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2022-02-10 00:16:29张保华李慧颖白永怿刘宏斌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死亡率肾功能

张保华,李慧颖,白永怿,4,刘宏斌,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1心血管内科,2保健九科,3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慢性心衰精准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53)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及肾脏疾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及肾功能不全(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患病率不断上升[1]。50%的HF患者合并有CKD,其中近1/3为中度或重度肾损伤[2]。与单一疾病相比,HF合并CKD患者的住院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及全因死亡率均明显增加[3],将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类药物用于HFpEF患者疗效欠佳,且药物毒性增加[4]。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约占HF患者的50%以上[5],其死亡率甚至高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人群[6,7]。HFpEF患者常合并CKD[6,8,9],CKD在HFpEF患者中的发病率要高于HFrEF以及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EF)患者[10]。HFpEF合并CKD患者预后较差[6,11],且随着肾损伤程度的加重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2]。HFpEF合并CKD的共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治疗策略。本文对HFpEF合并CKD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以综述,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1 HFpEF合并CKD的患病机制

HFpEF临床常表现为由多种并发症和炎症介质引起的复杂综合征[13]。高血压是HFpEF的主要病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肌缺血及肥厚性心肌病等[14]。心脏舒张顺应性及舒张功能受损、亚临床性心脏收缩功能障碍、CKD导致心内充盈压力升高、液体潴留和运动不耐受,以及伴随疾病导致的内皮炎症、氧化应激、微血管功能障碍、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等因素均可能与HFpEF发病相关[15,16]。HFpEF合并CKD患者中,相关危险因素驱动肾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并行发展、相互影响,交互促进合并症的进展[17]。

HFpEF引起肾功能损伤的机制包括:(1)心脏舒张末期容积和压力升高,左心室舒张僵硬度增加,中心静脉压升高导致肾功能损害;(2)心脏舒张功能恶化和心脏机械功能异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引起肾血流量减少,HF又加重肾静脉充血,导致肾功能损害;(3)机体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启动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增强机体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4)交感神经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亢进;(5)有害的心肾交互作用也是HFpEF肾功能损害的可能机制[2,18]。

CKD对HFpEF的影响机制包括:(1)HFpEF合并CKD者常伴随贫血[6,19],贫血引起心肌缺氧,增加氧化应激反应,使交感神经兴奋,RAAS活性增强,液体潴留增加,从而增加心脏前负荷;而贫血者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机体通过代偿性增加心率导致心肌耗氧增加,能量代谢紊乱加重HF。(2)蛋白尿、胱抑素C是新发HFpEF患者的强危险因素,蛋白尿以及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降低皆与HFpEF患者心肌重塑相关[20]。(3)HFpEF患者常见的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与CKD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21]。(4)HFpEF患者CKD与肺动脉压增高,左、右心室和心房应变力降低直接相关,CKD与心功能恶化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关联[11]。(5)CKD导致内皮功能障碍,促进HFpEF病情进展。

2 CKD在一定程度上影响HFpEF预后

CKD对HFpEF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结论尚不一致。一项含40 230例HF患者的研究显示,HFpEF患者CKD与死亡的关联性弱于HFrEF及HFmrEF患者[6]。另一项含80 000例HF患者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KD对HFpEF患者的死亡风险预测价值较HFrEF患者更为明显[22]。总体而言,HFpEF患者合并CKD后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及住院率增加[2,6,23]。

Rusinaru等[23]一项含358例HFpEF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显示,与估算的eGFR≥60 ml/(min·1.73m2)的HFpEF患者相比,eGFR<60 ml/(min·1.73m2)HFpEF患者7年总体死亡风险(HR=1.43,95%CI1.10~1.86)及心血管病死亡风险(HR=1.57,95%CI1.13~2.19)均增加。Chen等[2]一项含3 392例HFpEF患者的分析显示,与eGFR≥60 ml/(min·1.73m2)的HFpEF患者(2 080例)相比,eGFR 30~59 ml/(min·1.73m2)的HFpEF患者(1 312例)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高(HR=1.47,95%CI1.24~1.76),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高(HR=1.53,95%CI1.23~1.91),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增高(HR=1.21,95%CI1.00~1.47)。同样,Beldhuis等[4]一项含1 767例HFpEF患者的研究显示,与eGFR≥60 ml/(min·1.73m2)的HFpEF患者相比,eGFR<45 ml/(min·1.73m2)HFpEF患者的心血管病死亡及住院风险显著增加(HR=1.99,95%CI1.62~2.45)。但也有研究显示CKD与HFpEF患者预后无直接关联,Jin等[19]一项含1 604例HFpEF患者的中国心力衰竭多中心登记研究数据显示,CKD不是HFpEF患者全因死亡率及再住院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8,95%CI0.88~1.57;HR=0.94,95%CI0.79~1.12)。

