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筒到公众号:音声的跨界融合

2022-02-10 17:27
视听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公号广播节目直播间

蔡 晔

随着传播媒介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信息接收渠道不断迁移变化,分众化传播趋势更加明显,单一的广播节目对于听众的吸引力正在减弱。上海电台2020年推出全新访谈节目《长三角人物周刊》,以广播直播的主体形式与政经产学研各领域各阶层人士在直播间里深入访谈,展现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个体命运及其与时代旋律产生的深刻共鸣。广播访谈节目播出后的一周内,分步骤在公众号推出与访谈内容相关联的文章及短视频节目,构建基于访谈节目的新媒体立体式传播形态,从而实现节目的二度创作与长效传播。

一、成功的广播节目是跨界传播的基础

并不是所有的广播节目都适合向新媒体做转化,只有高品质、有亮点的谈话内容才具备二次创作的条件和价值。因为广播自身的魅力,不同媒介上的内容虽然形态各异,但仍能集合成有机的统一体。其中,采编播一体化的主持人的能力素养和专业技巧非常重要。

主持人在基本认知方面需要与嘉宾顺畅沟通,在谈话技巧方面与嘉宾全面呼应,同时尽量凸显嘉宾的闪光点,又不会因为说太多而喧宾夺主。此外,主持人还需要兼顾听众的接收能力,控制好节奏和时间,处理好多条叙述线的彼此关系,用具有亲和力的声音吸引听众。主持人的策划、编导、主持功力和临场发挥能力,是节目成功的基础。

(一)主持人的谈话技巧

广播是以声音的线性传播来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媒介形式。话筒前的主持人使用的是口语,它不需要字斟句酌,不需要格外严谨的句子结构,却需要有丰富的感情和层次,使嘉宾感到轻松,让听众觉得亲切。

主持人的谈话技巧直接影响嘉宾的状态,又能间接作用在听众身上,起到提示、引导、缓冲、过渡等作用。节目开始时,嘉宾面对话筒多少会有些紧张。主持人既要尽快切入主题,又要及时地帮嘉宾调整好状态。主持人可以轻松地介绍嘉宾的样貌气质,比如高大、帅气、知性、温婉等;也可以结合嘉宾的专业领域,提出一些听众感兴趣的问题;或者说一段节目开始前的插曲,调节气氛,同时引起听众的兴趣。

1.灵活使用素材

有一期节目是专访电梯工作者。刚开始,嘉宾因为陌生的录制环境,状态一直紧绷着。主持人决定先不提问,给嘉宾一个心理缓冲时间。主持人讲了一件趣事:在和嘉宾一起乘坐广播大厦的电梯上楼的时候,嘉宾教会主持人通过扫描轿厢中的二维码了解电梯的信息,主持人扫完后发现自己乘坐的电梯,就是嘉宾所供职公司的产品,竟然已经平稳运行了26年7个月之久。主持人用比较兴奋和夸张的语调叙述完这一段后,嘉宾也感到非常自豪,顺着主持人的讲述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电梯安全的专业知识问题。

这种随处取材和灵活处理素材的方式,既能卸下嘉宾的心理负担,又使节目更有趣味性,也更具流畅性,同时给后续创作提供了素材和空间。

2.声音中的情绪

除了材料的运用,主持人声音中的情绪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用声音表达喜怒哀乐是主持人必备的能力。声音中所包含的情绪能够同时感染话筒前的嘉宾和收音机前的听众,一段停顿、一次重复、一回重音,都能影响谈话的节奏或走向,有时连感叹词都是非常重要的信号。

在一期介绍按摩理疗师的节目中,嘉宾聊起自己多年前在异地拜师学艺的经历,因为没钱只能啃馒头睡桥洞。嘉宾完全沉浸在回忆中,处于比较兴奋的表达状态。主持人一直默默倾听不去打扰他,只是在停顿时用一串“哦”“嗯”“哇”表示同情和佩服。静默也是一种力量。对嘉宾,这是鼓励他往下说;对听众,是提示大家认真听,这一段非常动人,需要静心听。

在嘉宾讲完这段之后,主持人再问他:“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此时主持人的语气语调是沉静而且带着积极情绪的。沉静是基于同情,积极是因为时过境迁,嘉宾在吃过苦之后有了很好的发展,节目也从低沉的气氛转向乐观积极。

