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文化表征关系建构
——2022年总台春晚空间实践的三重维度

2022-02-09 15:38方宁兰
声屏世界 2022年22期
关键词:空间文化

□ 方宁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作为重要的电视媒介仪式,已陪伴观众走过40个除夕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新民俗”。①2022年春节,在疫情防控、喜迎冬奥、乡村振兴、建党百年等时代背景下,春晚紧扣时代热点,创新融合发展,在电视技术、内容形态、媒体互动等方面取得突破,获得海内外观众的好评。“截至2022年1月31日24时,2022年春晚电视端直播平均收视率达21.93%。新媒体直播点播用户触达49.32亿次,较去年增加明显。……海外社交平台用户通过CNTV和CGTN海外社交矩阵收看春晚直播的海外受众人次超过3524万,相对去年增加近1658万次”。②虎年春晚通过新技术、新节目和新媒体,转变话语方式,探索与观众交流对话的新方式。同时,作为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春晚还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对外沟通交流的责任使命。在此背景下,空间作为新的叙事元素,在电视技术的推动下,逐步参与到春晚的主题表达之中。

近年来,春晚的空间形态不断拓展,其内涵逐渐脱离物质层面而具有愈加丰富的内涵所指。依照法国思想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ere)对于空间的分类,可以将电视媒介仪式的空间划分为“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③在空间实践的过程中,“物质空间”对应为可被感知的物理空间,是节目录制的现实场景;“精神空间”与知识和符号相关联,是经过符号编码与解码而建构的想象空间;“社会空间”是空间实践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定语言结构,其生产对象指向“不同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④春晚的空间内涵并不局限于物理形态的空间,它既是节目录制的物质空间场景,更指向中华文化精神和国家形象,以及经由春晚所生产的一整套社会关系,使其成为连接个体与社会/国家/民族的纽带。在春晚空间实践的过程中,空间逐渐脱离物质层面,成为意识形态的表意手段、符号与中介,将零散的个体编织进入国家话语体系之中。本文以总台2022年春晚为例,从空间实践的三重维度对其进行研究,解析新时代春晚主题表达的新路径。

物质空间:运用电视技术,提升视觉效果

伴随电视技术的发展,作为春晚主舞台的总台1号演播厅的技术不断升级,利用高清LED屏和电脑技术,春晚着力打造视觉景观,实现表演空间与节目内容的情景交融,营造瞬息万变、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带给观众新奇的观赏体验与沉浸式的审美享受,舞美元素已成为春晚的重要看点。

科技赋能,共享视觉盛宴。春晚使用4306平米高清LED屏幕为现场观众打造全景立体式观看空间,使观众获得沉浸式的审美体验。通过高清LED屏幕的变化,呈现自然风貌之美、传统文化之雅和节目意蕴之奇。如音乐短剧《万象回春》再现云南蓬勃茂密的丛林生态环境,在歌与景的交织中体会云南神秘多彩的自然风光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使用暗黄色的背景和演员青绿色的服装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苍翠厚重,灿烂的色调吸人眼球,呈现了中华传统绘画的精妙。春晚舞台背景的包装逐渐从物理时空的再现功能转变为对文化精神的创新呈现,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少儿舞蹈《星星梦》使用裸眼3D技术和AR技术,将春晚舞台化身为浩瀚星海,银河系各大行星、北斗卫星、载人飞船和空间实验室依次登场,孩子们在宇宙的梦境中追逐着轻盈的羽毛翅膀,表达了实现航天梦的渴望。近年来,春晚创新实用AR技术、XR技术、全景投影技术、360度环绕拍摄技术和8K裸眼3D技术,不断带给观众新奇的审美感受,丰富了观看视角,拓展了节目的内涵表达。

返璞归真,连接情感空间。本届春晚舞台创新使用720度穹顶空间,半球形的演播厅将演员与观众一同揽入现场,改变了传统的观演关系,使得台上台下融为一体,交流互通,回归春晚创办伊始“茶话会式”的交流氛围。晚会间隙,主持人常在观众区近距离主持报幕,亲切自然;开场舞《欢乐吉祥年》的表演嘉宾手持吉祥物走入观众区,近距离给观众拜年,带动全场气氛;小品《父与子》,演员孙涛在表演前站在观众区吐槽育儿话题,引发现场共鸣。新的舞台设置让主持人和演员走近现场观众,进行对话交流,使春晚回到与观众“唠家常”的轻松氛围,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多元创新,拓展表演空间。近年来,春晚逐渐脱离室内舞台的空间局限,利用户外空间和电脑技术探索丰富多元的舞台表演空间,使传统节目因空间的变化而焕发新的活力。本届春晚推出大量创新节目,如景观太极、创意舞蹈、创意音舞诗画等,景观太极节目《行云流水》将中华武术表演置于城市高耸入云的地标建筑之上,武术演员身姿矫健,驰骋云间,传统与现代交相呼应、相得益彰,展现中国高度与中国气魄;冬奥特别节目《冰雪闪亮中国年》,通过XR技术和全息扫描技术,在冰墩墩和雪融融的带领下,交响乐团穿梭于不同的冬奥场馆,交响乐表演与冬奥场馆展演被巧妙串联起来,传达中国已经为冬奥做好准备的积极信号。除现实空间的变化之外,虚拟场景的频频使用也是本届春晚空间实践的创新,创意舞蹈节目《金面》,使用电影CG制作技术和光学动作捕捉技术,将三星堆文物的内涵阐释于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之中,女主角穿越回到神秘古蜀,与男主邂逅徜徉在奇幻的山水之间,再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创意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使用动画技术还原《富春山居图》,人物在移步换景间分割呈现画作全貌,节目创意运用诗词、舞蹈、绘画和音乐等艺术形式,勾勒出中国恬淡的山水意境。春晚利用城市景观空间和虚拟空间演绎传统艺术文化,激发新的审美体验,实现传统与现代,技术与艺术的交融,拓展了节目的内涵表达。

