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徐光倩
电话铃声响起,林阳拿起手机,将电话接通。
林阳:喂,您好?
HR:你好,请问是林阳同学吗?
林阳:是的。您是?
HR:林同学好,我是阳光科技有限公司的HR。恭喜您通过上周的面试,请在下周一上午九点半带上您的身份证及复印件、毕业证及复印件以及入职体检证明来我司办理入职手续……
林阳:抱歉,我不去了。
HR:您确定取消吗?
林阳:我确定。
林阳挂断了电话,舍友刘刚从上铺探下头来。
刘刚:阳子,你真打算回家了?要不还是留在北京吧,咱们哥几个一起打拼,也算有个伴。
林阳:不了,阿刚,留在北京的,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但我家那边挺需要我的。
刘刚:行,不过说实话,我挺佩服你的。
林阳:嗐,这有啥,不过是咱们选择不同,你考研是为了理想,我回家创业也是这样,咱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好生活。都一样。
刘刚:嗯,你没吃晚饭吧?走,咱俩出去撮一顿,我请你。
林阳:不了,我约了小夏。
刘刚:嘿,那你快去吧,别让人等急了。
学生们三五聚群坐在一起喝酒、吃饭、聊天。
林阳和小夏坐在其中的一张桌子上,面前是剩了一大半的菜。
林阳:怎么了?胃口不好?
小夏:你真的要回去?
林阳沉默了一会儿,苦笑了一下:对不起。
小夏眼带泪花,哽咽道:一起留下不好吗?我们可以一起在北京打拼。
林阳看着小夏:我得回去。
小夏拿起餐桌上的纸巾擦了擦眼泪:好,那你回去吧。祝你一切顺利。
小夏起身离开。
林阳默默地盯着小夏的背影,突然起身追了上去,拉住她的胳膊。
林阳:我放不下。
小夏茫然道:可你要走了……
林阳:能不能,一起走?我们一起……在哪儿都一起……
小夏看着林阳的眼睛,半晌,轻轻说:好。
两人在夜色里相拥。
校长:我代表学校和全体教职员工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顺利完成了学业,即将开启人生的新征程。
掌声响起。
校长为毕业生们拨穗,一起拍照留念。
林阳和他的舍友们穿着学士服合影拍照。
典礼结束后,学生们一个个走出礼堂,脸上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交流着自己离校之后的打算。
王明搂住林阳的肩:阳子,来,干了这杯酒。
林阳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王明锤了林阳的胸膛一下,大笑:好兄弟,就是爽快!话说你真要回去了吗?不再考虑考虑?连你女朋友也不要了?
林阳:我和她说好了,她和我一起回去。
王明:啥?真的啊,你这福气大了去了。小夏这姑娘不错,你得珍惜。
林阳:那必须呀,她可是我未来的媳妇。
王明:行啊!多会儿结婚记得一定叫我,喜酒可不能缺!
林阳:少了谁都少不了兄弟你!
林阳和王明碰杯,四个男孩一起切开写着“毕业快乐”的蛋糕,嬉笑打闹。
林阳提着行李箱和手提袋正在和他的舍友们告别,小夏跑过来,手里拿着两人的火车票和身份证。
刘刚:一路顺风啊,兄弟。
林阳:你在北京也要顺顺利利!
王明:本来觉得挺伤感的,但看你和小夏一起走,兄弟你也太幸福了。不像我,还是个单身狗,我还是心疼心疼我自个儿吧!
众人都笑了。
林阳:快到点了,我和小夏先进去了。一年一聚啊,兄弟们!
舍友们:一年一聚!再见!
林阳和小夏带着东西往外走,碰上了赶来火车站来接他的堂姐。
堂姐:哟,这就是小夏吧。你好你好。
小夏:堂姐好。
堂姐打开后备厢,让林阳把东西放进去,然后开车带着他们往家赶。
堂姐:阳子,你们这次回来打算待多久啊?
林阳:唔……暂时不打算离开了。
堂姐:啊?这是……打算留在林县?
林阳:没错。
堂姐:哦……倒也挺好,咱们这边虽然不是太富裕,但是物价啥的比北京便宜多了。可是,你们这样的学历回来好像不是很好找工作啊!
林阳:姐,这你不用担心。我这次回来也不是毫无准备的,我已经通过了遴选考试,就是要回咱村里当驻村干部的。而且我给小夏也问好了,刚好我去的那个村缺个会计,小夏刚好学的就是这个!