3.重要内容多次重复

重要内容的多次重复,也是谈话节目的一种技巧。每期节目中,都有一段精准简练的总结性语言,被主持人多次重复。

比如采访一位质控人时,主持人有这样一段话:“从起点到原点,质控人一路走来。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是质控人伍涛,来聆听这位有37年党龄的老党员,讲述他人生经历的三次转变和转型。”

在节目的开头、转折、结尾或是需要过渡承接的部分,这段话被主持人重复讲述。一方面是因为广播节目的线性传播方式,听众无法重温已经过去的内容,中途开始的听众又很容易错过重要信息;另一方面,这也是节目的核心内容,是嘉宾身上最有传播价值的部分,需要用不断的重复来加深听众的印象。在后续的二次传播过程中,不断重复的部分,于公众号文章就是中心思想,于短视频就是镜头摄取内容的指挥棒。

此外,主持人还要处理好自身与嘉宾的关系。对于不善表达的嘉宾,需要不断地用总结和提问来引导其说出有价值的东西。对于善于表达的嘉宾,在他们讲到兴起的时候,主持人只需要用“是吗”“这个很有意思”等简单的话语鼓励其继续讲下去。

嘉宾是节目的主角,主持人要做的是搭建内容框架,传播重要信息,以及整个节目的穿针引线,不能喧宾夺主。

(二)与嘉宾的适时互动

要做好访谈节目,主持人光有技巧是不够的。一对一谈话非常讲究即时的互动和彼此的激发,好的访谈需要互相给予对方灵感,要让话赶话赶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方面,主持人要替普通听众说出他们的感受。因为有些嘉宾的专业领域听众既觉得陌生又感到好奇,主持人需要把这部分感受替他们说出来,听众就会产生共鸣。比如一期节目访谈刑事辩护律师,主持人问嘉宾:“一谈到刑事,我相信所有的人心头都会一紧,所以我就想问刑事辩护律师,它到底是一份怎样的职业,为什么会作为你选择律师之后的专业方向呢?”

另一方面,主持人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走进嘉宾的内心,去理解他种种选择和行为背后的动因。还是以这期节目为例,嘉宾说自己从业的信条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刑事案件嫌疑人所面对的都是生死攸关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的交托与付出,是要以彼此间彻底的毫无保留的信任为基础的,否则很容易崩塌。于是主持人接上嘉宾的话说:“你和你的当事人见面的时候,是不是会告诉他你必须得相信我,你也必须对我坦诚,我能够帮到你。”

嘉宾的眼神瞬间亮了,肯定了主持人的说法,录制节目的状态也变得更积极。从职业的压力,聊到接受委托的道德标准,又聊到职业律师的理性原则与感性风度,谈话超出了事先策划的范畴,进入了全新的境界。主持人抓住了“信任”这个关键词,使嘉宾对主持人和节目产生了肯定的态度,谈出了更理想的效果。

访谈节目是主持人和嘉宾思想的交流,需要双方在学识、阅历、思辨、反应、表达等方面都旗鼓相当,这才是访谈节目主持人真正的功力所在。

(三)走进听众的内心

广播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声音氛围,虽然主持人是同时对着许多听众说话,但是听众之间看不到彼此,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主持人在说给“我一个人”听。电波构建了一个心理上相对私密和封闭的空间,主持人的娓娓道来,加上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即便忽略具体的说话内容,这种声音本身也能让人的内心平静下来,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

主持人应尽量控制好自己的声音,让声音显得温婉柔和,同时把声音里的喜怒哀乐都变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感染听众。

主持人要走进听众的内心,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替身,大胆地说出真实的感受,哪怕有时候显得外行,有时候又有些脆弱。

在一期介绍疫情封控期间保供企业负责人的节目中,因为企业是做甜品的,主持人在讲述的过程中会问听众“疫情里吃到蛋糕是不是觉得特别奢侈”等等;也会和大家讲述自己的感受:“我本来是不怎么吃甜品的,但疫情到后期难免会有点焦躁,能够吃一点蛋糕也是一种打气和鼓劲,因为甜食能够让我们开心一点……”这是很多听众共同的感受,因为人的基本需求都是类似的,同样感受的主持人更容易走进听众的内心。

二、从直播间出发的新媒体产品

无论是公号文的写作还是短视频的拍摄,都必须立足节目本身。公号文是用文字对节目进行梳理,更系统地将重要内容和亮点归纳、提炼和补充。短视频则突破文字和音声的局限,呈现那些更适合用视觉语言呈现的部分。

