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旭明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创造性地提出“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1]的重大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又重申“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2],进一步突出了党的自身建设对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引领性和带动性作用。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为什么、要干什么”等根本问题的深刻解答,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强烈使命担当和政治勇气。历史地看,不断深化自我革命,并以此引领社会革命,蕴含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实践智慧,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兴旺发达的密钥所在与经验总结。站在新的历史阶段,应深刻领会和系统把握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主要样态、逻辑依据和内在规律。
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屡创伟业的重要经验。这不是一个单向的领导工作,也不是各方面引领的机械组合,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协同性等特征。它是我们党通过检省自身、守正创新、自我净化、自我提高尤其是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在政治、思想、精神、制度等领域对伟大社会革命提供引领的一个长期过程。具体而言,这种引领的样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党的自我革命通过政治立场、路线、方向、道路的设计,为社会革命设立政治“定盘星”和“风向标”。社会革命是“人们在改造社会中对社会进行的重大而根本的变革……是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由低级向高级根本转变的质的飞跃”[3],其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但社会革命并非没有方向,也不能没有方向,这一方向依赖于先进政党的坚强政治领导并为其提供政治驱动和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4]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政治上具有“定海神针”作用,能为伟大社会革命举旗定向、掌舵领航、谋篇布局。正所谓“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5]。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政治保障。党加强自我革命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确保自身政治领导的实现与政治路线的有效贯彻,从而为社会变革和发展提供正确政治方向、政治航线与根本政治保证。改革开放前,尽管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党内多次出现“左”倾和右倾错误倾向,也出现了各种“主义”和“道路”之争,但我们党都通过内部的自我反思、思想斗争、政治历练和实践淬炼,与错误思想最终划清了界线,不仅解决了党内分歧和矛盾,统一了思想共识,而且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避免了在政治上犯根本性错误,保证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进而完成了改天换地大业。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以强烈历史主动接续进行自我革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破除思想藩篱,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这一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促使党的政治生活更加严肃、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奠定了坚实政治基础。党的历史已然证明,党的自我革命是社会革命的“自变量”,其成效决定了社会革命的成败。我们党只有坚定不移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将自身打造成坚强领导核心,实现在政治上的引领,才能确保党领导的社会革命方向不迷、立场不移、原则不丢、路线不偏,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革命道路前进。
党的自我革命通过思想创新、建设和武装,为社会革命汇聚思想共识并提供正确的思想导航。马克思主义认为,结束不平等和充满剥削、压迫的私有制,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推进这一社会革命,必须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才能进行。所以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为了捍卫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确保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运动不偏向,与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拉萨尔机会主义等错误思想做了坚决批判和斗争。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6]。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除了需要客观形势、时代背景和社会期待的推动,更重要的是有先进成熟政党的科学思想引领与号召,这是其行之方向、进之目标的根本。毛泽东说:“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7]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思想自觉、把稳思想之舵、坚定理论自信、适时理论创新是其长期执政、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也是其进行自我革命的主要方式。建党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历经艰难而屡创辉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围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需要不断进行思想亮剑、思想改造和思想革新,不断将党的思想理论优势转化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实践力量,为推动社会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引,汇聚了思想共识和精神动力。历史表明,经常性的思想建设、持续性的思想创造和理性的思想斗争使我们党破除了思想束缚、廓清了思想迷雾、增进了思想共识、统一了全党意志,是党进行社会革命必不可少的思想推动力。例如改革开放前后的冲破“两个凡是”、解决“姓资”和“姓社”之争、突破传统发展理念和思维、消除民营经济发展误解,消除了人们的担忧和认识误区,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扫清了思想障碍,提供了新的发展活力。可以说,思想认识上的自我革命是党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先导和前提,只有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正确的思想路线为引领,才能为社会革命校准思想方向、注入思想动力。
党的自我革命通过发扬革命精神、汇聚革命斗志、提振革命勇气,为社会革命夯实革命的底气和信心。革命事业要靠革命者,更要靠革命者彻底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8],就无法赢得革命主动与革命胜利。发扬革命精神,最首要的就是发扬敢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回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兴亡历史,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苏共后期自我革命精神的丧失,致使其无法解决自身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无法以自我革命引领苏联社会主义事业获得长足新发展。中国共产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其与生俱来的政治本色与精神特质,也是其担负兴国安邦、民族复兴大任的精神力量。自建党以来,党为完成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任务与社会革命,始终坚持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我,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修正错误、坚持真理,靠自己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将自身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也正是我们党发扬永不停息的革命精神,才激发了全党坚定信心、敢于斗争的精神和强大战斗力,使其始终以饱满的精气神、昂扬的干劲克服困难、战胜挑战,领导和推进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社会革命,确保社会革命的立场坚定、方向不偏、意志不摇、斗志不减、精神不衰。应当说,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勇气和精神为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精神底色、精神给养和精神动力,是社会革命不断取得阶段性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内在驱动。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丢失了自我革命精神,任由病灶潜伏甚至蔓延,或躺在历史功劳簿上不思突破和前行,必然伤及党的社会公信力和凝聚力,弱化党在社会革命中的革命意志和奋斗精神,也就无法完成社会革命的远大目标。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
自我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社会革命的奋斗目标提供科学指引。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决定其领导的社会革命的目标取向。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目标,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并将党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切行动的价值导向与目标指引,一以贯之地贯穿于党所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中。但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不会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要靠我们党长期性的自我学习、实践锻造、主动铭记、自觉坚守和积极践行,这就需要党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切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思想毒瘤”,确保党的理想目标不变质、不偏航。自我革命通过坚定理想信念和谋划奋斗目标,确定了社会革命的方向和目标。一旦丧失自我革命的动力和勇气,就会缺失坚定道路和信念的斗志,弱化谋篇布局和自我提高的意愿,甚至一旦遭遇外部诱惑和蛊惑,还易出现“脱轨”或“偏航”的危机。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擎举共产主义旗帜,并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始终践行着远大目标,以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目标实现来展现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现实方案,这背后与我们党自我革命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坚定社会主义革命和道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真反思和检视自己,解决党内理想信念缺乏、宗旨意识弱化等问题,与一切错误和不合时宜的“道路之争”划清界限,批判和抵御那些企图改旗易帜的错误路线,为实现社会革命持续性胜利提供了目标指向与力量源泉。