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典

2022-02-10 21:13:43张玲玲
名作欣赏 2022年2期
关键词:革命者手记文风

张玲玲

从2022年开始,编辑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栏目的调整,在新年第一期“编辑手记”中已有所提及,“新经典”是新设栏目,对其开设初衷“手记”中所述似有未尽之意,很有重申之必要。

“经典”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且言人人殊,未能绳之以统一标准,但经典中所涵括的时间性、内蕴的丰富性,以及对读者影响的持久性等特质,应为学界所共识。而我们所谓“新经典”,究竟“新”在何处,如何而“新”,绝非编辑于“经典”前信手所加的一个修饰语,而是基于我们多年的编辑经验,尤其是对我们以往的“作家作品”栏目,乃至文学评论这一文体形式的整体考量与反思,同时也是对作品和评论文章经典性写作的双向界定和期许。

具体而言,“新经典”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我们所期待的“新经典”,内容所涉要突破单纯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在中国传统大文学的概念中,追踪当下新出版的思想类、文史类著作。比起单纯对作品的關注,这自然对编辑的学术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调整的背后,是回到传统文史哲不分家的原初状态的主张和愿景。就目前而言,学科划分日益精细化,我们期望不论是学术著作,还是随笔写作,都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呈现通观的“达儒”气象。此外,就评论文章本身,也要力避“新八股”倾向,而是与所推荐作品联壁,在思想的深度和精神的难度上有所突破,成为经典或准经典的范本。

其次,“新经典”所倡导的文风,与我们一贯追求的“随笔体”“鉴赏体”一脉相承。文风关乎语言,又不仅仅限于语言,虽然学界也不乏提倡文风改革者,但受科研培养体制的制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能在目前千人一面、气味枯索的大量的评论文章中走出新路,见出作者的情志风貌,实非易事。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个能对他自己进行革命的人,将成为革命者。”我们一直在发现和呼唤这样的“革命者”。

猜你喜欢
革命者手记文风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华人时刊(2023年19期)2023-11-16 12:32:12
我的航天员手记
军事文摘(2020年24期)2020-02-06 05:57:08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文史春秋(2019年10期)2019-12-21 01:40:50
编辑手记(四则)
中华诗词(2019年2期)2019-08-27 01:59:20
阅卷手记——一次函数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42
八月手记
散文诗(2017年17期)2017-08-15 00:47:32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新闻传播(2015年4期)2015-07-18 11:11:29
改文风:要从创新“说话”方式开始
声屏世界(2014年9期)2014-02-28 15:18:29
怎样做个建设时期的革命者
中国青年(1961年10期)1961-08-16 03: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