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春
(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铁岭 112400)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最北部,该地区水稻品质优秀,产量较高,种植面积大,有些水稻品种销往全国,知名度高。铁岭市处于我国北方高纬度地区,该地区最明显的环境特点就是气温相对比较低,昼夜温差较大,再加上光照时间、气候变化等特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水稻种植地带,当地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对水稻的生长产生相应的影响。
北方水稻育秧技术最早从日本北海道地区引进,育秧技术的一个重点就是对秧苗的选择,通常会使用耐寒性较高的品种,且大部分以旱育和早发为主,从而促进水稻的增收增产。
传统育秧方式通常会采用软盘育秧,这种秧盘比较浅,土量也比较少,因此秧苗的实际生长周期相对比较长。此外,软盘育秧的肥力存在一定不足,后期秧苗容易出现拖肥问题,健康苗的数量减少。当秧苗出棚后会移植到秧田中,由于软盘育秧生长环境下的秧苗盘根比较结实,使用机器插秧会对秧苗根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秧苗叶片也会出现损坏,不利于秧苗在田地生长,光合作用的能力也较弱,可能会出现生长延期和滞后的问题[1]。
由于育秧盘选择问题,弱苗数量较多,导致秧苗在插入秧田后需要更多时间缓苗,从而影响了秧苗的正常生长。秧盘浅、土量少的问题会导致机器插秧时秧苗根部的生长点在土中的插入深度更深,生长点会处于土层之下。当秧苗开始分蘖时需要先穿破土层,然后分蘖,这会造成秧苗的分蘖时间延长,通常会比正常秧苗延后10 d 左右,使水稻的实际生长周期变短,对产量造成不良影响。
传统育秧播种后会在表层土撒一些除草剂,然后封闭秧田,在这种播种形式下,幼苗生长初期发生药害的概率增高,导致后期出现秧苗枯萎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机器插秧的过程中无法保证连续性,还需要在机器插秧结束后进行人工补苗,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有些本身带有病害的秧苗在插入秧田后会再次被除草剂影响,秧苗枯死的数量增多,枯死面积增大,严重影响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2.1.1 品种的选择
水稻品种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北方地理环境因素,选择能够适应寒冷、季节变化明显、早晚温差大等环境的优质品种,从而提高水稻的耐寒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在保证水稻生长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安全性和成熟性高的品种。在北方寒地种植水稻,通常情况下水稻的生长高度可达到110 cm,水稻品种的选择应当保证秆的强度,避免出现大面积倒伏状况。相比之下,中晚期水稻更适合在北方地区播种,这类水稻通常不容易出现早衰,分蘖率也相对更高。常见的北方优质水稻种植品种有许多,例如龙粳19 等[2]。
2.1.2 种子处理
一般来说,北方水稻种子的处理工作会在初春进行。需要对种子进行晾晒,晾晒2 d 左右为宜。通过晒种可以大大提高其发芽率。晒种结束后还需要进行浸种,浸种通常为2~3 d。浸种溶液的主要成分就是盐和水,比例为1∶1。通过浸种可以保证种子的饱满性,清除不饱满或饱满程度不够的种子。浸种环节结束后需要清洗种子,避免盐分残留。包种环节使用的药剂主要包括施保克等,将药剂融入清水中,水的温度适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制作种衣。
北方大部分土地都是旱地,因此在种田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地势的高低和水源是否充足,尽量选择方便灌溉的地区作为秧田。可以根据种植需要合理选择秧田的面积,若需要稀植,则应适当扩大秧田面积。对于面积过大的秧田,应做好相应的种植规划,保证可以实现大面积灌溉并且提高秧田的排水性能,还需要考虑秧苗的运输等相关问题。
