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华
(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广东 广州 510425)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大类别,所涉及的专业相对较为丰富,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以及土力学。并且,岩土工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也被划分成多种不同的类型。如地下岩土工程、地基岩土工程、边坡岩土工程。但不论哪一个类型的岩土工程,其中都会涉及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可切实增强整体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而进一步维护工程效益。文章立足于这一背景,探索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合理的应对对策。
岩土工程中,站在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视角上,桩基础可形成不同的分类。
基于承台高低,可将桩基础分为以下几种。分别为高承台桩基础施工、低承台桩基础施工。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法针对的工程区域各有不同。如前者多用于桥梁工程、码头工程,后者多用于房建工程。
基于承载性质,可将桩基础分为以下两种,分别为端承桩基础以及摩擦桩基础。其中前者多用于软土层地基施工。利用端承桩基础,可切实解决软土层存在的承载压力问题,将其传递到岩层或坚硬土层上[1];后者的主要应用原理在于摩擦。通过摩擦桩基础,扩散土层的摩擦作用以及摩擦荷载,进而构成稳定的支撑体系。
基于桩身材料,可划分的桩基础种类相对较多。包括但不限于钢筋混凝土桩基础、砂石桩基础、木桩基础。不同材料的桩基础优点各不相同。例如,钢筋混凝土在岩土工程中比较常见。其主要的优点在于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并且方便运输。但相比于其他材料,钢筋混凝土桩基础造价相对较高,多用于重点工程;砂石桩基础的加固效果相对较为明显,能够切实提高土壤的紧密性;木桩基础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多用于加固工程或临时工程。但其也具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如若施工现场干湿交替相对较为频繁,那么木桩极容易产生腐蚀性问题。
基于制作工艺,可将桩基础划分为预制桩基础及灌注桩基础。其中前者大多采用现场预制方式,将制作形成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沉入地下,为地基提供承载力;而后者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投入钢筋笼,在钢筋笼表层浇筑混凝土。两者的优势相对较为明显,均能够增强整体的加固效果与呈现效果。
常规建筑工程中,能够对整体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造成影响的要素共包括5点,分别为人机料法环。详细来说,指的是参与工程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以及环境。五大要素,不论哪一点出现问题都会造成较大的工程影响。细化到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施工人员能力不足。人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核心要点。人员能力偏低,很难满足工程开展要求,也很难达到一些环节的施工标准,最终导致工程产生质量隐患。同时,部分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中所招聘的施工人员并不持有专业资格证书,自身的职业素养也相对偏低,其会存在不遵守行业规范和工程制度的行为,进而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第二,所选择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存在质量问题。部分工程中存在一定的偷工减料行为,部分施工团队会为了提高个人效益,而故意少用材料或者选用质量并不达标的材料。工程开展之前,也并未重点检查各施工机械或设备的规格型号以及其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其在利用机械推进相关工作时无法提高成孔的垂直度,甚至会造成孔洞偏差,形成较大的安全性事故
第三,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环境相对较为恶劣且复杂,很多时候工程人员会在长期施工下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引起身体安全隐患。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稳步提高的先决条件。在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中,会涉及到较为繁琐的细节以及较多的施工要点。为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必须要拟定完善的制度。其中既包括岗位责任制度,也包括施工质量控制制度。促使施工人员能够在制度的有效指导下,推进各环节的工作,自觉且主动地进行工程质量检查,有效加强工程质量,明确个人责任。拟定好制度之后,管理人员也需要成立相应的制度执行部门及制度管理部门,能够严格按照制度中的相关要求实施操作。在一视同仁思想的带动下,有效维护制度的严谨性、威严性。利用制度,维护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在严密自控体系及责任体系的维护下,增强桩基础施工效率。
