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发旺,柴喜林
(1.江西万拓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江西 上饶 334000;2.江西盖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西 上饶 334000)
环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持续提升,环境政策也顺应高速经济发展现状做出了调整与变化。为了更准确地向公众提供科学、有效的环境数据,环境监测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大量监测任务集中在政府环境监测部门手中,不但消耗了庞大的人力、物力,而且无法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无法及时更新环境信息。因此,环境监测社会化逐步发展起来。将部分公共服务事项的监测任务从政府部门中分化出来,转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来承担,以此来减轻政府环境部门的监测压力,保证环境监测质量[1]。目前,环境监测市场任务已逐渐转移至社会环境监测服务机构,并取得了环境监测改革历史上的初步成效。接下来,如何加强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逐步健全成熟的环境监测社会化体系,成为当前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引入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环境监测服务。自此,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的帷幕正式拉开。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在政府部门对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支持和引导下,环境监测的机制和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国各地逐一开放环境监测社会服务,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环境监测服务中,市场上的环境监测社会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北京市在2010~2019年通过社会化能力认定的机构数量整体呈逐步上升趋势[2];2019年,四川省有80%的县级环境监测站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完成监测任务[3]。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政府购买服务的产品越来越多,当前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
我国环境监测起步较晚,主体监测任务统一由政府部门进行调度,实施过程未能良好地建立正确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对监测结果科学、客观、公正、准确的保障[4]。在环境监测社会化发展过程中,随着监测任务的加重,监测因子的增加,监测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无法满足当前发展要求。加上社会监测市场机构相对混乱,没有一套规范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大多数流程只是走过场,仅仅是被动地完成上级交予的任务,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更不能从根本上促进质量管理系统的发展,其存在毫无意义[5-6]。因此,当前亟须建立符合社会监测机构实际需求且全面的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明显,地方发展不平衡仍是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问题,环境监测也同样体现这一特点。环境监测需要配套的技术和人员支持,但是目前我国整体环境监测技术资源远远跟不上实际监测工作量,资源和技术人员均投入不平衡,大多数精力集中在仪器设备的引入上,技术能力扎实的监测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而且人员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在仪器设备引入方面,尽管部分发达地区大力引进大型仪器设备,但却出现大型贵重仪器闲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7]。此外,环境监测资源的投入也存在区域不平衡的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幅体量较大,配套的环境监测设备和专业人员较齐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
缺乏经济、技术、环境的支持,全面化、规范化监测机构较少,从整体上影响了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质量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已经迈开了较为成功的第一步。不少省市出现了一定规模的社会化监测机构,并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章体系[7]。尽管部分地区在环境监测社会化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环境监测社会化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社会化监测服务机构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环境监测涉及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等多种环境监测活动。对于一线从事环境监测的工作者,须在现场进行周期性的踏勘、采样,工作地点往往位于远离市区的郊区,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且周期较长。另外,环境监测样品在分析过程中受执业人员专业水平高低影响较大,一些监测机构疏于质量管控体系建设,质量控制流于形式,利益相关方的干扰等,都会对监测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产生影响,致使形成的监测报告不具有代表性[8]。环境监测也是一种政府行为,在监测机构的设置和管理上都有行政的影子,地方环保单位为了政绩着想,采用行政手段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了过多干预[9]。“污染还在继续,监测数据都好”的不合理现象屡禁不止,对政府和环保监测机构的信誉产生不良影响。当前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工业企业的发展,监测任务、监测工作量和监测范围随着工业企业数量的增多不断扩大,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也愈加困难。
我国环境保护行业不断发展,环境政策也逐步优化更新,但涉及环境监测实际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明显不足,社会化监测机构的工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掘[5]。市场上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成长高度各不一致,缺乏统一管理。政府对市场社会机构的准入条件没有清晰的定位,恶意竞争、低价竞争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出具的监测数据报告缺乏保障,间接影响监测市场的合理运行。同时,全面性、综合性的社会监测机构不多,无法树立企业标杆,为环境监测起到带头作用。
目前,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管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对监测主体机构认定进行了指导性规定[10],各地区也根据文件做出了对应的配套文件,对环境监测服务的市场秩序起到了规范作用,但实际中涉及的主体资格问题却无法通过直观的法律文件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与环境监测相关的管理法律未开始订立,这也导致我国环境监测法律建设不完善,不利于环境监测工作的推进。
环境监测社会化需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方针总体布局。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进行联合监管,积极做好鼓励和引导工作,对各社会化机构采取分级分类的动态监管模式,确保社会监测机构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完善管理和运营监督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发规范市场和技术标准文件[1],对进入市场的监测机构进行规范化处理,不达认定标准的机构不得批准入市。环境监测社会机构应提供科学、宏观、有效的监测数据,不断规范企业的质量发展过程,创新监测服务技术,在每一次监测工作中,不断优化企业自身的信誉,辅助政府进行监督管理,推动监测动态体系的建成。公众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举报、舆论等方式对身边不合法的社会机构进行监督,规范企业的发展,推进环境监测体系的绿色健康发展。
另外,环境监测中要对监测数据、监测设备、日常监测管理进行平台共享[12],建立起网格监测体系和环境监测预警及应急事故监测系统。应对不可抗力因素,要坐标化事故区域,加强因素分析,强化事故处理手段。对区域内重点企业形成监管台账,有针对性地保留台账记录,全面强化并丰富监测体系。
环境监测服务机构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自身发展目标,按照明确的计划开展监测工作。完善用人制度,强化对上岗人员的素质要求。环境监测人员和检查人员需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以此来应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应定期对监测人员的从业资格、监测能力、实验观察能力等方面进行专业的技术教育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6]。同时,监测机构可结合工作情况,提高人员的薪酬待遇,定期加强技能培训,给予工作人员归属感。监测人员要树立起正确的理念,从环境治理的角度出发,为环境监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另外,监测设备应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并推动建立大型设备的共享机制,节省人力物力,完成人员与设备的现代化融合,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水平[8]。
建立正确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是对环境监测质量的保障。环境监测单位应重视环境监测质量,对自己出具的监测报告负责。环境监管部门应根据监测工作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优化对社会环境监测单位的监督与管理。在整个环境监测体系中,需建立一个明确、科学、完整且灵活的质量监管体系,并建立自我考核评价机制,以提升自身的监测服务水平,确保日常监测工作的稳步开展[10]。
环境监测服务是一种动态化的管理方式,环境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名录管理的方式对环境机构进行考核,保障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吊销资质、通报制度、从业禁止和黑名单制度来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服务质量[13]。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对社会监测机构服务市场进行统一调度,协同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化监测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在贷款、上市融资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14]。结合监测任务对技术、设备、人员有序扶持,重点扶持具有一定实力且具备相应业务水平的大型社会化监测机构,提高监测整体水平,并以其为核心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对我们生存环境的一次“体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监测数据是最能直接体现环境状况优良的“报告”。生活中的我们能通过环境监测数据直观地了解到身边环境的优劣。环境监测社会化发展刻不容缓,我国环境监测水平达到全面化仍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环境监测社会化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实践和总结的过程,对此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后续的监测社会化发展过程中,还需要结合现阶段实际情况,处理好已发生的问题,紧紧抓住前进机会,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机构参与,公众监督的整体布局,以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向全面逐步推行试点工作。当前,环境监测社会化相关法律监督管理政策等尚不完善,配套人力资源缺乏,在处理当前问题的同时,还需依托新的政策发展规划需求,向更全面、全方位、高层次方向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