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中国起源说的海外传播及教学思考*

2022-02-11 13:48杨晓雯
关键词:活字印刷术印刷

杨晓雯, 李 杨

(云南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首次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从此开启了“软实力”研究与应用的潮流。(1)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改变中国形象“他塑”而非“自塑”的被动局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高度的自信、责任与智慧,也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的独特优势。”(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316.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正是推进这一神圣使命的抓手之一。

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以“讲中国故事”来实现文化传播这一宏观的工作多以文化课、文化讲座的形式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中华文化的滋长、远播、交融、回流,绵延千年,博大精深,璀璨夺目,同时也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在具体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诸如中韩“活字印刷术起源”争议之类的问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活字印刷术更是绕不开的环节,但也因为其具有争议性而成为教学难点,尤其是面向韩国学生的教学。2014年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由下届东道主韩国平昌奉献的“8分钟表演”视频中出现了带有韩文活字印刷术的片段,“活字印刷术是否是韩国人的发明”引起了留学生的讨论,这与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毕昇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的表述产生了分歧。2021年6月29日,海外网报道韩国出土了1600个金属活字,包括1000多个汉字金属活字和600多个韩文金属活字。报道称,这批金属活字估计制作于15世纪世宗大王执政时期,对应中国明朝早期。韩媒称这是韩国发现最早的韩文金属活字。(3)刘强,王西洛.韩国出土1000多个汉字金属活字距今500多年[EB/OL].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http://m.haiwainet.cn/middle/3541093/2021/0629/content_32144947_1.html.这次发现的金属活字看起来很接近现代的打印技术,那它是韩国原创的呢?还是中国传入的呢?活字印刷术在海外如何传播?同时,在面向留学生的文化课教学中,应该如何解决此类不能仅靠教学技巧和具有学术争议性的问题?文明的交流互鉴以及不虚美、不隐恶的文化教学原则如何体现?语言教学、文化传播和学术研究又该如何结合?

上述问题是中华文化教学与传播时常面对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缘由。

二、学术界的研究概况

学界与活字印刷术相关的研究主要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及海外传播研究。

(一)活字印刷术的起源研究

关于活字印刷术起源问题的争议一直是学术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较为流行的看法主要是:中国起源说、韩国起源说和古登堡起源说。

1. 中国起源说

据史料载,现今公认的人类最早的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雕版印刷术,产生于隋末唐初,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此后,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在此基础上出现。北宋科学家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对我国宋代平民毕昇(约990~1051)所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有明确的记载: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4)沈括.技艺[A].梦溪笔谈(1088)[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15.

潘吉星(5)潘吉星.论中国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4).、肖东发(6)肖东发.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在宋元时代的发展与传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都认为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中国人毕昇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陈阳凤指出: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对趋于鼎盛时期的雕版印刷术的质的突破,大大推进了中国和世界印刷术的近现代化进程,是世界印刷技术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7)陈阳凤.中国出版现代化进程探析[J].出版科学,2001,(1).刘崇民通过对史料的审视,详细论述了毕昇的身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缘由以及发明的过程。(8)刘崇民.论毕昇的身份及其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动因和过程[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3,(5).蒋瑜洁分析了日本印刷术的起源,并介绍:日本历史学家桑原骘藏(1927)在《东洋史说苑》一书中明确强调,并进一步证实活字印刷术是北宋仁宗庆历年间中国人毕昇发明的,世界印刷历史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国家是中国。(9)蒋瑜洁.日本活字印刷技术起源考释[J].西部学刊,2018,(1).