肾功能恶化(worsening renal function,WRF)对HFpEF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间也有争议。Löfman等[24]研究显示,HFpEF患者WRF发生率高于HFrEF、HFmrEF患者,HFpEF患者eGFR下降25%~49%、≥50%均增加患者死亡率,≥50%更为显著。Rusinaru等[23]的研究也显示,针对eGFR<60 ml/(min·1.73m2)HFpEF患者,WRF是患者7年总体死亡率及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Rusinaru等[23]认为对于eGFR≥60 ml/(min·1.73m2)的HFpEF患者,其住院期间的WRF不增加患者7年总体死亡率及心血管病死亡风险。近期一项含10 902例HFpEF患者的研究也显示,尽管HFpEF患者WRF发生率比较高,WRF未增加患者死亡及住院风险[25]。

3 HFpEF合并CKD的药物治疗

3.1 HFpEF合并CKD的药物治疗存在争议

目前,HFpEF尚无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14],其治疗多基于临床经验,原则主要包括减轻症状、合并症的治疗以及加强疾病管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β受体阻滞剂等用于HFrEF患者的药物未能使HFpEF患者明显获益[26],因此对于HFpEF合并CKD人群的治疗更少有共识。比如Fu等[27]研究显示,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HFrEF合并进展期慢性肾病[eGFR<30 ml/(min·1.73m2)]患者死亡率(HR=0.85,95%CI0.75~0.96),降低患者心血管病死亡及HF住院风险(HR=0.87,95%CI0.77~0.98);但在HFpEF合并进展期慢性肾病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未能显著降低患者全因死亡(HR=0.88,95%CI0.77~1.02)、心血管病死亡及HF住院风险(HR=1.05,95%CI0.90~1.23)。

RAAS系统在HFpEF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是CKD的一线用药,而关于RAAS抑制剂能否使HFpEF合并CKD患者获益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一项有关螺内酯在HFpEF合并CKD共病患者(n=1 767)中安全性及疗效的研究显示,应用螺内酯虽然使HFpEF患者发生高钾血症、肾功能恶化以及停药风险增大,但是螺内酯能够降低HFpEF-CKD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及住院率[4]。Tsujimoto等[28]一项纳入1 465例HFpEF患者的研究显示,单纯使用螺内酯未能显著降低患者主要结局事件风险(HR=0.97,95%CI0.81~1.16),但ACEI/ARB类RAAS抑制剂显著改善HFpEF合并轻中度CKD患者的预后,使用ACEI/ARB的试验组患者发生主要结局事件、全因死亡、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皆明显低于对照组。需要注意的是,HFpEF患者对心脏前负荷依赖性较强,而RAAS抑制剂能导致血压及心脏每搏输出量下降,引起肾脏血流量下降及肾功能损伤,甚至有研究显示RAS抑制剂增加HFpEF患者WRF及死亡风险[29,30],因此HFpEF合并CKD患者在使用相关药物时需监测肾脏功能指标。

3.2 建议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等药物用于轻中度CKD的HFpEF患者

以往绝大多数关于HFpEF的研究排除了重度CKD人群,因此可供参考的数据不多。尽管如此,一些新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为HFpEF合并CKD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思路,此类药物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为代表。Mc Causland等[31]在一项纳入4 796例患者的分析研究中显示,与缬沙坦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降低HFpEF患者肾脏综合结局事件(eGFR下降≥50%、终末期肾病、肾脏原因死亡)发生率(1.4%和2.7%)。与此一致,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HFpEF患者发生WRF风险低于使用缬沙坦的患者(HR=0.50,95%CI0.33~0.77)[26]。Mc Causland等[31]研究显示,eGFR<60 ml/(min·1.73 m2)与≥60 ml/(min·1.73m2)两类HFpEF人群皆可获益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但eGFR<60 ml/(min·1.73m2)组患者因肾功能受损导致停药的概率增加。因此,HFpEF合并CKD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需权衡临床获益及药物相关毒性风险[29]。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 2, SGLT-2)抑制剂也是新近几年流行起来的降糖药物,它不仅可以减缓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的肾病进展,而且可以降低有或无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32,33]。不断有临床研究证实,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卡格列净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的心力衰竭住院风险[34-36]。最新研究表明不论是否有糖尿病,恩格列净可降低HFpEF患者心血管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的综合风险[37],SGLT-2抑制剂成为了降糖药治疗心力衰竭的“跨界明星”,通过靶向心脏代谢异常,可以减轻HFpEF患者心肌损伤,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和运动耐受情况[38],建议将此类药物用于HFpEF合并CKD患者。

4 总 结

CKD是HFpEF患者常见的伴随疾病,两者相互影响,交互促进疾病的进展。HFpEF合并CKD患者预后较差,其全因死亡、心血管病死亡及再入院风险均增加,且随着肾损伤程度的加重其各类事件风险增加。针对RAAS的干预及对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合并症患者的预后,由于不同研究之间结论的不一致性,相关药物的具体疗效及安全性仍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高质量临床研究予以验证,并期望在动物模型中对其治疗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此外,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代谢危险因素是延缓合并症患者病情进展的可行之策。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死亡率肾功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02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 01:32:38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科学之谜(2020年6期)2020-08-11 07:37:21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56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