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李,侯银续,侯赛,陈健,苏斌,黄发源
1.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2.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年安徽省梅雨期持续强降雨造成全省16个市95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1 046.5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32.88万人[1]。洪涝灾害造成排水系统破坏,厕所、垃圾中转站及污水处理站设施损毁,大量垃圾、动物尸体、人畜粪便等混杂于洪水及淤泥中,为各种病媒生物的孳生提供了适宜环境及场所。居民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增多,极易发生各种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甚至暴发[2]。因此,在洪涝灾害发生后需尽快启动病媒生物应急监测,掌握灾区的环境卫生现状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2020年洪涝灾害期间,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马鞍山市开展了病媒生物调查与评价,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1 调查地点 2020年7月,在马鞍山市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含山县与和县各选择2个受灾严重的乡镇作为调查点开展蚊类、蝇类和鼠类等病媒生物调查。
1.2 调查方法
1.2.1 蚊类调查 依据《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GB/T 23797—2009)及《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3],在受灾居民临时安置点或自然村,采用诱蚊灯法及路径法开展蚊类监测。根据受灾居民安置点或自然村的大小,在适当位置(便于通电、避风且远离其他干扰光源)、适当高度(离地1.5 m左右)放置不同数量的诱蚊灯。监测从日落开始,持续诱捕直至次日日出。将集蚊盒放入冰箱冷冻后鉴定蚊类种属并计数。成蚊密度计算公式:蚊密度[只/(台·夜)]=雌蚊数量(只)/[诱蚊灯数量(台)×诱蚊天数(夜)]。蚊路径指数为检查每1 km路径发现蚊幼虫阳性积水处数,蚊路径指数(处/km)=蚊幼虫阳性积水处数(处)/检查路径距离(km)。
1.2.2 蝇类调查 依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3]要求,采用笼诱法和目测法开展蝇类种类、密度等常规生态学监测。选择农贸市场3处、餐饮店6处、绿化带3处、受灾居民临时安置点或自然村居民区3处。每处布放1个诱蝇笼,两笼间隔200 m以上,捕蝇笼底部诱饵盘离地高度80 cm。以红糖(50 g)和陈醋(50 g)混合后再加入50 mL水为诱饵。每次监测时间为1天,首日09:00布放,次日09:00左右收回。收笼后冷冻处死,分类鉴定并计数。蝇密度(只/笼)=捕蝇总数(只)/捕蝇笼数(笼)。在每个居民临时安置点选择公共厕所、垃圾堆旁边、生活区室内、生活区室外四类环境,统计成蝇数量、孳生地数量及孳生地阳性率。通过目测法观察统计不同生境内蝇类数量,计算发现蝇类踪迹房间的蝇密度,即活动标准间中平均每间所占有的蝇类数量。四类环境蝇类密度指数分别取平均数,以总均数作为监测点蝇类密度指数。
1.2.3 鼠类调查 依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3]要求,在受灾居民临时安置点或自然村,采用夹夜法及路径法开展鼠类监测。夹夜法统一采用中型钢板夹,以糖醋花生米为诱饵。根据环境摆成直线、曲线,或沿河岸、田埂放置,每5 m布放1夹。日落前布放,同时记录钢板夹数量及布放位置。次日清晨收取,记录捕获鼠类数量,计算鼠密度,鉴定鼠种。鼠密度(%)=[捕鼠数量(只)/有效夹数量(个)]×100%。通过检查受灾居民安置点教室、储藏室等房间,调查记录发现的活鼠及鼠迹数和调查路径长度,以确定路径指数。鼠路径指数(处/km)=鼠及鼠迹总处数(处)/检查路径距离(km)。
1.3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 2010软件录入调查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
2.1 蚊类调查结果 在4个受灾居民临时安置点共布放12盏诱蚊灯,回收有效诱蚊灯11盏,捕获雌蚊377只,平均成蚊密度为34.27只/(台·夜)。捕获蚊类中三带喙库蚊数量最多,占67.11%(253/377),其次为中华按蚊,占20.69%(78/377),见表1。各安置点优势蚊种均为三带喙库蚊,见表2。采用路径指数法共调查1.25 km,发现3处蚊幼虫阳性积水容器,路径指数为2.40处/km。
表1 2020年马鞍山市洪涝灾害临时安置点蚊类调查结果
表2 2020年马鞍山市洪涝灾害各安置点蚊种构成情况[%(n/N)]
2.2 蝇类调查结果 在马鞍山受灾县的农贸市场、餐饮店、绿化带、安置点或自然村居民区4种生境类型中共布放诱蝇笼15笼,捕获蝇类96只,蝇类平均密度为6.40只/笼。其中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为11.33只/笼(34/3);居民区次之,为8.67只/笼(26/3);绿化带为5.33只/笼(16/3);餐饮店为3.33只/笼(20/6)。目测法检查公共厕所、垃圾堆旁边、生活区室内及室外4类生境,公共厕所蝇类密度蝇最高,见表3。4个安置点蝇密度从高至低排序依次为6.00只/间(9/1.5)、1.68只/间(26/15.5)、1.67只/间(30/18)和0.43只/间(3/7)。在临时安置点共查看室内外蝇孳生地72处(个),发现蝇类幼虫孳生的环境10处(个),孳生地阳性率为13.89%。
