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的蔬菜产销一体化物流模式构建

2022-02-10 09:12:14赵梦娟郑桂龙
食品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信息中心运输蔬菜

赵梦娟 郑桂龙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共享对当今物流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机遇,极大地促进了多种物理模式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倘甸镇蔬菜生产销售情况的分析,结合大數据下的信息化技术,构建该地区蔬菜产销一体化的物流模式,从而达到保鲜蔬菜、降低成本、提高服务的目的。

引言

在当今社会,我国农民小规模种植蔬菜现象普遍存在,个体农户种植蔬菜收入较低,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种植蔬菜成本较高。通过查询数据可知,我国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等在运输、储存物流运输环节的损失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的损失率却不超过5%。我国农产品的损失率如此之高,主要是在运输过程中冷链保鲜等技术做得不够好,在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缺乏应急措施,导致农产品大量腐烂损坏,从而导致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作为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物流既是物流最早走向专业化的动力之一,也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农产品存在产量、品质可控性差,生产具有季节性、离散性和随机性以及总体物流的数量大、价值低等特点,导致农产品物流始终是现代物流体系的薄弱环节。通过查询文献可知,孙春华在《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中,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前景,指出了应该加强冷链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在蔬菜配送过程中更好地使用冷链,他指出冷链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前景,如果冷链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一直制约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赵茹英,牛慧民在《我国西部蔬菜配送问题研究》中分析了我国西部蔬菜配送的实际情况。我国西部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虽然如今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但是由于蔬菜、水果具有易腐性的特点,它需要在短时间内运达目的地。与此同时,相比于其它地区,运输时间长依然是制约西部地区蔬菜种植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因此,作者提出,要将信息化应用到蔬菜配送过程中,强化农村蔬菜物流模式配送的协调性,保证蔬菜运输的安全性。这样,一是可以大大缩短运输的时间,二是可以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这一点对于蔬菜远距离运输技术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张晓欢在《产销一体化无公害蔬菜配送系统的构建》中分析无公害蔬菜配送的传统模式,提出了新型的无公害蔬菜配送系统,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物流环节中管理费用,并增加了蔬菜产品的附加值,这可以降低蔬菜运输成本,提高蔬菜种植业的收入。

针对倘甸镇蔬菜配送的现实情况,构建信息化的蔬菜产销一体化物流模式刻不容缓。本篇论文首先讲述了倘甸镇蔬菜种植及销售的实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物流配送系统的相关知识,构建适合倘甸镇蔬菜产供销产销一体化的物流模式;最后达到提高蔬菜的配送效率、降低整个过程中的总成本、更好地服务顾客的目的。

1. 倘甸镇蔬菜产销过程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倘甸镇在种植蔬菜时依旧采用传统的小规模个体蔬菜种植模式,农民利用自己家的田地进行小范围种植蔬菜;在销售蔬菜时仍然运用传统的个人拉车上街贩卖模式,农民自己采摘蔬菜装车并拉到集镇寻找顾客进行买卖。倘甸镇位于云南昆明,当地居民通过祖辈种植蔬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该地区在蔬菜产销过程中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

1.1 蔬菜种植过程存在的问题

倘甸镇内有高山、中低山与盆地,田地高低不平。当地居民只依靠自己祖传的几块田地种植蔬菜,每家蔬菜种植规模非常小。由于田地的分散性,导致了各家种植蔬菜的不统一性和蔬菜成熟期的不统一性,从而形成人人各自单干的现象。每家农户都是自己单独购买种子、肥料、农药,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原材料采购的成本。

土地面积较小且很多都是高低不平,使得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例如使用水牛进行翻土、人工刨坑放入种子等行为。较低的蔬菜种植机械化水平,不但使种子错过了最佳成长期,也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带来了极其低下的种植效率。农民对蔬菜种植相关方面的知识极其匮乏,他们只是简单地依靠个人经验进行蔬菜种植。