在秧苗旱育的情况下,需要在播种前1 d 对秧田进行灌溉和浇水,将田地彻底浇透,保证水分充足。播种完成后需要再次进行浇水并覆膜。实时关注和管理秧田的沟渠,保证排水畅通,避免在降水量较大的情况下出现积水而造成水灾,也要避免水分流失过快,田地含水量不足而造成旱灾。要把握好对秧苗进行浇水的时机,中午时若秧苗没有出现卷叶则不用浇水,若出现卷叶则在傍晚时进行浇水,但浇水量不宜过多[3]。
苗床整地通常可以在秋季进行,翻地时应将深度保持在15 cm,将上季植物的根系完全翻出,并将较大的土块打碎成土渣,苗床面应尽量保持平整,苗床高度也不宜过高,以10 cm 左右为宜。部分苗床整地会在春季进行,因此需要先对冻土进行处理,土壤解冻后再整地。有机肥通常会在上一年进行堆制,堆制量应根据苗床的面积来确定。旱育秧有机肥的成分主要是猪粪和草炭,二者与水混合后进行密封高温发酵。育秧盘营养土使用的有机肥由猪粪、旱田土和草炭堆制而成,与水混合后用薄膜覆盖紧密即可。
经过旱育的秧苗通常质量较优越,秧苗较壮实,成活率高。旱育苗可以采用机插和手插相互配合的方式,管理相对方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育苗的集约化水平。这种育苗方式适应性较强,能够保证品种质量。
3.2.1 调酸
稍微偏酸性的土壤更符合幼苗的生产需求。土壤微酸,能提高种子发芽速度和生长能力,还能提高幼苗对于病虫害的抑制能力。土壤的pH 值应控制在5~6,若超过7,则土壤酸性过强,会对幼苗的生长起阻碍作用,容易造成幼苗生命力低下;若小于4,则幼苗发芽期会延缓,发芽质量不高[4]。对土壤进行调酸的方法有多种,例如使用调酸剂粉、对草炭进行酸化处理、将浓硫酸溶液进行稀释等方法,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具体方法,将床土酸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2.2 调整床土养分
为了解决传统育秧盘土层较薄的问题,一般可以在床土内加入一些养分剂。养分剂具有见效快的特点,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床土养分,从而使幼苗茁壮生长。养分剂主要成分包括硫铵、马粪等,这些成分能够促进幼苗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幼苗成活率和质量。
采用塑料薄膜育秧的方式可以提早育苗时间,并减少春寒对秧苗生长的不利影响。覆盖一层薄膜后,薄膜内温度比较稳定,且不会有强风出现,加上阳光的照射,可以提高薄膜内的温度,尤其是阳光照射时间长、照射强度大时,温度提高效果更加明显,从而提高秧苗的生长率。运用熟塑料薄膜进行覆膜主要可以采用平铺或者拱架的方式。平铺法需要每隔一段距离放置一根木杆,再将塑料膜平铺。放置木杆主要是为了防止塑料膜和土壤之间的距离太近而出现粘连,不利于秧苗生长。拱架法是在床土上方搭建拱架,拱架固定好后将薄膜覆盖在拱架上,并对四周进行密封。
3.4.1 密封期
密封期是将秧苗紧密覆盖在塑料薄膜下,保证薄膜的密封性,防止户外空气和户外风力进入薄膜内导致温度下降。创造良好的密封条件可以提高薄膜内的温度和湿度,加快秧苗的生长速度。要实时检测温度情况,当温度过高时(超过35 ℃),可以将塑料薄膜的两侧适当揭开一个小口,让空气流通,降低薄膜内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烧芽。通风一段时间且相应降低温度后再将薄膜进行封闭[5]。
3.4.2 炼苗期
炼苗期需要良好把控膜内温度,通常需要进行日揭夜盖,才能将膜内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水平。炼苗期的适宜温度为25 ℃左右。白天温度高时揭膜通风,降低温度,夜晚低温时要进行盖膜,保持膜内温度。揭膜和盖膜的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持续时间也可以根据秧苗的生长情况逐渐延长,可以达到全揭的状态。
在人工催芽过程中对温度的把控难度较大,温度过低会导致低温芽,温度过高会导致烧芽,出苗不齐的问题较严重。可以采用恒温催芽器来解决人工催芽温度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温度的均匀性,避免温度变化幅度过大影响秧苗质量。还可以采用生火增温的方式进行催芽。白天温度较高,因此生火的时间通常在晚上,晚上生火能够提高秧苗生长的温度,温度上升也相对较均匀[6]。