2. 韩国起源说

持“活字印刷术韩国起源说”的主要是韩国学者,所引用的证据大多出自高宗翰林学士李奎报(1168~1241)所著《东国李相国后集》中的跋文《代晋阳公行<新印详定礼文>跋》,他们据此称朝鲜在1232年前就已经掌握了铸字印刷技术。(10)千惠凤.金属活字[J].当代韩国·夏季号,1999,(2).刘为民对这一史料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李奎报起草跋文时,称崔怡(约1175~1249)为“晋阳公”,而崔怡1234年被封为晋阳候,1242年升爵为晋阳公。而李奎报在崔怡升爵的前一年(1241)就已离世,不可能代晋阳公写跋。(11)刘为民.关于活字印刷发明权的韩国“论争”[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9,(3).所以,这条史料本身是自相矛盾的。很多韩国学者还提到一件现存的古代韩国活字印刷品实物:《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下文简称《直指》)。中国学者肖东发指出:仅凭一本1377年的《直指》就把它认定成是“金属活字最古老的书籍”,并且还把出版此书的清州兴德寺遗址认定成是“世界上首先使用金属活字之地”不仅是片面的,而且也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中国早在宋代就已经有金属活字的印刷活动。王祯提到的1298年以前的锡活字已经是金属活字。因此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包括金属活字的史实是不容置疑的。(12)肖东发.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在宋元时代的发展与传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韩国学者李钟美(2001)在文章中引用韩国的活字印刷术是从中国传入的说法。(13)李钟美.韩国朝鲜朝早期印书概况[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3).2005年,京都大学历史研究会发表的《日本出版史》一书明确提出中国宋朝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朝鲜活字的源头。这些学者都持有相同的观点:朝鲜活字印刷术是基于中国毕昇的活字印刷术而出现的。

3. 古登堡起源说

力主该说的学者为美国学者卡特(1991)。他认为欧洲的活字印刷术与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是两个独立的“世系”,欧洲的活字印刷术未受到中国的影响,为古登堡所独立创造的。卡特在其著作《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中提到:“在世系中占首席的伟大人物为宦者蔡伦,纸的发明人。蔡伦和谷腾堡,在精神上是父子的关系,在全世界所有的发明家中,这两位(一位是纸的发明人,一位是欧洲活字印刷的创造者)在曾经促进世界文化和教育事业者中,具有卓越的地位。”“在远东的胶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和欧洲的印刷发明之间,究竟有没有直接的关联,这是一个很难置答的问题,但就现在的证据来说,答复是否定的”。(14)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M].吴泽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03~204.

针对他的这一观点,郑也夫(2015)在《活字印刷的起源》中指出了问题所在:有和无是完全对立的,无是不能证明的,目前至少有一个正面证据就可以确认是亚洲的活字影响了古登堡的技术。(15)郑也夫.活字印刷的起源[J].北京社会科学,2015,(9).也有人说欧洲人从中国得到的只是印刷的思想暗示或印刷思想,但印刷方法还是欧洲人自己搞出来的,且声称“an idea is not an invention”(没有理念就没有发明)。潘吉星(1996)对此做出了反驳:没有思想指引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绝不可能做出发明创造。他认为有了思想,在思想的指引下才会有发明,欧洲人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说法是不合理的。(16)潘吉星.论中国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4).

门多萨(1588)、李约瑟(1900)、王春华(2014)、康少膑(2019)等国内外学者跟潘吉星持有相同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术是受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影响而出现的。西班牙人胡安·冈萨雷斯·门多萨(JuanGenzalezdeMandoza,1540~1620)1585年在罗马首次用西班牙文发表的《中华大帝国志》(Historia delgran regno de China)中明确说明欧洲印刷术(雕版及活字印刷)的来源地为中国(17)JeanGenzales deMondoza:The history of the great and might kingdomof ChinaandthesituationthereofTranslatedbyRobertParkeIn 1588,ed SirGeoryT.Staunton,vol.1,PP.131~134 (London:TheHakluytSociety,1853)。李约瑟(1900)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专门列表指出中国古代包括龙骨车、水排、独轮车、铸铁术、船尾舵、火药、磁罗盘、纸、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瓷器在内的至少26种以上西传的技术。他认为这些技术都有一个特点,即它们在中国的应用时期,确实早于它们在世界其他地方出现的时期,有时甚至要早得多。李约瑟在发明列表中还单独指明了每一种发明西方落后于中国的时间。落后时间最长的是龙骨车,落后15个世纪;落后时间最短的是印刷术(金属活字版),也有1个世纪之久。(18)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52~253.

