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盼,赵志宏,马 杰
(1.商丘市农场管理站,河南 商丘 476000;2.商丘市种子站,河南 商丘 476000)
商丘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处在黄河冲积平原区域内,土壤肥沃,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具有良好的土壤条件以及雨热条件,自古就是农耕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商丘种植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农作物,其中小麦是主要种植作物,近些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2.4 万hm2左右。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上悠久的种植历史,使商丘在小麦种植方面有着完整的技术体系,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有充足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加剧、人地矛盾增加,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种植问题和病虫害防治问题,需要运用与时俱进的科学方式解决。尤其是在新的问题下,一些种植户依据传统观念去种植管理麦田,往往收效较小。文章详细分析了麦田平整、种子选择、水肥施用等田间管理种植技术,并且对常见的一些病害和虫害提出防治措施。
科学的栽培技术直接决定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土壤基础、水热条件等自然条件变量不大,但是不同环节中的栽培方式、栽培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很大,所以要细化分析种植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以保证小麦产量的提高,保证粮食安全[1]。
商丘小麦种植为冬小麦,往往都是在前一茬作物收获后就开始整地进行冬小麦的种植。前一茬作物收获后或多或少留有部分秸秆或根须,残留的秸秆和根须因为已经入秋难以腐烂,容易影响麦种的发育程度,扎根难,影响长势。深耕能够改善土壤结构,耕后的土壤松散,透气性和透水性强,使得有机质易于分解,奠定了小麦入冬所需的生长条件,使麦田安全越冬。同时深耕将表层土壤下翻,会将地表中一些有害病菌带入地下,使其缺氧而死亡,大大减少了病虫害的威胁。一般深耕深度控制在30~40 cm 为宜,深耕完成后及时用工具平整土地。为了保证小麦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往往在深耕整地的同时进行施肥作业。施肥以农家肥为最优,高温堆肥、秸秆粉碎还田等都是常见的方式。农家肥制作耗时长,产量受制约,往往用部分磷肥和氮肥混合农家肥施用。冬小麦专用肥配方中氮素比例应相应降低,而磷的比例不能低,且最好做到分层施用。在经常不施有机肥的麦田,基肥中不能缺钾。由于冬小麦越冬对氮需求不多,复合(混)肥不宜采用高氮型复合肥,过量施用高氮型复合肥容易造成浪费,还会在后期灌浆时因缺磷导致颗粒不够饱满、品相不高的问题[2]。
种子是小麦生长最基本的要素。如今育种技术大发展,各种各样的小麦品种问世,更加“杂、乱”,农户如何鉴别、选用非常重要。良种往往具有丰产性、适应性、优质性、抗病性等特性。优良品种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抗旱、抗寒、抗倒伏,收获的小麦口感好、易于加工,不容易受病害侵袭。商丘对小麦的品种要求是抗倒、春寒特性好。因为商丘倒春寒发生概率较大,选择品种时尽量以春季发育平稳,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好,抗白粉病、锈病和赤霉病能力较强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合理搭配弱春性品种。在选定几个品种之后,要仔细查看种子标签内容,包括种子类别品种名称、生产商及地址、质量指标、产地、生产年月、净含量、品种审定编号、种子生产及经营许可证编号等事项。如果事项不全,尽量不要盲目购买。要从外观基本判断种子质量。好的种子往往颗粒饱满、有光泽、大小均匀。劣质种子往往色泽发灰、颗粒干瘪、杂质较多。商丘一般在10 月中下旬完成小麦播种,具体要根据当年的气候环境适当提前或推迟。例如2021 年“三秋”期间降水次数多、降水量大,导致部分田间积水,多数地块土壤湿度偏大,商丘小麦播期总体推迟,部分地块播期偏晚,11 月上旬才开始播种。