在正确目标指引下,我们党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历史性任务,推翻“三座大山”统治,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由此可以说,党的自我革命之于社会革命具有目标引领的重要地位。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社会革命目标能否顺利推进,需要依靠理想信念坚定、业务能力过硬、忠诚敢担当的党员干部的促动和斗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9]这样的干部队伍需要在自我革命的淬炼中练就,自我革命是锻造党员干部品质和能力的熔炉。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敌我力量悬殊的环境中最终赢得革命胜利并实现“改天换地”,在资源短缺的艰苦环境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并夯实富国大业的基石,与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自我革命的清醒,进而展现出值得人民信任和支持的政党形象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时刻保持自我革命的清醒与坚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保障。时至今日,经过高压反腐态势和持续性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仍将长期存在,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能力、意志等方面仍存在典型的突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必须保持常态化整治,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社会改革和发展提供持久性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与人才支撑。一言蔽之,自我革命锤炼党员干部的品德和能力,提升他们的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增强他们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敢斗争能力,从而为社会革命锻造坚强的组织支撑和有力的主体条件。这是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内在逻辑。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10],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最大受益者。但人民群众也是社会革命的主体,是主力军和决定力量,在社会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11]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智慧、支持、信任和评价是社会革命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12]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不是无原则无要求的,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赢得人民支持的决定性要素,这就决定着党必须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自我革命是维护党的执政形象和公信力,赢得社会大众永久性支持,广泛凝聚社会革命力量的强大动力。回首党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组织动员、引领号召人民群众不断夺取革命政权、实现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开放等社会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坚守初心、完善自我,维护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信赖,从而聚合了人民伟力,使人民始终以昂扬的精神状态追随党一起拼搏奋斗,促成了全党和全体人民在思想、意志上达成团结统一,凝聚了最深厚的磅礴力量和最大价值公约数。历史深刻表明,自我革命锻造了党的品性和能力,凝聚了民心民意和民智民力,是我们党引领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革命实践,汇聚起实现社会革命所需资源、智慧和力量的重要密钥。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对内革命性锻造和对外革命性实践的辩证统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13],但也是被压迫剥削的阶级,必须“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14],“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15],“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16],这样才能完成解放全社会和解放自身的历史重任。从这个层面上讲,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政治本色和鲜明特征。这种彻底的革命性主要体现为“消灭私有制”[17]、“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8]、“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19]的社会革命和成为“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20]的自我革命,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的双重使命。自我革命是对内改造主观世界的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精神基因和永恒课题,“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21]。社会革命是对外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历史任务,它“不仅仅是一种破除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的社会运动,更是一种新的社会建设运动”[22]。马克思、恩格斯还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顺利推进社会革命,就必须通过革命加强自身建设,确保自身“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23]。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24]。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才能“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25]。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所肩负的双重使命作为其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是改革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逻辑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26]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党,中国共产党自然肩负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的双重使命,而且要深刻明白必须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通过自我革命始终保持自身过硬,这样才能领导人民完成伟大社会革命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27]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中淬炼成长、发展壮大,同时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党的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以党的自我革命的自强史引领其领导的社会革命的奋斗史。回望这一历史,正是八七会议批判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遵义会议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指导、延安整风运动清算不良思想作风、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等自我革命实践,引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正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整风整党运动、“三反”“五反”运动等自我革命实践,确保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凝心聚力和伟大成就;正是果断结束“文革”、冲破“两个凡是”思想束缚、厘清“姓资姓社”之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自我革命实践,确保改革开放顺利推进并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正是新时代以来坚持持续性高压反腐、吹响全面从严治党号角、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开展一系列党内集中教育等自我革命实践,才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和痼疾,从而使党焕发出更加强大的活力,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的提档加速期。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充分表明,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贯穿党百年历程的鲜明主题,以彻底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是我们党历经艰难险阻却百炼成钢、久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铸就“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政党传奇,不断从失败挫折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重要原因。以史观今,面对新征程上的各类风险挑战,要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续写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新篇章,党的自我革命一刻不能停止、一刻也不能松软。
