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睿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类型样态的文化类节目层出不穷,如何在主流领域中实现求新求变则是一大难题,而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准的前提下,撷取国宝为题材,制作了一部“五分钟的文明简史”,演绎出“大道至简,至简则美”的视听盛宴。该纪录片使用了大量的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解说词,挣脱了传统解说视角的束缚,风格与呈现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激发了受众的观看兴趣,让文物有了生动的个性,让古老的文化灵动起来。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一档微纪录片,每集五分钟时间,符合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该纪录片选取100件具有象征意义的国宝让其“开口说话”,借由它们之口解密文化基因和文化记忆,从上古时代到宋元明清,跨越几千年的思想、政治、经济、文明浓缩于三季节目里,以气度不凡的选题和制作,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风范、中国气派和中国形象。
该纪录片解说词将受众自身、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文物文化有机组织在一起,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解读,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的引领作用。通过情、景、声的交融和具体的意象之物,配合节目整体以跨越几千年而不减的中华文明为缩影,实现思想的承载,人们看到了优质文化类节目蓬勃发展的景象。
文化符号的构建。如果说文物是时代的镜像,那么《如果国宝会说话》就是串联时代的真实镜像,既要又要让国宝“活”起来,又要立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本。
殷墟时代诞生的甲骨文字,是我国先秦时代书写文学萌芽的开端,为夏商时期《山海经》书写文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殷墟嵌绿松石甲骨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中国文学的起源。“我们写出的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画地,刻在骨头上,因为刻骨,所以铭心。”节目中详略得当地叙述着,殷商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想象力,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为、所感转化成字符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从而形成了人们今天看到的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其中蕴含了先人造字的主要方法。通过介绍、讲解、立意出现在荧幕上的殷墟嵌绿松石甲骨,不再只是单薄的文物,而是蕴含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从个体到族群,所有的情感、知识、思想、经验,通过文字一代代流传下来,塑造与传承着中华文明。
《如果国宝会说话》在符号编码选择上,扎根本民族文化特色,从民族性、共识性、到审美观等方面入手,抓住其内核要素,结合现代流行的传播方式,从社会、政治、经济等角度延伸,迅速引发大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生动的视听语言让冰冷生硬的古物幻化为鲜活的生命形象,直击国人的内心深处。
审美品格的塑造。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中,主题主要围绕着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古物宝藏展开,统摄从东汉末年到大唐盛世的纷繁复杂历史,展现了东汉末年三国争乱的时代格局和开放、包容、盛大的盛唐文化气象。
开篇构建了曹植从洛阳回封地的路途中邂逅身姿曼妙的洛神的真实艺术空间。曹植见之不觉心动,尔后再一回眸,却早已寻不到伊人的影踪,只留下无限相思,于是写下了千古名作——《洛神赋》,后东晋名家顾恺之据此创作出了传世名作《洛神赋图》。看似曲折的故事,该节目依然在五分钟内凝练直观地呈现出《洛神赋图》的动态影像,生动再现了惊动美学史上的“惊鸿一瞥”。文物的前世今生留给世人太多的想象空间和余地,而今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实现尘封已久的国宝与观众的“对视”,再现璀璨华夏文明的绚烂。
