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里下河地区优良食味水稻机插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22-02-10 12:07:47刘云飞孙敬东袁志章
北方水稻 2022年6期
关键词:里下河泰州市食味

刘云飞,孙敬东,袁志章

(泰州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 泰州 225300)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国60%以上的人以稻米为主食[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日益增大[2-3],优质稻米已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泰州市地处江苏腹部,属江淮平原,为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冲积而成,市内有里下河、高沙土和沿江三个自然生态区,且土地肥沃、光热雨水资源丰富,灌排设施比较完善,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在全国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本文根据当前生产中面临的问题,结合里下河地区水稻生产实际,从多个方面集成了里下河地区优良食味水稻机插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期充分发挥优质食味水稻品种潜力,提升稻米品质,促进稻米产业提质增效。

1 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泰州市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全面开展了优质稻米产业提升行动,通过引进推广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发展稻米加工和品牌创建等,推动优质稻米产业不断发展,形成了里下河迟熟中粳为主、高沙土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并存、沿江早熟晚粳为主的品种利用格局,尤其是里下河地区产出的稻米品质较好,十分受市场欢迎。泰州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17.3 万hm2以上,水稻单产一直居全省前茅。2021 年泰州市里下河地区水稻种植面积10.6 万hm2,占全市水稻面积的近60%。里下河地区的水稻生产在泰州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在近年的水稻高产竞赛活动中,里下河地区水稻高产田块频出,最高实产达862.5 kg/667 m2。里下河地区以南粳9108 为主的优良食味稻米种植占比在95%以上。

经过近年的持续发展,泰州市里下河地区稻米产销体系已十分健全,呈产销两旺态势,其中兴化戴窑粮食市场现有大米加工企业52 家,年加工能力700 万t,交易额超80 亿元,在全国粮食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泰州根据里下河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能力,聚力建设了1 034 个优质稻米生产基地,认定了绿色和有机稻米基地103 个,面积达到7.6 万hm2,成功打造了兴化大米、姜堰大米和河横大米3 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各稻米生产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也注重品牌创建,涌现出了“洁香河”“野里河”“水乡老农”“洁翠康”等一批优秀稻米品牌。为全面提升兴化大米、姜堰大米等品牌价值,将品牌建设与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结合,主要通过“生产基地+加工流通企业+品牌”联合体发展订单农业,打造中高端优质稻麦产加销一条龙运营体系。兴化市9 家“兴化大米”授权企业与500 多家家庭农场签订订单合作协议,落实订单生产1.7万hm2,全面推行统一的生产标准,打造中高端稻米品牌;姜堰区以姜堰大米协会为纽带,以粮食购销总公司为龙头,采取子母品牌、核准使用等管理措施,共同打造“姜堰大米”公共品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早有研究表明,除了水稻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和土壤、水分、气候等生态环境外,栽培管理也是影响稻米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4]。近年来秸秆还田和规模化种植不断推进,水稻生产生态环境和生产模式也随之变化,对优质稻米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生产中部分种植主体存在着栽培管理粗放、肥料运筹不合理等现象,导致稻米品质降低,影响到了优质大米品牌持续发展。

2 优良食味水稻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1 机插壮秧培育技术

2.1.1 品种选择 要选择符合直链淀粉含量10%~15%、蛋白质含量6%~7%、水分含量15%~17%、糊化温度低、胶稠度软等优良食味粳米(软米)指标的水稻品种,里下河地区适宜种植生育期150 d 左右的水稻品种,生产上以南粳9108、泰香粳1402、金香玉1 号等迟熟中粳为主,栽插略迟时可选用南粳5718 等优质中熟中粳品种。

2.1.2 播期确定 机插水稻播期的确定要坚持“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的原则,一般在5 月中下旬播种育秧为宜。芽谷播种秧龄18~20 d,干籽播种秧龄20~23 d,叶龄3.5 叶左右。种植规模较大的需根据移栽机械情况进行分期播种,每期可间隔2~3 d,确保栽插不超秧龄。

2.1.3 秧池准备 选择排灌运输方便且无病虫草害的田块,按照秧池与大田1∶80 的比例留足秧池。育秧前25~30 d 进行秧池培肥,施45%高浓度复合肥(N∶P2O5∶K2O=15∶15∶15)25~35 kg/667 m2、尿素15~20 kg/667 m2并旋耕,随后上水耙地开沟做板,秧板要求达到“平、实、光、直”,秧板畦面宽1.4 m,沟宽0.30~0.35 m、深0.2 m,秧池围沟宽0.25 m、深0.25 m。