堂姐:呀,这可真不错!你们两个到哪儿都能一块儿,其利断金啊这是!
林阳和小夏都笑了。
堂姐:那你们可得好好干,这也是责任重大啊!
林阳:我们知道。
吃完早饭后,林阳父母送林阳和小夏出门。
林阳爸爸拍了拍林阳的肩膀:好好干,别给我丢人!
林阳:一定。
林阳妈妈:照顾好夏夏。
林阳:知道。
林阳妈妈:夏夏,有事就找阳子,他要不听话,你就告诉阿姨。
小夏:谢谢阿姨,不过工作嘛,还不知道谁帮谁呢。
众人皆笑。
小夏和林阳一起走访调查。
林阳:叔,不用送了,你们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了。
村民:好,好,你们先忙。
小夏和林阳一起整理资料。
字幕:一个月后。
林阳:我认为咱们村要想实现脱贫致富,关键还是在人。要吸引劳动力回流,仅仅靠村里的这些老人是永远没法实现小康的。
村委会委员甲:小阳啊,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们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咱们村现在有的也就是那几百亩地,现在的年轻人又都不喜欢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谁愿意受那罪去,又不如打工来得快!
林阳:咱们还有别的。
村委会委员乙:你是说那两座荒山?那能干啥?去年李老头说要在上头种果树,结果结出来的果子酸了吧唧的,白给都没人要。
林阳:不能种果子不代表不能种别的。你们看,这是我的调查报告。
林阳起身将手中的文件发给参会的四个委员。
委员乙认真地看了看手中的资料,大吃一惊:什么?你打算要开加工厂?咱村里哪有钱来干这个?
委员丙也开始认真看资料:小林啊,你这想法还是挺好的,但是咱村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缺资金,你这种核桃、开加工厂的事咱根本就干不起来。
林阳:没有咱们可以贷款。国家现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就是让各大银行给予贫困村贫困县一系列优惠,甚至只要通过信用评估,不要抵押就能贷款。咱们可以和县里的农商银行谈,先把核桃让大家种起来,至于加工厂的事之后再说。
委员丙:就怕大家不愿意干这事啊!
林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事肯定没几个人干,但是我把咱村的土挖了一些送去农业大学,我的一个朋友帮忙化验的,他说咱村这种土质最适合的就是种核桃。核桃经济效益高,且一年一收,平时只要注意维护,不要让病虫害影响就可以。
委员甲:我觉得这事可以,反正那两座荒山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分出去让大家种起来。
委员乙:种核桃是可以,可这加工厂又是怎么回事?
林阳:咱们村现在的主要作物还是玉米。但是在出售的时候,玉米本身是卖不上大价的,我调查过周边的村镇,咱这里没有相关的厂子,都是需要运送到隔壁市里进行再加工。我去那家加工厂看过了,它里面好多设备都老化了,效率也不行。我觉得我们可以建个加工厂,一方面让村民不用背井离乡,在家就有活干,另一方面可以多线运营,到时候不仅加工玉米,还可以加工别的农产品。
几个村民坐在林阳家里听林阳给他们普及种植技术,结束后,大家都鼓起了掌。
村民老黄:老林啊,你家阳子了不得啊,帮咱们村想出了这么一条路,真不愧是名校大学生。
林阳爸爸:这哪儿是他厉害呀,还不是人家小夏,忙前忙后地一直帮着找资料!
村民老黄:哟,这真不错!多会儿喝喜酒呀?
林阳爸爸:快了,家里给他们预备着了。阳子说了,等他和小夏手上的事忙完了,就给办!