1.2 蔬菜销售过程存在的问题

当地村镇的蔬菜配送模式是通过自家人采摘之后,用车拉到镇上集市进行贩卖,每家居民基本上每次只能贩卖一种已成熟的蔬菜,这不仅难以吸引到客户进行购买,也大大增加了个人运输蔬菜的成本。

蔬菜属于易损坏食品,农民在手工收割蔬菜时难免因为操作问题造成损坏蔬菜的现象。农民在运输蔬菜过程中,由于道路颠簸且车厢缺乏良好的保护措施,从而使蔬菜容易发生碰撞导致了蔬菜的损坏。这些蔬菜损坏的现象都会造成蔬菜成本增加、收入减少的问题。通过观察与搜集资料,可以得到传统蔬菜个体化产销模式,如图1所示。

2. 基于信息化下的蔬菜物流模式总体架构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一个行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将信息引入蔬菜物流模式中,首先,整合土地资源信息,扩大产品种植规模,提高蔬菜种植的机械化水平,并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其次,整合蔬菜销售过程,利用专业化物流公司集体运输销售蔬菜,不仅可以增加客源量,而且减少了蔬菜的损坏数量;最后,可以提升对顾客的服务质量,增加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无形之中获得了回头客。

构建倘甸镇蔬菜物流模式总体架构的主要思路,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整合蔬菜生产销售环节,使得生产者、销售商、顾客之间形成信息共通,从而做到各得所需。倘甸镇新型蔬菜产销一体化物流模式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通过图2所展示的新型蔬菜产销一体化物流模式流程,可以看出客户可以向物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反馈自己的需求与想法;物流信息中心管理系统将得到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传递到研发部门;研发部门通过得到的信息,判断出目前市场需求,可研制出更加前沿的新型蔬菜产品,并派遣工作人员对农民进行专业化的现场指导;农民可以根据专家的意见与指导,集体批发购买种子、农药、肥料等物资。蔬菜成熟后,农民可以将蔬菜的信息如成熟度、长势等情况录入物流信息中心管理系统;物流信息中心管理系统根据订单需求,安排物流公司进行加工,准时运输到指定地点,从而让客户得到更好的服务,使客户更加满意;在有客源量的基础上,便可以发展相关产业链,增加客户的粘合度。

在这个产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完善物流信息中心管理系统,利用物流信息中心管理系统将各个农户、物流公司、顾客紧密相连。物流信息中心管理系统在配送中具体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

通过分析图3所展示的物流信息中心管理系统在配送中具体处理流程,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物流中心系统的运作过程。首先,需要将所有的运输货物单号输入总部计算机,总部计算机将准备入库数和登记出库数信息导入库存管理计算机,库存管理计算机将实际入库数和出库数反馈信息反馈给总部计算机,从而使信息中心管理系统的信息流通顺畅,不会落下一个订单号,保证了入库出库货物数量的准确度;然后,送货车将货物运送到收货区,经过验货人员检验后,将货物放在仓库,并将相关信息传送到库存管理计算机中;其次,相关人员通过出货检查表对库存管理计算机中的出货信息进行核对;最后,挑选出订单需要的货物,将相关货物拉到装车点,统一装车进行指定位置配送。

结论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行业或企业若想突破瓶颈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学会掌握应用。本文作者通过描述倘甸镇蔬菜产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物流配送系统对问题进行改进,并构建基于信息化的产销一体化物流模式。通过增加农产品附值产业链,极大地带动了农村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基于信息化下的物流模式也为客户带来了更好的服务体验,不仅方便客户购买所需的蔬菜,也保证了蔬菜的新鲜与安全。

猜你喜欢
信息中心运输蔬菜
奇怪的蔬菜
蔬菜
小太阳画报(2020年3期)2020-04-24 09:28:13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我最喜欢的蔬菜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
2016年6月集贸市场仔猪价格
农家顾问(2016年7期)2016-05-14 15:23:15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专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3-01 04:13:39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专用汽车(2016年1期)2016-03-01 04:13:08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