精神空间:彰显中华精神,塑造文化认同

列斐伏尔认为精神空间是通过符号与知识构建的想象的空间,“媒介制造了符号编码,并且进而由符号编码建构了空间关系”。⑤精神空间是悬浮于日常生活而存在的虚拟的空间,是可以被“感知、想象和被表现的”。⑥在这一空间维度,春晚深刻嵌入到传统年俗文化的媒介仪式中,表征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国家形象。

符号表征:凝聚文化记忆。总体来看,春晚舞台空间由单一舞台逐渐走向多元舞台设置,往届春晚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设置分会场,表达民族团结、科技发展、传统文化、两岸共通等主题,分会场的地域空间作为传播符号,具有象征意义。如2019年春晚分别设置了江西井冈山、吉林长春和广东深圳3个分会场,分别对应长征胜利80周年、东北振兴、科技发展主题。因此,分会场作为主会场的补充,其空间象征与晚会主题形成呼应,深化了晚会的内涵表达。空间“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含义,它变成一种很重要的媒体。甚至,有时它变成个人的象征、城市的象征、国家的象征、一个时代的象征”。⑦

近两年,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春晚不再设置分会场,但是,本届春晚通过形式各异的节目建构精神空间,传播传统文化,传递民族精神,建构民族身份认同。除武术、杂技和京剧等传统文化符号的展演外,春晚还将绘画、诗歌、文物等文化符号搬上春晚的舞台,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展现中华传统文化。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取材北宋画家王希孟所绘的《千里江山图》,舞者用身体造型展现山峦叠嶂的造型姿态,以头饰为山丘、衣袖为瀑布、裙摆为湖泊,展现中国绘画的青绿山水意境,沉静内敛,古朴悠远,配合“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绘山河”等文案,在环绕投影技术和古琴配乐的应和下,视觉技术、诗词文字、舞蹈、音乐共同组成了对中华文化的释义网络,达到画、意、情的统一,观众在审美震撼的情绪体验中重新领悟中华文化精神,激发民族身份认同。春晚“将过往的事件、人物、事物等符号对象作为记忆形象处理,塑造一种集体想象,引发接受者的情感反应和思想活动”。⑧

“作为国家形象的媒介仪式之一,春晚舞台上展现的独特意义的人物符号可以使世界重新解读和认知中国,具有较好的文化价值传播意义”。⑨由海峡两岸和港澳明星共同演绎的歌曲《黄河长江》赞颂祖国的壮美江河,召唤海外游子的爱国之情。同样,在零点敲钟仪式中,也是与海峡两岸和港澳同胞共同完成,以此表现对祖国统一的企盼。

故事修辞:塑造国家形象。伴随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春晚已成为中国对外传播体系中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本届春晚运用故事修辞塑造国家形象,表现善良友好、可敬可爱的中国人,提升了国家形象的亲和力,是春晚跨文化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

2021年,云南大象北迁事件引发国际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的应急预案和处理行为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展示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效,本次事件对于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具有积极意义。在春晚的舞台上,此次媒体事件以音乐短剧的形式被再次呈现,节目以拟人化的手法还原大象北迁过程中恋爱、醉酒、生子等情节,使用民族歌舞表现演绎,反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生命繁衍不息、真爱亘古永恒的普世主题,打开中国与世界交流对话的新方式;武术短剧《乳虎啸春》通过小虎娃闯关挑战的故事模式,展现中华武术刀枪剑棍的杂耍技艺,使得传统艺术更具观赏性和趣味性;创意舞蹈《金面》使用穿越题材,在浪漫唯美的爱情叙事中,重现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在互联互通的语境下,国家形象指向对话性,因为只有进入‘我——你’对话关系之中,国家形象才能体现人的交流需要”。⑩本届春晚频繁运用故事修辞,对传统文化重新编码,以人物为叙事核心,通过探索、挑战、爱情等故事主题,促使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实现对话与沟通,使春晚舞台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社会空间:植根现实生活,把握时代脉搏

社会空间指向一套关系建构的运作逻辑,在此,空间并非对立的分别指向物质和精神层面,而是对整个社会及其发展现状的把握。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一个中介,即一种手段或者工具,是一种中间物和一种媒介”。[11]个体在观看春晚的过程中,确认民族身份,重新建构起自身与国家、社会和世界的连接,“共同体”的感知经验是经由媒介仪式被建构起来的,这个过程是在社会空间中完成的。

