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亮,郑姗姗
(1.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国家认同是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国家构成的情感和评价。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国家认同感,不仅关乎个体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而且影响国家的团结统一和长治久安。近年来,受国内外局势影响,部分港台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在国家认同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动向,进一步表明了提升国家认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青年人可塑性强,他们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给以什么样的引导”。[1]然而,一方面,囿于主客观条件,对港台本地青年的国家认同教育还须循序渐进、从长计议。另一方面,值得欣喜的是,到内地高校就读的港台学生(简称港台生)不断增多。以2021 年为例,截至当年6 月在总数近5 万名的香港中学毕业生中,报考内地高校的多达14707 人。其中,通过文凭考试招生计划并确认的有4783 人,同比上升近20%;通过港澳台侨生联招考试并确认的有2341 人,同比增加约17%。[2]这些港台生在内地至少生活四年,毕业后除一部分留下继续深造或参加工作外,多数返回港台就业。但无论去留,他们都可能成为一支维护港台社会稳定、反对国家分裂的重要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港台生的国家认同,不仅有助于探索港台青年国家认同的生成逻辑、内在规律及应对策略,而且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大有裨益。
国家认同可分为不同类型和内容,如制度认同、理论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等。对港台生而言,其国家认同更多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因此,可以从历史认同、现实认同、未来认同三个维度展开,并以此构建起涵盖情感、利益、价值在内的国家认同体系。
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个体与国家之间最紧密的情感纽带。历史认同作为国家合法性的前提与基础,在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底线作用。[3]提升港台生对国家的历史认同,就是要让他们全面了解和辩证看待国家发展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具体而言:
1.优化课程设置,修正历史认知偏差。港台生多数在港台本地就读高中,然后通过内地高校免试招生计划、港澳台侨联招考试及部分院校独立招生等途径进入内地。受政治和制度等因素影响,他们接受的历史教育往往不够完整或存在较大片面性,甚至谬误丛生。例如,2019 年10 月有媒体发现,一份来自香港浸会大学某附属学校的阅读材料,枉顾英国对华大量输出鸦片的事实,竟声称鸦片战争的起因是中英之间政治、贸易体制和司法制度的差异。[4]类似的错误观点,不可避免会对港台生的历史认知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加强历史文化教育、修正认知偏差就成为当务之急。而课程设置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在这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为此,首先,深入调研,合理规划。在开设相关课程前,充分掌握港台生的思想动态、政治态度、知识结构、价值理念,并制定科学和可行的方案。其次,有的放矢,精准施教。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的发文,“在保证相同教学质量前提下,高校应根据港澳台学生学力情况和心理、文化特点,开设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教学工作。政治课和军训课学分可以其他国情类课程学分替代。”[5]据此,可以依托国情教育课,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中国近现代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共产党史、港台地区与内地关系史等内容,以弥补港台生在历史知识方面的不足,从而纠偏治误,正本清源。此外,教师作为领路人和参与者,要注重话语转换和形式创新,通过创制亲近性的文本和场景,利用典型示范、现场教学、朋辈教育等多种形式,以港台生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讲好历史、讲清历史。
2.完善教育体系,增强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以完整详实的史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把握历史发展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增强个体对国家的历史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从实际情况看,港台生在观察和思考问题时具有比较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即主要从现实看待历史,而缺少一种从历史理解现实的视角。为此,需要立足港台生的特点和需求,在课内授课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课堂和课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立体教育体系。在此过程中,“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6],准确把握主流、本质,正确评价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重要文件等。要运用历史分析、阶级分析、矛盾分析等方法,深入阐释重大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准确分析本土意识与爱国主义的内涵,正确理解民族国家与世界主义的关系。注重将本地关联性资源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东深供水工程、港珠澳大桥,在增强亲和力、针对性的同时提升思想性和理论性,透过现象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升旗仪式、纪念和庆典活动,激发港台生的爱国热情,厚植家国情怀。
现实是个体观察社会、判别是非的重要依据,也是行动选择、情感归依的关键性要素。现实认同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国家现状的看法和态度,是国家合理性的基石所在。提升港台生对国家的现实认同,就是要使他们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从整体上、根本上加以肯定,并认可我国取得的成就和具有的优势。具体而言:
1.身临其境见证国家发展成就。众所周知,2010 年我国GDP 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2019 年人均GDP 超过1 万美元,实现历史性突破;2021 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民士气空前高昂。然而,这些数据和事实往往需要个体的主观体验才能内化为知情意,进而形成认同。对港台生而言,除了校园生活外,他们会自己出行,感受不同地方的美食和风土人情;校方也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他们开展考察和调研活动,如暑期“寻根之旅”,以增进对国家和社会的了解。不过,由于缺少在内地长期生活的经验,加之疫情影响,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学习在打破旧有印象的同时也会导致认知的片段化和零碎化,形成新的认知偏差。因此,学校应尽可能多地提供真实场景(包括虚拟现实),通过前后比较,让他们在实境中观察和体验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新成果,如举世瞩目的高铁、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日益领先的5G、云计算、AI、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细微处、细节中感受和感悟国家的高速发展以及给个体生活带来的沧桑巨变。当然,学校也要正视现实,不回避、不遮掩,向他们阐明发展过程中的瑕疵和不足,既不能只谈成绩而无视问题,也不能夸大问题而漠视成绩。