种种证据表明,中国包括金属活字印刷在内的印刷术至少早于西方100年。而卡特所说的1458年古登堡发明印刷术之前的半个世纪内因为“欧洲和远东全无交通可言”,因此中西活字印刷术是相互独立出现的“世系”,显然没有根据。一方面,活字印刷术起源于中国有考古学的依据。另一方面,中欧早期的木版与活字形制、版面设计以及制版、印刷及装订方式一反传统而与中国非常相似。这些都说明欧洲借鉴和模仿了中国,而非是欧洲自身的独创。

(二)活字印刷术海外传播研究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海外传播加速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尤其以印刷术的传播为甚。其研究主要聚焦于面向朝鲜、日本以及欧洲的传播。张树栋(1999)的研究表明:中国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后,迅速传播到周边的许多国家。可以说,世界各国的印刷术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播过去的。(19)张树栋.中国印刷术:如何西传欧洲?[J].中国出版,1999,(3).徐忆农(2016)认为产生于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在古代东亚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传播最快和最广泛的两个地区是朝鲜和日本;其中对朝鲜的文化影响最为深远。此外,东亚造纸和印刷术对欧洲印刷事业具有决定性影响,可以说,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20)徐忆农.东亚活字印刷术在世界史上的价值[J].新世纪图书馆,2016,(11).康少膑(2019)指出:印刷术在文化传播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起源于中国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催生了由北宋平民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两种印刷术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对世界文化传播和文明发展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动了古登堡铅字印刷术的诞生。(21)康少膑.中国印刷术发展对世界文化传播的影响[J].媒介与文化研究,2019,(11).刘元满(2000)对中日两国的近代活字印刷术做了研究,并探究了日本后来居上向中国逆向输出活字的原因。(22)刘元满.近代活字印刷在东方的传播与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不少学者研究了印刷术的欧洲传播路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1900)在其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推断说:“如果印刷术由东方传到西方的过程中有过那么一个中间环节的话,既熟悉雕版印刷又熟悉活字印刷的维吾尔人,极有机会在传播中起重要作用。”(2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73~74.肖东发认为李约瑟的推断已经被近年来一些西夏文活字印刷品和回鹘(维吾尔)文活字实物的出土所证明。(24)肖东发.关于中国活字印刷发明和早期传播的力作[J].出版科学,2001,(1).1907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在甘肃敦煌一个石窟里发现了一套被证明是1300年左右的维吾尔文木活字。敦煌是连接亚欧路上通道的必经之地,考古发现表明活字技术极有可能是从中国内地经由新疆吐鲁番一路西传至欧洲的。法国印刷史家古斯曼(Perer Gusman)因此判断:“中国活字技术在蒙元时经两个渠道传入欧洲:一是与维吾尔人有接触,后来住在荷兰的亚美尼亚人在卡斯塔尔迪活动时期将活字技术传到欧洲;二是谷腾堡在布拉格居住时学会了经中亚、俄罗斯陆上通道传入欧洲的这种技术。”(25)PierreGusman:Legravuresurboiset d’epargue sur,metal,pp.37~38(Paris,1916).

三、中国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及发展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其发明和传播不仅加速了中国文明史的进程,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史的发展。下面将对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

(一)中国活字印刷术产生的背景

1. 造纸术的发明和墨的使用是印刷术发明的重要背景。在造纸术发明和使用之前,人们只能把字刻在龟甲、竹片、木头及丝织品上。甲骨太重,竹片、木头不能长久保存,丝织品价格又过高,这些材料都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在西汉初期,人们尝试着使用丝絮和麻来造纸,但是造出来的纸比较粗糙,非常不适合写字。东汉时期的蔡伦(62~121)总结了前人经验,不断进行尝试,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多种植物纤维制成了高质量的纸,被称为“蔡侯纸”。蔡侯纸的出现,使文字有了更好的载体。

