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必由之路”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2-02-09 07:25周凌华
创造 2022年4期

周凌华

2022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用“五个必由之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作出了科学回答。这“五个必由之路”是植根百年艰辛探索的规律性认识,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既为我们弄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内在逻辑提供了科学答案,也为“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指明了前行方向。

第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握发展大势、引领时代潮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万山磅礴看主峰。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事业中,始终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统领地位。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战胜风险挑战,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更加需要铸牢党的领导这个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根本保证。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使“中华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向坚定前行。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奉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就把“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党章。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已成为全党的共识。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凝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使我们党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对于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缺乏思想、理论、经验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照着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从而使我国很快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保证了重点建设,但这种“基本照搬”的做法只能应一时之急,却不能建一世之功。因为中国和苏联虽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共性,但两国国情存在各自的差异性,具体“路况”不同,所以,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跟着苏联亦步亦趋,而要根据国情走自己的路。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和1956年9月党的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的开端,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到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世界上探索符合本国实际发展道路的国家提供借鉴。我们的奋进历程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得民心、顺民意、惠民利的初心之路,是一条独立自主、矢志迈向现代化的创造之路。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突破外来经验、理论教条的限制,走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党的历史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三,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100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就是把支持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共产党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建党时,我党力量弱小,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同当时具有相同目标的国民党搞统一战线,这也是共产国际的主张。抗日战争时期,要打败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与国民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从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坚持统一战线”成了我们党十条宝贵的历史经验之一。它既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靠团结奋斗,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在国力悬殊的情况下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成功地研制了“两弹一星”;我们靠团结奋斗,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取得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新时代,我们靠团结奋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历史表明,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切风险挑战,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发展理念与经济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源于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1月29日,邓小平南方考察途经顺德,视察了以“容声冰箱”闻名遐迩的原珠江冰箱厂。邓小平同志在听完原顺德县以及珠江冰箱厂的发展情况汇报后,当即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并指出:“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在总结了我党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以后,得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结论,为我国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理性选择。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2016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

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因而,新发展理念指明了新时代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为此,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更高水平实现安全、速度、质量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成功之道,为我们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贯彻新发展理念,重在真抓实干,将其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持续激发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突出协调这个内生特点;要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要扩大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越走越宽;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彰显共享这一发展的根本目的。

第五,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既是永葆党生机活力的内在要求,又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需要。

1945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窑洞对”中明确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时代在发展,“窑洞对”也在不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行稳致远。如果说毛泽东同志当年回答黄炎培的“人民监督政府”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外因”,那么加强党内监督、实行自我革命则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部监督是必要的,但外部监督需要通过内部监督起作用,因而,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内部监督,进行自我净化。我们党的这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我革命精神,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基因密码。党的第三个《决议》把“坚持自我革命”概括为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2022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总结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坚持”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取得的宝贵经验,这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根本遵循。

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要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