总而言之,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文物除了自身蕴藏的文化、价值、精神之外,还有独特的造型之美,节目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展现文物的内涵之美、细节之美,构筑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画面+解说”这种模式自开创以来,解说词就在纪录片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文学性的纪录片解说词,就是指运用与‘日常语言’相区别的‘诗性语言’‘审美化语言’来塑造形象、叙述事件和反映现实”。《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解说词一般在600-700字之间,短小精悍,意味深长,在实现艺术性表达的同时也附之以诗一般的语言。
哲理性。解说词在纪录片中起到解释画面、连贯情节、深化主旨的作用,《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解说词更是具有深刻、翔实的特点,节目往往在结尾处运用解说词使得主题升华。
第三季第五期《云冈昙曜五窟》描叙了五窟佛像的主人公——北魏历史上五位皇帝,这五位王朝历代统治者怀着仁政的理想,在镜头的光影扑朔间呈现佛像的庄严、沉静、神秘、静默,镜头与它们“对视”之时解说词缓缓道来:“我们用‘仿佛’这个词语描绘心念的状态,人类的身体、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仿如佛在,仿佛天地间、时光里,世界的样子,我们的样子,每一刻都是一场雕刻。就在此刻,就在这里,世界在这里大同。”该片解说词以雅正含蓄的手法引发观众思考,不仅是在展现文物本身的故事,还体现出背后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在文情与声情并茂的同时,给予受众哲理性教育和启迪。
今天的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富有哲理性的解说词以古喻今,让受众看到了一个初心未变的古老民族在诉说着“天下大同,美美与共”的愿景。
诗意性。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诗意盎然,运用雕琢唯美的藻饰和朴实真挚的情感,调动观众无限想象和情感共鸣,将人类自然经验和本民族文化认同感精妙结合。作为每期节目必有的点金之“笔”,解说词包含着丰富的诗意性。
“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一颗心跨越时空,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六千年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诗歌。”简短却富有诗意的解说词,严谨中颇有浪漫意味,更像是一首首精心打磨过的现代诗,通过修辞和白描的手法,使人徜徉在浩瀚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文明中,让尘封千年的国宝有了生命情感。
抒情性。在《生命》的解说词中,三言两语便勾勒出“青州佛造像”的模样,他们身上袈裟的颜色逐渐从鲜红变成淡红,脸部的金箔也一块块脱落,并告知受众尽管如此,现代文物修复者仍没有选择恢复出它们最初的模样,原因是那些暗淡的色泽、破旧的痕迹,是一个又一个生命接替交转的见证,解说词结尾定格在“哭着降临世界,笑着走向永恒的身世”。在以小见大的解说词中,人们看到人生的过程,与主题《生命》完好衔接。
抒情性与科技感并重,让近在咫尺的智能屏幕成为展现瑰丽国宝的窗口。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解说词在讲解着静默的文物的同时文物也在讲述着人类的故事。屏幕映像里的文物,沉淀了如烟般的沉重往事,着墨历史于现实,在一帧帧画面里实现物与人的身份互换,人们得以察古观今,听见文物、历史厚重而诚恳的内心独白。
年轻态。《如果国宝会说话》的主体受众群体是青年群体,因此解说词一改往日的艰涩枯燥,改用趣味的语言和活泼的语调,让年轻态的解说词成为节目的又一大亮点。该片的解说词虽用轻松的口吻、寓教于乐的方式讲述历史,但同时也没有丢失“微纪录片”传播文化、启迪受众的本质,在纷繁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活泼轻松的现代语言中找到了平衡。幽默诙谐、通俗易懂是年轻态的一个特点,也是《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的一大特色,按照现如今流行的“吐槽”热点,遵循年轻人的个性,用调侃但不乏尊重的语句,为解读千百年前的文物添彩。
“大唐西域的时空被折叠,在这火焰山边收藏。当时的一个字,现在的一个谜,一些鸡毛蒜皮的大事,一些惊天动地的小事,就是阿斯塔纳的故事。”在介绍《阿斯塔那俑与文书》彩绘舞女俑时,为了更好地举例解释,解说词运用“世界级网红”来介绍彩绘舞女俑,使用年轻人熟知的语言解释,使之晓畅明白,这种年轻化的语言使用在节目中常见。此外,如介绍东汉时期击鼓说唱俑时,面对“俳优”这个词年轻人们或许知道的不多,解说词把它巧妙比作“现在演艺圈人士”,观众立刻恍然大悟。可见,精准找到现代口语的形象表达方式来表述文物,注重观众的体验感和代入感,能够引导年轻一代自发思考古物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
