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2022-02-10 08:31周见美李归宁张莉
中华魂 2022年12期
关键词:名村旧址井冈山

文/周见美 李归宁 张莉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如今,乡村振兴已成为井冈山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遍布在各个乡村镇场的红色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保护红色资源,创新文物利用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巍巍五百里的井冈山到处都留有中国革命的红色印记,迄今为止,井冈山仍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旧址有1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2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36处,井冈山市文物保护单位34处,井冈山已和众多的革命遗址形成了一个整体,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生动课堂,成为对外宣传和进行爱国主义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井冈山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旧居旧址和珍贵革命文物。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为了保护红色遗存,传承红色基因,井冈山市本着“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原则对革命旧居旧址进行了修缮保护。

近几年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对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部分省保县保单位进行了修缮保护,对写在旧址上的红军标语进行了技术性保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21年3月,井冈山红色标语保护被评为江西省红色标语保护利用优秀工作案例。与此同时,行洲和黄泥红军标语也被评为“江西省十大红色标语示范展示点”。

我们对库房的文物进行清点,查清家底,对库房内的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全面改造和提升了文物保存条件。我们还启动了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通过中宣部红色基因库首批试点项目,对馆藏珍贵文物、部分国保不可移动文物、展厅、茨坪核心景区等进行数据采集、AR和VR展示,为数字化保护和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保护好文物,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它的宣传和教育功能。我们在旧址内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展出形式多样,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举办了《一起向未来——井冈山革命旧居旧址巡礼》流动展览,将2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成图片展,送展览下乡,将文物保护法宣传单送到乡村。在活动现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边向群众进行宣传讲解,一边给群众发放文物保护宣传单,对各级文物保护法规和保护条例进行解读。通过流动展览宣传,群众加深了对革命旧居旧址的感情,希望博物馆能举办更多这样的展览,让老百姓不用出门也能走进历史、了解历史。同时,还大力营造了人人参与文物保护、人人共享保护成果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全社会人员依法保护文物的意识。

二、挖掘红色资源,提升乡村品位

近几年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为了更好地宣传井冈山精神,突出红色基因,营造红色摇篮特色,真实、生动地再现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革命历史情景,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对革命旧居旧址进行复原陈列和情景再现,进一步盘活文物,充实内涵,增强氛围,让广大观众能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接受形象、生动、直观的革命传统教育,让革命旧居旧址真正实现“情景感染人”的功能,把红色基因融入观众血脉之中,让红色基因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革命文物是鲜活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着动人的红色故事。同时,记录着共产党人一路走过的苦难与辉煌,更记录着革命先辈为了革命所奋斗的一切。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要强化教育功能,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建设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引导他们从小在心里树立红色理想。一直以来,我们在保持历史原貌,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不断对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研究。随着井冈山市长征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的开展,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也配合着对红色资源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由编研陈列室的业务人员组成小分队,重点对拿山的红色历史进行了抢救性挖掘,通过走访还健在的红军烈士子女,征集、整理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资料,通过历史史实纠正了以往人们把拿山当作白区的误区,还原拿山真实的历史原貌。

我们把红色遗址、遗物当作藏品和文物好好留存。我们馆编辑出版了《井冈山的红色文物》、《井冈山的红色旧址》、《井冈山的红色标语》等有关红色文物的书籍,这些红色文物见证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程和伟大成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信仰与初心,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2021年12月24日,国家文物局印发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提出:“全面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井冈山市在各个乡村举办红色故事会、红色大讲堂,以此提升乡村的文化品位,让来乡村的游客在观光旅游的同时,心灵也得到洗礼与净化。

井冈山斗争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作为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播者,传承好红色文化基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把革命旧址作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走进当年红军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艰难岁月之中的重要宣传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近年来,井冈山充分发挥“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情景感染人”的旅游资源优势,创造性地推出了集培训、参与、体验为一体的红色培训模式,把再现革命情景、体验红色文化、考验自我品格、熔炼团队精神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军人、学生、企事业单位职工涌入井冈山开展红色培训。正如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所说的,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

讲好革命故事,就是要不断地挖掘红色文物内涵,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讲述出来,并将这些感人的故事永远传颂下去。在井冈山不少村庄,都能看到红色大讲堂。如井冈山龙市镇的大仓村,是毛泽东和袁文才第一次会见的地方,大仓村通过深挖红色文化,创办了大仓讲习所,讲习所里播放着“大仓会见”的视频。村里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是老红军的后代,他为了更好地宣传大仓的红色历史,主动去搜集和查找大仓红色文化的相关资料,经常为来大仓参观的游客进行义务讲解,讲深、讲透大仓会见的红色历史故事,让观众了解知晓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不易。大仓村积极弘扬红色文化,坚持红色治理,打造红色旅游,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大仓,已成为井冈山红色培训的教学点、美丽乡村的示范点和全域旅游的新景点。2020年6月,大仓村被评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