而墨的出现,更是为活字印刷术提供了材料基础。据史载,墨和笔砚都发端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周宣王时期,人工墨开始使用,墨的原料一开始来源于松烟,之后是漆烟和桐烟。初期用手工捏制,十分松散,后来改用模具制作,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最后制成墨锭,墨质坚实耐用。正是造纸技术和墨质的提高为印刷术奠定了物质基础。

2. 印章和碑拓的发展为活字印刷术提供了技术基础。美国学者卡特提道:中国学者对印章和雕版印刷的关系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汉文中的“印”字,兼有印章和印刷两层意思。他认为研究“印”字的渊源,对于研究印刷术的起源有重大帮助。(26)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M].吴泽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3.据史料记载,印章在周朝还未通行,大家各执一半竹简以立约,皇帝封爵则用玉代替竹简。印章流行于战国时期,最初仅作为凭证,用于商业交流货物。秦始皇“大一统”之后,玺印逐渐代替了竹和玉做的符节,印章也随之成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由当权者掌有。从裂玉过渡到印玺,从原始的破角为信到更复杂的刻摹取信,是很自然的过程。至汉代,从宫廷到民间使用印章越来越普遍,而且印工之完美为后世所不及。汉代摹印是盖在软质的青泥之上,还没有颜色。到唐代以后开始使用颜色,这种摹印的方法自然发展成为雕版印刷。

除此之外,碑拓的发展也促进了印刷术的产生。汉武帝时期儒家典籍多凭借经师口述,学生笔录。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容易抄写错误,所以有人发明了“碑拓”的方法,即先把纸张平铺覆盖在刻有文字的石碑上,再用棕刷把纸张轻轻敲打进刻字的凹槽,然后将拓上墨的纸张揭下来,就有了黑底白字的成品。碑拓比手抄方便了很多,但是石头重而且刻起来易碎;至唐代,刻印的材料由沉重易碎的石头换成了相对轻巧的模板。这种方法和雕版印刷性质相同,所异者,碑拓上的字是内凹的阴文,而雕刻则呈现外凸的阳文,再结合印章“刻反字,得正字”的概念,遂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3、隋唐的统一和佛教的发展也为印刷术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卡特说:从汉代的青泥封印过渡到纸墨摹印的时间无法确定,他推测从印章摹刻再到真正的雕版印刷估计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线是佛教的,结果除经咒以外,产生了大量的木刻图画和书籍……另一条是道教的。这一方面的情形,比较模糊,不很明确,可能的情形是:道士们因为需要符箓,因而把印章摹刻发展成为和雕刻印刷极相近似的东西,时间似乎比佛教徒更早一些……总之,无论是佛教徒的还是道教徒的符箓,是印章到雕版印刷的过渡。随着印成的经咒符箓的出现,复印、大规模的复印就变成最主要的用途了”(27)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M].吴泽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5~26.道家的印章符箓,成为印刷术的先驱,之后在佛教徒的手里,进一步成为印刷佛经和图像。或者说,石拓成为儒家印行经典典籍的先声。

(二)中国活字印刷术发展的历程

明代学者胡应麟(1551~1602)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雕本(印刷)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28)王嘉川,胡应麟.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研究的奠基人[J].图书与情报,2007,(2).这是对中国印刷术发展过程的高度提炼。

隋唐时期(581~907)雕版印刷术出现。雕版印刷术克服了手抄速度慢的问题,刻出一版就可以印无数份。但也存在缺点:第一,大批书版不易存放;第二,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北宋平民毕昇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反复尝试和实验,在宋仁宗庆历间(1041~1048)研制、发明了胶泥活字,极大地改进了雕版印刷固有的缺点,是我国乃至世界印刷史上一次伟大变革。在毕昇的“泥活字”之后,南宋时期,出现了“木活字印刷”。虽然具体时间无法考证,但从贺兰山出土的文物西夏文经书可以鉴定,南宋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