(一)基于节目的公号文写作

广播节目的公号文和常规公号文的写作方式是不同的,它延续了直播间的氛围感,文字要有现场感和亲和力。

节目公众号中有一篇关于胸外科医生的文章是这样开头的:“年过五十的谭黎杰教授,穿一身时髦的运动服落座在直播间,细细诉说他从医30多年来的思考和感悟……”这样的一个开头,即时感和现场感都有了,让读者感觉到人物形象如在目前。文章中还有嘉宾说过的精彩话语,都以直接引语的方式呈现,也是为了突出现场感。

同时,公号文还需要建立自己的叙事逻辑和书面语言。因为直播间里是用口语交流,很多内容都是穿插跳跃的,尤其是嘉宾,容易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但文章需要有更严谨的架构和文字表达。每期节目的访谈内容转换成文字大约有13000字,但公号文的字数是3000-5000字。

这种情况下,就要做内容的取舍。找出访谈内容的逻辑和条理,分块来写。首先找出最重要的几个方向,通常是节目里谈得比较久、聊得比较开、状态比较兴奋的部分。主持人的语气语调和讲话技巧仍然具有很强的提示作用,可以引导写作的方向。

尤其注意的是,文章不必固守访谈的内容,而是对访谈内容作进一步的提炼和总结。因为谈话总有没谈透没谈到位的地方,而文字可以经过深思熟虑再下笔,要比访谈更有深度。

节目公众号中有一篇关于心脏科医生的文章,结尾是这样写的:“他是那么简单的一个人,简单到选定一条路就再无他想,简单到脑子里除了患者和医术几乎装不下别的东西,更简单到患者的一点理解和感激就足以令他全力以赴。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简单,快乐的浓度也就特别地高。所谓大医精诚,或许便是这般因精要而诚挚吧。”

这段总结是从访谈节目中萃取出来的,紧紧抓住了一个小时节目里人物呈现出来的最核心特征——诚挚专一。短短几句,把嘉宾说过的和没来得及说的话全都道尽了。

(二)基于节目的短视频制作

节目短视频主要功能是弥补广播节目当中“听得到、看不见”的遗憾。视频的声音全部来自访谈的对话,画面则从直播间扩展到嘉宾工作生活的各个场景。

在收听节目时,听众的脑子里会闪过“要是能亲眼看看就好了”的念头,这便是镜头对准的方向。听众会好奇嘉宾长什么样,坐在话筒前会是怎样的状态。为此,节目改造了直播间,增加了照明和场景布置,使它在音声产品制作之外还兼具视觉呈现的功能。

同时节目组也跟着嘉宾走进他的生活和工作场景:办公室、手术室、健身步道等,用视觉语言对访谈里的讲述进行二度呈现。很多时候,一段几秒十几秒的视频能胜过千言万语。比如医生讲述自己在手术室里承受的压力,讲得再多听众也很难感同身受。但进入手术室的镜头(以遵守医院规定和相关条例为前提)可以做到——手术时医生额头上的汗珠,鬓边被打湿的头发,紧蹙的眉宇,身上的铅衣,手术后贴身衣物被汗水浸透的样子,一下子就把紧张感拉满了。

在结构和条理方面,以广播节目为母体而打造的短视频较为流畅自然,而且内容和场景都很丰富。一方面是因为在“镜随言动”的制作方式下,短视频拥有访谈节目提供的框架结构,不需要从众多的视频素材中重新梳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直播间为访谈营造了一个娓娓道来的氛围,让嘉宾的讲述语言与镜头呈现完美贴合。

三、结语

广播节目听完以后留在听众脑海里的信息量有限。公众号可以反复阅读和收看,而且可以跳读跳看,便于受众多次接收感兴趣的信息。公众号的留言功能,也可以收获受众的直接反馈,在互动中了解受众的喜好。公众号可以吸引已听过节目的听众读文章看视频,也可以引导喜欢公众号的受众去聆听节目,促进内容的多次传播,构成叠加效应。广播与公众号(包括视频号)的跨界融合可以扩大广播节目的传播范围,拓展节目的生存空间。

猜你喜欢
公号广播节目直播间
“羲和号”开直播间
惠农直播间 美好在身边
阅读数、点赞量齐跌,公号们如何自救?
——出版机构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排行榜(7月~8月)
少儿广播节目未来发展之我见
小鬼进军直播间
进军营直播间
拒绝“标题党”,时政类公号还能怎么拟标题?——北青报政知系列公号操作经验谈
公号界的“世纪难题”,如何破解?——以“政已阅”公号标题制作为例
理财类广播节目“真人秀”的表现方式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