此外,秧苗期还有如下问题。对秧苗进行覆土时土层厚度不均匀;覆膜材料选择不当;浇水时间没有掌握好,秧苗还没有出土就进行浇水,导致除草剂与水流混合在一起,不仅无法起到除草作用,还会导致秧苗的叶子受到除草剂的影响出现药害。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出苗不齐、苗弱等问题。因此进行覆土前要先将床土搅拌均匀,不要着急给秧苗浇水,秧苗移植前保证床土水分充足,秧苗在田地内没有出苗前不需要浇水。
出苗期是秧苗最需要水分的时期,若此时没有及时浇水或浇水力度不足,会导致秧苗水分不足,影响秧苗的长势,容易出现弱苗。通过揭开薄膜对膜内进行补水的方式往往起不到实际效果,还会损害芽种。因此需要在育苗时保证床土水分充足,将水浇透后再进行播种。播种前还可以对床土再次浇水,这样才能保证秧苗在出苗期拥有足够的水分,提高芽苗长势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春季播种时应当在温度稍微转暖后再进行,温度过低容易出现烂秧问题,影响水稻产量。早春种植防止烂秧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对秧田浇水时既要保证浇透,又要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合理控制播种密度,北方旱地通常以稀播为主,播种尽量均匀,秧苗长成符合标准后方能进行播种。
营养土虽然可以为秧苗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秧苗的生命力,但是若营养土的配制和搅拌不均匀会发生烧苗,有些地方搅拌不到位会出现大面积黄芽、苗不齐等情况。因此必须要保证营养土搅拌均匀,存在不均匀的情况时可以对秧盘进行灌水,将水位略微升高后再覆盖薄膜。每天灌水两次,灌水时间为早上和晚上,在下一次灌水前应将之前的水全部排除干净后再进行灌水。持续灌水2~3 d 后烧苗或黄苗情况可以得到明显缓解。
由于苗床的面积较大,种植密度较小,在没有种植秧苗的阔地上会生长杂草,杂草较多时会吸收秧苗的养分,导致秧苗生长能力下降[7]。杂草问题通常以预防为主,例如在翻地时将土壤翻到位,掌握翻地深度,从而将杂草根部全部清除。水稻收割后也要对土地进行深翻,确保杂草根部不会继续残留在土壤内,然后将土壤压实。若在秧苗生长期间发现杂草量较多且比较茂盛,可以适当使用除草剂来达到除草效果。
立枯病是北方旱地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病害,这种病害在育秧后期发生率比较高。立枯病主要由弱寄生虫真菌伤害导致,秧苗生长能力较弱、生长态势不好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受到弱寄生虫真菌感染,进而发生立枯病。防治立枯病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培育品种优良、质量更高的壮秧。秧苗生长旺盛、生命力顽强、长势强可以有效对弱寄生虫病菌起到预防作用,避免病菌侵入。对土壤进行消毒也可以起到防治立枯病的效果。消毒药剂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噁霉灵、敌克松等。可以将药剂与种子搅拌,搅拌方法有干拌和湿拌。若立枯病已经出现,可以在病害出现的初期阶段将消毒液喷洒在植株表面,防治效果显著。
4.4.1 水稻潜叶蝇
水稻潜叶蝇主要发生在插秧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受到潜叶蝇的影响较严重。潜叶蝇的幼虫会进入到秧苗叶子的内部,以食用叶肉为生,残食后会在叶片表层留下条状白班。若潜叶蝇的幼虫较多,对秧苗残食程度较重,会导致阳面叶片整体腐烂,甚至导致秧苗枯死。潜叶蝇的成虫会附着在秧田水沟边的杂草上,过冬后潜叶蝇成虫就会生出幼虫,进而伤害秧苗。因此需要对秧田进行及时灌溉,及时清除水沟边生长的杂草,从而有效减少潜叶蝇成虫的数量,降低第二年春天幼虫对秧田的伤害程度。此外,也可以使用除虫药物喷洒秧田的叶子,常见的除虫药有乐果乳油,除虫效果良好。
4.4.2 水稻象甲
水稻象甲虫害通常出现在傍晚,是缓苗期比较容易出现的虫害。象甲幼虫生长在土壤中,啃食秧苗根部,导致秧苗植株颜色变黄甚至枯死。象甲成虫生长在沟渠内的水中,主要咬食距离水面较近的秧苗新叶,当被咬食过的新叶长成后,会出现一排一排的小孔,容易折断。在插秧前喷洒相应的防虫药物,例如高渗稻乐丰乳油,可以有效预防象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