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活动开幕式在京举行

2022-02-10 21:19
世界知识 2022年1期

2021年12月18日,“大愛无国界——乡村振兴,健康先行”国际义卖活动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夫人钱韦,外交部党委书记齐玉、副部长乐玉成等外交部领导,以及160余位外国驻华使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有关企业代表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

钱韦女士在致辞中感谢各国驻华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和各界爱心人士对“大爱无国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钱韦说,“大爱无国界”这项有温度、接地气的公益活动已走过12个年头,开出友谊之花,结出累累硕果,为中国脱贫攻坚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钱韦表示,2021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开始全面推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人民健康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此次义卖活动的善款将用于为云南省金平县人民医院更新体检设备,为麻栗坡县妇幼保健院添置专用设备,让乡村百姓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让健康一路相伴。

阿塞拜疆驻华大使杰纳利代表外国驻华使团致辞,祝贺中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感谢中国外交部连续多年举办“大爱无国界”活动,为世界各国人民和不同文化相互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中国脱贫事业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嘉宾们共同见证了“云义卖”活动的正式启动。“云义卖”在天猫平台设立“帮一把消费帮扶旗舰店”专题网页,持续一周时间。当晚,部分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代表和外交部定点帮扶县、合作支持县代表等进入央视新闻客户端和淘宝“央视新闻”直播间,与央视主播共同推介本国文化和义卖货品。

2021年11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大国与中东关系”项目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从列宁到普京》发布会暨俄罗斯与中东关系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首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梁艳玲副社长进行了新书致辞,随后本书译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唐志超对新书做了精彩介绍。前驻沙特、埃及大使兼驻阿盟代表、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前驻伊朗、埃塞大使兼驻非盟代表解晓岩,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罗英杰,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主任张宁分别对该书进行点评。新书发布环节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别区域分社总编辑高明秀主持。

《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从列宁到普京》作为目前俄罗斯研究的重要著作,对百年来苏联(俄罗斯)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梳理,深刻反思了其中东政策的得与失,揭秘其中东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探讨了这些政策背后的指导思想。唐志超作为本书的主要译者,对本书的特点进行了概括。首先是权威性,作者瓦西里耶夫是俄罗斯中东研究的权威。第二是内容性,瓦西里耶夫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档案,特别是采访了许多高官和大使,包括前政治局委员、莫斯科的市委书记、前外长、副外长等等。这种高规格访谈只有以原作者的地位才能进行。第三是独特的写作风格,似访谈又似传记,是非典型的学术著作。第四是本书为国内中东学界提供了创新性的研究视角。最后是可借鉴性,本书对我国当下乃至未来的中东政策具有借鉴意义,同时这也是翻译本书的重要出发点。

日前,以“文化软实力、文化多样性与人文学”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韩人文交流政策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奇,韩国经济人文社会研究会理事长丁海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韩国文化遗产厅原厅长郑在淑以“动态人文学”为主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魏道儒以“中国贵和思想及其文化价值”为主题分别作基调演说。

韩国首尔大学、成均馆大学、西江大学、延世大学、浦项工科大学、协成大学、韩国历史博物馆,以及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人民日报社、世界知识杂志社等中韩机构50多位学者参加会议,并围绕“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竞争力:人文学的价值”“人文学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中韩构建文化软实力的实践与经验”三个分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系统阐述了文化软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人文学建设、文化软实力建设对于中韩人文交流及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中韩人文交流政策论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与韩国经济人文社会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国际会议,自2005年起轮流在中韩两国举办,开展人文政策研究分析、挖掘人文政策方面的成果与经验、探讨未来人文政策的作用与影响,以期为中韩两国及东亚地区的人文交流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日前,由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及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主办、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及《文化纵横》杂志社协办的“冬奥会的国际关系与东北亚合作”国际学术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中国社科院亚太院院长李向阳、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参赞董书慧、韩国驻华大使馆政务参赞金尚煜、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副所长徐奇渊致辞。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杨扬作主旨演讲。会议围绕“冬奥会中的外交与全球治理”“韩日俄冬奥会的成功经验”“北京冬奥会与东北亚合作新契机”展开研讨。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世宗研究所、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北京代表处、日本国际论坛、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成都代表处、蒙古国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社科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改委、国际体操联合会、外交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温州大学、人民日报社、世界知识杂志社、环球杂志社等单位学者参会。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钟飞腾作总结发言。