12世纪初,金代在钞版上使用铜活字。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出土了不少金代纸币钞版。金章宗太和(1201~1209)钞版残件,是现存最早的钞版。潘吉星提道:已故文物考古学者罗振玉先生于《四朝钞币图录》中,收录清末江苏太仓人徐子隐藏金代“贞宝券”五贯印版的拓片。版面上部“字料”二字之上明显可见一小字为嵌入的铜活字,而“字号”上亦应有一活字,但未放入。经多名学者论证,得出结论:该币版上的铜活字年代为1215~1216年。这一发现证明金属活字于12世纪初已用于纸币印刷。(29)潘吉星.论金属活字技术的起源[J].科学通报,1998,(15).

13世纪末,有了“锡活字”,以锡版和锡活字印钞币、佛经。元朝王祯(1271~1368)基于木活字技术,革新了排版工具。他设计制造了转轮排字架,将活字依韵排列,排版时转动轮盘,极大地提高了排版速度。元贞元年(1295)至大德四年(1300),王祯在旌德(今安徽旌德县)任县尹时,正在撰写《农书》,字数甚巨,难以刊印。大德二年(1298),王祯命工匠创3万余木活字,拟用活字法试印之,不到一个月就印成《旌德县志》100部。大德四年(1300)左右完成《农书》的编著及刊印。王祯云:因古今此法,未见传录,又因撰《农书》而起,故撰《造活字印书法》一章(见图1)附于《农书》末。王祯依据印刷步骤,将印书法总结为:写韵刻字法、锼字修字法、作盔嵌字法、造轮法、取字法和作盔安字印刷法6个步骤。(30)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M].吴泽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84~187.

图1 《农书·造活字印书法》书影(清武英殿聚珍版)

到明清时期,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通用并行,各种各样的金属活字在中国已经非常普遍,铜活字、木活字、锡活字、泥活字等多种活字印刷术获得全面、快速发展,最出名的当数苏州和无锡。从15世纪50年代起,苏州和无锡的铜活字印刷发展极快,比较有名的有:明正德十一年(1516)华坚兰雪堂铜活字印本《春秋繁露》、华燧印制的《文苑英华》、华珵印制的《百川学海》、安国印制的《吴中水利通志》等。但由于雕版印刷雕刻的书版可以长期保存,再印一版书时比较便利,而活字印刷术较之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清末之前,无论官刻、私刻还是坊刻,中国的印刷业一直是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并行,而以雕版印刷术为主。

1807年,来自英国伦敦布道会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抵达广州传教。为了印刷中文圣经,秘密雇人刻制中文字模,制作中文铅活字。后因清朝政府严禁,刻字工人害怕招来灾祸,将所刻字模焚毁。1819年(嘉庆 24 年),马礼逊与中国助手梁发等在马六甲设立了一家印刷所,第一次用中文铅字印刷了《新旧约圣经》。(31)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中华印刷通史[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426,996.此前,英国人马施曼1815年在澳门翻译并印刷了《新旧约圣经》。

1839年,来自英国伦敦传道会的传教士理雅各将位于马六甲英华书院及其印书厂的华文活字和印刷机器迁往香港,之后印刷并发行了香港首份华文报章《遐迩贯珍》。这被认为是中国首次采用“西式印刷术”来印制的书报。

1990年,中国人王选自主研制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此后,汉字激光照排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淘汰了铅字印刷,宣告我国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进入了“光与电”的时代,极大加速了我国印刷业的发展。

四、中国活字印刷术在韩国的传播

中国早期印刷术分为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两种,后来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套版印刷术,即先把几种不同的颜色涂在一块版上,再覆纸印刷。活字印刷术发明以后,首先于13世纪向东传入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然后向西传到波斯、埃及、欧洲等地。本文主要介绍活字印刷术在韩国的传播。