表3 2020年马鞍山市洪涝灾害临时安置点蝇类目测法调查结果
2.3 鼠类调查结果 由于天气原因,夹夜法未捕获鼠类。开展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调查共计1.15 km,发现鼠迹9处,鼠迹路径指数为7.83处/km;调查临时安置点的教室、医疗室、储藏室等房间83间,其中7间发现有鼠迹。
洪涝灾害引发的一系列环境改变对受灾地区或安置点区域病媒生物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病媒生物局部密度的升高[4]。洪涝灾害发生后,积水、未及时处理的动物尸体及人畜粪便、垃圾污水等,为蚊蝇的孳生提供良好的条件,鼠类因洪水也随人类一同迁移,在临时安置点周围聚集。二是病媒生物的种群结构易发生变化[4]。因洪涝灾害导致人群聚集区迁移,鼠类等病媒生物也随之迁移,造成家鼠、野鼠混杂,以及鼠种的改变,易造成相关传染病流行。三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洪水的冲刷导致沉积于土壤的各种细菌污染水源,增加人畜感染机会[5]。总之,洪涝灾害极易造成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传播流行,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一定挑战。
蚊类调查结果显示,成蚊密度高达34.27只/(台·夜),远超过经验安全阈值的15只/(台·夜)[6],表明环境改变导致蚊类生物密度处于较高水平。灾民安置点及周边生境蚊类路径指数为2.40处/km,远超出小型积水蚊虫密度控制水平中的C级标准(≤0.8处/km)。而马鞍山市5—9月平均气温在25℃以上,这个阶段既是蚊虫密度高峰期,也是蚊媒传染病的高发时期[7]。洪涝灾害带来的蚊虫孳生地数量增加,引起蚊密度上升,从而导致如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概率上升[8]。本次调查中的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且在各安置点中数量均居首位,与侯银续等[9]对2016年安徽南部洪灾后的应急监测结果一致。该蚊种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应引起足够重视。建议对洪涝灾害地区积水容器、牲畜圈等蚊虫易孳生环境,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严格消杀措施。
蝇类监测结果显示,农贸市场与居民区两种生境类型的蝇密度位居前列,这与2018—2019年国内有关监测结果一致[10-12]。农贸市场和居民区的腐败物质、垃圾是蝇类孳生的有利环境,因此也是蝇类防制的重点场所。气温是影响蝇类活动和密度的重要环境因素[13],而洪灾的发生为蚊蝇孳生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场所环境,因此在气温较高的洪涝灾害期间,应加强上述重点场所的卫生管理,做到垃圾的日产日清。临时安置点的目测法结果显示,四种生境中公共厕所的阳性间蝇密度最高,达到3.60只/间,高于室内成蝇密度控制水平中的C级水平要求(阳性间蝇密度≤3只/间)。同时,调查中发现安置点有2间旱厕分布,由于旱厕为蝇类的重要孳生地,提示要加强对临时安置点厕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尽量使用水冲式公厕,做好粪便的及时清理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辅以敏感性药物灭杀,减少蝇类的孳生,将蝇密度迅速控制在较低水平。本研究中蝇类孳生地阳性率达13.89%,远高于室外蝇类孳生地密度控制水平中的C级水平要求(蝇类孳生地阳性率≤5%),同样提示安置点外环境灭蝇工作的重要性。
本次鼠类调查显示路径指数为7.83处/km,高于外环境鼠密度控制水平中的C级水平(路径指数≤5处/km)。侯银续等[14]研究表明,马鞍山市鼠类活动在7—10月应处于低密度状态,这提示洪涝灾害造成的环境改变可能是引起鼠类密度升高的重要原因。但因监测当晚突降暴雨,引起部分鼠夹击发或泡水,导致夹夜法未捕获鼠类。鼠类是多种病原体的储存宿主,可以通过鼠的排泄物,跳蚤等体外寄生虫直接寄生或叮咬把病原体传给人和家畜。通过鼠类传播的常见疾病有鼠疫、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等,而鼠类传播疾病的种类及严重性均超过蚊蝇类传播疾病。人居环境鼠密度相对较高,给灾后鼠类防制及鼠媒传染病防治增加了较大压力。因此,为确保洪涝灾区的鼠类传播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在灾区开展鼠类生态学、病原学和病例监测的同时,建议以灭鼠毒饵站建设为载体,开展集中统一的灾区鼠类防制工作,直至将鼠密度控制到安全阈值以下。
综上,需重视洪涝灾害期间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强化预警,提高人民群众对病媒生物监测及控制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全民共同行动,不断提升病媒生物防制的工作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