2021年12月11日,國际关系学院“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韦春江、院长陶坚等领导和师生代表出席会议。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北京大学)研究基地主任易继明,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会长曲三强,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徐捷,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贸易与投资安全研究所所长程慧,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秘书长、教授陈琪,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教育部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字节跳动公司法务部法律研究总监李颖,小米集团法务部总经理刘振,北京知产宝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璇,中国核工业集团战略规划部部长王加胜,中国科学院科学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樊春良,世界知识出版社副总编辑罗洁以及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教委等机构的专家学者                                                                                                                                   出席揭牌仪式和研讨会。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郝敏主持了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

郝敏在开场词中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高新科技领域激烈竞争中创造出的高质量知识产权,是大国博弈的胜负利器。现代科技发展的速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单打独斗”式科研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韦春江书记在致辞中指出,“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对重大国家利益和决策需求的积极回应,是对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重要指导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强调要继续推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国家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中心研究应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办成守政治初心、担政策使命,积学术大成、有社会影响的高水平研究智库。

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李成钢发来贺信,对中心成立表示热烈祝贺。李成刚大使表示,国际关系学院近年来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国际安全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期待新成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学科交叉优势,为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服务国家战略决策提供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持。

在学术研讨交流会环节,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最高人民法院、科技部、商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核工业集团、小米集团、字节跳动公司、知产宝科技公司等各界专家学者围绕“知识产权强国的基本思路和任务”“中美科技竞争与科技安全”“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最新趋势分析”“大国科技竞争的政治逻辑及治理”“美国促进公私科技合作的立法与政策”“美国重组全球供应链的政策及影响”“中美核科技竞争的现状”“首脑会晤以后的中美关系现状”“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及科技企业出口合规”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陶坚院长在会议总结中对“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并提出要求,要树立服务政治大局意识,以国家最迫切的安全利益需求为导向,将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中的现实问题和突出问题作为优先研究对象,力求把研究做扎实、见实效。

2021年12月21日,由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主办的“日本与中日关系:形势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天津社科院、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河北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以线下和线上方式参会。

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出席会议并致辞。他强调了本次研讨会的三个目标:回顾梳理形势,抓住关键问题;相互借鉴成果,促进学科融创;实现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有机结合、同步推进。

研讨会分为日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本外交与对外战略、中日关系五个单元。政治单元主要围绕岸田政权的稳定性、日本国内政治与中日关系、日本政治生态变化特别是日本政治右倾化发展演变态势等方面展开分析与讨论;经济单元主要探讨了日本经济现状及走势、中日经济关系、日本企业经营状况与新趋势、日本经济安全保障对策与全球價值链重构及日本金融政策等;社会文化单元主要分析了日本社会变迁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当前日本社会思潮、日本人口安全战略、日本新保守主义概念以及当前日本社会关于皇室制度的讨论等;日本外交与对外战略单元主要探讨了日本政局变动下的对外政策、日本安全政策与防卫政策走向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日本海洋政策和中日海洋问题以及日本在中美战略博弈中的位置与作用等;中日关系单元主要讨论了“政冷经热”问题、中日关系“范式之变”、中日关系困局中的积极因素、中日关系中的印太因素、近年来的日台关系等。

日前,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的“中国、联合国与人类进步——纪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暨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成立28周年”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召开,围绕“中国与联合国携手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和“多元视角下的联合国研究”两大主题展开12场学术发言,议题包括中国在联合国取得的历史成就,裁军、人文交流、气候、全球治理,以及中国如何面对联合国未来变革、中国的联合国研究等问题。

北语校长刘利,中联部前副部长于洪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非洲部主任、北语校友爱德蒙·木卡拉,北语资深教授李铁城,联合国粮农组织前副总干事何昌垂,前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刘志贤,前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尤少忠,国际劳工组织原(泰老柬)国家局局长王纪元,以及外交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联合国研究会、世界知识杂志社等单位学者参加会议并作致辞或发言。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联合国研究中心主任贾烈英教授进行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