凝聚个体,激发共时性情感体验。春晚作为连接海内外华人和各民族人民的情感纽带,通过对传统民俗仪式的结构性填补,使所有观众在中华儿女与炎黄子孙的身份感召下,跨越万水千山,通过荧幕共享春晚的意义空间。传播的仪式观认为传播“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12]零点敲钟仪式是历届春晚的黄金时间,通过主持人与观众共同倒计时完成。正是这一行为将身处不同空间的中国人召唤来到春晚的意义空间,在家国一体的叙事语境下,祝福生活幸福美满,也祝福祖国繁荣昌盛,这使得国家权力得到进一步的合法化。本届春晚在倒计时结束后,插入海峡两岸和港澳的四位年轻人敲响北京大钟寺古钟的画面,象征盛世和谐;紧接着,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给全国人民拜年,祝愿冬奥会圆满成功,反映中国的发展成就。“这种由电视媒介制造的神圣仪式,建构了属于我们的共同体,让孤独的个体在一个流动的时代社会中有一种归属感和温暖感。它创造了社会认同,产生了四海一家——共享、共有、共存的感觉”。[13]

近年来,方言节目在春晚舞台上频频登场,舞蹈《火锅奏鸣曲》呈现四川独特的地方风味和欢快爽直的地域文化性格;原生态情景表演节目《土地的歌》,以山、水、林、田、湖为主题,通过民族方言歌曲和舞蹈分别展现了我国大巴山、黄河、大兴安岭、闽东茶田、滇西洱海的少数民族文化。本届春晚通过方言再现物理空间,展现中国广袤的地域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表达海峡两岸和港澳团结一心,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美好图景。

连接大众,实施全场景全方位覆盖。利用新媒体技术,本届春晚在收视方式上实现多场景交融,除传统的收视方式外,首次推出的“竖屏看春晚”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在4个多小时的直播中,超过1.2亿人在微信视频号“竖屏看春晚”。[14]通过组建竖屏转播团队,改变传统的画面构图和组接方式,与大屏形成互补,让观众获得近距离的观赏体验,使更多的细节浮现眼前,也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网民发现刘欢的帽子上的标志是奥运福娃欢欢,小品《父与子》中出租车的车牌号码是2022,第一次上春晚的邓超很欢乐,网友的参与讨论让春晚快速成为热度话题。直播间对节目的即时评论更加真实接地气,观众为主旋律节目点赞,为祖国送祝福,情绪代入感强,达到传播主流价值观的积极意义。“空间叙事就是一种将本质和意义融入体验的意境感知方法”。[15]竖屏春晚的出现使观演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春晚转变话语方式,与观众有了更多的对话空间,更具亲切感和交流感,在节目结束后依旧能够发挥长尾效应,营造话题热度。此外,春晚限量红包封面、春晚专属朋友圈、视频号直播间点赞互动等玩法也让网民体验到春晚年轻态的跨屏直播方式。与此同时,通过分享视频直播链接,可以实现邀请亲朋好友共赏春晚,在疫情背景下春晚成为“相聚”的新空间,连接了身处异地他乡的亲人及海外游子,在家国同构的文化背景下,“看春晚”既是与家人的团聚,也是民族身份的皈依。

此外,春晚自2021年开始打造百城千屏媒体空间矩阵,通过8K超高清频道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大屏直播看春晚。2022年春晚大幅拓展城市网点,同时增设微信小程序伴音。通过户外大屏,春晚实现了播出的全场景覆盖,让除夕夜仍未回家的人群通过春晚营造的观看空间感受到情感的召唤,作为主流传播平台,春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结语

本届春晚从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重维度进行空间实践,取得创新突破,提升观赏体验、弘扬传统文化、连接人民大众,通过思想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融合,转变话语方式,使春晚走近人民大众,走进现实生活。在新年伊始,为中华民族凝心聚力迈向新时代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注释:

①邵培仁,范红霞.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J].当代传播,2010,(03):16-17.

②[14]央广网.超1.2亿人围观,首次视频号竖屏春晚获网友超 3.5亿次点赞,https://news.cctv.com/2022/02/01/ARTI8Gc2AOEfIjYdtbV9XZWx220201.shtml,2022-02-01.

③⑤孙全胜.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67,82.

④张一兵.社会空间的关系型与历时性——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19,(10):25.

⑥[11]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M].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20,29.

⑦孙玮.作为媒介的城市:传播意义再阐释[J].新闻大学,2012,(02):43.

⑧余红兵.文化记忆的符号机制深论[J].外国文学,2020,(03):176.

⑨方宁兰.文化交流与仪式传播——2020年总台春晚评析[J].电视研究,2020,(05):47.

⑩单波,刘欣雅.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8.

[12]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8.

[13]张兵娟.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57.

[15]赵红红,唐源琦.当代“空间叙事”理论研究的演进概述——叙事学下空间的认知转变与实践[J].广西社会科学,2021,(03):80.

猜你喜欢
空间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创享空间
谁远谁近?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