2.身体力行参与实践活动。对国家的现实认同,不仅体现在对发展成就的认可,还要对成就背后的原因做深入分析,尤其是制度因素。港台生从小生活在“一国两制”之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同无可厚非。理论上,这种认同并不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而且与国家认同也不相冲突。但现实是,不少港台生的国家认同更多的是文化认同而非社会制度认同。作为国家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最显著的标签。剥离了这一共识,国家认同就成为无源之水。因此,提升港台生对国家的现实认同,需要向其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诚如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7],躬身实践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校内实践,即通过吸纳学生参与到包括招生、录取、入学教育、课程设置、课外活动、就业创业等在内的全过程管理服务和教育教学中,打破外招生与内招生的隔阂,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二是社会实践,即通过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城市志愿活动、乡村支教、重大节庆及体育赛事服务等,走向社会、走近社区,让他们在中外比较中辨别制度差异下的优劣得失。例如,疫情期间不少港台生主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体验和感受到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
未来是现实的镜像,反映了个体对国家的愿景和期待。未来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凝合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提升港台生对国家的未来认同,就是让他们为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抱有正面肯定的预期,对达成战略目标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具体而言:
1.不断拓展个体发展空间。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8]国家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换言之,能否全方位地保障和提升包括以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基本人权的各项权利,是人民对国家认同和忠诚的重要评判标准和行动依据。从目前来看,无论香港还是台湾,其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高于内地大部分地区。循此逻辑,提升港台生的国家认同,首先要促进其物质利益的增长,至少不低于其在港台地区的实际收益。当然,这种收益除了现实可见的,也包括可预期和可期待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其中,最易量化的指标就是就业机会和上升渠道。近些年,中央和省市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港台居民在内地工作、生活、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例如,香港学生毕业后可以参加内地的公务员考试;广东省要求珠三角九个地市分别建设至少一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力争在2025 年前实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平台“1+12+N”的空间布局。这些举措在提升港台生的国家认同感、文化归属感、生活幸福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还要继续推进、适时调整并不断完善。
2.大力践行公共价值。国家认同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契合、价值满足的实践过程。对个体而言,物质利益固然重要,但当其达到一定程度后对非物质的需求即价值需求就会凸显出来。它至少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是社会层面的公平正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和废除。”[9]二是政治层面的自由民主。“政治价值是极为重要的价值,因之是不能轻易僭越的,这些价值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基本框架——即我们存在的根基——并具体规定着政治和社会合作的根本项目。”[10]港台生受西方价值观念影响,无论对公平正义还是自由平等的理解多局限于西方语境之下。所以,首要的是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如“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并赋予其特定的意涵并付诸实践。在大力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同时,切实贯彻法治理念,保障人们各项基本权利落地实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确保人人机会均等、权责一致;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致力于实现社会和谐和共同富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应对各种疾病疫情、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倡导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崇高的国际道义和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力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和责任感……从而夯实未来认同的梁柱。
尽管港台地区与内地之间的经贸往来、人员交流日益频繁,但要让彼此充分了解和理解、完全消除误会和隔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表面上的同宗同源、同文同种,并不能掩盖由于制度差异、时间阻滞导致的误解甚至敌意。再结合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正处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这一背景,提升港台生的国家认同更显得意义非凡。
提升港台生的国家认同需要多管齐下、协同发力。一方面,高校是桥头堡和主阵地,在少则四年、多则七八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里,相互交流、潜移默化,势必会影响、改变甚者重塑港台生的国家认同感。另一方面,这种影响、改变、重塑必须建立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个体发展空间不断拓宽的基础上,而这又与党和政府的政策和策略密切相关。从历史和现实看,只有综合利用,多方联动,在情感、制度、文化、利益等方面齐头并进,港台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才能不断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国家认同必然会涉及制度属性。而在“一国两制”之下,如前所言,国家认同和制度属性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是香港人也是中国人、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种本乡本土、本地本国的认知,不仅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一种实践主张。无论高校还是政府,都应当在一致中看到差异,在差异中看到统一。如此这般,方能行稳致远,进而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