韩国印刷术的发展始于佛经的广泛传播。新罗(公元503~935)、高丽(918~1392)两朝均奉佛教为国教,佛学繁荣发展。中韩僧人因传教与求学需求往返于两国,交流密切,两国僧人的频繁往来为雕版印刷术向韩国的传播提供了可能。1906年于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武周刻本《妙法莲华经》残卷是目前公认的最早雕版印刷实物,其刻印的年代不晚于697~704年。(32)王军风.交流与融通:文明的进阶——从印刷术的发明及其中西双向传播的历程来看[J].江汉论坛,2002,(8).1966年韩国在佛国寺释迦塔修复过程中发现了《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刊行年代为702年。随着该刻本的发现,一些韩国学者提出了印刷术韩国起源说,近年来更要求此说得到世界公认。对于该争议,潘吉星(1997)在《印刷术的起源地:韩国还是中国?》一文中有精彩的分析:首先,庆州发现本不能证明是新罗刊本,也不能证明不是唐刻本。同时,庆州本也不是最早的印刷品。因为中国境内吐鲁番发现的同类唐武周刊本《妙法莲华经》刊行年代更早。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甚至早于《妙法莲华经》的印刷品在西安又被发现。据潘吉星分析,庆州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译于701年,702年刻印于唐东都洛阳,为唐刻本。(33)潘吉星.印刷术的起源地:韩国还是中国?[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1).

同时,印刷术韩国起源说遭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反对。韩国安春根教授认为该说只不过是出于推定、假设和推测,他认为韩国现存最早的木刻本是1007年总持寺《宝箧印陀罗尼经》,乃据中国五代吴越956年杭州刊同名佛经翻刻,而非庆州本,可以看出他不赞成《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刊行于新罗之说。(34)安春根.新罗时代的出版印刷问题.[J]古书研究,1990,(7).日本长泽规矩也教授也对庆州本刊行于新罗的说法表示怀疑。由此可证,虽然许多印本在韩国发现,但韩国早期木版印刷技术确实是从中国引进无疑。这也说明雕版印刷术在我国发明之初就通过佛教传到了朝鲜半岛(35)李尚全.敦煌唐代皇家写本《妙法莲华经》残卷考述[J].兰州大学学报,2017,(5).。

朝鲜半岛发展金属活字印刷始于高丽末期。1392年,朝鲜太祖李成桂在位时(1392~1398)推翻了以佛学立国的高丽王朝,建立了以儒学为主流意识的朝鲜王朝,所以需要大规模印刷儒学经典。到了15世纪初,李成桂的儿子于太宗十一年在京城(今首尔)创办了“铸字所”,铸造了10万铜活字印书《李朝实录》卷5《太宗三年癸未二月庚申》,成为朝鲜儒家思想重要的基础设施。除此之外,他又发明了铁活字,并将其得以应用,印制成《西坡集》《鲁陵志》《醇庵集》等书。此后,朝鲜在很长时间里都侧重金属活字印刷,铸有大量铜、铁、铅等金属活字。

韩国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为金属活字本《佛祖直指心体要节》,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品。但即使这样,也不能认定韩国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国。因为就时间来看,它的印刷比中国出现活字印刷晚300余年。陈妙英(2005)提到元人黄溍的《金华黄先生文集》中有一篇为智延和尚写的铭:《北溪延公塔铭》,中间提及英宗(1320~1323)三年(1323)准备“镂铜为版”,出版前朝仁宗赏赐给智延和尚的金玉佛像经卷。这段记录说明中国的铜活字印刷技术比韩国最早的金属活字本《直指》早57年。(36)陈妙英.我国金属活字发明的历史史证及技术条件[J].广东印刷,2005,(1).

此外,有文献资料证明,朝鲜的金属活字只是对毕昇活字印刷技术所做的优化和改良。朝鲜学者李圭景(1788~1856)写道:

铸字一名活字,其法之流来久矣。中原(中国)则布衣毕昇剏活板,即活字之谓也。我东则始自丽季。入于国朝(李朝),太宗朝(1401~1419)命铸铜宇,而列圣朝所铸字样事实——通载于内阁所印书籍之末,可证也。(37)李圭景.铸字印书辨证说(《五洲衍文长笺散稿》卷二十四)[M].韩国:明文堂出版社,1982.