林阳妈妈一边给村民们续上茶水,一边笑呵呵地听他们夸奖自己儿子。
李老头:林阳,你能不能帮帮李伯伯,俺也想种核桃。
林阳:当然可以。您是不会种吗?没事,我这儿有指导手册,等过两天就给大家发下去了。
李老头:不是,俺是买不起那核桃苗,俺家那口子去年病了一回,家里剩的那点钱都搭进去了,还问亲戚们借了不少,俺现在实在是想不到办法了。
林阳:这样啊,伯伯您别急,我给您想想办法。
经理:林阳,这不是我不给你办,只是这个李老头身体也不是特别好,家里人还在生病,身上还背着别的欠款。我怕日后这钱回不来,这责任咱也担不起啊。
林阳:李大伯人很好的,他绝对不是那种欠钱不还的人,这是我们村都公认的事实。而且他现在也是在一个人打两份工努力还钱。
经理:这样吧,你让他找个担保人,这钱就可以贷。但是万一这李老头要是还不上,担保人就得替他还。
林阳:我来吧,我当这个担保人。
经理:我知道你讲义气,但这可不是小事,你得想好。
林阳:我知道,没关系的。
字幕:三个月后。
村民们来来往往,扛着核桃树苗准备种树。
林阳特意请来的农业大学的朋友在一旁做指导,小夏在一边做着统计数据。
委员甲:好小子,这事还真叫你给干成了!
林阳: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大家在这个过程中都做了不少,没有您帮着去劝导村民,大家也不信我这个“愣头青”啊!
村委甲:那你接下来是不是要开加工厂了?这离核桃成熟还有不短的日子呢!
林阳:对,现在大学生创业国家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我打算先用我个人的名义把钱贷出来买设备,然后再正式动工。
村委甲:傻小子,刚还夸你精明呢,现在就傻了。这样吧,毕竟这事也是为了咱村里的发展,就用咱村委的名义来干,从村里进行集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各占不同的份子,最后这个厂子就算是咱村里的集体经济,人人有份,谁都不要落下,风险也一起来担。
林阳:这敢情好,还是您想得周到,等厂子做大以后家家还都能有分红!
字幕:一年后。
一阵阵喜庆的鞭炮声后,大林村加工厂正式落成。
成百上千吨的玉米被送过来,被加工成玉米面、饲料等三四种品类后被送出去。
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公用厕所、马路、路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都被建设完善。
村中央修建了一个小广场,日子过好了的村民在广场上跳着广场舞。
林阳接到了杨刚的电话。
杨刚:嘿,兄弟,咱们的约定可是到了。
林阳:行啊,这哪能忘啊!
杨刚:要不,今年就去你家那边,顺便看看你成果?
林阳:可以啊,来吧!
林阳走在路上,路过的村民都和善地和他打招呼。
林阳走到了村中心的广场上,看到跳舞的人群。
李老头:阳子,今天咋有空出来溜达?
林阳:啊,伯伯,我就是瞎出来转转。
李老头:你也是得转转,比起你刚回来,现在人都瘦一大圈了,现在日子也好过起来了,你也稍微放松放松。
林阳:嗯,好,谢谢伯伯。
李老头:谢啥啊谢,伯伯还得谢谢你呢,要不是昨天我去把贷款还了,还不知道是你给我做的担保。你这孩子,做了事也不说。走走走,上我家吃饭去,伯伯给你吃顿好的!
王老师:林阳!
林阳:诶,王老师好!您啥时候回来的?
王老师:今天中午刚回来的,吃完饭出来消消食,没想到能碰上你。
林阳:我刚从李伯家出来,也是刚吃完饭消消食。
王老师:说起来,村里都变得我快不认识了,这多亏了你啊!
林阳:我也没干啥,都是大家一起干的。
王老师:你这也算是实现理想了啊!
林阳:啊?
王老师:你不记得了?我当初给你们提问“理想”,你的答案是“让我认识的人们幸福”。
林阳:嘿嘿,我都忘了,没想到老师您还记得。
王老师:谁让你说得最特殊呢!
王明:嘿,兄弟你真不错,我都在新闻上看到你家这边的报道了,可以啊兄弟。
林阳:那是,不看看你兄弟是谁!
王明:小夏,你看他孔雀尾巴翘起来了。
小夏:嗯,开屏了!
小夏:阳子,咱这个玉米面、饲料是都卖出去了,但是扣除人工和机器的成本外,厂子总体上还是亏损的,这样下去长不了。
林阳:你别急,让我想想。
林阳正看着电脑上搜索出来的资料,陷入沉思。
林阳:这些方法好是好,可是厂子现在的技术还根本达不到精细加工的程度,玉米面和饲料现在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
林阳爸爸:晚上凉,穿上衣服。这是熬什么呢?
林阳:爸,之前是我想简单了,加工厂的效益一般,现在只是勉强能维持,但是要想带着大家富起来还是很难。
林杨爸爸:你之前不是还让大家种了核桃吗?爸前几天上山看了,咱这边这两座荒山确实适合种核桃树,挂果挺多的,你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也按加工后的成品卖出去,总比直接卖赚的更多吧?