2.1.4 营养土(基质)准备 选用肥沃、无污染、无杂草、病虫害少的过筛后田园土作营养土和盖籽土,大田用量分别为80 kg/667 m2和20 kg/667 m2,营养土可按照80 kg 细土均匀拌育苗伴侣600 g 或壮秧剂0.8 kg 制好备用[5]。采用基质育苗时,要选用充分腐熟、质地疏松、透气性好、营养均衡、富有生物活性、经济方便的商品育秧基质,一般容重在0.1~0.8 g/cm3范围内、pH 值控制在5.5~6.5,大田需准备基质70~80 kg/667 m2,装盘前将基质搅拌至蓬松状态[6]。

2.1.5 育秧物资准备 大田需宽1.6~1.7 m 的无纺布4~5 m/667 m2,规格58 cm×28 cm 的秧盘25~30 张/667 m2或规格58 cm×25 cm 的秧盘35~40 张/667 m2。

2.1.6 种子准备 大田用种量3.0~3.5 kg/667 m2,如折算成干籽,规格58 cm×28 cm 的秧盘用种量100~120 g/盘,规格58 cm×25 cm 的秧盘用种量85~95 g/盘。播前晒种1~2 d,之后可选用杀螟·乙蒜素或氟啶·戊·杀螟或杀螟丹加氰烯菌酯等药剂浸种或拌种防恶苗病与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纹枯病使用噻呋酰胺拌种[7]。

2.1.7 播种 选用水稻育秧流水线一次性完成铺土、洒水、播种、盖土等4 道工序,也可选用水稻播摆一体机。播种前进行机械调试,确保播种均匀,播深一致,控制在0.5~1.0 cm。

2.1.8 秧田管理“四控”技术 ①控水:摆盘后覆盖无纺布并立即灌1 次平墒水,水不超过盘面,待盘土充分湿润后排出并保持湿润至齐苗。齐苗后秧苗1 叶1 心期左右,揭去无纺布并洇透水1 次,保持盘土湿润(含水量60%)促发根。2 叶后不定根扎入土时控水旱育,原则上中午不卷叶不补水,雨天要及时排水,避免秧板长时间淹水。②控肥:育秧期一般叶色不落黄不追肥,若1 叶1 心期叶色较淡,可于傍晚秧苗叶尖吐水时建立薄水层,秧池均匀撒施尿素4~5 kg/667 m2,也可兑水1 000 kg/667 m2浇施。移栽前2~3 d 秧盘施用尿素3 g/盘左右作送嫁肥。③控旺:出现移栽期推迟或控高效果不佳的情况时,可在2 叶1 心期前后,秧池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70 g/667 m2左右,兑水100 kg/667 m2均匀喷雾,控制秧苗高度,增加秧龄弹性。④控虫:移栽前2~3 d 秧池喷施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667 m2或50%稻丰散乳油100 ml/667 m2防灰飞虱,移栽前1~2 d 喷好送嫁药,实现带药移栽。

2.2 大田栽插和管理技术

2.2.1 耕翻整地 前茬小麦实行秸秆全量还田,麦收时进行秸秆切碎,秸秆长度在5 cm 以下。小麦收获后,及时施好基肥,使用大马力旋耕机旋耕埋草,旋耕后上水耙田整地,达到田平、泥熟、无残渣,田内高低差异不超过3 cm,待泥浆沉实后插秧,里下河地区需沉实2~3 d。

2.2.2 精确栽插 合理密植是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8],泰州市里下河地区的优良食味稻米生产基本采用精确栽插方式,机插时要薄水栽插,水层深度2 cm,栽插深度1.5~2.0 cm。一般大田栽插基本苗7 万~8 万株/667 m2,其中插秧行距30 cm 的,株距11~13 cm,大田栽插1.8万穴/667 m2左右,4 苗/穴;插秧行距25 cm 的,株距13~14 cm,大田栽插1.9 万~2.0 万穴/667 m2,4 苗/穴。栽插后要检查栽插情况,对连续缺苗3 穴及以上的要人工补苗。移栽期要抢季节移栽秧苗,应力争在6 月20 日前结束插秧。