李圭景指出朝鲜半岛的活字印刷术起源于中原(中国),但是到了12世纪后期到13世纪,晚期高丽王朝开始独立发展铜活字技术。(38)周卫荣,杨君,艾俊川,等.对罗振玉旧藏古代铜活字的初步研究[J].中国钱币,2018,(2).

上述可以印证韩国“发明”金属活字印刷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总之,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对韩国的活字印刷术,尤其是金属活字印刷影响重大,而韩国又在此基础上作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对印刷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综合学界各家的研究,笔者将世界范围活字印刷术出现的时间轴梳理如下(见图2):

图2 世界范围活字印刷术出现的时间轴(39)注:该时间轴所示时间,能明确准确时间点的,则用具体年代来表示;存在争议的,或者不能明确的,用相对宽泛的“世纪”来表示。

五、造成中韩“活字印刷术起源”争议的原因及教学思考

(一)造成争议的原因

第一,概念的混淆。“发明”与“发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发明”是创造出从前没有的事物或方法,“发展”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出的改变或推进。就金属活字来说,韩国使用的铜、铅、铁、锡等金属活字,在活字印刷的理念和工艺上与毕昇的活字印刷技术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是所使用的材料不同。所以韩国只能说是对中国活字印刷技术的改进。只有厘清“发明”和“发展”这一对概念,才能在面对诸如中韩活字印刷术起源等有争议的问题时,做到回归问题的本质,并以理服人。

第二,毕昇的知名度相对较低。虽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实际上一直到他去世,活字印刷术依然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中国自宋代以后的大部分书籍依然是雕版印刷印制而成,就连在清末市面上购买的《梦溪笔谈》一书也是雕版印刷而成。所以毕昇的活字印刷理念,短时期内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此外,由于毕昇出身布衣,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在封建社会时期很多人不提“毕昇”,而用“沈存中法”“沈氏法”;加上当时社会对“毕昇”的宣传力度较低,所以“毕昇”并没有被世人所熟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活字印刷试验过程,并提到毕昇死后,他发明的印为沈括和他的“群从”所得,并一直宝藏。美国学者卡特分析认为:“如果《梦溪笔谈》(汲古阁本)的文字是准确的,那么他和毕昇一定有朋友的关系或者是认识的,毕昇去世以后,活字的印模就为他或者他的‘群从’所有。”(40)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M].吴泽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84.可见,沈括名气大于毕昇是极有可能的。

第三,中国的研究和回应相对滞后,而韩国的宣传更为积极、主动,且具有误导性。1966年,韩国庆州发现《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印刷品,并广为报道,提出印刷术韩国起源说之际,中国正值“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学术界对此并不知情。直到197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钱存训教授访华时,才将消息带来。中国印刷史家张秀民先生、台湾李兴才教授、钱存训教授等学者撰文提出异议已经是20年后了。韩国起源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再者,韩国对印刷术文化的宣传更为主动、有心。1992年,韩国清州市整修了兴德寺旧貌,并在此基础上修建了清州古印刷博物馆;2000年6月重新修整,扩建开放。博物馆入口处(见图3)摆放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证书和2001年6月11日国际咨询会的照片及与会者的签名。在该博物馆举办的“古活字印刷特别展”上,韩国的一些学者强调《直指》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印本,而且韩国方面在做宣传时,还巧妙地省略了“金属”两个字。

图3 清州古印刷博物馆门口宣传图片

关于韩国对《直指》的大规模宣传,肖东发教授在2002年接受采访时做了分析:首先,韩国争取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然后在举办各学科国际会议时,组织与会人员参观清州古印刷博物馆的展览,向外国学者大力宣传韩国在印刷术上的贡献;其次,在旅游业方面,韩国把《直指》作为重要的宣传点,把一些旅游宣传手册印上《直指》有关的内容;(41)姚雪.印刷术发明权的争论并未止息——访著名学者肖东发教授[J].中国印刷,2002,(11).最后,《直指》还被写入了它们小学的教科书,而这段历史内容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考证,这样很容易给韩国本国国内的少年儿童留下错误的印象。

