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呈哲
去太空“摘星星”
“如果能够再次上太空,我会对女儿说:‘妈妈要去太空给你摘星星回来,等着妈妈!这是她的愿望,我不能食言。”
这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去中国空间站之前发的一条朋友圈动态。
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与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默契配合,在天宫一号里给地面上的学生“隔空”上了一堂生动的物理课——展示水膜和水球、失重环境下的陀螺运动、“杂技”等,为无数梦想着去摘星揽月的孩子展示了奇妙的“魔法”,一些孩子更是因此在心底埋下了航天的种子。
2021年10月16日,时隔八年,41岁的王亚平再度出征,带着女儿送的礼物——小兔子玩偶,来到中国空间站,为女儿“摘星星”。太空再次迎来中国女性航天员,王亚平也成为首位进驻中国空间站和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
我想飞往苍穹宇宙
“我小的时候,就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变成一只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怀着对天空的向往,17岁的王亚平参加了招飞考试,并于1997年考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在那里成长为一名能够驾驶四种机型的飞行员。
2003年,望着神舟五号灿烂的尾焰,她突然萌生了当航天员的想法。“我们有了自己的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这是她航天梦的开始。 2010年5月,在不懈的努力下,王亚平终于加入航天员的队伍,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成为能在星辰中穿梭的探险家。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从天空到太空,身份转变的背后是对身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一次又一次严峻的考验。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每项训练都十分具有挑战性,每次长达四到六小时的水下训练,都在考验着人体体能的极限。由于航天服重达120多千克,因此在平常训练时,王亚平的身上需要配上相应重量的铅块,在高强度负重的情况下,在水下精准地做完各项训练动作。每次水下训练完成后,她的体重都会减轻,甚至手会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
正常情况下,普通人最多只能承受自身4个G的重量。而在航天员的离心机训练中,为了模拟降落环境,常常会有超过八倍自重的力量压在航天员身上,他们的面部常会扭曲到变形,呼吸会变得十分困难,眼泪也会控制不住地往外冒。每个接受离心机训练的航天员,手边都会有一个红色的按钮,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可以按下暂停键。但在航天员大队成立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没有一个航天员按下过它。王亚平说:“在我心中,这个按钮是不存在的。我想,这就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太空不会因女性的到来而改变环境或降低门槛,所以王亚平的日常训练常常比男航天员更加辛苦和努力。
航天员的信念
飞上太空是王亚平最大的梦想,十几年来,她一直在刻苦训练中用心体会着为祖国事业和个人梦想奋斗的幸福感。面对未知的旅程、陌生的环境和遥远的目的地,很多人问王亚平:“你是否有过害怕和恐惧呢?”她或许也会感到害怕,因为航天员这个英雄的职业,是经过鲜血与汗水浇铸的。在选择走上这条通向太空的道路以后,死亡的威胁与圆梦的幸福同在。只是对王亚平而言,“在发射的那一刻,我的脑海里只有六个字——责任,使命,圆梦。”
王亚平说:“男航天员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从神舟十号到神舟十三号,两次全球瞩目的升空,她真的做到了!這也是她十八载航天梦、十一年不懈训练的最好回报。梦想像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并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走下去,有朝一日一定能触碰到的。
从脚下的大地出发,雄壮热烈的尾焰为航天员开道,火箭将中华儿女的航天梦想载入广袤的太空。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华儿女踏上太空的征程,只手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