2.2.3 精确施肥 肥料施用方面,应早施分蘖肥,穗肥以促为主、促保结合,增施磷钾肥。有研究表明秸秆全量还田配施氮肥可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并提高水稻氮肥的利用率,但因秸秆分解时微生物活动耗氮,水稻生育期氮肥不宜减少[9-10]。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为保障优良食味粳稻品质,要适当降低总用氮量和穗肥用量,一般大田施纯氮18~20 kg/667 m2,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7∶3;施纯磷6~8 kg/667 m2;施纯钾8~10 kg/667 m2,基肥、促花肥各50%。基肥于整地前施用45%高浓度复合肥(N∶P2O5∶K2O=15∶15∶15)25 kg/667 m2、尿素5 kg/667 m2。分蘖肥于移栽后5~7 d 和10~12 d 分2 次施用,第1 次施用尿素7.5~10.0 kg/667 m2,第2 次施用尿素5.0~7.5 kg/667 m2(以促平衡为主)。穗肥以促花肥为主,正常情况下不施保花肥。关于促花肥,叶色正常褪淡、群体适宜的,在倒4 叶期施45%高浓度复合肥(N∶P2O5∶K2O=15:15:15)15 kg/667 m2、尿素7.5~10.0 kg/667 m2;叶色深的适当推迟施用期,且适当减少用量;叶色偏黄、群体偏小的则在倒5 叶和倒3 叶期(保花肥)分2 次施用,并适当增加用量。

2.2.4 精确灌溉 薄水栽插后,采用湿润灌溉的方式促水稻发根活棵,秸秆还田的田块要脱水露田2~3 次,防止出现僵苗。分蘖期浅水勤灌,灌水深度以2~3 cm 为宜,待其自然落干,再上新水;当田间茎蘖数达穗数苗80%~90%时自然断水搁田,坚持轻搁、多次搁田,达到全田土壤沉实不陷脚、叶色褪淡为宜,同时要防止重搁影响成穗率;搁田的方式上以开沟搁田效果好。穗分化至灌浆结实期,以干湿交替、间歇灌溉为主,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需建立浅水层,收获前7~10 d 断水。

2.2.5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整个水稻生长期要按照“前防、中控、后保”的策略,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并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次数和安全间隔期等[7,11]。科学应用种子处理、苗期施送嫁药的种苗处理技术,生长中期喷施生物农药,穗期绿色用药以及性诱、灯诱等措施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要根据区域病虫害发生特点,在防治关键时期统筹兼顾开展防治,采用“农药混用、一药多治”方式,重点抓好水稻灰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草害防治采取“前封后杀”方式,在机插前和插秧后10 d 分别进行化除,后期视草害情况进行除草。

2.2.6 及时收获 为保障优良食味稻米品质,需要在95%籽粒黄熟后及时进行收获,避免影响下茬作物播种;一般要于露水干后收割,以降低稻谷含水量。

3 稻谷干燥及贮藏

稻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自然晾晒要避免在水泥场上暴晒,以免影响米质。烘干需采用低温慢速升温方式,稻谷温度不超过40 ℃,烘干温度过高易引起爆腰,使米质变坏[12]。对于高水分稻谷应采用间歇干燥或先低温后高温的干燥方式,干燥速度不宜过快,以免稻米出现裂纹。

稻米品质除受品种特性、栽培管理因素影响外,还会受到贮藏条件的影响。稻谷入库前要做好入库处理,杂质含量低于0.5%,稻谷水分要保持在14%以下,达到干、饱、净和无虫状态。贮藏期间要保持低温通风,保持稻谷堆处于低温(15℃)或准低温(20 ℃)状态,减少虫霉危害,保证稻米品质[13];要按照品种、优劣、新陈、干湿等进行分级贮藏,以利于后期适销供应。加工后的稻米储藏时间不宜过长,冬季不超过3 个月,夏季不超过1个月。

猜你喜欢
里下河泰州市食味
泰州市打造“五个过硬”的应急队伍
扬州里下河蜂业科技有限公司
蜜蜂杂志(2022年5期)2022-07-20 09:53:58
扬州里下河蜂业科技有限公司
蜜蜂杂志(2022年3期)2022-05-23 05:11:44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扬州里下河蜂业科技有限公司
蜜蜂杂志(2022年2期)2022-04-15 03:08:36
扬州里下河蜂业科技有限公司
蜜蜂杂志(2021年11期)2021-02-18 07:21:38
日本の寒地,北海道におけるうるち米良食味育種(日文)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红楼梦学刊(2020年2期)2020-02-06 06:14:32
食味·食美·食空间——餐饮空间设计专辑
现代装饰(2018年4期)2018-05-22 02:57:11
泰州市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