小麦种植后大体分为苗期管理、扬花期管理、灌浆期管理、成熟期管理这4 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管理各有不同,要保证精细化管理。
1.3.1 苗期管理
苗期最主要的是保证麦田全苗、麦行整齐均匀、早扎根分蘖,这样才能保证越冬前达到壮苗的标准,安全越冬。如果部分地块肥力不足,墒情不够,苗比较弱,可以适当追肥尿素75 kg/hm2并及时浇水,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中耕松土,使弱苗能够多分蘖、多长根,及时补充养分变为壮苗。苗期越冬准备是重点,应适时冬灌。冬灌在均温3~5 ℃下进行,保证水分及时下渗,在上冻前完成。浇水后及时进行中耕,促进保墒增温。
早春时期商丘部分地区倒春寒易发,一旦遇到倒春寒要积极应对。提早准备,关注天气预报,加强监管,发现寒潮苗头要以水调温,提前灌水。水吸热放热慢,有助于调解麦田局地小气候,缓解即将到来的寒潮降温影响。寒潮后2~3 d 要及时查看麦田受冻情况,分类进行施肥补救。及时施肥可以使受冻的小麦恢复长势,保证麦田小蘖变大蘖,及时使其恢复正常生长及早抽穗[3]。
1.3.2 扬花期管理
小麦在小麦抽穗后3~5 d 就会开花,开花持续7 d左右。扬花期对小麦温度、湿度要求较高,一般以温度20 ℃、湿度70%左右为宜,湿度太低容易不结果实,湿度太高花粉吸水膨胀丧失受精能力也不会结果实。扬花期对小麦光合作用要求最高,充足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小麦粒的发育生长,所以这个时期要加强氮肥的使用,可以施氮肥75 kg/hm2,促进麦粒饱满发育。扬花期是需水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商丘汛期还没到,往往需要加强引水灌溉,而且每次浇水要浇透。部分地区会有干热风情况,多浇水可缓解干热风引起的高温、高热,有助于小麦生长。
1.3.3 灌浆期管理
小麦粒受精完成到麦粒成熟要30 d 以上,这个时期淀粉、蛋白质、有机物质经过同化储存在麦粒里的过程就叫灌浆期。灌浆期对水肥的要求较高,这个时期土壤缺水会造成麦叶干卷脱落,引起早衰,不利于小麦进行光合作用,容易导致麦粒干瘪,影响产量。但是要注意不能过量浇水,灌浆期同样面临干热风情况,如果浇水过多,地面吸收太多水分容易引起地面偏软,如果此时干热风或大风雨来袭,会造成小麦倒伏,一旦出现倒伏现象,会降低小麦产量。为了防止倒伏而且保证足够的水分,可以使用小水勤浇方式。灌浆期后期小麦麦粒基本成型,所需水分变少,这时要停止浇水。如果降水较多,要做好排水工作,不及时排水会造成根烂叶枯等问题,影响产量。这个时期的施肥工作可以叶面施肥为主,选择晴天早晨露水落后用3 000 g/hm2磷酸二氢钾+7 500 g/hm2尿素作叶肥进行叶面喷洒,补充植株所需的营养。
1.3.4 成熟期管理
成熟期是小麦生长的最后一个阶段。成熟期特征就是小麦的株体开始泛黄,麦粒的干物质积累几乎完成,麦粒中的水分快速下降,麦粒逐步萎缩变硬。这个时期小麦对水分、养分的需求非常低,不需要进行施肥浇灌,过度浇水遇到大风天时容易产生倒伏现象。这个时期应随时观察,当麦粒变硬至不能掐断的程度,可以择天进行收获[4]。
盲目收获容易造成减产。如果过早收获,株体整体水分还较大,脱粒困难,并且麦粒成熟度差、粒重低。过晚收获往往株体已经枯死,部分麦粒自然脱落容易造成浪费。要随时留意收获时间,商丘一般5 月底、6 月初进入收割季节,一般黄金收割期只有4~5 d,要及时收割。收割脱粒的小麦应该及时均匀铺摊晾晒,铺摊厚度不宜超过15 cm,白天翻动3~5 次使小麦受热均匀,夜间要及时堆成堆,以防返潮,晾晒3 d 后可以装入仓库。
在小麦生长期,反常的自然现象会导致病害发生,例如高温多雨、异常干旱、大风等。一些不科学的防治方式会导致病害加剧,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商丘小麦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等。
小麦赤霉病俗称烂穗病,是由镰刀菌感染引发的真菌病害,常发生在苗期至穗期,在穗期的为害最大。往往在穗期遇到连阴雨引起病害。病穗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不及时干预会蔓延至整个麦穗,出现白穗,导致减产。
预防赤霉病最重要是选用抗菌品种,用20%克福种衣剂1∶50 包衣或用2.5%咯菌腈拌种,药种比例为1∶500。发现麦田出现赤霉病要及时进行药物喷洒,防止大面积发病。可以按照750 kg/hm2水兑1 875 g/hm2多菌灵进行喷洒,有效治疗赤霉病。
条锈病由条形柄锈菌引发,主要为害小麦的叶片,部分茎秆也时有发病。刚开始叶上出现黄色斑点状,发展后形成孢子堆,如果不及时处理,叶片表面形成锈色粉状体,直至叶片枯死脱落。带病的孢子在雨水天或者露水较大的天气会随着气流传播,引起大面积感染。感染条锈病的小麦麦粒干瘪,导致产量下降[5]。