社会革命从内涵和范畴边界来看,不仅包括借助政治革命来建立新政权,还包括政权建立后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安全和促进政治制度更加完善而进行的改造、变革和改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在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社会主义更高级阶段乃至达到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征程上,我们党领导的社会革命都将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而且呈现出一个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的漫长历史过程。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了社会革命的阶段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8]这就表明,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社会革命的使命就是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奋进,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显然,这将是一场更加广泛、更加深刻、更加艰难的革命。从国情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目标叠加的“并联式”发展过程,发展时空高度压缩、发展任务高度叠加、发展战略后发赶超,决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是一项伟大却艰巨的事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可能会尤为显著。党领导的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29]将前所未有;从世情来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特征更加明显,大国战略博弈加剧,世界经济低迷,贫富分化、恐怖主义、地缘纷争、安全威胁等问题层出不穷,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现代化发展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挑战;从党情来看,党内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尚且存在。这些都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提高革命的意识和本领,统筹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特别是要以更加坚定的自我革命精神和钉钉子精神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30],这样才能增强政治定力和战略主动,凝聚力量共同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稳步前行,从而确保新征程上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社会革命的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
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内在统一,集中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现代化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社会主义思想和学说自产生以来,就要求人们根据实践发展不断发掘其本质和规律。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31]。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确立唯物史观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普遍规律、世界观和方法论。列宁在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结合本国实际提出了系列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原则和思路,但之后苏联也因为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出现了颠覆性错误,导致社会主义事业出现历史性悲剧。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明成就,但也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乃至“文革”等失误和曲折。历史正反方面经验一再表明,发展社会主义没有统一模板,搞清楚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本质尤为重要。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实践摸索得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2],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概括、新高度和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取得了重大历史性进展。但“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33],“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34],社会主义本质虽然确定了,但仍会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被充实新的内涵和气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确定的,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是一个过程,不断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在发展。过去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必然有深化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时代特征的新变化作出新的补充乃至修正,赋予社会主义本质新的时代内涵。这一点也是确定的。”[35]社会主义本质获得新的时代内涵,也即意味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获得新提高和新进步。世界在变、历史在变、时代在变,必须立足新的条件和环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此基础上反复强调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并“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威、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和宗旨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使命、目标以及外部环境而作出的战略判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继续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过程中所得出的新的规律性认识,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同时也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唯物史观理解。这一新的规律性认识再次深刻昭示,要建强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
共产党执政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党“是什么、为了什么、要做什么、如何做”等根本问题时所总结的基本规律,是由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标、执政道路、执政方式、执政环境构成的一个耦合互进的统一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政党要取得执政成效,都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36]能否准确把握执政规律,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政党能否长久执政的保证。在政党执政规律体系中,政党如何保持先进品质和卓越能力以及如何引领国家事业取得稳定发展无疑是重要的内容。政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错综复杂环境的挑战,甚至会遭遇外部异己力量颠覆的风险,但政党执政的最主要挑战还是来自内部。内部组织体系、资源和风气一旦出现顽固病症,对内不仅会直接危及政党生命和生机,对外还会直接弱化斗争意志和执政本领,阻碍国家事业发展。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了“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挑战是来自内部”这一明理,提出要通过自我革命来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强调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37]“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38]“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39]。历史和现实表明,党要长期执政,必须勇于进行刮骨疗毒、祛病疗伤式的自我革命,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我们党永葆强烈斗争性、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样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伟大社会革命不断开创新的辉煌。因此,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一重大战略论断进一步回答了新时代党的执政目标、执政思路、执政思维等问题,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规律,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何以破解历史周期率的执政难题,揭示了党保持长期执政必须坚持的根本遵循,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正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结果。
当今世界政党政治实践表明,随着现代化的全球化,如何有效推进国家现代化,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这不仅涉及执政党本身的能力建设问题,还涉及执政党如何以自身建设引领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在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既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40]。亨廷顿指出,“处于现代化之中的政治体系,其稳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因而“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至少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41]。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政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就集中体现在其领导现代化的能力与水平上,党领导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越强,党社关系就越和谐融洽,整合和凝聚社会资源力量的功能就会随之提升,国家现代化进程就会加快。可以说,“在强大政党建设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价值关系中,强大政党建设具有历史主动性,发挥关键性作用”[42],这是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被动卷入中走上现代化探索之路,其间筚路蓝缕、坎坷不断,但必须承认,促使中国现代化探索发生决定性转变并逐渐打开新局面新境界的主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先进的品格、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使命,使得中国现代化的价值导向、思维方法、历史使命、建设思路和质量效果都发生了本质改变。中国共产党在过去百年时间里不断以自我革命锤炼政治品格,通过理论创新、制度设计、正风肃纪、组织号召等提升自身现代化水平,增强自身现代性,并以其现代化引领国家和社会现代化进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作为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能走完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奇迹,并开启了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驱动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其实就是一场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生动实践和典型经历,也再次体现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政党建设逻辑。因此,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命题,既是对党的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规律性总结,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认识,还为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贡献了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