以上几个原因使得“活字印刷术起源”问题一次次地出现争议,我们必须承认,韩国对金属活字的发展做出过一定的贡献,但在韩国的宣传中,作为活字印刷核心技术发明国的中国,其贡献却被抹杀,这是不合理的。

(二)解决文化争议的教学思考

当国际中文教师在文化教学上遇到诸如中韩“活字印刷术起源”等有争议的问题时,不应该敷衍了事,应该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讲授原则。

1. 正视问题。对于“活字印刷术起源”争议之类的问题,教师不能一味选择回避。教师应以专业知识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由讨论。但也应明确要有理有据地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思考和研究,培养学生国际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用开放、平等的心态对待在跨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 实事求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来进行教学设计。活字印刷术的教学设计需要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指导。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需要以科学依据和史实资料作为支撑,特别是要对已有的活字印刷术文化教学经验进行归纳和参考。讲解时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综合引用史实、史料、文献、文物等证明“活字印刷术起源于中国”。同时也要承认其他国家对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和创新;其次,分别将中国对活字印刷方法的发明和韩国根据国情和需求对活字印刷技术的改进告诉学生,引导学生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得出正确的结论:中国作为发明国提供活字印刷技术的理念,作为发展国的韩国同样也功不可没;最后,引导学生以包容、多样化的视角看待不同国家的贡献,进而化解起源争议,顺利进行后续的教学活动。

3. 就事论事。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讲解“活字印刷术起源”时,母语文化很可能与中国文化产生冲突。如果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讲解时过于随意和主观,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产生文化冲突。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这一问题时,要秉承客观性、学术性的原则,客观公正地去讲解这一问题,不要使用歧视性、过于主观性和带有文化偏见的语言,不要把文化争议上升为民族、国家、种族之间的争端。

4. 综合运用多模态教学方法。对于具有学术争议性、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尤其要注意对知识的厚积薄发和讲解的深入浅出,根据学生汉语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否则有可能没有解决争议,反而增加了更难的知识点。同时,要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考古证据和教学资源,搜集优秀的影视材料。比如教师可以制作“活字印刷术”课件,插入雕版印刷作品、木活字印刷过程、传播路径等视听材料,播放有关活字印刷术起源及制作过程的优秀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领会活字印刷文化。文化课堂同样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要做好文化知识的输出,然后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另外,除了用教学提问(display questions)来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外,教师还可以围绕争议的焦点加入具有开放性的信息提问(referential questions)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为什么在古代中国普遍应用的是雕版印刷而不是活字印刷?为什么活字印刷术在韩国得到了推广?为什么知道“古登堡”的人比“毕昇”多?等。

六、结 语

本文对当前活字印刷术起源的几种说法及研究进行了梳理,介绍了中国活字印刷术起源背景、发展历程以及活字印刷术在韩国传播的时间线,据此得出结论:中国是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国家。活字印刷术自宋代发明后,很快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东亚汉文化圈,随后又向西传入西夏及回鹘地区,最后传至欧洲。韩国在中国活字印刷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对活字印刷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在后期宣传上过于夸大自己国家的贡献和影响,忽略了中国在印刷术上所具有的原创贡献。

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是实现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具有学术争议的问题也在所难免。首先,教师应该提升多学科意识、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融学术研究、文化传播和教学为一体。在完成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培养学生文明交流互鉴意识,使学生用开放、平等、客观的心态对待问题,成为一名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其次,我们也要主动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灿烂文化,摈弃“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思想,从汉语学习者、文化接受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讲故事的好办法。

猜你喜欢
活字印刷术印刷
印刷:让书籍更普及
印刷术的发展
超级印刷机
印刷术
德国的印刷术与禁书展
绿色印刷
字在用玩的方式传播汉字文化的精神力量
绿色印刷
活字蹦跳
把玩活字 续写光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