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学生教育工作策略探析

2022-02-12 01:30张天锡
山西青年 2022年24期
关键词:双创辅导员教育

张天锡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高校在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其创业能力与创造精神。但是,如何激活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活力,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则是高校目前亟须深入研究的一大课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引导学生的主动性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激活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当中,自主尝试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教育与实践的过程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初步具备创新创业的关键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强调让学生立足于自身需求,基于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的状态,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1]。考虑到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步时间相对较晚,部分大学生缺少对创新创业的全面了解,所以无论是认同程度,抑或是参与程度均相对较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低于1%,普遍存在不愿意创业、不敢创业的现象。因此,要想纠正学生的思想观念,高校督导员作为一线工作者,需要肩负起引导学生主动性的责任,借助自身在教育管理中的优势条件,定期组织座谈会、谈心会,通过多样化方式与学生展开深度沟通交流,并且进行适当引导,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到创新创业教育之于个人就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自觉主动参与到各项教育活动中,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熏陶,享受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让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停留于外在理论的灌输,更是学生内在观念的自觉渴望与接纳。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

创新创业教育顾名思义是以创新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为教育目标。我国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但是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多以灌输式教育、理论教育为主,而忽视思想引导与实践锻炼,导致学生虽知识储备丰富,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差的局面。

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可以说是亦师亦友的角色,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较大,这也为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创造了条件基础。辅导员可利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契机,发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萌发跃跃欲试的想法,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获得良好体验、收获到颇多经验、迸发出创新创业热忱[2]。

(三)辅助学生的交往性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同时也要重视其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要想顺利地创新创业,与各方力量的协调与配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交往性也是学生的必备能力之一,交往性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高校辅导员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推动者、倡导者,也是承担着重要的交往角色[3]。因此,在发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实践活动的阶段,尤其是活动组织环节,辅导员需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通过自身的交往成果为学生做出良好示范,促使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交往能力的重要作用,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自身素质。

此外,区域高校之间的交流研讨、校企之间的交流合作,均离不开辅导员在其中的联络协调,帮助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其沟通的桥梁,如此也可让学生的交际范围大幅度拓展,提高交往频次,促进自我交往能力的持续进步。最后,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阶段,一定会接触到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人员,当学生陷入创新创业困境或者交往阻碍时,辅导员要在恰当时机给予指导与帮助,提出建设性建议也是尤为重要。

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提升学生教育工作水准之策略

(一)加强理念引导,激活创新创业兴趣

部分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了解并不全面,所以也就缺少驱动力来参与实践。对此,需要高校辅导员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念,逐步激活其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在文化主题布置方面,辅导员可为创新创业新增小案例板块,引入学校内较为成功的创业实例,用于做创业经验的分享,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自信心[4]。此外,将创新创业的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细节当中,通过专题报告、专业知识培训等活动来吸引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感和注意力。

在网络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而大学生群体处于信息的前沿位置,在信息共享、互动融合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因此,辅导员可利用好自媒体,发挥其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的优势,依托互联网资源以及新媒体平台,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例如,建立高校的官方微博账号、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账号等,以此达到广泛吸引学生参与的目的,拓展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阵地。正确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力量,逐步构建出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借助网络力量拓展教育空间、丰富教育内容,将网络在思想教育引导中的作用淋漓尽致发挥出来。

(二)由班级建设切入,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各项学生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多以班级为单位来进行,而增强班级内部凝聚力、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也是辅导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基于此,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学生教育工作,辅导员可有意识地将创新创业理念渗透到班级建设的各个环节当中,打造出争先进、勇创新的特色班集体文化。

首先,辅导员可定期组织班会活动。利用此契机引入创新创业案例,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生活智慧、创新创业故事等形式,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剖析向学生传递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就业面[5]。此外,辅导员应积极整合创新创业资源,通过专家讲座、主题班会、小组分享会等形式,将这部分资源分享传递给学生,一方面可以让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接受到创新精神的感召,思考未来自己是否可以将创新创业作为自己的就业出路,便可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其次,做到精准施教。每一位学生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规划均存在差异,为更多地了解学生,提高学生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辅导员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未来的理想职业、发展预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等,将教育工作建立在足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施教阶段有意识挖掘学生潜能,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推荐创新创业实践的指导教师,然后由指导教育与辅导员协同为学生制定差异化的教育培训计划,以突出学生教育工作的精准性、科学性。