井冈山在深入挖掘红色历史中不断推进乡村建设,在实施乡村旅游大开发的进程中激活红色基因,把传承红色基因贯穿始终,并着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大力宣传和灵活运用红色历史资源,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乡村开发建设中去,为加快乡村开发建设步伐助力加油。

三、依托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根据江西省委提出的要在全省推进“红色名村”建设,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江西名片”,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作用,从井冈山市认定的15个名村中,选择对下庄、上小井、大井、白银湖、行洲5个红色文化名村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整理工作。为了配合红色名村的打造,在下庄王佐故居和茅坪袁文才旧居内进行了红色专题陈列布展,使旧址里的内容更为丰富,让观众从“一张桌子一张床一个斗笠挂墙上”的单调陈列中走出来,进入一个历史内容丰富的世界。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因地制宜推动红色名村建设,大力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擦亮“红色名片”,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比如,茨坪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中心。茨坪新村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帮助下,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名村。同时,把新村范围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赣边界特委旧址,打造成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一个教学点,并帮助新村培训了一批红色讲解员。2021年,茨坪新村入选第二批省级红色名村。

红色文化名村助力乡村振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促进红色名村和乡村振兴有效融合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红色名村强化了信仰信念和感恩奋进的教育,让乡村振兴的思想、政策及时进入千家万户,走进每个群众的心里,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上。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红色培训、宣传讲解扩大红色名村的影响力。

推进红色名村建设,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铸魂工程,又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通过深挖红色资源,不断发展旅游事业,实施乡村振兴,推动“红绿”融合。当年“朱德扁担的故事”家喻户晓,而黄洋界的挑粮小路,连接着源头村和黄洋界景点,通过红色培训,适时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研学旅游,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活动,既可领略当年的古驿道,又能感受当年红军挑粮的艰辛。同时,精心打造出一批像茨坪镇茨坪村、茅坪镇神山村、黄坳乡黄坳村、葛田乡古田村等红色文化名村,让这些红色底蕴深、引领作用好、经济实力强的红色模范村,不断推动乡村振兴。

四、红色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提升乡村品位,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力量源泉。

2017年2月,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帽”已摘,但行不止。井冈山人民并没有停下乡村振兴的脚步,而是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不断打造红色培训教学基地,助力乡村振兴,让红色培训成为井冈山的一大亮点。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两个大红色圩场是草林圩场和大陇圩场,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说到的“草林圩上逢圩(日中为市,三天一次),到圩两万人,为从来所未有”,说明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红色圩场的活跃情况。如今,作为当年红色圩场的大陇村案山组也搞活了旅游,很多民居翻修一新,建成民宿,供游客居住,并且还建有咖啡屋、露天音乐吧台等,让游客在案山住上一晚,夜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红色培训是井冈山旅游蓬勃发展的一大亮点。井冈山的红色教育培训已经有十多年,但仍在不断创新宣传和红色培训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增加新的红色培训教学点。比如将井冈山南面的光明乡、黄坳乡的各个红色景点进行打造,再次深挖红色历史,使之成为井冈山的红色教学点,拓展了南面的红色旅游线路,助力井冈山市南面经济的发展。红色培训发展活力得到全面释放,红色教育培训成效显著,使得井冈山的红色培训总量始终保持在全国领跑地位。

井冈山红色教育培训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了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的深入开展,更是带动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多数旧居旧址活起来了,红军挑粮小道、大仓会见、乔林党支部、行洲标语群等相对偏僻的旧居旧址得到有效修缮、保护和展示利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完善边远村落的基础设施,不断延伸红色教育培训精品线路,让散落各地的红色资源活起来,开发建设了神山、坝上、大仓、源头等红色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游客在井冈山逗留时间从过去的平均1.5天延长到4至5天,辐射带动了罗浮、梨坪、拿山、厦坪、茅坪、龙市、黄坳的特色小镇及乡村旅游,有效推动从“景点游”到“全域游”的发展,实现了红色教育培训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红色教育培训的全域发展。2019年,井冈山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井冈山是中国历史的红色坐标,也是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井冈山不断开拓创新,拓宽红色培训渠道,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乡村建立党员干部红色培训农村教学实践基地,将村民闲置的老房子改造成学员宿舍或打造成农家客栈,通过组织学员进村组、进农户、进基地,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开展学习观摩、农村调研、生活体验、党性锻炼和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等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被学员称为最接地气的教学,最连民心的实践,最能体现农村发展成果的基地。越来越多的市内外学员到各乡村基地学习考察、培训,各基地的村民租房户收入也在不断增加,由此也带动当地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井冈山的红色资源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历史地位和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使之成为井冈山地区乃至整个吉安地区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挥和利用红色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拉动整个吉安地区和江西省的乡村振兴发展。

猜你喜欢
名村旧址井冈山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云南拟新增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第三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获奖名单
井冈山抒怀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西藏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基于100名村(居)支部第一书记的访谈
七绝 井冈山
峥嵘岁月——黄崖洞保卫战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