对于条锈病要以防为主,对广大种植户宣传条锈病的防治技术,农业推广站及时检测麦田条锈病的发病情况,及时预防,在发病的第一时间进行治理。优选抗病良种进行包衣拌种后种植。如果发生条锈病,大田雾喷化学药剂为主要防治方式,可以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粉锈宁乳油喷洒。如果发病范围比较广,要隔7 d 再喷洒1 次。
纹枯病也称作立枯病,由真菌立枯丝核菌感染导致,在一定条件下发病,在叶鞘及茎秆最常见。感染纹枯病初期,靠近根部的叶鞘颜色发黄,呈椭圆形病斑,不及时处理会很快向上发展,随着小麦的生长变成云纹状。纹枯病往往发生在小麦的拔节期,这个时期温度上升比较快、降水多、空气潮湿,都是发病的诱因[6]。
对于防治纹枯病,要选用抗病、耐病的麦种。要合理选择播种的时间,地表温度比较低时,越冬的病菌容易感染刚出苗的麦苗。播种不宜过密,应合理把握播种量。雨水较多时要做好排水工作。对于发病的麦田,要适量多施加钾肥,提高其抵抗能力。秸秆作为肥料要经过充分的高温堆肥处理后使用。如果有麦田出现纹枯病,应该及时运用药剂防治,5%井冈霉素水剂500 倍液或者50%甲基立枯灵300 倍液喷雾均能达到良好效果。
小麦的种植过程往往伴随着虫害,这些虫害的发生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加上人为干预不当而造成。虫害会使小麦减产严重,常见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吸浆虫、蚜虫等。
小麦红蜘蛛是小麦常见的虫害之一,发生密集,繁殖极快,不容易清除。红蜘蛛主要吸食小麦植株液体,一般从接近地面的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吸食。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白黄色叶斑,随着害虫的繁殖移动,吸食越来越多,叶片呈现红褐色,枯萎内卷。由于营养不足,植株发育不良,造成小麦大量减产[7]。
红蜘蛛属于孤雌生殖,喜欢群居活动,高温干旱期活跃,繁殖速度极快,要积极防治。降雨尤其是大雨对红蜘蛛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淹死很大一部分虫体。如果干旱少雨,可以放大水灌溉消灭部分虫体。田间杂草也是诱发红蜘蛛的因素,要及时进行杂草清除工作。如果药物除草后仍有杂草残留,要进行人工除草。发生红蜘蛛需要进行化学药剂治理。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450 mL/hm2或15%哒螨灵乳油450~675 mL/hm2,混入水450~675 kg/hm2进行喷雾。为了加大药物的黏性,可以在混合药体中加入适当红糖或者可乐混合喷雾,喷雾要喷于叶片的正面和背面。防治红蜘蛛时,不要固定一种药剂,避免害虫耐药,要选两种或者3 种药剂轮换喷雾。
吸浆虫是对小麦为害很大的一种虫害,有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两种,在各小麦产区都可以见到,在扬花期流行,为害花朵以及颖壳,常附在上面吸食麦汁,使小麦发育缓慢,成熟期空壳、不饱满壳严重,导致小麦减产。
麦田和棉花或者油菜等作物轮作是预防吸浆虫病很好的方式,选用抗虫性好的麦种也能有效降低虫害率。如果发现吸浆虫要及时进行化学药剂治理。2.5%溴氰菊酯3 000 倍和40%杀螟松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等喷雾都是有效的治理药剂。
小麦蚜虫俗称腻虫、蜜虫,是各地区麦田经常发生的虫害,附着于叶片、穗部以及植株上吸食液体。蚜虫不断繁殖会导致小麦叶片枯黄、株体发育不良、麦粒干瘪等,不及时干预往往会引起麦株死亡。
蚜虫为害很大,要合理布局作物,加强轮作。选择一些抗病的小麦品种并进行包衣处理,用新高脂膜拌种能有效隔离病毒、驱除虫卵。麦田发现蚜虫要及时进行药物喷治,苗期常用25%大功牛叠加除草剂进行麦田喷雾,穗期使用25%大功牛噻虫嗪颗粒剂和5%瑞功微乳剂混配或单独使用。
小麦是商丘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对于域内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效科学的种植技术能够有效保证小麦产量和质量,要积极推广这些技术,惠及农户。在小麦病虫害防治方面要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理念。要在种植环节以及后期的管理方面做到早预防、多检测,发现病虫害要积极用药防治,以防病虫害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