林阳:啊,对,多亏爸你提醒我了。我看看啊……核桃露、核桃糕,这些都得细加工啊,这可怎么办?
林阳妈妈:那核桃皮怪难剥的,外面一层硬壳子也就算了,里面还有一层苦皮子。阳啊,你说这真能卖上价钱去?咱可不敢把大家坑了啊!
林阳:妈你放心,现在核桃的市场价不错,亏不了!就是我得想想怎么加工它。
林阳边散步边思考。
村委会委员甲:嘿,林阳,你在想啥呢?也不看路,都快撞树了!
林阳:啊,谢谢,我没注意!
村委会委员甲:没事,你想啥呢?那么入神。
林阳:核桃的事。这不是快成熟了嘛,我在想怎么样才能不用细加工,也能让核桃卖上价。
委员甲:唔……现在大家吃东西都喜欢吃甜的,核桃虽然带点甜吧,但它外面那层皮可苦了,还特别难剥!我上次吃一个核桃,光剥皮就剥了10分钟,太费时间了!对了,你是打算卖湿核桃还是干核桃啊?
林阳:虽然湿核桃肯定比干核桃重,但卖不上价钱,肯定得卖干的。
委员甲:干的更难剥皮!
林阳:那没办法,还要考虑运输储存的问题,湿的容易发霉。
委员甲:那就得想办法让它变得不苦了,不然谁吃呀?
林阳:你说得对,那就找点甜的中和一下?裹上糖?
委员甲:那不行,现在大家都提倡健康,太多糖可不行。
林阳:那还有什么是甜的,而且能和核桃一块儿吃呢?
委员甲:我想到了。枣!今天我在家吃的新疆红枣特别甜,而且晒干后不影响甜味!还有葡萄干,它们能不能跟核桃搭配?
林阳:我觉得可以,咱们试试。
字幕:三天后。
工人们看着眼前的核桃堆、红枣堆还有葡萄干堆一脸迷惑。
工人甲:阳子,这是干啥呀?
林阳:我想看看能不能分别用枣和葡萄干跟核桃进行搭配,然后咱再往出卖。
狗剩儿:这葡萄干倒是能挑小的嵌到核桃缝里,但这大枣没办法弄啊!
阿三嫂子:我有个主意!昨天我不是给我儿子买了零食吗?里面有个夹心饼干,咱们这个能不能也给它夹起来?
林阳:我觉得阿三嫂子的这个主意好。咱们就分别试试狗剩儿和阿三嫂子的主意,分成两组,一组先嵌葡萄干,一组试试这个夹心的方法!
小夏:林阳,我感觉还是这个红枣的好吃,葡萄干的有点腻。你觉得呢?
林阳:我吃起来也觉得这个不错。那就这样定了,就卖这个枣夹核桃!
小夏:但是还得宣传,不然没人知道。
林阳:我也想到了。我记得你不是在那什么直播平台上有几百个粉丝吗?这事要不你试试?
小夏:可以是可以,但我这流量也不大,你还是得想别的法子。
林阳:嗯,对,现在大家都网购,这个产品我想着得上线,咱们得把电商这一块也做起来。
小夏:今天小夏带大家参观的是我们村的一个加工厂,里面做的就是之前我发在平台上的枣夹核桃,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它的加工过程,全程保证质量和卫生!
小夏边拍摄着生产流程边进行讲解。
粉丝:这个看起来挺好吃的,有链接吗?我去下一单。
小夏:您在电商平台直接搜索枣夹核桃就可以找到了!
村民甲:我这杯酒啊,得敬给阳子和小夏,要不是他俩,咱这个枣夹核桃也不能卖这么火!
众人:对,我们也得敬这俩大功臣!
林阳:不用,真不用这么客气!这都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做的。
小夏:是啊,这是我们应该的,而且这个方法还是阿三嫂子想出来的,我们也该敬她一杯!
阿三嫂子:俺可不敢揽这功劳。没有你俩放在那儿的核桃堆,俺也想不出来!
村民乙:好,功劳人人有份!我们都是为了奔小康!
众人:奔小康!
李老头:两年前,我们林家村来了两位年轻人,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给我们村带来了新的路子、新的方向、新的未来。今天,是这两位年轻人喜结连理的日子,我们也祝愿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众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