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整体工程质量,管理人员需要采用合适的质量分析手段,判断环节的工程状态,而后拟定更加完善的工程管理方案。而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来看,针对于质量问题的分析工作以及管控工作,很多工程管理人员并未形成应有关注。所以行业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岩土工程中基础施工问题采用合适的问题分析方法,并针对性拟定优化方案。如因果分析、调查统计、直方图、控制图等,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3]。在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结合以上方法以及合理的技术,综合性分析桩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产生的出发点,并对其加以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同时,工程人员还需要把握工程的重点。例如在打桩环节,工程人员需要随时复刻桩,为防止产生桩位偏差,影响到工程质量,造成不必要的返工问题。再比如,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以抽检的方式调查混凝土的各项参数以及凝固状态,以动态监控的方式维护各环节的桩基础施工质量,避免风险或隐患的存在。简单来说,工程人员应注重过程监管,而非结果监管。
岩土工程中,能够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多。如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方法、施工环境、施工机械等等。为加强整体工程质量,切实解决桩基础施工中的各种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加强这5大因素的管控力度,打造完善的因素管控体系。
第一,在正式开展桩基础施工任务之前,管理人员需严格检查施工人员的行业资质,确保其具备较高的施工能力、施工水准,有着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对于其中的技术人员以及其他一线人员,则需要重点审查对方的职业证书,践行持证上岗的工作思想,从根本上保证人员能力,进而保证工程质量。对于进入施工岗位上的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也需不定期地做好质量抽查工作,定期组织其开展职业培训及职业考核活动,以完备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不断增强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而增强工程质量。
第二,施工材料是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大影响要素。如若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那么必然会直接反映到工程中,影响到工程质量,甚至会威胁到工程的安全及效益,造成无法补救的损失。所以在正式开展施工任务之前,管理人员需要委派专业的采购人员进行材料采购工作。采购期间内,采购人员需要做好有效的市场调研,了解各项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选择信誉度较高、且行业资质较好的厂家与之合作,确保材料经过专业的质量检验,并有相关的检验证书[4]。材料入场前,现场管理人员需要以抽样检查的方式检查材料质量,如若发现材料质量或规格不符合工程要求或存在较多的问题,则需要立即联系厂家与之沟通,做好后续的处理工作。情节严重时,可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确保材料不存在质量问题后,现场负责人需要按照材料的整体质量对其加以分类存放。例如,部分材料害怕潮湿,则需要做好干燥处理;部分材料害怕阳光暴晒,则需要做好遮荫处理。为保材料质量,工程人员还需为派专业的管理人员定期检查材料的数量以及材料的质量,并及时上报。对于拿取施工材料的各部门工作人员,应做好记录,避免出现材料丢失的问题,影响工程进度或工程效益。
第三,机具管理与材料管理同等重要。并且,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中,会涉及到多种不同类型的工程机具。如若工程机具存在问题,势必会阻碍工程进度。管理人员需委派专业的机具维护人员,定期做好机具的维修以及养护,防止部分机具长期不使用而出现灵敏度降低的问题。在正式开展工程任务之前,也需要严格检验施工机械的各组成部分、各组成零件是否稳固,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第四,桩基础施工中,不同的环节所应用的技术种类各不相同。即便是在同一环节,不同的施工情况也会涉及到不同的技术要求。所以,在正式开展任务之前,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施工组织人员需要做好有效的工作交接,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设定合适的工程方案。同时,也需要做好相应的技术检验工作,利用BIM技术进行碰撞实验,分析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并及时加以调节,以此保证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益,避免造成较大的损失。
第五,针对于施工环境,也是管理人员应重点管理的一大要素。一般情况下,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都处于露天环境,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工程人员需对此加以重点关注。能够根据具体的环境情况,拟定合适的管理方案,针对于一些特殊季节,也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除此之外,工程人员需要适当的优化人员的作业环境,提高整体工程效率,进而促进岩土工程中基础施工的标准化发展、规范性发展。
综上所述,在国家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的当前时代,岩土工程若想要保证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效益,必须要提高各项技术的应用效率,采用更加成熟且先进的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桩基础技术在岩土工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技术产生的较多的应用局限。对此,为保证充分发挥技术的应用价值,工程人员需要对桩基础施工加以适当的优化,拟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推进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各项因素的管控,保证工程稳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