《如果国宝会说话》以“互联网+”为出发点,解说词在包含了抒情、流行等特点与风格的同时,也多加运用了拟人、多人称、想象等修辞手法,更加突出了纪录片的艺术效果。
拟人化。《如果国宝会说话》不同于以往宝藏类节目,其大胆赋予古物“生命”,让它们“开口说话”,巧妙地运用了趣味性、幽默感极强的语言,贴合了古物自身定位,拉近了与观众间的距离,激发了受众的观看兴趣。节目中运用亲切自然的开场白和结束语,“叮——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国宝留言持续更新,请注意查收”,赋予了国宝宛若人类一样的讲话技能,打破了平日里国宝被珍藏在博物馆里“高高在上”的沉默印象。语言上的幽默诙谐使这档节目迅速成为国内年轻人的文化聚集地,与此同时,拟人化的运用使国宝从古物转变成平易近人的好友。更有网民看到商王为了纪念田猎在牛骨上刻字,将此举动亲切地称作“当代朋友圈”。透过历史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将从前看似纷繁复杂的古物以活泼灵动的叙述方式娓娓道来,起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高雅轻松、幽默诙谐的节目语境也成为“微纪录片”中的文化风向标。
融合人称叙事。在接续前两季实物打造、国宝“拟人化”风格的基础上,《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进一步升级了模式,赋予国宝“人格”,结合每一个古物自身特色挑选适当的叙事口吻,使受众感受到与这些被赋予“人格”的国宝对话,就是在同灿烂的中华文明对话。
《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古物展现为主线,加以融合人称叙述手法,使得节目呈现方式丰富多样。如《青州造佛像》被誉为“改写东方及世界艺术史的重大发现”,是中国北朝时期佛教雕刻艺术的集大成者。节目组选择第三人称口吻描写:“初生的他,拥有一张圆脸,笑得像个孩子,他的颧骨与鼻头高高隆起,如山峦,如丘陵。”第三人称平铺直叙,似在叙述一位旧友,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在面对展现以胖为美的《唐代仕女俑》时,又以今天时代下“胖妹们”第二人称的笔法给昔日大唐女佣写信:“你梳着少女特有的双垂发髻,端庄可人;你脸颊饱满,小巧的鼻子和嘴巴都让怜爱。”用一封信的叙事方式将唐代仕女灵动活泼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古物的主题又与年轻人提出“美的包容度”的话题不谋而合,引起网民直呼“这是胖妹的春天,我要穿越回去!”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以第一人称视角的自述:“我生在恒河流域,温润的季风和沃土,孕育了我丰硕的身体,我们享受着两两相伴的欢愉,围绕着神祇与佛陀。”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增加说服力,给观众以真实感,乘着时代的云帆,从前它们是百姓祈求神明庇护的寄予,如今它们更是国泰民安、国富力强的吉祥象征。
《如果国宝会说话》摆脱传统循规蹈矩的叙述方式,灵活自如的视角调度,“你”“我”“他”等人称切换的熟练运用,让被人格化的古物活灵活现,增强了节目的故事性。
想象虚构。总导演徐欢说:“我们是用现代人能听懂的语言,用白话描述了一遍国宝。我们要让文物活起来,就要想办法让观众感兴趣。但这种感兴趣不能哗众取宠。”基于这样的思想,《如果国宝会说话》巧妙演绎“轻”与“重”,“轻”为“表”,“重”为“里”,让文物在悠久厚重的文化中上演含蓄轻松的表演。
在介绍沉默、静态的国宝时,如果延用往日客观直叙的介绍和沉寂的画面,难免会失去其原有的色彩,节目组大胆采用想象虚构的叙事方式,为受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飞天》中:“有时,我们是庞大的歌阵,顺应火焰的方向,掠动着卷涌的流云;有时,我们是天庭的出行先导,鼓动起疾驰的飙风,层叠缤纷。”“掠动、顺应、鼓动”等动词让飞天的形象跃然纸上,辅助受众在脑海中构想出“飞天”自由、飘动、宏伟的形象,打破了器物静默之美。运用想象的修辞方式赋予文物鲜活的生命力,文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在蓝天薄云间,牵引着观众的思绪奔腾翻越。每一集运用适合文物自身特色的修辞手法,讲述国宝的“心声”,在稳定的理论支撑下,结合可观、可感的想象虚构手法在其上肆意挥洒发挥,让观众在古物的纹理线条间感受历史的呼吸。
在新媒体时代,文化强国的理念为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无限可能。《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其独创的语言结构、叙事方式成为典范,其语言文字的优美、哲理与典雅,更是体现出以汉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国文学的基本品格与规范,年轻态、网络感的呈现样态使得年轻一代纷纷为其点赞,更是践行了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如果国宝会说话》独具一格的解说语言,观赏性与文学性相辅相成,成就出当前文化类节目文本创作的理想范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