期对学校进行考评。二是壮大专职教师队伍。每年年初,武陵区教育局人事股会给学校下发教师学科需求申报表,各校据实申报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需求。2018—2021年,武陵区一共录招信息技术专职教师10人,其中1人为研究生学历,新聘专业教师给武陵机器人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三是制订奖励办法。在武陵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各学校根据各自校情,制订了机器人竞赛的相关奖惩制度。若教师获得机器人竞赛指导奖,可在职称评定时视其等级进行加分,同时在年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中也会作为加分参考。若学生在机器人竞赛中获奖,每年学校会根据学生获奖等级及数量,评选数名校级“科技之星”,以激发学生参与机器人竞赛的积极性。
三、多措并举,稳步前行
一是培植优秀典型。起初,不少学校由于条件和观念限制,不愿开展机器人竞赛。我们采取以先进带动后进的方式,将武陵区第一小学和武陵区北正街恒大华府小学两所学校确定为武陵区机器人教学种子学校。其中,武陵区第一小学主打科技立校,是“湖南省智能无人车创客教育实践基地”;武陵区北正街恒大华府小学是全省信息化项目试点校。二是搭建交流平台。我们将种子学校的试点成果进行推广,引领示范更多学校。2020年底,武陵区首届教育信息化论坛在武陵区第一小学举行,武陵区北正街恒大华府小学校长唐静、武陵区第一小学校长谢英分别做了题为《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科技赋能未来学校》的分享,以点带面推进示范工作。三是提升师生竞赛素养。我们指导各校开展校园常规赛训,不断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机器人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学生共同进步。四是盘活周边资源。我们积极鼓励学校盘活资源,以不同的形式推进机器人教学工作。比如武陵区育英德景园小学利用就近高校(湖南文理学院)的地理优势,获得了高校相关专家支持,使学校机器人队伍获得专业发展。2020年,全区机器人竞赛参赛学校不足10所,2021年已接近20所,基本覆盖了城内所有学校,全区形成了“先行先试、各点开花、以点带面、比学赶超”的局面。
四、公平公开,及时总结
2020年,常德市教学仪器站组织的全市机器人大赛在武陵区第一小学举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21年,武陵区教育局承办了该赛事初赛,武陵区政府领导、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将赛事设在武陵区科技馆进行,整体提高了活动层次。连续几届机器人竞赛活动的成功举行,使全区形成了重视科技、关注科技、走近科技的氛围和格局,我们也总结了两点经验。一是过程严谨,结果透明。一场赛事只有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才能赛出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达到以赛育人的初衷。二是及时分析与总结。一种事物要迅速发展,必须要善于吸取经验教训,总结提高。每一次比赛结束后,我们都要求各参赛学校的竞赛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总结。首先从组织与管理入手。其次根据竞赛中扣分与得分情况,找到训练时的不足,及时改进,并提炼合理、成功的训练策略,以备后期参考使用。
武陵区教育局将不断探索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新形式、新常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模式,不断打磨教师能力,以赛促研,优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让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