最后,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辅导员应积极鼓励党员学生,参与到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中。因为党员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密切,且同是学生身份沟通起来会更加顺畅,所以要让党员学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其自身的影响力驱动更多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中来。同时,这一过程也可进一步强化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感。

(三)注重建设“双创学风”,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就有复杂性、持续性的特点,在施教过程中应重视帮助学生从思维定式中走出来,在学习与实践中寻找灵感,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逐步形成个性化的思维策略。创新思维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辅导员基于学生的认知经验、思维发展规律,将创新创业理念渗透到学风建设环节,在无形中熏陶其思维、影响其行为[6]。

第一,建设勤学善问之学风。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是建立在感性材料积累的基础上,而理论知识的学习、创新思维的碰撞则是感性材料的来源。为让学生汲取到更多理论知识、拓展其思维深度,辅导员可引导学生寻找有共同爱好、创业追求的同学,自动组成创新创业学习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同步学习,鼓励各小组之间定期交流学习成果、分享学习经验,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自己创新思维品质的提升。

第二,建设敢于实践之学风。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以赛促学是其中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当前社会组织、教育部门、高校也在积极组织各式创新创业相关的竞赛活动,通过规范化的赛事流程、专业化的评价,让参赛学生在短时间的实践中积累到丰富经验。对此,辅导员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广泛参赛,并辅助其备赛,提供参赛指导,鼓励学生不惧挑战、勇于克服困难,在实践中检验自己、锻炼自己,将竞赛活动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促使学生在实践经验的积累下具备创新创业的关键能力与专业素质。

第三,建设团结协作之学风。创新创业教育并非局限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更是要贯穿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始终。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均有显著不同,所以辅导员在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保证创新创业团队思维的连续性、队伍的活力性,让创新创业教育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助力。

(四)搭建实践平台,形成长效教育机制

创新创业活动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其活动应做到形式灵活、内容丰富。以便于吸引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为形成长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在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员应重视搭建实践平台。一是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组织相关活动与比赛,二是组建创新创业社团,为双创教育活动提供强有力支撑。

首先,组织创新创业体验活动,辅导员可在校内通过搭建模拟工作室的方法,激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其次,组织创新创业调查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与企业见习的过程,进而对当前的就业环境、创业环境有了基本的了解[7];积极组织创新创业学术活动,辅导员可通过举办创新创业主题研讨会、交流会的方式,为校与校之间、校企之间搭建起沟通的平台,在交流与合作中丰富学生的经验储备、增强其理论素养;最后,组织创新创业实训活动。辅导员应筛选出切实可行、发展前景良好的创新创业项目,然后向学校申请政策支持以及经费支持,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将该项目投入到市场进行运营,促使学生在实践训练中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并不断强化创业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训中获得良好体验,丰富个人的实践经验。

创新创业社团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辅导员应将各专业、各学科、各年级的学生动员并协同起来,鼓励其成立创业创新类社团,同时向学校申请一定的政策与经费支持,为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撑。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其教育学不进社团,作为教育的延伸,为学生搭建出“梦想支撑平台”,有辅导员深入到学生群体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其创新创业的意愿与想法,并在全学部范围内号召有意愿、有兴趣的学生踊跃加入双创社团。而社团学生则要立足于创业项目组建创业团队,有团队成员合作编制创新创业计划书,在此社团则是起到资源争取的平台作用;有学生出面邀请创业导师面向全社团学生进行多维度教育培训,通过多种途径自主募集创业起步资金,走进创业型企业进行实地参观等。以上举措均为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提供了有效保障和关键途径。创新创业社团在活动组织阶段,学生之间有了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对于激发其创新创业激情与灵感,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且关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成败,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与学生的关系基础最深厚、联系最密切,是亦师亦友的重要角色,因此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应发挥自身的倡导者、组织者、支持者等角色作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班级建设、学风建设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中,持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双创辅导员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